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需要转化,就像程序需要调试

1 评论 7501 浏览 57 收藏 22 分钟

11月16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举办的线下作者交流会已完美落幕,腾讯产品经理 林壮壮分享了关于她对于知识转化的见解,以下是全部内容~

“要成为一个好程序,我们需要接受反复的调试。”

1. 一个故事

2019年3月10日,林壮壮在公众号上发了第一篇文。那是个初春的午后,她刚睡醒,抱着一个苹果边啃边打开电脑,随手注册了一个公众号,把自己去年在公司KM上分享的一篇长文丢进去了,然后关闭网页,出门觅食去了。

因为是临时起意,她没多想,找了个肌肉男的表情作头像,懒到连公众号名都径直延续了个人微信昵称“健壮的大姐姐”。所幸她保留了一丝理智,看到公众号介绍一栏,好歹停下来想了想,然后郑重地填了四个字:“写着玩儿”。

酷。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没开玩笑,直到现在,她依然没开公众号的评论(受条件所限)、没建社群(没时间经营)、参与的线下活动(懒)更是寥寥无几,偶尔和几位诚心的读者见面碰撞下想法,仅此而已。

这么看来,与其说她在写作,不如说那是她不定期的工作复盘和自我总结。早在很久前,她就在公司内发过一些文,并坚信,有些话与其烂在心里,不如找个更为开放的树洞倒出来,然后持续地激励自己刷新对工作的思考,倒也不失为一个很棒的方式。

她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去做了。

8个月过去了,林壮壮以不甚规律的频率陆续输出十来篇文章,读者不多,但喜欢她的人都很真诚。运气不错,她在公司内发的文章有不少人喜欢,所以公众号的第一批读者基本都是公司同事。让她意外的是,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刚出来就收到了出版社的出书邀请(她第一反应这铁定是骗子),随后36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十多个大v平台也陆续提出了转载申请,她这才清醒过来了。

要说感觉么,第一反应是呆怔,然后是受宠若惊、备受鼓舞,最后回归平静、继续咸鱼。

这是林壮壮的故事,平淡无奇,没什么水花,更谈不上波澜。非要下个定义的话,感觉更像是一只纸鹤,乘着某个春天午后的风,悠悠然晃到了现在。要细细回溯起当时的情景,是什么潜在的动力驱使她写作?甚至,在更早之前,为什么会考虑在公司内发文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诫我们,人的记忆不可靠也相当难操控,在适当的时机对这些所见所得所感进行回溯、归纳、转化、分享,于己于人都大有裨益。每个人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那么,如何将这些闪光点汇集起来,加以转化,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束光呢?

写作是转化知识的一种方式,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途径之一。你可以选择先深蹲蓄能,再迈步起跳,挥洒能量。这个过程中你爽了,你得到了释放;别人也爽了,他们获得了你的能量。多么难得的体验。

而知识转化又不仅限于写作啊,你看,日常工作上的汇报、项目的复盘、开展的培训,哪怕是写一封邮件、一份调研报告、一段总结陈述……这都是一种知识的转化。

如此说来,知识的转化成了摆在眼前最直接的问题。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转化知识呢?

在谈知识转化之前,我想先分享几个读者问过的问题:

“咱俩的工作内容非常类似,你说的方法我也懂,但我没法总结出方法论让团队内其他人学习,不知道有什么技巧没有?”

个人知识集体化,把个人脑中的知识变成集体的公共知识。

“怎么才算是对工作的总结反思?经验如何才能不仅是经验,而是一种可被复制的套路?”

隐性知识显性化,把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总结、规范、标准化成一个模式,该模式是流动的、可复制的。

“我想在团队内建立知识库,不知道该通过什么工具或平台去交换知识?”

建立共享知识系统,个人或集体通过系统的知识共享平台,让每个人的能力都通过共享得到放大。

发现了没,上面提到的具体问题,我都把它抽象出一个概念,并简要地给出对应的方法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对信息的提炼和总结。

那么,究竟该如何去转化信息、管理知识,建立自己与周边一切的连接呢?

2. 知识转化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知识管理?

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给出的一个定义是这样的:

对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就是就是要建立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

同样,对个人而言,工作是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加持手段,扪心自问,你是否在工作中过多地消耗自己?比起明确to do list,有多少list是可以划掉的?而这些被划掉的清单里,又有多少是可以通过你构建的知识体系去标准运作的?除了萃取经验之外,每天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碎片化信息,你究竟能吸收多少,能将这些零散的信息转化成显性知识吗?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MIT Press)》一书里针对知识转化提出了一个DIKW的概念,即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在此我对DIKW一一做下解读。

先说数据(Data)

不妨试着回想下,你每天接收到了多少数据?

远的不说,我们就来看下你手里的手机。德克萨斯大学商学院阿德里安·沃德教授的团队有过研究:

“哪怕只是视野范围内有一部智能手机,就会显著降低人的认知能力。手机具有难以抵挡的魅力,只要你一看它,就要花费大量宝贵的精力努力不去看它。”

说来惭愧,我之前在图书馆写这篇文的时候,特意把手机留在了家里,不然我没把握能忽视它向我发射的爱心光波。

诚然,手机带给我们各种便利之处,移动阅读成为主流学习的途径。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是知识吗?

不,不是的。我们接收到的是不计其数的碎片化数据,这些数据是离散的,无法在我们脑中成体系,几乎是过目即忘。比如:你听的线上课程、浏览的新闻、参加的学习沙龙、甚至在你看到这篇文后,3小时遗忘50%,3天后只剩下20%,3个月后,什么都没了。

可是,当你有目的性地捕获数据时,那就不一样了。你是有目标的、带着需求来阅读的,你会刻意去训练自己,对这些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综合,并进一步转化为信息。

再来说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是什么?它为数据提供上下文,通常存储在半结构化的内容中,便于查询、重用,使得错误不再重复,工作不再重复。

我们太习惯展开“干货”式的伪学习,要么是大脑偷懒、附会旧知,要么是只关注核心观点,却忽视了该观点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比方说,前两天我听到一则简讯:工信部正式发布通知,从双十一开始手机携号转网的服务全面实施,月底前各大运营商必须支持此项服务。

乍一听,这消息还挺喜人,作为用户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是吧?那么,这是信息吗?不是的,因为它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这么说?

不妨试着多问几句,然后自己补充下相关数据:

  • 为什么会颁布这样的政策?——为了满足那些想更换运营商但又不想换手机号的用户。
  • 为什么用户想更换运营商?因为资费?——不,经过了解你会发现,三大运营商的价格几乎持平,用户基本上都是因为质量问题:信号差、覆盖面不够广、传输速率慢等等。
  • 携号转网的适用边界是什么?——如果你手机欠费,或是你手机号是转售号码、互联网应用号的话,都不支持携号转网。
  • 跳出这个信息,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有,不少人认为携号转网存在风险。
  • 其他观点为什么会存在?——经调研发现,过去手机号的前几位数字可以作为标志来识别用户所属的运营商,而一些手机app的呼叫业务通过识别号码来判断接入的是哪家运营商的网络。若贸然更换运营商,可能会存在第三方app无法通过手机验证码登录的风险。

以此类推。

你开始逐步补齐信息的上下文,清楚了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后,你对这个资讯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这些认识可以更好地辅助你做出决策:究竟携号转网是脱离苦海还是羊入虎口?

你看,我们都被知识付费惯坏了,抱着消费者心态去汲取信息,然后发现有句老话还真不假,“读过好多书,见过很多人,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下一次,当你接收到加工过的信息时,试着多问自己几句:

  • 这个信息的上下文是什么?
  • 他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 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这个信息的假设?
  • 跳出这个信息,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
  • 其他的观点和这个信息的区别是什么?
  • 这个信息的适用界限在哪里?
  • 如果按照这个信息去做,对我的效用是什么?如果不按照这个信息去做,又会有什么后果?

其次是知识(Knowledge)

在信息的基础上,结构化地进行组织,便形成了知识。

知识,它是由个人的隐性经验、洞察力和判断组成的。它并非是基于目前你的储备,而是从以往你看过、听过、亲历过的所有经验,对最近周边发生的故事和预期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的认识去做的整理。

因此,在梳理知识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搜集充分的信息,其次是学会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再结合你的经验积累 ,搭建你的结构化知识体系。

1)信息搜集

打个比方,现在给你出道题:请选择短视频行业的标杆公司,分析其成功原因。

就这么个题目,让你写一份行业分析报告。OK,请开始你的表演。

首先要定需求,明确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再来分别搜集对应的信息。

这里就需要对问题进行分解。

  • 短视频行业:短视频行业的定义是什么?分哪几种类型?为什么兴起?现状如何?行业格局如何?
  • 标杆公司:标杆的标准是什么?最终你选择了哪些标杆企业?
  • 成功原因:判断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市场营收、用户规模、影响力、口碑)分析的切入点是什么(企业的价值链管理?组织架构管理?)等等。

通过分解问题,明确问题的优先级,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搜集对应的信息。

2)信息提炼整合

当你搜集到足够的信息之后,这时候信息是一个无序的、混乱的状态,你的弹药已经备齐,但你还要跳出信息本身,从外到里看,将信息有效地组装起来。

信息的提炼方式有很多,市面上最常提到的不乏有:

  • 5W1H
  • PEST
  • SWOT
  • AARRR
  • 4P
  • 商业画布
  • 销售漏斗管理
  • 波特五力分析
  • 金字塔原理
  • ……

以下图为例,不管是多么毫无逻辑关联的信息,都可以人为地将它进行分类,哪怕是刻意地排序,也总比一团搅和在一起的稀泥要好。然后在此基础上,不妨试着提炼出你的中心脉络,再从这个点发起辐射、延伸,将所有信息通过多条线逐一串起来,搭建你的金字塔模型。

3)内化和应用

当你的信息有了中心思想,并加强了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之后,你开始构建自己的信息网格。这时候你需要再往外跳一步,从具体的经验里观察和反思,开展联想式的复盘,并尝试提出具体的测试行动,以便对知识进行内化、应用和提升。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去看医生。

  • 观察和反思:你带着目的(治病)去找医生,搜集信息后,你终于找到了一位在该领域响当当的名医。经过多次的问诊和反复观察后,你发现自己的病情没好转多少。最后你想了想,找了位名不见经传的医师,吃了几次药就痊愈了;
  • 联想式复盘:这次奔着名号求医,似乎对治病而言并没有多大帮助,不仅挂号难约,名医出场费还不低。总结之后,你发现,比起找名医,找良医更重要;
  • 内化和应用知识:通过这次求诊,你知道了以后看病之前多比对信息,知道什么病找什么医生,找中医还是西医,什么病去哪个诊室等等。

你看,这就是你通过日常的经验萃取,存档在你大脑中的信息,再经过你的结构化加工,形成的知识。

最后来讲智慧(Wisdom)

智慧,它赋予了物质的终极洞察力,具有应用和情景意识,提供强烈的意识判断。这个境界比较玄妙,在此就不班门弄斧了。

综上,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转化为智慧,形成一个闭环,这个闭环最终的方向都是指引我们实现个人价值。

3. 价值实现

彼得·德鲁克曾说:

知识必须不断地被整理、改进、挑战和提升,否则就会消失。

的确,在经营并转化知识的同时,知识的存取、分享、使用和反馈都需要同步进行,才能真正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近藤麻理惠被称为“日本收纳女王”,她曾说过一句话:

“你整理的不是房间,而是人生。”

刚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差点笑出声,但是回过神来,看到自己房间里堆积如山的衣服和书,我不得不赞同。

然而,与成堆的衣物用品相比,被信息淹没更让人烦心。

因此,我基本上会保持每个月定期整理、总结的习惯。不是因为勤快,而是,实在是被琐碎信息纠缠的感觉太烦心了。

我会很期待与团队内的同事展开讨论,彼此聆听,我们会就一些项目进行复盘,会根据以往经验去预判当下的事情可能的走向;也会停下来思考,互相理解以前不熟悉的某些想法。而这些信息都会快速地被我记录下来,待时机成熟后分类整理,作为跳板激发自己的灵感,继而去梳理出故事线,整理出一个结构。

这几年来,通过养成知识转化的习惯,我陆续申请过30多项发明专利,也先后在公司内分享过一些课程,提供过一些咨询服务,接触到了不同行业的读者朋友,见识到了更多精彩纷呈的故事。

另一方面,作为知识的分享者,我们需要倾听外部的声音和反馈。

我很喜欢的一位演讲教练Gary老师说过一句话:

“要成为一个好程序,我们需要接受反复的调试。”

如果你只是一味地自我发酵信息,内化知识,而不加以分享的话,你就无从论证它的效力。

毕竟,一切对因果的解释未经论证皆为假设。

写文、汇报、复盘、授课、培训、咨询等,都是知识分享的一种方式,重要的是你如何通过知识的转化和分享去同别人对话。

你明白了自己的输出,价值和不足在哪;这些建议和意见对你日常工作中又可以有哪些提升。同时,你的产出对别人又可以带来哪些帮助,对他人的工作又带来了哪些思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升级以便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你逐渐掌握了知识转化的能力,让它在关键时候成为你弯道超车的利器。

如此,知识在转化和传播的过程中,达到大和谐。

Keep debugging yourself.

#专栏作家#

林壮壮,微信公众号:健壮的大姐姐(ID: is_strong),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腾讯高级产品经理,专注于To B服务项目管理和行业分析,欢迎各路好汉一起探讨。

本文为【11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线下作者交流会】现场分享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给大姐姐点赞~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