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PM系列(一):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

10 评论 17630 浏览 151 收藏 14 分钟

编辑导语:产品经理岗位分为很多类型和不同的阶段,不同类型的产品经理在一些技能上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在产品和市场上,但本质上互联网产品经理是类似的;本文作者介绍了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一些核心素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硬件产品经理与IT互联网产品经理相比,更接近传统PM。

典型差异表现在产品形态和市场渠道上,但产品本质与互联网产品是一致的,包括市场调研、方案选型、产品规划、产品研发、升级迭代、推广营销等阶段。

一、市场能力

互联网几乎把PM改造成为了一个技术岗位,工具人类型的产品经理数量可观,网传腾讯规定12级(P4-1)以上才能称产品经理,从侧面也体现了产品经理行业水平的参差不齐。

在传统行业中,PM的正统归属是市场部,从宝洁初创PM,产品经理便一直是市场向职能;此时的PM不是做产品的,而是规划、管控和经营产品线。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产品线便意味着生命线,PM需要保证产品能被市场接受,并且尽可能的在该领域占有更多份额。

因此,传统PM将更多时间花在了市场方面,包括消费潮流、行业趋势、新技术方案、新物料、同业竞争、供应链、销售报表等。

比如方案选型,要做什么样的新产品?市场上有10种新方案,选择哪种?怎么评估这个选择?

以智能硬件开放平台为例,主流硬件平台如下:华为HiLink平台、小米IoT平台、微信硬件平台、阿里硬件平台、电信移动NB平台等。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智能硬件市场发展较快,202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0767.0亿元,市场足够广谱,未来增长趋势可观,这也是行业头部玩家纷纷入局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

最近笔者在做NB-IoT相关的产品,就涉及到方案的选型,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demo供客户演示。

对比移动和电信物联网平台优缺点:

移动oneNET 平台:

  • 优点:开发简单,使用标准的profile,不需要用户自己开发;
  • 缺点:开发灵活性较差。

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

  • 优点:开发较为灵活,支持自定义数据传输格式;
  • 缺点:需要用户编写适配服务端的 profile 文件 和 开发编解码插件。

NB-IoT主要包含NB 设备、NB-IoT 控制器、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垂直行业应用。

NB-IoT设备:

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采用 CoAP 协议接入;将设备读数,告警等信息上报到平台,如水表、燃气表等。

NB-IOT控制器:

实现对 NB-IoT 终端的移动性管理与会话管理;为 NB-IoT 终端建立用户面承载,传递上下行业务数据。

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

实现对各种NB-IoT设备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向第三方应 用系统开放接口,让各种应用能快速构建自己的物联网业务。

垂直行业应用:

实现对NB设备的业务管理,包括业务发放、业务控制和呈现等,由第三方基于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开放接口进行开发。

公开资料

对于新产品、新方案,能不能立刻估算出成本以及利润空间?能不能相对准确的预知市场反应和生命周期,从而迅速做出是否跟进的决策?如果跟进的话,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案和资源?是否存在更优选择?

笔者在从事智能锁行业时,曾主导跟华为的合作对接,此时华为推出了一款HiLink Wi-Fi无线模组。

是由华为和四川爱联共同开发,模组分为Lite版、标准版和Pro版,最低售价仅为9. 98元。

不仅可以降低方案成本,而且可以接入华为智能家居充分利用华为的流量优势。

什么是华为HiLink智能家居开发者平台呢?

该平台以HUAWEI HiLink为核心的技术开放平台,提供基于云到端的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服务。

可以基于云到端的整套HiLink智能家居解方案,快速构建智能硬件,缩短产品上市周期,还可以与 HiLink 生态圈内的硬件互联互通,形成开放、互通、共建的智能家居生态。

公开资料

利用技术的先发优势,抢占流量池,盘活企业。

二、成本控制

小米不断在硬件市场攻城略地,直接打穿产品BOM,凭借平台和供应链渠道优势,将利润控制在5%以内;但对于更多的硬件企业来说,低利润便意味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主要体现在:BOM成本、人力成本、供应链成本、生产成本等;时间成本相比于互联网产品存在更多的不可控因素,涉及产业链上下游沟通效率、工厂排期、物流因素也必须考虑在内。

硬件PM需要了解相关技术,最好有相关从业背景,否则沟通成本极高,包括PCB Layout、外观ID涉设计、模具MD设计、各种五金塑胶件工艺控制及管理、生产排期、如何提高良品率等。

另外还包括库存管理、ERP管理等,硬件产品往往会涉及多组件、多物料,品类越多,越容易出错(成千上百的物料还是小数)。

成本意识往往是互联网产品经理们缺失的部分,因为互联网产品是线上虚拟服务,并没有太多需要采购、库存的现金成本。

互联网产品的成本主要是人力开支,而这部分的成本管控,时间紧急的话往往封闭开发即可极大提高效率,相比于硬件产品不可控因素大大减少。

三、资源整合

将硬件、软件、供应链、后端等资源整合在一起,这需要硬件PM对产品研制整个大环境的熟悉,做这个产品有哪些方案?有哪些人脉能及时调用到,比如申请样片、开发板、芯片等,这些产品在前期能及时获得并给到内部,需要做好时间规划。

四、产品管理

产品管理包括产品线规划、生命周期管理、版本管理、定价管理、渠道管理等。

产品线规划是指需不需要开辟新的产品系列?什么系列?该包含那些产品?系列覆盖够不够?

生命周期管理也是产品线规划的一部分,是指对现存产品的行销策略。

例如上市、退市以及因版本迭代带来的暂停和重启等。

版本管理包括:硬件、固件、应用软件、BOM、SOP、测试工装等版本的管理及维护。

定价管理包括:产品的市场公开报价、渠道价、贴牌价、返点政策、调价补贴等。

五、硬件产品经理能力培养

硬件产品品类繁多,产业链复杂,不同行业差异性又极大。

艾媒咨询

硬件PM需要熟悉工作领域相关的小圈子或者小行业。细分圈子行业,如:平板、手机、机器人、AI、VR、GPS、智能锁、音响等。

硬件产品经理如何能做到对这些硬件比较熟悉呢?

1. 从源头到生产到需求的全过程了解

了解该硬件领域如何兴起,运用了一些什么技术,从源头来说它满足了什么样的人的需求,整体市场的一个销量情况以及未来的产品形态等。

2. 整合资源

硬件产品经理需求整合多方面的资源,清楚产品前期需求,需要把产品定义搞清楚。

3. 完成产品形态定义

需要把产品形态以文字、图片、模型等方式展示出来。

4. 可量产性评估

产品形态定义完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跟ID、结构等技术人员一起评估它的可量产性,以及ID的美观性。

因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既要好看,还要有可量产性,所以就需要一个评审。

评审完可行性之后,产品的ID和结构需要沟通怎么去妥协,比如说涉及到的电子、软件、服务器等,再次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估。

5. 开发周期评估

整体的开发周期、开发成本等,进入正式立项前的一些综合性的整评估合,类似于项目的前期各种风险的评估。

6. 立项

产品的一个开发周期、成本各方面风险都评估到位了之后,项目就要正式启动了。

7. 常用的专业知识

因为硬件是个载体,它所接触的外围很多很杂,知识点包含以下内容:

1)ID工艺

需要懂一些ID的工艺,就是外观的一些工艺。

2)结构工艺

比如注塑,各种材料,结构的量产性,开模,模具这一块。

3)电子

标准的一些电子,比如说标准电子选型,方案选型,各种芯片的优劣,这是电子这一块。

4)固件

固件这一块涉及到的就是说,它是围绕芯片的一些SDP的开发,甚至是一些嵌入式,还有一些软件,甚至是一些智能语言的汇编,都需要要去了解,还有涉及到的开发周期。

5)应用开发

需要知道App它的开发周期,跟硬件联调的时间点。

6)服务器

因为现在的智能硬件都有后台,需要跟硬件端和应用端做配合。

六、硬件产品经理阶段差异

从智能硬件产品经理的基础整合,到成长为顶级硬件产品经理,一般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 空白阶段

刚开始会对整个产品,整个开发不是很熟悉,大脑可能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

2. 初步了解

一个完整的产品开发之后,形成标准流程,初步搭建资源调动力。

3. 小试身手

经历多个产品后,开始做市场调研,主导ID设计、MD设计、HW设计、SW设计等协调沟通,熟练掌握硬件产品开发流程,形成自己的方法策略。

4. 深耕

做了三四个产品之后,中间可能有一款大获成功,市场反馈非常好,你将会把这个案例当成一个标本,通过复盘总结可以一窥全貌,把握硬件的每个发展周期。

如果到瓶颈,需要向更细分的领域去做突破。

七、总结

硬件产品需要不断打磨尝试,是一个长期过程,前期越努力后期爆发力越强,共勉!

 

作者:简约,公众号:简一商业

本文由 @简一商业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想问下常用的专业知识在哪能了解

    来自广东 回复
  2. 总结得很好👍

    回复
  3. SDP?是想说SDK吧?

    来自上海 回复
  4. 干货,学习了

    回复
  5. 值得学习

    回复
  6. 互联网产品刚转过来,学习啦,开眼界了。
    2种模式,确实差异较大。还是学习打开认知

    来自山东 回复
  7. 学习了

    来自北京 回复
  8. 我是刚转行硬件的产品汪 想加您个微信可否 向您学习一下硬件方面的心得,V是18511118393 昵称Jason 如果方便 麻烦您可以添加一下

    来自广东 回复
  9. 看来是硬件老铁,加油

    来自北京 回复
    1. 共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