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体感的几点思考

0 评论 9444 浏览 20 收藏 10 分钟

编辑导读:产品体感,提起这个词,你是不是感觉摸不着头脑?本文作者依据自身工作实践中的所思所想,并结合相关案例,对“产品体感”的含义展开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定的启发。

前言

19年初有幸经历了一次大厂的面试。介于对自身能力的盲目自信,头很铁的跟面试官生拉硬扯的聊了四十来分钟的样子。得到的反馈结果是产品体感不足,没有通过。当时还很纳闷产品体感是什么?

翻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多数资料对设计中“体感”概念介绍的都很模糊。本次分享是围绕产品体感展开的一些粗浅的个人思考,初衷是想通过这次分享交流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大家交流~

体感,或称躯体感觉,是触觉、压觉、温觉、痛觉和本体感觉(关于肌肉和关节位置和运动、躯体姿势和运动以及面部表情的感觉)的总称。体感是和特殊感觉相对的一个概念。

——百度百科

以上体感介绍是基于“人”的某一个行为动作的生理学名词。由于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体感技术已广泛应用至游戏、影视、医疗等方面。而作为体感技术的延伸,互联网各类产品竞相争艳的时代,产品的体感越来越被人重视。

有的同学会有疑惑,这不就是用户体验五要素吗?经过深究,就会发现体感覆盖的层面绝不仅仅是停留在用户体验维度。这里我将体感分为产品体感设计体感来赘述。

产品体感相对于设计体感要相对容易理解一点。接下来先聊聊产品体感。

一、产品体感

产品体感,即产品在用户面前呈现出来的大体形态轮廓,是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产品传递给用户侧的切实感受,大体上分为视觉感受操作感受。同行业的产品体感是相似的,但每一个细分行业领域产品传递给用户的体感都不同,每一个产品都在诉说自己的使用价值。

以金融理财产品为例:

首先,足够多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贷款成功率等等,能不能解决用户的真实需求,这是产品的核心刚需“器官”,可以吸引用户。

接下来,用户更多的是关注产品够不够安全,通过理财产品机构的资质背书、合规的市场监管部门条例以及线上线下广告推广等渠道曝光等等,作为产品“躯干”,传递出来的安全可信赖感,可以有效的支撑产品激活用户。

最后,用户体验作为产品“感官”功能,友好的操作体验,简单易懂的操作反馈,这一点能够为产品留下更多的用户。良好的口碑作为产品的“声音”,可以形成有效的传播。这一系列策略动作形成的产品体感,能够加深用户对产品的认知,从而促使产品长期良性发展。

以外卖产品为例:

首先,产品需要有足够多的美食品种,可控的配送时间,用来吸引用户。不管是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还是市场份额稍低的口碑,都采用相同的产品策略。

接着,不同的平台会吸引不同的餐饮商家入驻。用户想吃的美食只在一家外卖平台有提供,附加上平台补贴的优惠力度作为产品抓手,那么用户的下单意愿会更高,可以有效的激活用户,减少用户流失。平台推出的商家餐品评价及用户评分,作为产品的“声音”,可以形成有效的传播,吸引更多的流量。

好的产品体感类似于好的电影观感。好的电影都具有现实的倒模特征,能够真实的反映社会,越是反映真实的社会,就越容易引起大众共鸣,就越会是好的电影。好的产品也应该是解决物理场景中的实际问题,将物理场景物化映射至手机屏幕里,越是清晰简单,就越能打动用户。

每一个现象级产品从探索期-发展期-成熟期都会有每个阶段相应的产品规划。只有在产品目标树立初期,就开始逐步描绘产品的“外轮廓”,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产品才会深受用户喜爱追捧。

二、设计体感

什么是设计体感?

一开始联想到这个词汇的时候,多数人会觉得非常抽象。初阶段能想到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停留在视觉层面的,也就是设计师们常说的高级、平庸、大气、冲击力强等等……

但其实,从面试官口中的设计体感是基于设计师而言的一种过程描述

设计体感是相对抽象的概念,设计师需要超前去感受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感受,通过分析推导得出设计方案的过程。(有点绕~?‍♂️)

从面试官角度来看,他们是想通过面试者的某一款产品来了解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从上至下,从粗到细的通过口述来了解产品大体形态以及设计过程的形态,从而摸清来面试设计师的全局观意识和设计能力的上限。

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 为什么要做这款产品?
  • 产品目标是什么?
  • 用户是谁?
  • 用户想干嘛?
  • 为用户解决了哪些问题?
  • 进行了哪些类型的视觉风格分析,为什么会用当前产品中的设计风格?
  • 通过竞品分析得出了哪些对设计有价值的产出?
  • 产品实施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如何去思考解决的?
  • 产品上线后如何通过数据来驱动设计的?
  • 如何论证设计方向的对错?
  • 基于现有的用户体验如何进一步优化?…

以智慧高速B端产品为例简单梳理一下:

(1)为什么要做这款产品?

传统交通管控系统跟不上现有线下基建的铺设,功能缺失,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录入等功能,线下实际操作过程的问题得不到快速处理。结合现有的基建和大数据分析模型产出了新平台。

(2)产品目标是什么?

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来查看实时交通进行路况播报、道路管控、收费管理,改善道路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3)用户是谁?

用户是交通公司里的基层员工和中层干部。年龄段在23-55岁之间。

(4)解决了哪些问题?

  • 大众侧:高峰遇到事故,堵车时间过久。
  • 员工侧:提升事件发现和处理问题时间。通过时间提效,改善道路安全。

后续可以自行按照各自产品来依次思考。

以上设计分析过程在现有的设计套路中很常见,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将产品一系列的思考陈述清楚。

这种设计体感,在产品设计初期就需要考虑,过久了就会遗忘。

设计前,就应该考虑方案的整体性和有效性,针对功能操作路径进行合理的排序。设计中,考虑可以优化的体验问题以及用户可能的操作流程。而不是拿起工具就开始画图,拿起竞品就开始“借鉴”。设计交付阶段,从不同渠道收集用户问题来优化功能体验问题。这种对产品设计的思考模式,不仅是对设计体感的把控,也是对产品责任感的体现。

最后

设计体感虽然抽象,但作为产品的设计师,需要将抽象的流程具象化,也需要提前对产品进行脑补大致的外轮廓,才能进行更好的包装加工,设计合理的操作场景。最后传递给用户一个“有血有肉”的产品形象,更好的感知产品价值。

希望能够对你的面试和作品思路带来帮助和灵感。

感恩❤️~

 

本文由 @禅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