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远看,向内观,写在做产品的五周年

14 评论 6022 浏览 90 收藏 26 分钟

身为一个产品人你是否也有过迷茫,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够,对项目的想法不足等等,俗话说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果,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验和看法,希望可以对你产生帮助。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作基本处于散养状态,自己的业务自己负责,领导只问结果。没有了人来指责你做的不对,更没人安排接下来该做什么,完全变成了自发式工作。没任何人可以依靠,能靠的只有自己。(就是没有了老大罩着的那种感觉)。

这是个不错的体验,我想每个产品人在成长过程中总要到那么一天,学会“去依赖”,从思想上去除对直属leader 的依赖,成为自己负责业务真正的主人。你担忧你拿着业务模块的未来,你焦虑在季度半年度年度你拿着业务模块的价值产出,你想要它在所有业务模块中脱颖而出。

无疑像一个老母亲养育自己小孩一般,当把你放到母亲角色时会激发天生的母爱,而把你真正放到业务负责人角度时,也能极大激发你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本文内容如下:

一、岗位本身要有创造价值的能力

在去年总结文章里,开篇第1部分讲到产品岗位认知升华,认为产品经理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岗位,可以理解是作为业务负责人视角,去考虑做了每件事产出价值是什么。

但这只是一个理论,我们都知道要创造价值,落到实际工作中,如何真正落地价值?

1. 主观能动性挖掘价值

每个入行产品岗位的人,刚开始都会有一个导师的角色,处于被安排工作状态。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慢慢独挡一面,直到自己真正可以对一块业务的未来负责。

我从去年到今年大概处于这样一个过渡期,到现在已经完全处于放养状态,没人告诉我应该做什么,但是我需要主动告诉领导接下去我要做什么。

因此最近一年,我强烈感受到主观能动性被积极调用。年末年初做总结规划,做好所拿业务模块的向上管理,走上层路线推动我想做的项目,维持好跟业务方的合作关系等。

开始需要在这些点上去动脑筋、想办法,需要看得更高,看得更远。

最大的转变是:以前等着别人来告诉我接下去要做什么,现在我要告诉所有人接下来我要做什么。

2. MVP路径实现价值

起初践行MVP,源自老板只问你价值产出,但是开发资源属实有限,被逼无奈,要用MVP去探索方向的可行性。

被这样折磨了大半年后,我从内心接受了MVP思想,因为发现MVP是高度训练你对问题做拆解的能力,锻炼把一件事儿做成的能力。有了MVP,才有清晰的可实现路径。

MVP教会我抓主要矛盾,知道大部分事情是由二八原则中的20%决定。

在我过去做了一个收银台改版的300人天项目中,前后拆了十几个里程碑分批上线。在做拆解的过程中,我知道H5端比PC端更重要,海外比国内更重要。

自此做项目,学会主动去拆,拆到不能拆为止。拿到一个问题,核心先做拆解,拆解完成以后才知道主次矛盾,把时间精力优先投入主要矛盾中。

从MVP中学会到底什么是当下最主要的矛盾,最应该被解决的痛点是什么,为什么是先做A而不是先做B的逻辑依据。

3. 找到度量指标闭环价值

如果做了一件事,需求也好,项目也罢,找不到可度量的指标,这件事大概率没意义。

数据驱动业务不是停留嘴上,而是要落地到大大小小需求中。但是度量指标可以多维,并不一定是明确代表转化率或者销售额的增长指标。

大多数事情其实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放到同样的时间和资源下,价值最大的当属当下最应该被做的事情。

我们缺的并不是没有事情做,我们缺的是决策当下最应该做什么事情。当你尝试把每件事找到度量指标时,在这个过程中你就知道应该做什么了。

我在过去往往忽略对成本的投入,觉得只要是事情做完了,花多大的成本无所谓,这里的成本指时间和资源

到现在我觉得是种非常错误的思维方式,不是我觉悟了要去帮老板省成本。而是产品经理如果不考虑成本问题,永远也做不好决策。

在没有成本的边界条件下,决策并不足以具备信服力。同样10人天带来转化率提升1%,跟15人天带来转化率提升2%,概念是不同的。

当你尝试把你做每件事找到度量指标时,你便知道当下最应该做什么。产品经理永远需要知道当下最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去做每一件事。

找到度量指标不是为了证明事情本身,而是帮助识别当下最应该做什么,保证时时在正确的方向上。

二、职业规划从单点延伸于多点

以前觉得垂直深耕是好的职业规划,现在觉得做一个T型人才,会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它是有一定顺序的,先精深再广博。

这个社会最缺的是 π 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一横两竖,思维开阔,更容易在复合能力的范围内产生协同。

1. B、C现在均涉猎

从去年8月份开始,怀着忐忑的心接手C端项目。中间摸索、从0到1学习C端知识,现学现用,过程曲曲折折。到现在觉得C端很有意思,用户思维、品牌营销思维得到很大提升。

BC的切换重新打开我做产品经理的视角,打通了产品思维反哺生活

用户思维帮我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在工作之外运用个人自媒体账号做用户增长;品牌营销思维帮我做个人IP打造,做汇报材料、表达力和演讲能力得到提高。

到现在我工作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技能已脱离产品经理岗位本身,可以复用到其他岗位乃至生活经验上。

我体内任督二脉貌似被打通,脑海里有很多想法冒出,也有持续不断地文字往外输出。

发生变化的点是我不再那么执着做高级产品经理、产品负责人这条路径。而是想打破自己舒适区,尝试更多不同领域,B端、C端,甚至业务、市场品牌我都愿意去做

追求title是为了拿到更多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title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正在做什么事情,你能干成什么事情

2. 懂产品更要懂营销

可能是因为做了C端,最近大半年持续接触很多用户、品牌和营销方面的东西,开始关注头部DTC品牌增长案例,几乎每天都在看行业报告。

明显感觉就是视野变宽了,对用户、流量和转化敏感度变高。

因为有了营销思维,去讲述自己工作成果,项目成果,学会了故事思维,向上管理策略等进一步提高。

现在逐渐在部门里变成最会写PPT那个,开始帮领导写一些介绍部门的对外宣传材料。

三、个人优势从单点延伸于社会

公司不是永远的容身所,公司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当你处在系统内,会逐渐认同和习惯系统内体制的规则,以至于最后无法脱离体制去生存。

系统和体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扼杀人的生命力,限制想象和创造力。

1. 有明显的IP属性

脱离了企业,脱离了组织,我作为我自己,我想我还剩下什么。最近2年,我常常想除了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我还能干点什么?在工作之外,我并不想再用产品经理这个角色标签来介绍自己。

前段时间我被邀请进到一个副业群,要求每个人给出自己的特长优势。我给自己写的是:多平台内容创作者,知道各个平台的流量转化逻辑。

在过去你需要借助一个公司的资源才能获取流量和用户,但是如今内容平台百花齐放,任何一个微小的个体都可以去做用户转化。

我打算让这点成为我个人自身优势,我想到某一天,我告诉你,我不是某家的产品经理,我本人就擅长做用户转化、流量变现、IP打造。

为什么要做IP?

因为IP可以产生链接,链接带来价值。知识可以带来巨大的复利效应,我常活跃的公众号、知乎、语雀和小红书,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关注、收藏和点赞我的文章。

如今信息过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个人IP就是我们保持竞争力的“护城河”。

2. 要有赚钱的能力

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万一篮子打翻了,全军覆没。有些人会很羞耻谈钱,觉得庸俗什么的,尤其是女生。

但是我觉得钱很重要,钱是自信和有底气的重要支撑。什么叫要有赚钱的能力?

我挣钱不是依托于当前所在的公司和平台给的,就算是离了当下这家公司,你去到哪里都可以再风生水起,继续挣钱,很快找到新公司也好,自己创业也罢。

你能从各种渠道、各种资源那里搞到钱。你挣钱的能力只属于你自己,不依托公司和平台。

为公司创造价值,但不要把个人前途跟一家公司绑定。而是说,要尽早明确积累的方向,经验能力资源都要沉在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资产,走到哪里都可以带走。

四、方法积累每天都在刻意训练的方法

我在过去的时间和精力管理中提到的重要不紧急事项看上去不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但却很大程度在时间积累周期内潜移默化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

信息管理当属我每天都做的重要不紧急事项。

1. 高质量信息输入

信息决定视野和格局,信息决定你大概率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常说人是环境的产物,这里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指信息环境。

信息很多,如何抉择?就2块的信息源,我觉得很核心:

其一,行业信息,跟工作有关。行业动态影响你在工作中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如何以一个高阶思维去洞察机会点和做规划。

每天都在刷行业信息,收集行业报告,持续半年后发现自己做PPT能力明显提升,写PPT时素材也容易想到素,用了3个月左右时间在公司内变成会写PPT那个,现在老板开始把一些对外介绍部门或者业务的任务派给我。

其二。社会动态,跟个人发展有关。你不能把你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到工作上,假如有一天公司抛弃了你,你该何去何从?所以我一直强调,工作外你个体角色是什么?个人之于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还要在公司之外去找到自己的生存能力。

比如当下用户喜欢什么,小红书等为何爆红,你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有没有能力去小红书内容平台上进行变现。像这种就完全是你个人能力,和公司平台都无关。

2. 深度思考与复盘

复盘的本质是:深度地自我对话,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进行自我迭代更新。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底层逻辑,底层逻辑才能看到事物本质。

复盘不是简单的经历总结:这天做了什么、这周做了什么…..而是要找到每件事背后的真正原因,然后去针对真正原因作出改进。

比如,谈恋爱分手,为什么难过?是因为没法跟这个人走到一起吗?有一小部分原因确实是,但大多数人更深层次原因是内心恐惧,害怕找不到比当前更好的。

所以你会发现,越自信的人分手越没多大事,很快正常生活,越不自信的人分手就会拉扯很久。自信的人内心恐惧就很少,不自信人内心恐惧很多。所以分手痛苦核心多半是恐惧驱动。

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持续犯错误。对我来说,重要的根本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能够从每件事中学到什么。

因为抱着学习的想法,所以我并不抗拒失败或者不好的事情,即使是不好,也可以从中内化一部分经验到自己身上。拥有开放的心态接受每件事,好的坏的都是人生经历一部分。

记住,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什么,而不是事情本身。

为什么我可以持续地源源不断地写作和往外输出?因为不管是发生到我身上的真实事情,还是外界的一些实时动态,凡是我触碰到的,我都会思考和内化。

同样做汇报,为何某个同事汇报效果比我好?我去做拆解,可能是他PPT写的很有逻辑性,框架感强?演讲风格有趣?拆解以后,我就逐点学习,快速复用到我身上,让我变成他那个样子。

《梦华录》最近爆火,原因是什么?可能跟最近2年谈独立女性,女性崛起的社会现象有关?当代观众再也不喜欢柔柔弱弱、谈情说爱的小情小爱,喜欢看这种敢爱敢恨、勇敢坚韧独立自主的大女主搞事业谈恋爱两不误的爽剧。

拆解以后,我知道现在用户的心理状态,我再写文章向外输出,我知道如何去抓用户痛点和需求。所以我在小红书上只发一篇文章就能成为爆款。

如果你只接触信息,但是没有深度思考和内化的能力,信息完全就是噪音,消耗你的精力,分散注意力,引发你焦虑;反之,你会思考,会复盘,那么任何你接触到的信息变成了燃利剂,都会去弥补你不足的思维或者知识盲区,对你来说是养分。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在某个时间段精力很差,大脑没有思考力,干脆就停止信息输入,还不如去睡觉。在你有思考力的时候,主动涉取信息。

以我自己来说,我每天起床后的几小时内精力最好,我涉及外界信息基本都在这个时间段内。到了晚上,我状态没那么好了,脑袋也转不动了,基本不刷信息,整理整理今天一天内的信息输出,写写文章。

要成为信息的操控者,而不是被信息操控。

3. 结构化思维

思考和表达都没有结构,是种灾难。核心不是让自己怎样,而是非常浪费别人的时间。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你浪费了别人的时间,别人怎么还会有耐心信任你,想跟你相处。尤其是对领导,你应该常常想几分钟内还没把事情讲清楚,他大概率就没了耐心。

同样一件事情,能结构化思考和表达,可以节省双方更多时间,提高效率。结构化思维可以让接受信息的人快速明白你要讲什么,也可以把你想表达的重点传递给到对方,它是我们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时的一份流程清单。

所以你自己每天接收到很多信息,经过深度思考与复盘后运用结构化思维采用以下方法再把信息重组一遍。结构化思维的本质是框架。

论:结论先行。证:以上统下。类:归类分组。比:逻辑递进。

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论后原因,先观点后建议,先重要后次要。这样,才能让对方第一时间抓住重点信息,知道我们要传递的核心内容。

比如我给领导讲业务数据的PPT,首先会介绍我分析数据的整体框架,其次再给一个实际的数据分析的概览,再往下去细看每块的细分数据,针对每块的数据给出结论和TO DO。

  • 整体数据指标体系(理论)——1页PPT
  • 总体数据指标概览(实际数据)——1页PPT
  • 分模块1数据指标——1页PPT
  • 分模块2数据指标——1页PPT
  • 分模块3数据指标——1页PPT
  • 每页PPT里的结论和TO DO
  • 总结——1页PPT

4. 理解他人与世界

人和人之间有信息差,就算是同一件事,思考方式和关注点也不同。尝试去跟一个人沟通交流前,先弄清楚对方已经接受到的信息量是怎样的,对方跟你的差异点在哪里。

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一上来就表达你的观点,自己自娱自乐,但是对方完全没get到,跟人沟通之前要学会理解他人。

理解他人,知道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性格气质、天赋优势、生存策略、驱动力、价值观排序是不一样的。

因此不随意用自己的那把尺子评判他人的行为和选择,这样你看很多问题有了包容心和慈悲之心,不会那么容易愤怒。

5. 写作与输出

写作与输出可以让你的想法被看见,否则你接收到的信息永远就只是信息,并不能变成知识,但是你自己写出来了,就是你的东西。长期写作与输出,非常训练你的整合信息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别人看你写的东西,可以感受到你脑海中信息量大小、逻辑和框架思维如何。日常工作汇报、方案撰写、会议记录等等,你写东西的能力也是你个人能力的体现。

要写,持续不断地写。写作是以上四步最终呈现结果,反之,你如果想写作,以上四部分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就是输出倒逼输入

6. 表达与演讲

内容平台的百花齐放,海量信息层出不穷,如今人人都可发声,可以明显感知到如今人们的注意力和耐心变得越来越低。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他人的信任,拿到尽可能多的资源,表达力发挥核心作用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曾经提到过一个观点:职场以至于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

在工作中如果你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就可以很容易的整合到资源,也能轻松的获得跨部门支持,工作开展起来自然容易很多。但凡在职场中混过几年,你就能发现,具备优秀的表达力很容易构建影响力。

以前我们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如果不表达出来,没人知道你的产品。如今信息太多,选择太多,自己的产品,包括自身,不是等着别人来发现你的时代,而是你要主动去告诉别人的时代。

每一次发声的机会,都是训练自己表达力的时候。这是给到自己发声的舞台,是给到自己的机会。在前面做了那么多准备和努力,都是为了最后的表达与演讲。

五、结语

无论一个人多能说会道或者多会写文章创作,这个人到底牛不牛看他做成了什么事,有多大赚钱的本事。如果你自己还没有创业的能力,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那我觉得职场也是一个舞台,绽放自己的舞台。

工作时我可以每天打扮自己,与时俱进,让我保持年轻的心态和状态。工作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不仅专业知识提升,更重要的还有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不会单单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交流的过程也会给我一些其他方面的灵感。

我觉得工作让我更好地与真实世界接触,持续提高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

离开校园,职场和人生不再标准答案,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答案。主动选择和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人生推着往前走。你想要你的人生如何,那就好好在自己人生画布上肆意挥笔著作。

往远看,向内观,让自己下一个选择更有质量。

#专栏作家#

花开不败,微信公众号:涵小仙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文艺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码字,爱美、爱跑步、爱旅行,愿我手写我心,余生不将就。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有启发👍

    回复
  2. 写的太好了,想问问笔者,怎么才能联系结构化思维呢,有没有什么书推荐,今天我组长也告诉我要结构化思维想问题,但我有点不太明白。

    来自广东 回复
    1. 推荐《金字塔原理》

      来自广东 回复
  3. ”深度地自我对话,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进行自我迭代更新“很赞同作者的话。复盘很重要,可以帮助自己更深入的思考。

    来自浙江 回复
  4. 值得赞

    来自广东 回复
  5. 学习下!

    来自上海 回复
  6. 给自己规划前景和目标的前提就是需要好好的认识和了解自己

    来自山东 回复
  7. 粉了好吧 和我目前的状态和我已有的认知很相符

    来自浙江 回复
  8. 最喜欢看经验文了,了解了前人摸索成功的过程,也会少走很多弯路哈哈。

    来自江苏 回复
  9. 复盘的本质是:深度地自我对话,找到背后真正的原因,进行自我迭代更新。看来我真的做了好多假复盘

    来自云南 回复
  10. 做产品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读了这篇学到很多,谢谢作者的分享

    来自贵州 回复
  11. 钱是自信和有底气的重要支撑。很难不认同!钱带来的安全感比任何都靠得住

    来自上海 回复
  12. 来自广东 回复
  13. 有一说一,个人感觉做产品需要一定的天赋,除去天赋,作者所讲的方法还是很有用的。

    来自四川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