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案例分解:套用这5个步骤写文案,1天的活你1小时写完

4 评论 6615 浏览 18 收藏 36 分钟

编辑导语:在这个竞争激烈、广告满天飞、同质化严重的各大市场,一个品牌想要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除了产品本身的实用性之外,文案也是一项重要武器!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从五个方面,手把手案例拆解,教你一步一步写出自己的好文案。感兴趣的盆友一起来看看吧。

味龙(虚构品牌,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新推出一款泡椒鸭掌,要求你写下广告语,在线上线下推广用。如何做?

无论拿到什么产品,首先都要问自己第一个问题:

一、竞争对手到底是谁

为什么?

苹果手机面世的时候,对手是谁?

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功能手机。

它的所有策略,就要围绕「我能上网、我能看视频、我能播放音乐」这些旧手机达不到的功能,来进行。

2007年乔布斯在发布第一款iPhone的时候,并没有宣布智能手机横空出世了,而是层层向观众推荐了三个较熟悉的产品:

  1. 第一款是触控式宽屏幕iPod;
  2. 第二款是革命性的移动电话;
  3. 第三款是突破性的网络通信设备。

最后,他宣布「你们听出来了吗?这些不是三个不同的设备,这是一个完整的产品,我们把它命名为iPhone」。

苹果手机现在呢,对手是谁?

在中国,是华为、小米、OPPO、vivo等。

它的所有策略呢?统统变成与其他智能手机的不同,「我更好」。

同样是苹果手机,不同时期的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苹果面世之前,基本没有同类手机,你只有提与功能机的不同,才会有销量,现如今,都是智能手机,就必须要提与其他智能手机的不同,才会有销量。

有的产品一出来,就认为自己的对手是本品类,从而错失真正商机。

那该如何判断对手是谁?

  • 如果品类里,已经有卖得很好的品牌,你的对手基本就是本品类;
  • 如果品类里,所有产品都卖得不好,你的对手就是其它品类。

为什么?

如果品类里都卖得不好,就证明整个品类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蛋糕。你再去切一下,只能得到更小的蛋糕。

该怎么做?

要切,就去切大蛋糕。谁啊?谁卖得好,我切谁。

1. 操作步骤

(1)分析同类产品是否好卖

先看看泡椒鸭掌的同类产品,他们是怎么写的。

(可参考的资料:百草味的包装——来自天猫)

百草味的对手是谁?

全部内容都是与其它泡椒鸭掌做对比。包括什么鸭子好、工艺好、味道好。

我们要不要这样做?

给你的资料上显示,就泡椒鸭掌而言,同类都不好卖。其它品牌其实也卖过,但都不出名,也卖得不好。

我们的对手应该是?

只能是其它品类。换句话说,在泡椒鸭掌这个品类,其它牌子都没有卖起来,我们味龙有机会把它打造成一个爆款。

(2)挑选最大的竞争对手

卖得最好的是谁?

要找类似的零食里面,谁卖得好。资料显示卖得最好的是,凤爪和鸭脖。

至于其它零食,包括鸭副,销量不值一提,我们也就不用管他。需要从凤爪和鸭脖,这两个之一着手。

哪一个更适合?

从已有的销售渠道看,我们味龙更强势的是线下终端(便利店以及超市),而终端挂得最多的是泡椒凤爪,鸭脖会差一些。所以,确定泡椒凤爪为对手。

(3)确定竞争对手,才能确定方向

为什么这里就要考虑对手,而且这么具体?

对手确定好后,才能走好后面的一切方向。

(4)销量天花板

是与现有泡椒鸭掌不同,还是在不同品之间找差异,就确定了销量的天花板。

包括百草味的泡椒鸭掌,如果只是为了「能卖一点算一点」,它与其它泡椒鸭掌对比,就没有问题,如果是为了「卖得更多」,只是突出比其它泡椒鸭掌好,就很难达到。

(4)货架思维

产品摆放在哪里?

是跟鸭脖这些鸭副一起摆?还是摆放在泡椒凤爪旁边?

对手是谁,我们就要把产品摆在对手旁边,而不是挂在其它地方。

(5)抢流量

因为竞品流量更大,摆放在一起,也是为了时刻提醒消费者,不要光关注竞争对手,我们泡椒鸭掌也不错哦——把消费者的目光也吸引到我们这里。

(6)更好做对比

贴身站在一起,消费者更方便对比我们产品相较于竞品,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是线下,线上电商该怎么办?也是如此。

王小卤是线上卖虎皮凤爪起家的,但最开始电商上的虎皮凤爪并不好卖,它怎么办?

王小卤创始人说「我们把淘系鸡爪60%-70%的流量,都买到我们这里」,它并没有盯着虎皮凤爪,它争夺的是所有口味的鸡爪关注度。

(7)售卖环境

把产品置于售卖环境之中,还方便我们全局考虑差异化。

在此售卖环境的影响下,消费者有什么不同的动作。

比如,线上购物靠主图和标题吸引,而线下购物没有这些。你只有靠包装、陈列和价格吸引消费者。

在此售卖环境下,竞品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好特点吸纳,坏特点改进。

比如,在线下,竞品很多是透明袋,展示产品;也有少部分是不透明的铝膜袋,印上产品实物图。

为什么都要突出「实物」?这算是好特点还是坏特点?

去过日本的,会看到,日本食物很多是透明装或实物图。有的包装上,直接就切开来,让你看里面的馅料。为什么?

出于一个简单的道理:消费者了解的产品信息越多,才越倾向于购买。

突出实物,就是展示给消费者,更多产品信息的方案。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案。

在此售卖环境下,我们的产品该如何突出。

比如,颜色要不要考虑不一样?规格是不是要有差异?还有没有其他突出产品的方法?

(8)针对对手的差异化

就像苹果手机一样,与功能机竞争的时候,就要突出与功能机的不同,「我不但能打电话,还能上网和看视频」;而现在,需要与其他智能手机竞争的时候,就突出「我比他们更好」。

我们的产品也一样,针对对手,我们要做哪些差异化?是价格比对手更合适,还是口感口味比对手更好?

二、如何找不同

可以先思考下,这两个广告,哪一个更好?或者都不好?为什么?

一家企业要做儿童电话手表,如果你能给企业提建议的话,最好不要做。为什么?

不错,就是因为它。小天才,现在已经成为儿童电话手表的代名词。

其他企业做的任何一项改进技术,都是给小天才添砖加瓦。

比方说,其他儿童手表率先推出防水功能。但是,只要小天才站出来,说「我也有」,那消费者依然会购买小天才,而不会购买其他儿童手表。

这也不怪小天才,有些企业早就做出儿童手表了,却迟迟不肯去做宣传。等到小天才做出广告,甚至小天才成为「儿童手表」的代名词后,你再去做儿童手表,就一切都晚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小天才有一个护城河功能,那就是加好友。市面上,只有同一种牌子的儿童手表,才能加好友。也就是说,小天才销量越大,那么,其他小孩就更愿意买小天才。为什么?

你孩子的朋友,大多用小天才。而且只有用它,小伙伴们才能互相沟通。当你购买儿童手表的时候,会专门挑一款,不让孩子跟小朋友们沟通的儿童手表?

如果打不破小天才的这条护城河,在儿童手表上做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费。

1. 找不同

但是,如果你无法说动老板,他非要做儿童手表,你该怎么办?

当一个或多个特性,被其它品牌占据时,我们只能舍弃不用,需要寻找其它的特性。

找到的产品特性,要跟竞品不同。可以在找到产品特性后,再检验一遍。

2. 竞品提过没有

这些点,竞品都提过没有?竞品提过的,放弃。

针对小天才,不要在它宣传的点上下功夫,特别是它三番五次宣传过的:找孩子、能打电话、能视频、能防水。这些点你再宣传一次,就是提醒消费者,嗯,小天才宣传过。

3. 关键是,消费者对竞品的看法

对于竞品,消费者是否觉得,它已经有这个特性了?即使竞品没有讲过,但是消费者认为竞品已有这个特性时,这个差异化照样不能用。

就像图中的文案,宣传广角摄像头。同比「能视频」的小天才,对于消费者来说,你无非是「能更好的视频」,对于消费者来说,我有小天才就够了。

那该怎么办?

一两不同强于一斤的更好。

需要宣传小天才没有宣传过的点。哪些?

就比如,超长待机。如果能做到8天超长待机,消费者就愿意尝试一下。为什么?

因为毕竟小天才还没有说过,而且,消费者也不认为现在的小天才占据了这个特性。

就这两方面,宣传超长待机就远远强于广角摄像头。

3. 操作步骤

(1)寻找与竞品的差别

那,相比泡椒凤爪,泡椒鸭掌优势在哪里?

不在于泡椒味的差异,都是泡椒味,差别也不可能很大。

最大的区别在凤爪和鸭掌。

但是有个问题,全国市场里,无论是餐饮市场还是零食市场,凤爪本身销量就远远大于鸭掌,如何让鸭掌也能立足下来?

带着这个问题,求助资料,走访现场,调研消费者。

(2)罗列差异化

找好资料后呢?

(3)先整理

假定我们获得的鸭掌资料,整理如下:

  1. 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同等质量熊掌的营养相当。
  2. 掌为运动之基础器官,筋多,皮厚,无肉。筋多则有嚼劲,皮厚则含汤汁,肉少则易入味。
  3. 从营养学角度讲,鸭掌多含蛋白质,低糖,少有脂肪,所以可以称鸭掌为绝佳减肥食品。

(4)后归类

这些特性可提炼分为四个方面:

  1. 丰富胶原蛋白;
  2. 和同质量的熊掌营养相当;
  3. 筋多有嚼劲,皮厚含汤汁,肉少易入味。这三个点里,跟凤爪的不同,是鸭掌更有嚼劲。因为鸭掌细长,而凤爪短粗肉更多;
  4. 多含蛋白质,低糖,少有脂肪,可称为绝佳减肥食品。

(5)再检验一遍

竞品。这些点,竞品都提过没有?很好,泡椒凤爪都没有提过。

消费者。对于竞品,消费者有没有这几方面已有的看法?非常好,也没有。

做完这些以后呢?一定要说出产品特性对消费者的好处。

三、如何讲出对消费者的好处

任何一个产品的特性拉出来,都要讲出对于消费者的好处。

怎么写出对消费者的好处?

消费者关心什么,我们就给他什么。

左面讲高速马达,能快速吹干头发,你还是看不懂:为什么需要这么高速的马达?

为什么非要快速吹干头发,有什么用?

只有当右面讲清楚,无需过高温度,减少头发毛糙时,你才能明白,高速马达的必要性。

不是关注我们要传达什么信息,而是要关注消费者会提出什么问题。

不是我们要传达什么,而是消费者看到我们的广告或者产品后,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能不能帮助他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能解决,消费者就会尝试购买;如果不能解决,消费者就不会购买。

4. 怎样做?

消费者碰到一个新品时,会提出什么问题?

关我什么事,这是每一个消费者见到新品都会提的问题。

在味龙鸭掌中,针对每一个特性,都要对自己问一遍这个问题,然后从消费者角度,逐一列出对他的利益:

  1. 丰富胶原蛋白——消费者会问关我什么事?——对皮肤好;
  2. 和同质量的熊掌营养相当——乖乖不得了,没钱吃熊掌,来只鸭掌压压惊;
  3. 筋多有嚼劲——鸭掌细长,即使加上脚蹼,也比凤爪肉少。鸭掌细长有什么好处?骨头多啊,比凤爪更耐啃、更有嚼劲;
  4. 多含蛋白质,低糖,少有脂肪——鸭掌可以称为绝佳减肥食品。

很多人会以为到这里就完了,改一改文字说法,直接就可以出稿了,其实没有。

随便拉一句话,「丰富胶原蛋白,对皮肤好」,任何消费者都不会相信。因为这样的话语,谁都可以说。

四、如何让消费者信任

明星代言、权威报道、央视打广告等,都可以让消费者增加信任。

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文案本身具有可信度?

文案必须要有具体可信的内容,消费者才会相信,不然觉得你就是自吹自擂。

具体如何做?下面,各个特性一一分解。

1. 第一个特性

「丰富胶原蛋白——对皮肤好」

信任方面,最简单也是威力最大的,就是列数字。

数字能清晰展示产品。让产品具体展现的同时,也更能使消费者产生信任。

因为消费者通过信息,对某个事物了解得更清晰更具体时,就会觉得这个信息讲的是真话。

数字不是凭空得来,得从检测报告、实验数据等等地方,提出数据。

数字分为两种表现方法:

(1)精确数据

比如,「3.8克胶原蛋白,对皮肤更好」。

说明一下,由于鸭掌这些产品的特殊性,不能保证每一支鸭掌的数值都相等,不可能写出「每个/每包含有3.8克胶原蛋白」,你只能写出「每100克」里含3.8克胶原蛋白。

(2)大约数据

当数字不能精确下来时,就用大约数据法。如何做?数值区间:

「胶原蛋白含量≥30%,对皮肤更好」;或「胶原蛋白含量28~30%,对皮肤更好」。

2. 第二个特性

「和同质量的熊掌营养相当——乖乖不得了,没钱吃熊掌,来只鸭掌压压惊」

文案都已经出来了:没钱吃熊掌,来只鸭掌压压惊。

还是那句话,说什么东西都要有根据,不然消费者不相信。

证据以及证据来源,都需要写的很清楚。比如,据某某机构数据显示,他们营养价值几乎一样:

注意看的话,这个文案写法跟第一个特性不太一样,上一个是「胶原蛋白含量≥30%,对皮肤更好」,这一个却提到比较昂贵的熊掌。为什么会这样提?

(1)类比

什么是类比?

给产品一个更熟悉的参照物,让消费者马上明白你想讲的是什么。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强调地位:

  • XX界的劳斯莱斯;
  • XX界的苹果;
  • XX中的战斗机。

第二种,强调属性:

  • XX润肤露,肌肤滑嫩,就像牛奶肌;
  • XX网络授课,老师随时在孩子身边;
  • XX补充蛋白质,1勺等于11杯牛奶。

第三种,强调与竞品的关系:

  • 七喜,非可乐;
  • XX酒,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
  • 有人模仿我的脸,有人模仿我的面……老坛酸菜牛肉面。

想让消费者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稳妥的方法就是做更熟悉且形象的类比。

就像鸭掌的营养价值,人们很难理解,但是类比营养价值更明显的熊掌,人们就很好理解了。

如果类比熊掌让你觉得表达不精准,请遵循:

一种说法如果不能帮助人们去判断,或者指导人们去做事的话,那么不管它表达的多精确,多容易让人理解,都毫无价值。

3. 第三个特性

(1)「筋多有嚼劲」

这个利益点人们理解就很困难。

「筋多有嚼劲」的本意,是因为比凤爪瘦,而且鸭掌的趾更长,显得更有嚼劲。

而一般的人随意瞅一眼,不去思考的话,完全不知道「筋多有嚼劲」是什么意思。因为这句话比较含混,不够具象。

什么是具象?你能具体体验的事物。

图中,50g大家都没有感觉。但是,喝杯水的重量,大家都能体会。

为什么需要具象?我们传达的对象是一群不同知识体系的人,只有具象才能让人人都理解。

如果没有这个理解作为基础,我们传达的任何内容,都无法使人接受。

很多人做广告都有这个误区。认为只要能吸引人,让人记住就可以了,所以做的内容就比较抽象。

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消费者能否通过广告,形象的了解产品」?当消费者都不了解产品时,如何说服他购买?

我们有印象,却不能帮助卖货的广告语:

  • 不走寻常路;
  • 一股浓香,一缕温暖;
  • 沟通从心开始。

回到「筋多有嚼劲」,如何才能具象?

看了看资料,简单点的,还是数字法。为了加深理解,要把数字放到更人性、更日常的用语中:

不过在中国,广告法中明确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

(2)不能贬低其他产品

在上面的文案中,贬低了凤爪,这种广告根本是出不了街的。当然,电商上倒是没有这么严格。不过在这里,告诫朋友们,「电商不是法外之地」。

那该怎么办?

(3)新旧对比

需要与某一类产品,特别是同品类比较时,可以与自己的老产品做对比。

比如,

洗衣粉,洁净效果提升28%。

广告法中,这也是不允许的,因为你不能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那怎么办?

在不注意的角落里提示:与「老一代产品比较」。

这个万金油的做法,适合任何产品:

  • XX食品,蛋白质含量提升25克;
  • 内衣采用XX棉,柔顺度提高15%,更适宜贴身穿着;
  • 保温杯采用XX不锈钢内胆,保温效果提高150%。

(4)指代对比

当需要比较的品牌/或品类有显著特性时,先说出这种特性,让消费者明显知道「指代的是谁」后,再与之比较。

加多宝做换名广告的时候,根本不能说「我就是原来的王老吉」,甚至王老吉三个字都不准提。那该怎么办?

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让消费者明显知道,「指代的是王老吉」。然后,再与其比较,「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包括青花郎,也不能提茅台。该怎么办?

其完整文案:「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诞生了中国两大酱香酒,其中一个是青花郎。青花郎,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

这句话不但指向了茅台,把自己与茅台也进行了关联。

回到我们的鸭掌,当你不能用「凤爪」这个词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别人知道,你对比的是凤爪呢?

这个就当成是思考题,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4. 第四个特性

「多含蛋白质,低糖,少有脂肪,可以称鸭掌为绝佳减肥食品」。

跟上面还是一样,没有具体的东西表现出来,消费者就无法信任。

比如,资料显示,可表达的数据如下:

  • 蛋白质3.8克;
  • 低糖1.8克;
  • 脂肪1.1克。

这里,一定要加入类比,让消费者清楚理解这个数据:

  1. 加入数据,让消费者信任;
  2. 加入类比,让消费者清楚理解这个数据。而且,类比的内容,消费者越熟悉越好。比如,蛋白质,就对比鸡蛋;
  3. 尽量制造反差。反差才能使人产生兴趣,保持注意力,甚至能够记忆下来

反差越大,效果越好。案例中就是如此:消费者会觉得鸡蛋里蛋白质就应该多,谁叫它取名蛋白质呢。谁知道,鸭掌的蛋白质居然大于鸡蛋!

(1)反差

对一件事情越是熟悉,我们就越倾向于不加注意。我们看到的事情,已不再是它们本来的样子,而是我们假定它「应该」的样子。

当打破这个「应该」的样子时,强烈的反差就会使内容产生戏剧效果,从而吸引人注意。

如何制造反差?

就如此简单。很多人认为本质的东西都很高深,其实,本质的东西就应该如此简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制造反差不单单是让人惊讶,还得引起兴趣。惊讶只是暂时吸引注意力,而注意力之所以持久还是因为兴趣。

很多广告语,包括产品本身,反差都很大,也能提起你的兴趣。不过很少人在意:

  • 困了累了喝红牛——原来需要浓茶,不但需要现泡,而且经常会冷。现在买罐饮料就可以了,太方便了!
  • 酸菜牛肉方便面——我吃过五香的、红烧的,包括兰州牛肉面。这个酸菜牛肉面什么味?听起来就不错!嗯,尝一尝。
  • 特斯拉——我去,电动汽车居然还能做跑车!

信任感到这里就完了吗?没有,下面还有个重磅推荐。

5. 推荐:揭短

(1)揭短第一层

一个商家告诉你,产品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另一个商家事先告知,产品会出现问题;两个商家,你会相信哪一家?

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说「风湿病不适合」也能租出去房子?

其实缘于地域不同。在南方有些地区,一个星期内,下五天雨,还有两天是阴天。如果洗厚一点的衣服,一个星期都晒不干。

在这种情况下,你住任何房子,风湿病都不适合。

任何一个产品,从购买到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如果你不讲,或者去掩饰,从消费者角度看,都叫欺骗;而提前说出来,就是诚信商家。

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知情与不知情。

当这个问题,消费者是在了解的情况下主动购买,会认同;但是,如果这个问题,消费者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购买,会不认同。

当然,还有种做法。

(2)揭短第二层

一个是会出现问题的商家,但是事先告知;一个是出现问题,还事先提出解决方案的商家;哪一个更值得选择?当然是事先给出解决方案的商家了。

另外,还有一点。

左边的文案,出现问题后,就解释问题怎么来的,然后硬邦邦的对消费者说「不影响品质」。

右边的文案出现问题后,把问题划分:

「轻微化冻」——不影响品质,这个消费者也可以理解。而且文案给出解决方案,「立即冷冻保存」;

那如果碰上「严重化冻」呢——文案已经暗示,解决方案就是,消费者直接联系客服。

右边的文案为什么做得好?根据消费者会碰到的情况,全部列出解决方案。而左边的文案呢?一个解决方案也没有。

对于消费者来说,发现问题后,首先需要的是解决方案。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不告诉原因。「怕上火喝王老吉」就只给解决方案,不说原因。

(3)如何揭短

  • 如果只想让人信任你,那你揭什么短都没问题;
  • 如果你想让产品好卖,就把缺点所带来的优点说清楚;
  • 也可以坦白缺点后,补充一项能抵消其影响的优点。

我们的鸭掌,有没有可以这样做的地方?

有。为了跟市面上鸭掌有所区别,出厂的鸭掌都是去骨的。但是,人工去骨难免会有遗漏。该如何写?

虽然这样做还算不错,但仅仅是作为「我有这样的缺点,介意勿拍」,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对消费者来说,不算是最满意的解答。更好的改变如下:

为什么会有退换?这样做带来哪些好处和坏处?

你可以好好思考下,也欢迎把你的想法写在评论区。

五、如何选择

最后这个去骨的文案,不会作为主广告语,无论线下还是线上。为什么?

因为去骨,仅仅针对「已有鸭掌」,而没有针对我们开篇就讲过的竞争对手——泡椒凤爪。

1. 只选一个

现在,其他4个特性里,只能选择一个作为主广告语。该选哪一个?

你说,我全部列上去不行吗?

当然不好。

因为你说的好处过多,消费者理解费力,也记不下这么多;还不如选择一条,其它留到后期备用或者用作补充;另外,只留一条的话,也能使这一条特性格外突出。在竞争时,更加有用。

为什么在竞争时更加有用?

消费者如果觉得你的产品好,如何帮你再次宣传?

他只能对朋友说,这个比凤爪好,好处是XXX——最多只能帮你说一条,多了他也记不住。而唯一的这一条,则需要你帮他提炼出来。

现在,哪个才是最好的?是让企业内部凭经验投票?或者直接做调研,让消费者根据不同的图片来挑选?

不。最稳妥的做法,是做好不同的广告语和产品,现场直接A/B测试。

2. A/B测试

当可供的选择有多个时,要做A/B测试。特别是新品上市、新包装面世、以及测试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时。

什么是A/B测试?

简单来说,就是两套以上的方案,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内,看哪个效果更好。

比如,为了测试两种传单中,哪一个更好,可以在传单上的联系方式上,写上不同的电话。然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2种传单各发100份。最后,根据不同电话的回馈信息,来比较哪一种传单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人群和产品分为A、B组以外,其他所有因素都要一样。当然,这些因素只能无限逼近,不能达到理想中的完全一样。

测试有什么好处?

相比较大规模投放后,再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测试所浪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根本不值一提。

3. A/B测试的力量

现在A/B测试的应用,互联网公司做得最好。

字节跳动副总裁杨震原透露,抖音产品名字,其实是综合了A/B测试和人为判断的结果。

抖音这个名字在测试结果中排名第二。但大家觉得,这个名字更符合认知,更能体现它的形态,所以还是选了它。

但是,A/B测试并不是互联网公司发明的,最早应用在医学领域。

十八世纪,一位英国医生把患有坏血病的水手随机分成六组,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从而确定了柠檬和橘子能有效治疗坏血病,这是人类有记载最早的A/B测试。

 

本文由 @阳光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偶然看到您的一篇《判断一款零食能不能卖火》,非常喜欢,便把所有能搜得到的文章都读了遍。从您的文章能看出那种一气呵成的底层逻辑,使我的头脑也跟着清晰起来;更可贵的是,您对零食,营销和写作文案有独到的见解,托您的福,也让我收获了不少灵感,干货满满。相信作者浅浅诉说的一成功力也绝非是其他作家能够比拟的。
    我正准备接手一个百年老字号旗下零食新品牌的线上营销运营,本身是学商业数据出身的,在腾讯和亚马逊短时间地接触过运营,对营销这块,自己有兴趣却感觉把握不到位,希望能与扫地生交流学习一下^_^(微信:18516119652)。

    来自加拿大 回复
  2. 每次写文案头脑风暴就很头大,又要有创意,又要考虑产品相关的各种各样因素

    来自上海 回复
  3. 不是关注我们要传达什么信息,而是要关注消费者会提出什么问题。
    不是我们要传达什么,而是消费者看到我们的广告或者产品后,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来自湖北 回复
  4. 满满干货,果断收藏啦~希望自己以后能够高效写出好文案!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