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听你的用户怎么说,走你自己的路

0 评论 2217 浏览 1 收藏 12 分钟

一年多前我加入 Facebook 做 PM,和 pages,location 还有 events 团队共事。这 10 年来我当过三家不同公司的创始人,但这一年对我而言改变很多。这一路我积累了些故事,我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可我又不擅长写作,那就从最近的故事写起吧。

现在可以说说 Gowalla 的事了,应该有些人还记得它。我们做出了不错的东西,当然也有失望之处。也有人认为失望比赞叹多得多,我不去争论。这就是创业的常事,去和那个总会把你的 idea 和梦想狠狠摔回原地的现实力量做斗争。

我认为这些故事不仅会给创业启发,对一般的产品创作是有借鉴作用。

故事是这样的:

2008 年 1 月我和几个朋友做了 PackRat,一个在 Facebook 上很早期的社交游戏。8 个月后我们上了虚拟货币。12 月时我们就有了 20 万美元的月收入,这对一个只有 8 人的团队是很不错的。

于此同时我们也打算做别的游戏化产品。想到的不少点子基本上就是对 PackRat 作点改造,让它面向别的群体。但只有一个点子是真挺出彩的。

那会儿内置 GPS 的 iPhone 一代刚发布不久,大家都很兴奋,想借此弄出集艺术感和游戏化的机制,去激发别人探索他们感兴趣的地点。最终我们就把目标调整为”透过你朋友的视角去感知这大千世界”。我们相信这个点子足够疯狂,赶着在 SXSW 大会上发布了产品。

嗯,这个产品就是 Gowalla。

  2009年SXSW大会

发布前一周我碰到 Dennis Crowley,他说他和 Naveen Selvadurai 在做一个叫 Foursquare 的项目。

一周后 Gowalla 和 Foursquare 在同一天上线了。

我记得 SXSW 大会前一晚我们团队几人下载了 Foursquare 来瞧瞧。那时 Foursquare 和 Gowalla 是不同路数的,但类似签到,pins 和勋章这样的用词就能让大家知道第一波签到服务已经到来。

发布时这两款应用都有它们不同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觉得 foursquare(界面设计) 很逊,蜂拥到 Gowalla 的设计师们就很能证明我们了。并且 Gowalla 在各地都能用,我们是第一家从零开始用众包方式来完善数据库的。而 foursquare 只在少数几个城市能用。总而言之,仍是同在起跑线的,我们相信大家会选择用我们的服务因为它的精湛设计且没有地区限制。

当然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公平的,Dennis 之前就做过一些位置相关的产品。foursquare 初次登场比我们的产品表现好,大众接受度更高。尽管 foursquare 一开始只有几个城市能用,但纽约那边的已经聚集了很忠诚的一批用户。且纽约媒体为它打上了“下一代 Twitter”的标签,这也对它的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接下来的六个月,大家就陷入了一场签到竞技。我们甚至停掉了之前那个产品 -PackRat 的开发来压低成本,以便保持竞争。

Foursquare 那时很快就会从一些耀眼投资人那融得新一轮资金。他们开始每天都公布签到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定制出了一个指标,用以衡量我们这个行业的参与者是否成功。可以说它们创造了游戏规则。而那会我们产品也有着那个 Check in 的大按钮啊,自要回敬一拳。

紧跟着它们的融资,我们也发布了很多社交化的功能,也用上了 Facebook Connect。我们也开始飞速增长。就日均签到数来说,我们和 Foursquare 的差距正在缩小。

有投资人开始联系我们,同时也有一些公司表达了对我们的收购兴趣。

2009 年 10 月我从奥斯汀飞到旧金山,在那待了两周,见了 18 家不同的风投,和他们挨个说我们的发展计划。我带着一堆投资条款清单离开了旧金山,最终也得到了一些一流投资者的 800 万美元融资。

钱到账,要“迎战”了。我们进行大量的宣传,网络效应也开始显现。

由融资消息吸引的大众注意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方面,我们获得了更多科技媒体的报道,而另一方面,我保证你能在每篇写 Gowalla 的报道里,都看得到 Foursquare 这个词.

签到战争就是打响了,人尽皆知。科技界需要热点,我们也乐意奉陪。

  2010年SXSW大会

SXSW 又要来了,奥斯汀会有一场关注度很高的“血雨腥风”,签到数会作为衡量成功的指标。

对我们来说是在主场啊,必须得参加。两家也都有赞助商,有奖品等等一系列支持。我们的数据很漂亮,是之前从未达到的。由这次音乐节获了不少奖。总之就好像站在了世界之巅。

这也依旧是我在 2010 年 SXSW 最好的回忆。

  差不多每个人都知道当时的得分情况。不过最终尘埃落定时,在 Austin 地区外,我们还是第二名。

几个月后,Foursquare 从另外一拨优秀投资人那又得到了 2 千万美元的融资,估值超过 1 亿。如果要以签到数 / 估值这个比率看,我们当时 8 百万融资和他们 2 千万融资都是合理比例的。

不幸的是,一旦你 (产品) 的关键指标被投资人用来与价值绑定时,做第 2 名真的很惨。你的天花板已经被限住了。你未来的融资或出售都有限制 (会把第一名作为标杆)。

我们自己也感到压力,为了生存,需要把数据提上来。我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增长办法,一些点子执行也挺成功的。

Foursquare 在纽约时报上做了推广广告,好嘛,那我们就找华盛顿邮报和 USA Today 做呗。Foursquare 做了 Android 客户端,我们也做。它做了黑莓客户端,我们也需要有一个。

Gowalla 还是在增长的,但轨迹并不一定是它自己要走的。最起码,它生来并不是为了去赢那场“签到战争”。

我们像是 Foursquare 的小妹妹,长得好看点但并没那么受欢迎。甚至后来 Foursquare 也在调整自己的界面,优化体验。界面和交互也不能当做我们的防御手段了。

大概在那时我们知道自己陷入困境,得竭尽全力来改变命运。

接下来的几个月做了新产品的迭代,让人们可以在 Gowalla 内可以同时完成 Foursquare 和 Facebook 里的签到,成效还不错。但是呢,这样我们就像要成为 Tweetdeck 而不是 Twitter。Tweetdeck 其实很 cool,但说实在的,还是成为 Twitter 较过瘾。我们依旧处在签到中介人角色,这是一场我们不会胜利的游戏。

即便如此,我还是为团队在那是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它是革命性的。我们是 iTunes Store 里的编辑精选,也上过 google play 的榜单。我们确实做出了特别的东西,但选错了衡量成功的方式。时间很紧迫。

  2011年SXSW

到了 2011 年的 SXSW,其实大众对 the next big thing 的热衷把我们和 Foursquare 之间的竞争冷落许多。“群聊”超过“签到”,成为热词。

老实说,我们自己并不太关注签到数。它只是我们放在黄色按钮上的主要功能而已。我们的理念是让你可以透过朋友的视角来看世界。

而有一个 app 也和我们理念很像,它叫 Burbn。它弄了和其他签到应用共有的功能。但考虑到签到战争已经那么那么激烈了,他们索性就抛掉其他的功能专注一个最简单的:照片。他们就是把拍照片和分享照片做得很简单,而且很多智能设备都能对照片打上地点标注了。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式,然后就把它叫做 Instagram。(Instagram 早期的版本就是 Burbn。)

 那不就是透过你朋友的视角看世界吗? 没想到是 Instagram 最终践行了我们当时的理念。

当我们正忙着奋力弄什么签到战争时,有人走别的路,去开拓了新的领地。

Instagram 发布一年后,Gowalla 就要关闭,而我们其中一些人要加入 Facebook。另一些人去做自己的新项目,有意思的是我们团队里有人选择加入 Instagram。但我仍很庆幸曾和这些人一起工作。

当然关于 Gowalla 的故事还有很多。我希望未来能再展开说说团队建设,融资和花钱,收购到底是什么样的。而这些经历中我学到的最关键一课,就是:

  走你自己的路。(Play by your own rules)

多听你的用户怎么说,而不是听媒体怎么说。不要陷在你和别人的竞争中。果断走你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别人要你走的路。

现在我在 Facebook 任职,这是一段很特别的时间。我们可以做一些其他人压根没机会面向海量用户做的产品。但对 Facebook 来说,那个挑战还是存在的:我们该怎么选自己的路?怎样依自己的优势做东西?

这些依旧是我每天早上都在琢磨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