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应对“老板需求”?

3 评论 4573 浏览 63 收藏 10 分钟

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如何应对“老板需求”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也是产品经理的一个工作考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产品经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做好产品的发展策略及功能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老板需求”是很多人都绕不开的问题,而产品经理要想要在产品规划上拥有更多自主权,往往要先完美的完成“老板需求”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如何应对老板需求。

本文结构如下:

老板需求往往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比较模糊的需求,经常会带有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如:智能化,人性化,先进的;第二种是要求比较明确的需求,比如:新增xxxx功能。

很多人一听到老板提出的模糊需求就挠头,其实大可不必,应对模糊的、抽象化的需求,我们需要先将模糊需求具体化,弄懂老板到底想要什么。

01 模糊需求具体化

老板的想法也不是天马行空的,往往因为某个触因,使老板有了新的期望,期望-现状=需求嘛,因此将模糊需求具体化的关键就是找到激发老板期望的触因。给老板带来新期望的触因一般有三种:参考观察,竞争对手动向,新技术趋势。

当老板对你提出:“要实现我们产品的智能化,人性化,达到先进水平”等一系列词语时,先别着急头疼,想一想老板最近是否有外出考察,如果有,那么我们可以围绕这次考察和老板展开沟通,比如:“您上次去xx公司进行考察学习,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我没能赶上,您能和我分享一下考察的收获么?”如果老板的回答中有诸如“别人的产品如何如何,我们如何如何”,那基本就可以确定,此需求的触因是老板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此时我们再去详细询问老板考察的范围,还原老板观察到的内容,然后通过举例的方式将问题场景化,这样我们得到的需求就不是模糊需求,而是一个具体的需求了。

如果老板近期没有对外考察,我们就要去研究一下主要竞品是否有新的动向,如果竞争对手有较大的动作,那么该需求的触因可能就是因为竞争对手有了新的动向,让老板感觉到了威胁和挑战,此时我们要做出竞品分析,竞品分析主要方向有:竞争对手新的战略方向,他们的产品目标,盈利模式,用户的市场反应,产品的功能细分等;

当我们做完竞品分析,对竞争对手的意图进行总结和抽象后,就能找到双方目前的差距,也就有了下一步优化的目标。

当触因是热点及新技术时,往往因为老板对新技术的价值和用途理解与我们有一定偏差,从而让我们无法深刻理解老板的真实意图,此时我们只需要找老板聊聊,问他对新技术的看法,理解,并让他举例说明,这样我们就能找到老板的真实需求了。

02 思考需求的合理性

当我们将模糊需求具体化,或者老板开始给出的就是具体的需求时,先不要着急去照着做,不经过思考就照着老板的指示做,我们很容易就会成为“功能经理”或者“原型经理”。

首先我们要思考老板这么做是否有意义,如果是不靠谱的需求,坑的是团队,即使团队成员表面不说,但是在背后可能就会我们进行吐槽,若上线后再没能达到实际的效果,我们很容易丧失团队对我们的信任。

我们在获得具体的需求,知道老板真实想法后,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判断需求的合理性:

  • 目标用户是谁,规模有多大;
  • 使用场景是什么(who where when what why)
  • 需求频率高么
  • 做这个需求,需要什么资源(时间成本,财务成本,人力成本)
  • 做了这个需求,有什么好处,可能会带来哪些坏处;不做这个需求,又有什么坏处?(商业价值,拉新,日活,用户体验)

当我们依照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是否应该做这个需求也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

03 需求不值得做,如何说服老板?

判断结果无非有两个:做,不做。要是觉得这个需求有价值,应该做,这种情况就简单一些;最棘手的就是这个需求没什么价值,不应该做,我们作为对产品负根本责任的人,当然不能任由无效需求堆砌在我们的产品上,此时就需要我们说服老板,那么如何说服老板呢?

我们不要直接反驳老板,更不要与老板发生争执,我们要收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带着证据去和老板在私下里沟通,证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客观数据

数据是客观的,也是最有力的证据,比如老板想在页面上为某类用户加一个入口,而这类用户在数量上占总用户的比例很低,且对于这类用户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高频需求,并且现在的产品有替代的解决办法,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数据出发,去统计相关用户的比例,以及这类用户使用产品的频率,如果我们能用数据客观的说明老板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往往老板就会重新思考自己的观点。

2. 使用场景

如果我们因为一些原因无法提供相关的数据,此时我们就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将老板带到实际的使用场景中,向老板展示哪些用户,在什么情况下,因为什么动机,想去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使用路径是什么,然后从使用场景中说明为什么老板的想法不通。置身于场景中,往往能让老板更清晰的理解我们的想法。

3. 参考同类的产品,用实例证明

这个就更简单了,一般在拿出数据并结合使用场景向老板说明后,再找出市面上与我们相近的产品,如果其他产品都没有加这个功能,那也能从侧面说明这个功能有不可取的地方。

如果我们尽力收集数据,老板仍然坚持要做,那么我们就应该抛弃自己的想法,坚定的去执行老板的想法,即使最后效果不好,也是一个“尽力局”。

04 需求值得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如果老板提的这个需求有做的价值,此时我们就要思考:老板提出这个需求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想要知道老板的动机,就需要我们站在老板所处的视角上,根据他的他的工作内容/关注点/KPI去思考老板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需求?想清楚老板背后的动机后,再去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举个例子,老板让你给用户提供一瓶水,那么老板的动机就是希望满足用户在需要水的时候能喝到水。此时我们可以稍微做一下用户调研,调研结果发现用户是在运动后想喝水,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不仅仅给用户一瓶水,还可以给用户提供脉动等运动饮料,这样,我们不仅完美的完成了老板的需求,也体现出身为产品经理的价值。

 

作者:撒野的氧气,公众号:产品汪的成长路

本文由 @撒野的氧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学到很多,感谢

    回复
  2. 写的很好 感谢

    来自福建 回复
    1. 谢谢鼓励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1432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主要以跨境电商为例,对其OMS系统进行分析。
专题
34293人已学习16篇文章
信息流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和策略?
专题
17128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界面设计方法。
专题
36750人已学习14篇文章
订单系统是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逻辑复杂的系统。
专题
18022人已学习14篇文章
MVP是指开发团队通过提供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用户反馈,并在这个最小化可行产品上持续快速迭代,直到产品到达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MVP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