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 如何进行产品规划?

王家郴
12 评论 42844 浏览 226 收藏 12 分钟
对未来感到迷茫?起点课堂的导师将为你提供专业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帮你明确方向、设定目标,让你在产品经理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清晰而坚定。

编辑导语:产品规划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是产品经理在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用户需求等等的基础上,再加上与公司情况的结合,制定出的产品规划;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如何进行产品规划,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最近在摸索八字还没一撇的新业务,还没立项呢,就一直在思考怎么能提高成功率,关键要素是什么,抓耳挠腮的想了好久,但感觉都是一些零散的点。

作为一个在追求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摇摆的人,我总是希望能有一些自己的模型,保证输出的质量;一次性的问题寻求可行解,重复性的问题寻求最优解,大概就是这样。

所以我尝试着按照自己目前的能力储备,搭建了自己第一版的产品规划方法论。

大体的思路是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为起始点,推导出切入点是什么,最后是具体要怎么做。

如何进行产品规划?

正文部分主要基于上面几个问题展开,最后会总结回顾一下整体的思路,并且绘制一张规划的全景图。

一、我们究竟要做什么

这部分主要是考虑清楚要做的东西究竟是什么,需要回答清楚要在哪里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现在做这两个问题。

1. 要在哪里做什么

我是从需求、供给和环境这几个角度来考虑的。

需求就是用户侧,属于业务的起始点,具体来说就是想解决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解决的,也并不是所有的问题解决了都是有价值的;产品的业务模式,甚至规模,其实都取决于最初想要解决的这个问题。

供给就是供给侧,为什么要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之后能够给供给侧带来什么价值,这是交易可持续的前提条件;只有供给侧能够良性运转,整个模式才能跑通,才可能持续发展。

有两种供给模式,一种是自己提供服务,一种是搭建平台让第三方来提供服务,后续需储备的核心能力也不太一样。

有需求、有供给、可持续,一个小的业务模式就能跑通了。

小到一个功能点,大到一个业务,都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侧来进行思考。

需求侧就是产品提供什么价值,用户如何一步步体会到产品的价值;供给侧就是产品提供什么价值,如何提供,为了给用户交付稳定、可控的价值,需要做哪些事情。

环境,指的是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行业和竞品这几个维度。

市场取决于要解决的问题背后的用户群体,用户群体的规模大小、付费能力和客单价,决定了这个市场最终能够有多大。

行业主要就是在当前问题的上下游有哪些环节,以短视频平台为例,用户消费的是平台的内容,内容再往上是创作者、MCN机构。

竞品则是当前要做的事情有哪些类似的解决方案提供者,以出行为例,飞机、高铁、地铁、公交、出租车、共享单车其实都是为了解决出行问题。

这部分只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思考维度,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行业再进行深入的思考。

2. 为什么现在做

目前为止,很多需求其实已经被满足了,那为什么要现在来做这个事情,是能更好的满足这些需求,还是说现在和之前相比,有什么是不一样的?

是有新的技术、渠道、人群出现,导致原来一些不成立的东西可能成立了,典型的比如手机的GPS、移动支付带来的一些新的可能性。

还是说有什么新的趋势即将出现,现在需要提前布局。

3. 为什么是我们做

有能力抓住的机会,才是真的机会。

即使上面的业务核心我们都思考的很透彻了,那凭什么是我们公司,或者是我们业务部门来做这个事情。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往大了说,可能是组织本身的优势,往小了说可能是我们团队本身的优势。

一般组织上的优势有:

  • 组织效率领先(管理、效率、制度)、成本领先(获客成本、劳动力成本、整体成本结构);
  • 劳动力、资本、技术、原材料(资源)、关键竞争要素。
  • 还有在用户侧的掌控能力,主要体现在用户、渠道和品牌上。

如果这些都没有,再不济也要有信息差、认知差或者先发优势这些吧,不然什么优势都没有的话,怎么做呢?

信息差比较好理解,就是我有的信息你没有,而这些是能够作为决策指导依据的。

认知差指的就是对业务、用户、行业更深的理解,能够比别人看的更深,或者更远。

先发优势就是率先做这件事,能够在时机、用户心智、资源抢夺上占据一定的优势,进而逐渐扩大胜面。

二、切入点是什么

基于我们要做的业务核心,结合着我们有的竞争优势,需要得出来具体的切入点,它会影响后续的所有动作。

切入点其实就是一些猜想,为了做成什么事情,我们打算从A点进行切入,为了实现A,有这么几个关键要素,分别是A1、A2、A3。

为了实现A1,我们需要做哪些东西,为了实现A2,我们需要做哪些东西,为了实现A3,我们需要做哪些东西。

如何进行产品规划?

看上去还是很抽象,有没有案例呢,我自己这没有,有了估计也不能说。

分享一下抖音负责人张楠在一次分享中提到的案例,抖音当时的目标是为了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定下来4个关键点:全屏高清、音乐短视频、特效滤镜、个性化推荐;再往下就是看在业务和产品层面,如何实现这4个关键点了。

  • 在业务层面,主要是整个模式如何运转起来,增长的方式是什么,最终变现的方式是什么。
  • 在产品层面,主要是产品的核心功能与亮点功能是什么,接下来的规划是怎样的,具体的节奏是怎样的。

然知易行难,切入点这块其实是非常体现产品经理能力和价值的地方,方向可能大家都能模糊的看到,具体的切入点是什么,打法是什么,很可能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三、具体怎么做

没办法落地的规划都是纸上谈兵,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组织、团队和个人上。

具体来说就是先确定阶段目标,然后围绕着阶段目标来进行产品的迭代、运营策略的制定;同时要确保组织保障和整体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潜在的风险和应对,最后是后续的产品和业务拓展。

阶段目标主要是明确整个业务大体会分为几个阶段:当前在哪个阶段?为了进入下一个阶段,关键的里程碑事件是什么?时间节点是什么?各阶段的关键数据指标是什么?

为了达成阶段的目标,需要产品+运营+各种职能的保障,人有没有,资源有没有,这些都到位之后,怎么能提升整体的效率。

乐观的规划完之后,也需要考虑一些潜在的风险,特别是一些小概率,但影响极大的负面事件,需要提前考虑一些应对措施。

最后是比较靠后的一些拓展,包括产品功能、场景、人群的拓展,以及整体业务的拓展,这些都比较靠后了;业务能跑通,增长的差不多之后,才是后续的这些考虑。

四、最后

简单的总结下全文,主要是结合着业务核心+竞争优势,推导出切入点,然后基于切入点制定后续的业务策略和产品策略,最终制定出阶段目标,并围绕着阶段目标确保组织落地。

绘制了一张全局图,可以参考着看看:

如何进行产品规划?

最后想说的是,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成功不代表着规划全有用,失败也不代表着规划没有用。

而且真实世界是复杂的因果链,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很可能是因因因因因果关系。

我们能做的只是提升成功发生的概率,也就是迭代我们的决策机制,保证输出的质量,然后严格按照决策机制来走,而不是靠单次的输赢来决策下一次行动。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欢迎斧正、指点、拍砖。

#专栏作家#

王家郴 ,公众号:产品经理从0到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喜欢网球和骑行的产品汪,目前奔走在产品的道路上,漫漫产品路,与君共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是大概率事件‘说得好!

    回复
  2. 可以

    来自亚太地区 回复
  3. 越来越觉得这个社区的文章都是在做任务,这tm写的不是废话吗。。。。

    来自浙江 回复
  4. 越来越觉得这个社区的文章都是在做任务,这m写的不是废话吗。。。。

    来自浙江 回复
    1. 对于懂的人来说,当然是废话,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受益匪浅。如果有一天你跟一个大佬去讨论产品,那个大佬会知道你思路对不对,而不是说你说的都是废话

      来自北京 回复
    2. 哈哈哈怼的好

      来自山东 回复
  5. 有道理废话

    回复
    1. 你觉得没有用的别人觉得有用呀!

      回复
  6. 有深度

    回复
  7. 都什么呀

    来自广东 回复
  8. 很受益,如果结合实际案例一起讲会更通透一点

    回复
    1. 可以自己结合当前的产品套,然后回答自己的产品按这个层次是否做到了

      来自浙江 回复
专题
1506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果做小红书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小红书流量密码。
专题
126051人已学习18篇文章
你说你会竞品分析,我信!但是肯定写的不好,不服看看别人的。
专题
45731人已学习10篇文章
什么是社群运营?社群运营怎么做?社群运营哪些坑?
专题
1297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在大众生活中的不断普及与深入发展,互联网医疗这一全新的医疗健康服务业态发展趋势向好。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和竞品分析报告。
专题
2029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何通过广告模式来进行商业化流量变现?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广告变现的思路。
专题
1532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自传播是基于一个事件、一个产品或者营销活动自身的吸引力,激发人们自愿转发分享。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让产品具有自传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