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Big Bong

鱼精
1 评论 4397 浏览 0 收藏 4 分钟

继遗憾地错过“人人圆桌”活动后,我的攒下的人品终于用在了期盼已久的Design Hackathon上,能亲历线下活动甚是欣慰。

今年北京冬季气温较往时偏暖,2月1日的活动现场更是如火如荼,

21

本期主题二选一,作为头脑风暴的主题,后续的所有流程均围绕该主题展开。主题分别是

1.支付信贷类:刚毕业的穷“屌丝”,要想借贷点什么,却又苦于无处可借?

2.生活服务类:大龄男女青年很多,却碰不到一起,如何基于圈子去实现靠谱的相亲?

或许是觉得更接地气或是更能闪光的缘故,短暂的交流后,4个小组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话题2,这也为此后的激情展示埋下伏笔。现场90后的小伙伴们思如泉涌,脑洞大开。

以下是B组战况:

【主题】

大龄男女青年很多,却碰不到一起,如何基于圈子去实现靠谱的相亲?

【头脑风暴】

围绕主题展开独立思考,先写下对产品需求要素,写完后再将这些诉求和痛点的解决方案写在便签纸上,3分钟后将贴有便签纸的纸传给下一位同学。期间看到了通过居委会大妈提供资源,约汉子工具等经典神回复,此处省略500字…

22

【整理及分析讨论】

经过上一轮的发散,我们的便签纸已过百张,方案五花八门略显凌乱。对此,整理思绪后将解决方案分为:需求类,工具类,后台类,其他类。

23

我们的把重点放在主题中“碰不到一起”和“靠谱”

基于此,同学们在解决方案中列出大量通过熟人、非熟人获取可信度高的异性资源模式,并对产品运营、盈利模式进行详细分解。

24

 

基于用户通讯录推荐、熟人推荐、LBS搜索等机制,将产品用户基数做大,以线上8分钟约会、信用排行等功能为亮点打动用户。

一下午的激烈脑力较量,由发散到聚焦,由抽象到具象再回归原点,真切地体会到挖掘潜在需求的乐趣,设计创新产品的成就感。这次活动使我我受益匪浅,特别是结交到了神一样的队友,期待下次约起!!!

本文由本文由woshiPM训练营“Big Bong”组Tony总结原创,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本活动系列总结:

#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总结文章入口

#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101次求约

#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Di-ao Par队

 #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三五成群组

#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超DIAO的活动

#woshiPM训练营#北京站:在红海中突围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熟人推荐,通讯录推荐,依旧停留在用户原有社交圈子上。跟自己手机里的某个好友一起参加一个线上8分钟约会,瘆的慌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269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AI技术的出现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塑的机会,那么,当AI与社交赛道碰撞时,会讲述出怎样的故事?各家产品的表现如何?
专题
76689人已学习25篇文章
APP设计是一位优秀产品经理的基本功。
专题
1306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在工作中我们会跟客户/boss/用户等人对接需求,并把需求交付给设计师/开发等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对接和交付需求。
专题
5336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无论是个人运营体系还是公司运营体系的构建,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专题
1658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账体系的设计思路。
专题
101846人已学习23篇文章
做产品难,做运营更难,做APP运营推广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