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七个方面着手,让工具类产品更加有血有肉

10 评论 12829 浏览 117 收藏 12 分钟

工具产品除了把自己的功能做到极致之外,还可以通过借助一些情感手段、增设一些游戏机制、输出高质量内容、搭建社区组建用户关系链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用户粘性,衍生产品的价值链。

工具产品就是在特定场景下能够帮助用户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产品,例如:买东西支付时你会打开支付宝付款;去一个陌生地方时会打开地图软件导航路线;春节回家时会打开智行火车抢票。

工具类产品不像社交型产品和内容型产品,运营在产品本身上可以发力的地方很少。

运营可能更重推广渠道的铺设、营销事件策划等,能够对外清晰地传递产品价值。笔者最近正好在做一款工具产品的运营,所以针对工具类产品本身到底需不需要运营,该怎么运营有一些思考,通过本篇文章希望可以更好的梳理一下。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工具类产品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再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如下:

  1. 用户不会用,产品不好用
  2. 冷冰冰,干巴巴
  3. 用完就走,停留时间短
  4. 用户粘性差,容易流失
  5. 难以变现

针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运营到底该怎么发力?怎么让产品变得有血有肉有温度,粘住用户留存好呢?

一、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当我们说一款工具产品好的时候,往往是在我们遇到问题时,它能够很完美的帮我们解决掉这个问题。所以,想要做好工具产品,做好功能是第一步——把产品做到极致地简单好用,用户上手即会。

产品的易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良好的核心功能体验。
  2. 简单,不需要太多学习成本。
  3. 交互友好。
  4. 性能良好不卡顿。
  5. 界面设计美观。

产品经理和运营同学切忌用自己的的视角去审视产品使用的难易程度,有一句话叫“知识的诅咒”,意思就是:当你学会了某个知识或者习得了某项技能后,你就很难想象到一个没有这些知识或技能的人的思考方式和看待事物的态度。

二、借助情感化手段,让产品充满人性光辉

内容型的产品和社交型的产品,产品本身只是一层壳,用户以及用户产生的内容让产品变得有温度有情怀起来。

工具型产品冷冰冰是由它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工具自古至今本质上都是人们借助来快速达到目的一种手段。

既然这样,那还怎么去实现情感化呢,举个栗子:

那是一个周末的夜晚,笔者打开百度网盘想要下载些资源看以打发无聊的时间,不经意看到自己头像下面一句话“睡前一杯牛奶,更容易助眠哦”,这句文案成功打动了地主,然后默默关掉了网盘去喝牛奶睡觉去了。

下面的案例分别是:百度网盘的午间问候、墨迹天气小助手的降温关怀、企业微信的一周小结以及最近刷屏的网易云音乐听歌报告。

所以,有时候产品只需要一句充满人性化的问候,或者像私人管家一样帮用户记录了自己不经意走过的路和做过的事就能让用户觉得备受关怀,让冷冰冰的产品散发出人性的光辉。

三、搭建社区,组成用户关系链条

让用户和产品之间发生联系(订阅),用户与用户之间发生关系(关注、评论、点赞),让用户找到归属感、存在感和参与感后,就能让他们更依赖我们的产品。

所以,工具+社区+内容这样的组合已经成了很多工具产品的标配,通过社区能把有同样需求的用户或者同一频道的用户链接在一起交流和互动,从而达到提升产品的粘性,增加用户在app内的停留时间的目的,甚至为用户带来更大的附加价值。

但并不是说所有工具产品都必须要做社区、都适合做社区,一切还要从用户的原始需求出发。如果这些用户没有交流的欲望,或者他们聚集起来无法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价值,那社区终会成为产品的累赘。

随手记的社区模块

四、游戏化思维,让用户习惯并且上瘾

《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讲到:“玩游戏,就是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

作者在书中阐述了游戏的4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

通过设置挑战、机会、竞争、合作、反馈、奖励的游戏化思维,充分调动用户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下面的案例分别是:悦跑圈的习惯养成赛、菜鸟裹裹的猜包裹以及keep的每日答题。

在产品内设置一些游戏化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用户的参与门槛,更容易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也能增加产品的趣味性。虽然持续健身需要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懒惰,但悦跑圈通过赏金赛、闯关赛、团队pk赛、pk赢红包这些赛事机制和竞争机制,让用户乐在其中,并且上瘾,成功的从众多竞品中迅速跑出。

五、场景化运营,从使用场景切入

工具产品本身就只能在特定的场景下唤起用户,所以工具类产品的运营一定要结合场景。

所谓用户场景就是:用户使用我们产品的时间、地点、心理状态、网络环境等,场景化运营就是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做的一些运营干预手段。

1.极具场景唤起感的slogan

工具类产品到底该怎么运营?附案例

2. 场景化推送

某记加班软件在每天晚上的9点钟左右,通过推送提醒用户记录今天的加班工时

3. 场景化分享

场景化分享网易云音乐做的是最好的,当用户听到一首好歌或者看到一句有共鸣的歌词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分享欲望,网易云音乐几乎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分享因子,并且可以自定义修改。

工具类产品到底该怎么运营?附案例

六、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打造专属感

QQ是最早做个性化皮肤的,也是做的最好的,后来凡是有一些用户规模的产品都会做这个功能。

但所有产品里,工具型产品最适合用这招。

工具类产品到底该怎么运营?附案例

七、不只是工具,为用户提供附加价值和服务

部分工具产品可以仅靠给付费会员提供更高阶的功能就能实现盈利,比如:有道云笔记、百度网盘等。

但很大部分却难以靠工具本身实现盈利,只能靠接广告勉强维持生活,比如:墨迹天气。

但还有一条路径,就是结合或者围绕用户使用工具的原始诉求,为用户提供附加价值和服务。

很多工具app一开始只是用户进入互联网的入口,但用户进来之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Processon一开始只是一个在线思维导图软件,后来鼓励用户将自己做的读书笔记、运营心得脑图分享出来。随着分享的人越来越多,Processon变成了一个拥有大量优质资料的内容平台,用户甚至在里面可以找到同频的好友。

而随手记基于用户的财务数据,从单纯的记账工具,逐渐成为了记账、理财、投资、社区于一体的个人及家庭综合资产管理平台。

相同的例子还有 :墨迹天气+摄影,印象笔记+印象人脉,wps+稻壳儿模板等。它们不再只是一款工具

工具类产品到底该怎么运营?附案例

Processon里的优质内容

总结

工具产品把功能做到极致易用的同时,如果再借助一些情感化的手段,让产品不再冷冰冰;设置一些游戏机制,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并且让用户上瘾;通过输出一些高质量的内容让产品不再干巴巴;通过搭建社区组成用户关系链提升产品的粘性,满足用户的一些个性化需求,最后结合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和服务。

让工具不只是工具,那定是极好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工具产品都要学上面那一套,例如:省电大师、猎豹清理大师这类硬件类工具,它们只需安静的做好产品功能即可。也不是所有工具加了签到打卡和社区,就能变腐朽为神奇,一切的一切还要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为中心。

 

作者:康伊兵,高级产品运营,在全栈运营的路上,欢迎与大家交流。运营不可怕,就怕运营有文化。

本文由 @康伊兵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点个赞~

    回复
    1. 谢谢棒场😃

      回复
  2.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工具产品都要学上面那一套,例如:省电大师、猎豹清理大师这类硬件类工具,它们只需安静的做好产品功能即可。也不是所有工具加了签到打卡和社区,就能变腐朽为神奇,一切的一切还要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价值为中心。

    这段话可以论述下,感觉最后一句话说了一句“空话”

    回复
  3. 这类大的市场体量够大,而现在到细分领域,比如生活服务行业的家电维修类平台,这是更根本意义上的工具,这类工具的确是很难做到像作者说的有血有肉,这类只能拼钱,拼在用户场景中推广了,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行业壁垒吧。

    来自广东 回复
  4. 不够深刻

    回复
    1. 可以发表下自己看法

      回复
  5. 本人微信号k85836427280,欢迎各位交流讨论,加的时候请备注一下信息,谢谢

    来自上海 回复
  6. 感觉b端工具类产品几乎是运营的荒地了……来自某二手车估值产品

    回复
    1. 对 房产估价类工具也是同理!

      来自北京 回复
    2. 业务需求不强的b端工具利用加任务来促日活,感觉要完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