怎么理解格局这件事?

12 评论 4697 浏览 10 收藏 28 分钟

编辑导语:现在,“格局”这个词随处可见,但是很多人不是很明白到底什么是“格局”,只了解一星半点,并且很多人基于这一星半点去谈论“格局”这件事。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从格局的定义、反向形成的心理、格局的分类以及作为普通人如何打破“格局囚笼”四点出发来阐明自己对“格局”的看法,推荐想要了解格局的童鞋进行阅读。

我发现,有些人动不动就把「格局」挂在嘴边,但实际为人处事并不大气,不过是种借口还能胸有成竹的说的头头是道,让别人自身都觉得我是不是有点“心胸狭隘”。

比如:市场不景气业务下降,企业需要减员提效又不想给N+1赔偿时就会出现。类似的对话场景有“能不能提高下自己的格局,抬头不见低头见,说不定有缘还能合作”,总之「没赔偿,赶紧走」。

或者:双方公司合作谈判到最后因为几千或几百时,对方不知是无意而为还是“故意”的来句,张总您是做大生意是大格局之人,还差这些吗?要不零头给我们抹掉吧。

说实话,它就像万金油真令人讨厌。你问别人格局是什么?能得到很多答案,如一个人所处的位置、眼光视野、办事的风格、谈吐的水平等,类似简单明了的方式听后实则帮助不大对不对?

在我看来运用它的人集中表现在这两者之间:

  1. 坐标
  2. 目的

前者:我们处在不同位置、人群空间等角度下来权衡利弊关系,配置资源优先级决定的看待事物的视角。

后者:是办成某件事采用的手段,如韩信胯下受辱时围观群众都觉得不能忍,但他可以忍,在于对比群众奋起反击的是面子,而韩信觉得是马上要饿死的伤害和未来的利益更重要。

因此它有两种视角,使用者角度为「再大的烙饼也打不过烙它的锅」,俗称「局」,对方角度是伴随局中困境时自我「姿态升级或降级」的处理方式,但多数人很少真正思考,格局到底是什么?

一、盖棺定论的格局

按照定义它有两层含义:

  1. 对事物的认知范围
  2. 博弈框架

第一方面:这是心理学里面最基础的研究,它被归纳在「认知心理学」中,比较枯燥但我认为你有必要了解。

广义上分为结构主义心理学、心理主义流派和信息加工学三种类型,狭义上就是指“加工心理学”,在深入就是认知神经科学。

如果从分子机制来说现在阶段还没有完全研究透,但基本概念是万年不变的,「认知」本身是很高级的词汇,但建立此概念往往从底层开始。

要知道,人们获取应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和知觉,它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征的认识,如颜色、明暗、声调、粗细等。

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及其联系和关系的认识,如:听到嘈杂的声音,看到一面红旗等,单一的感觉信息对整个加工来说没有太大意义,还得结合感知觉,它的主要功能在于“概念驱动和数据驱动”。

举个例子:

第一次见到塑料水瓶你可能完全不知道对不对?这时大脑只有数据驱动的加工会自上而下打量它的形态进而归类,过程所运用的为“概念驱动”,除了绪论,这也是普通心理学最基本的一课。

概念的形成会调动另一个领域“思维”,它和知觉最明显的区别是思维属于高级心理学活动,而感知觉层面更低级,只能确认存在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

人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或具体事物,认识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关系,还能运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背后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思维。

研究思维和逻辑学很像,涉及到人工概念和网络层级模型等,但我相信这已经超出本题范围了。不过没有关系我们要知道是概念形成后它会和已有概念连接,加工形成记忆。

现在回头看,对事物本身的认识、无外乎基于感觉、其次知觉进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最后成为记忆,这所有一切过程称之为认知(cognition)。

那认知范围是什么呢?这两句鸡汤的话你肯定听过:“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遇过的人”和“你只能赚到认知范围内的钱,过范围内的人生”。

认真思考下为什么会这样?

当中最根本因素并非“自己知道的不够多”,而是“我们知道太多未经验证、和被虚假的信息所迷惑”。

这就导致我们总是吃亏,总认为知道就是做到,最后带来的结果便惨不忍睹。可见“范围”本身的意义在于自身「知行合一」所呈现的「最终成果」,同时也是一个人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

所以在发展中,我们要结合个人所需去避免那些坑,让自己去沉下去验证一件事如何做对不对?

其实「格局」详细的解释已经告诉我们,但绝大多数时候却把它给忽略掉了,也就造成现实中经常被别人运用「格局」一词来碾压,怎么理解?

第二个方面:它是种博弈框架来自于棋盘中,实属文化的产物也并非仅停留在自我简单的事物认识范围层。

具体而言,因单个格子是矩阵显性的往往被人比作成框架、标准、规矩或法律条文,通过时间、空间或角度等不同的思维框架作为格子去做局或布局,目的主要用于博弈(Game Theory)。

是不是有点绕口?不妨我们换个浅显的表达方式:

格局具体在表达一种「目的」,想要获得某种胜利就需要制定相关策略采取博弈的手段以达到最终的结果,注意强调是相对概念,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当你有目的做某件事时,这件事就有对错之分。

比如:前些天看孙子兵法中的一段话“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军命有所不受”,什么意思呢?

两军争夺制胜条件是有利的,也有危险的,选择长远利益而舍弃其他小利益(两害相权取其轻)。

所以有的道路我们不走、有的敌军我们不去攻击,有的敌城我们不攻占,甚至有时若是己方君主的命令不合理都可以不接受。

如同:企业辞退你时HR拿KPI未完成来要挟你不给赔付,你都可以直言相击,可直属上级说“抬头不见低头见”时,你却找不到回击的理由在于“双方博弈以后利益的长久”。

换句话说企业可以没有往来,但上级私下还会是好朋友,对不对?

由上述看来,你的目的小,只想获得短期胜利时击败的可能是军队,就相对正确。

但升级一个台阶,你的目的是未来还要和老领导合作,但现在为N+1就显得没有情面,这样做会输掉整个未来。

因此,这就造成当格局用在“谈论的事情上”时,找不到合适的回击理由只能以广义的“格局能不能高一些”来博弈。

那么,当再次听到“格局能不能大点”这句话时应该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背后隐藏的假设条件是什么?需要运用该词汇“达到什么目”的便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向内审视格局是一个的眼界、胆识。

向外审视则是关于未来筹码的博弈,最终造成的结果无非是我们在争论中,逐渐把目光从具体的事情上转移到两个人“我要输赢的关系”上,这是根源。

二、反向形成的心理

人在追求某件东西时,往往会因为缺乏或想要得到才去谈论,比如:金钱、爱情、知识……

一直跟你讲格局的人可能没什么格局,不过是想掩盖内心的空虚,心理学把这些反应称之为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它是什么意思呢?

人们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会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行为,但又因强自尊(self-esteem)心理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就会出现“欲盖弥彰”的借口。

也就是说,人们外在表现出来的感慨或者情感,往往跟内心的动机或者欲望相反,内心越讨厌什么、害怕什么。

在和比自己段位高的人交流的外在表现上会试图想法拉近“彼此的距离”,反而会倾向喜欢什么、做什么。

比如:

两人谈合作把“不差钱”放嘴上的人其实很在乎,一个人在心理憎恨一个人表面表现出来的则是对此人的关系和热情等。

因此但凡提“格局”高的人,自身应该思考是“它在哪些物质或事情层面引出格局二字”这才是最重要部分。

你可能会发现,这种状态跟所在场景是紧密相关的,它是如何像“压缩机”一样挤压出来的呢?具有两个方面:

  1. 压力性伤害应激时
  2. 斤斤计较的小事

前者:应激,这里不限于对突然心理刺激的应对,包含个人意识和行为。在异常心理研究学中通常指超出个人意识系统“耐受阈”的心理刺激,一般会反应到情绪表现上。

什么意思呢?当个人面临多人的尴尬场景时,自我的心理阈值会升高,但又为了寻找合适的理由而不至于自身尴尬,就会选择另外一种「解脱的办法」。

类似尴尬的刺激通常源于自我心理的损害和否定,也许是面子上、舆论上、威胁上、金钱上等。

如同人们所述的“扎心了老铁”一样的状态,进而内心动力性活动水平上升,于是就会出现“格局打开”的场景。

后者:一个人想在众人面前建立更好的自我形象,会经过内心得失的计算后,为让自己不要显得那么小气,计较,于是便选择隐藏自身的真实状态而表现出大度的态度。

这种自我特权意识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它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自认为自己与在场所有人相比是优秀的,能够看的更多想的更远,于是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样子,如:“哎呀,你们不要争论了,这顿我请,我来等,诸如此类的表现。

但对此类型人格来说,他们内心丰富的世界更希望身边的人得到认可和反馈,同时在处理复杂事情上也会有种我是正确的,我的格局眼光比你们都要高。

这未必是坏事,它可能会显得自身人缘很好,可往往会损失在“利益上”。

进一步而言,此类型的人也许思维认知格局、物质格局高、但不一定是富有的,也有人把它称为「打肿脸充胖子」,受伤的是自己。

总而言之,反向心理(reaction formation)让一个人格局打开的核心在于“自我视角”和“外部视角”两个维度,一方面属于自发类型,另一方面也许是别人设定好的「局」。

这是根源问题,不要轻视它,不然你总能吃「认知」上的亏。

如同:请客吃饭时,当别人一起哄“张总是大格局的人”,你内心开心的像花一样把单买了。

可总这样下来损失也就一目了然,也许不是坏事,但好不到哪里去,你说对吗?

如果是这样,我们还要不要成为高格局的人?或者说高格局它有哪些维度代表着什么呢?这是最重要的认知部分,但绝大多数人把它给忽略了。

三、三种不同的类型

从自我视角出发,同一个事情不同人看到的状态不同。

比如:你和父亲在看新闻,老爸在说未来发展政策红利非常不错,短视频电视必然是趋势,明天到公司开会安排人赶紧布局。

而你看到的是热闹,一种消遣工具,这就是人与人基本的差别所在。

那么,格局会有不同种类,它的改变会使一些行为从正确变成错误,反之也会从错误变成正确。所以才会有“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具体分为:

  1. 思维格局
  2. 认知格局
  3. 物质格局

第一方面:思维格局

说起思维格局,很多人貌似知道怎么回事,却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对不对?

广义上来说自身做出事物分析时,对其多视角和全覆盖程度的基本面做出的某种描述,主要表现在“深度”和“广度”上。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都会从父母身上遗传两套基因,一套是生理基因,决定了自身的样貌,身高、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不可被改变。

另一套社会基因是需要重视的部分,我们通过“后期训练”,让自身的行为、思考方式和父母形成差异,改变根深蒂固的认识方式。

它的发展是什么样呢?

我们幼儿时,会根据身体阶段本能需求做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哭和笑”来满足日常,这种直线思维是很多动物具备的。

要知道人类和动物最根本区别是「学习能力」,思维模式也随着时间的延伸会被变得多样,逻辑出现散发、跳跃、逆向、交错、金字塔、平衡等。

如在学校时经常用到直线思维,发散思维等,但这并不全面,它需要有模仿和刻意练习的参照物才能不断被开放和创造出来,因此也有出现「多元思维模型」。

它指导着我们对耳闻的事物和目睹的物体反应到大脑中后作出「感性」或「理性」的认识。

这种认识程度的高低深浅是不同,有时能看到事物的表象,有时则能通过多元训练找到事物的本质。

因此,思维能力不同,也就形成“看待视角”有所差异。在心理学中也具象的称之为“思维和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状态,所以在我看来“思维格局”实则反应的“大脑多元化分析能力”。

第二方面:认知格局

认知(认识)的格局直接决定眼界的高低。比如《穷爸爸富爸爸》,富人习惯把钱存下来买资产,穷人却在不停的买负债,这种对赚钱的错觉别后实则反应的是「认知」。

对于认知的形成在上述中有具体描述,它与先天教育和后天养成有不可缺失的因素,那高度怎么表现出来呢?具体在情商、智商、逆商三者间。

很多人上学时学历很高可毕业后就不在学习,大脑局限在已有的知识体系生存,这是典型的固定性思维,智商高的人是具备「成长型思维」,他可以根据外界的要求不断变化自身。

情商反应在繁杂人际关系的处理中,逆商表现在困境是反挫败的能力,三者综合称之为“认知的高度”,有人可能会说“谋略”不是格局吗?其实它只是认知的一部分。

傅盛把认识分为四部曲,我认识实属精彩:

  1. 知道自己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不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是不是有点绕口,值得注意的是: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身眼界很高,学到很多,但很容易与现实环境比匹配就会出现“偏差”,造成的结果正是人们常说的「认识很高,人很贫穷」。

举个例子:

身处基层没有任何管理学的实战经验,却思考上司哪个错误行为将在5年后给公司战略带来什么影响;作为普通群众没有任何国际政治、经济学背景却担忧碳中和、碳达峰等问题。

这些都不是你的错,只是眼界太大学的太多,造成现实会好高骛远自不量力,俗称「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个方面:物质格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假设衣食住行都不能有效照顾好,谈理想认知格局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思维格局不过是辅助自身能力工具罢了。

人们通常提到物质会把它狭义的定义到「开销,是否重视金钱」等问题上,其实不是的。

准确来说物质格局是自身的「生态位」,是对物质观的看法,自身所处什么状态、职位,消费与当下匹配就是物质最好的形容。

比方:一个人月薪2万的人背着10万的包,每天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显然我们不能说他物质格局高,而是没有对物质观有良性认识。

道德经中曾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说是人不要被物质,经验所束缚而要自性之光;物质独立于我的,所以物质决定不了格局只是种观念,充其为附属品。

明白三种不同类型的格局汇聚一起才是自身的「综合实力」,这对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帮助呢?

也许你下次遇到相关问题时就不会因为别人一句“格局或脸面的问题”而冲到前面。

更重要是注重问题本身,关注自我“实力”才是硬道理,同时我们也能对不同格局的定义有正确的认知,以防止成长中自我理解偏差。

四、怎么提高自我视野

说这么多关于它的展开部分,谁不想不断成长拥有大视野对不对?

作为普通人打破「格局囚笼」前需要清晰认知到,这件事并没那么容易,它需要行动、动脑,持续投入,是「打破重组再打破」持续的过程,这里有三个我经常使用的方法论:

1. 训练多元化思维

自三年前以来,我在《穷查理宝典》上读到芒格的这套“思维模型”理论,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从那开始我才相信不要盲目学习知识一说,原因是“知识”都是碎片,所有的学习本应该先具备「有效思考」。

准确来说,思维是一个人最底层的能力,很多人学习思维方式像集卡片一样,不要这样,我们要做的是让思维模式在大脑中不断联结形成记忆。

就普通人而言,短期内能够掌握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我相信这种底层的力量会让你眼前一亮的感觉。

若你能早点遇到,那或许是一种不可用金钱估量的财富。

但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集成自己的思维工具箱”,这样在思考问题时才能让你看待事物时拥有多种视角,判断事情时概率权就会增加。

其次多看底层逻辑相关的书籍,如经济学原理、物理学原理、政治基础有助于拉高视野,也有很多朋友跟我说对此不感兴趣怎么办?

还有一种方法是“看与自己领域相关的书”,切记最好的是高质量,它直接决定你吸收内容的养分如何,这样思维和知识的相结合会让你在「思维格局」上有明显提升。

2. 躬身入局刻意练习

真想提高视野不是傻傻的看书看文章能够解决的,我们要刻意练习,很多人会说练习什么呢?

我把它总结为躬身入局你所在的行业,所从事的职位的工作,狠狠的扎根下去,并且不定期的去投石问路比你厉害的人。

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也就是说,光说问题没有用,要把自己作为局势中的一个可变因素,解决问题。

这就如同很多企业家表示,在面临新技术的变革时总会有动荡和周期,有的人能够冲出来,也有人被淘汰。唯有低头奔跑提高竞争力,贴近客户才能穿越无人区。

所以真正的大眼界是在“练习”中不断迭代而出,并非作为一个旁观者“指点江山”,这会造成你所处的位置高于自身格局,因小失大,或者所处的位置地低于自身格局,急功近利。

什么意思呢?

作为高管我就为自己部门负责,管好一亩三分地忽略整体的视角,或自身作为小职员业务干不好,却天天操心公司人事变动问题,都不是最好选择,总而言之在其位谋其政还要顾大局。

3. 意义驱动不断圈层

我做事前会优先思考“意义是什么”,换句话说,追求意义是让自己知道前方有我所需要的,这样我才有源源不断的能力所前进。

什么是意义?我把它总结为利他的精神,这不是无端的付出,而是要求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自己需要通过能力、价值去影响他人,服务他人,而不是总想着用某种手段取悦或控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利益。

当然意义的根本不能用金钱量化,不然赚不到钱你可能就会放弃。在我看来它也像一种使命,指导着你去前进。

假如你还没有找到不妨从兴趣出发,也可以把工作变成一种意义,无非是培养周期的问题。

当自身经验、职位做到相对高度,那随之而来身边的人也发生了变化,这难道不就是圈层影响力吗?

很多人格局小,犹如《礼记》上说的那句话: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自暴自弃,自己放弃自己,很难有所作为。

五、总结

千万不要被「格局」一词而冲昏头脑,厉害的人都在关注如何把事情做好。

一方面,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另一方面自己想要布局什么“锅”,取决于眼光、胸襟、胆识,这才是你需要关注的。

#专栏作家#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咱就是说,这篇文章的格局刚刚好!!“厉害的人都在关注如何把事情做好”这句话真理。

    来自广东 回复
    1. 每个留言我都会看,希望有所启发。

      来自北京 回复
  2. 看完作者的文章,感觉格局一下打开

    来自江苏 回复
    1. 每个留言我都会看,希望有所启发。

      来自北京 回复
  3. 格局打开的表情包,还挺治愈的。看了这篇文章,格局也是有再打开了一点

    来自广东 回复
    1. 每个留言我都会看,希望有所启发。

      来自北京 回复
  4. 另一方面自己想要布局什么“锅”,取决于眼光、胸襟、胆识,这才是你需要关注的。认同作者这句话,三者缺一不可。

    来自四川 回复
    1. 每个留言我都会看,希望有所启发。

      来自北京 回复
  5. 格局的大小离不开认知、所处环境。等你向上生长到一定程度,认知更大,见到的东西更多,你的格局自然大了。

    来自四川 回复
    1. 每个留言我都会看,希望有所启发。

      来自北京 回复
  6. 学到了学到了,最近在看《令人心动的offer3》,感叹其中刘畅小姐姐的大格局,今天就看到了作者这篇文章。

    来自四川 回复
    1. 每个留言我都会看,希望有所启发。

      来自北京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