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跨域:全栈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12 评论 19572 浏览 87 收藏 11 分钟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全栈都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全栈,这需要接近无限的时间才行。

产品经理是很宽泛的行业,其内又可以细分出若干领域。经典的如社交、电商,潮流的如SAAS、B端、C端、大数据,新鲜的还有AI、VR、AR。面对这么多的领域,确实很容易让我们感到惶恐。

什么是领域?

百度百科将“领域”定义为从事一种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其实简单的来讲,领域就是指一种区域范围,通常可以理解成我们所接触的业务区域范围。比如电商领域,是指主营业务为电商的区域范围,而社交领域,则是指主营业务为社交的区域范围。

区域范围是指大范围里的小板块,行业就是这样一个大范围,让我们困惑的实际上是产品行业、电商领域,或者产品行业、大数据领域。

编程行业本身包含了若干个领域。我们熟知的IOS、Android、大数据、底层架构,其实就是指编程行业里的某个领域。多数的编程人员,会先选择就近的一个领域进入这个行业,工作若干年后,则会尝试增加自己擅长的领域。

比如我的一位研发朋友,擅长android也擅长服务器架构与数据库,现在他正在研究AI系统,当然是编程行业里的AI领域。

我们将产品里所使用到的各种功能理解成一个一个的材料,正是这些材料奠定了这个行业的基础,比如支付功能、分享功能、文章编辑器、图片编辑器、账号系统等等。

此时,领域于我们来讲会更清晰可见:非社交领域的产品经理,对于即时通讯系统、对于消息的到达率、对于表情包系统的认知会极为有限,而非电商领域的产品经理,则对于支付系统、 订单系统,乃至物流系统的认知都会非常薄弱。

遗憾的是,这不代表我们只要学会功能就能进入一个领域,这需要我们认识到什么是市场行业。

什么是市场和行业?

领域并不完全等同于市场行业,尤其是在现在和未来,以前的互联网很纯粹,电商就是电商,社交就是社交,工具就是工具。但现在不一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牵扯到了实体行业,越来越多的实体行业关系着互联网。这也就有了我们的市场行业,比如出行市场、驾培市场、广告市场等等。

常常出现在招聘要求里的熟悉某某市场优先,便是指市场行业。

领域让我们具备把产品实现出来的能力,就像是堆积木,我们掌握的功能就是一个一个零散的积木,不同的功能会有不同的形状,如果我们只有柱形积木,无论如何努力,我们也拼凑不出圆形物品。

而市场行业则会让我们更多的理解对应市场的需求,这需要我们长时间深入某个市场进行分析,这类型人才遇上对应的项目往往会跑的比其他人更快,更远。

不了解餐饮市场,我们很难了解餐饮经营者的顾虑,也很难了解食客的心理需求,尽管我们可以堆砌诸多的功能,但总是找不到那个最关键的点。

实际上,我们判断差距时,是判断双向差距之和,而不是单向的, 不了解市场行业的后果并不只是找不到最关键的点,更有可能做一些与市场相违背的功能,抓住一些伤害市场满足个人的需求。

一款资讯产品,其产品经理并不喜欢阅读资讯,实际上他极少看文章,但他却很喜欢听书,他认为现在是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文章,更多的把用户的眼睛释放出来,去抢占耳朵听觉的市场。

当他接手某款小有名气的资讯产品时,提出了“可以听的文章”这一新概念,大家觉得是与众不同的,是一个亮点,为了实现这个亮点,公司所有资源都向这个团队倾斜,耗时三个多月的时间,产品上线了,实现了“可以听的文章”。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惨淡的,这完全违背了资讯阅读者的认知,并试图强行改变这个市场的习惯。

熟悉市场与不熟悉市场两者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说是生死之别也不为过,在互联网里,3个月的时间能够让一个团队从0到1,也能让一款产品从生到死,要知道20人的互联网团队,3个月的人工耗损接近100万的支出了,这对于小团队、创业团队而言,等同于见证生死的三个月。

产品经理的跨域

随着我们所在的企业和团队的改变,我们可以接触到多个市场行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沉淀出一套方法论,用以让我们快速的去了解一个新的行业,但是我们的领域的跨度却不会太大。

以我而言,我所处的领域包含社交,工具,对于同样6年经验的PM而言,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多个领域的研究。

我并不建议水平跨域,比如社交做一年,去做工具,然后工具做一年,又去做电商,这会让我们始终无法深入的去研究市场行业,因为换的太频繁了。

在一个领域里深入研究才能让我们走的更远,这要我们舍弃领域的宽度,去追求领域的深度。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全栈都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全栈,这需要接近无限的时间才行。

实际上,即便我们拥有永恒的生命,也无法做到全栈,关于这一点,有部电影诠释的非常好,影片名字叫做《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越到我们职业发展的后期,深度的价值越大,比如10年经验的社交产品经理,15年经验的电商产品人,对市场经验的深度,几乎决定了我们的竞争力。

这表示我们在选择跨领域,以及我们在转域时,要特别的慎重。以下是我给大家的建议。

领域与产品经理的阶段

产品经理的阶段一共有12个阶段,分成了四个大级,每个级别又分为初中高三段。

对于初级产品经理而言,其实并不具备领域的选择权,此时,我们要做的是尽快进入到这个行业,开始积累一些通用的功能认识,也开始学习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

我们的领域不同,但工作方法却有许多是相同的。

真正意义上的选择领域是在初级高段,在我们成为中级产品经理之前,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的选择领域。

中级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许多都是与需求挂钩的,这需要开始去认识市场行业,也奠定了我们领域的基础。

到了高级产品经理和产品总监的角色时,我们都会有一次或两次选择行业的机会。

我们把产品经理的阶段换算成工作年限,第一年年底会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再之后第三年到第五年之间会有两到三次选择机会。第五年之后其实就很难转域了。

关于转域

转域在两种情况下产生。

  • 其一是特别好的机遇,比如创业。
  • 其二则是对现有领域感到不满,对当前领域的发展潜力感到质疑时,我们需要考虑转域。

我相信有许多产品经理并没有意识到第一次选择领域的机会,就过了既定的时间。

我们错将入行理解成了领域的选择,在第一年结束时,习惯性的认为自己已经有了领域,从而错过了选择的机会。

至少现在,可以开始为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领域了。

入行和领域选择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时间点,入行就像是我们在一款游戏里注册了一个新手角色。选择领域,则是我们成长到了一定阶段的转职。

#专栏作家#

枯叶,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近6年经验的产品经理,擅长社交、社区、细分群体挖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听咨询的例子是杜撰还是真实?

    回复
  2. 全栈 ,这二字是指 垂直维度,而不是水平维度,最早用于全栈工程师,指的某工程师前端和后端都精通,而不是这语言、那语言、或者这岗位、那岗位都会… 😥 😥 😥

    来自北京 回复
  3. 现在互联网界动不得就搞出什么“全栈工程师”、“全栈运营”、“全栈产品”,自身功力不够,却又喜欢乱造新概念,说起理论来,感觉样样精通,但实际没有什么实操技能,做起实事来就“知识崩塌”,只会吹牛逼,误导小白。。。作者这盆冷水浇的及时~

    来自上海 回复
  4. 实际上,市场对深度要求高于宽度,全会=全不会,都精通的人少。

    来自重庆 回复
    1. 找到自己合适并且喜欢的行业,然后深入研究。没人能精通每一个行业。

      来自广东 回复
  5. 是否跨域,是否全践,要看当时团队需求;如果初创团队,一部分开发工作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来做,你适时补位,输出的工作成果能满足团队和产品的需求,必然受到团队的欢迎;但需要注意,全践不是炫技,不是向别人表明“我很牛逼,什么都会”,而是从团队的角度出发,究竟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还是“用尽量少的人做尽量多的事”,这是没有一定之规的,完全看当下团队目标的达成与成本、时间投入的对比;一旦当使用专业人士的团队绩效大于全践,那么全践就要毫不犹豫地撤下了让贤,不可恋践。

    来自福建 回复
    1. 有道理。 有时候仅仅是项目需要

      来自广东 回复
    2. 我说的全栈,是指对每个行业都精通,而不是能做一个团队里的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哦。

      来自广东 回复
    3. 视角不同。每一个行业都“精通”固然不可能,但是对数个关键领域“精通”从而在输出工作成果时涵盖大部分或全部关键环节却是可能的。比如,做开发,后端精通一至两门语言,同时前端架构也很熟悉,现实中是有这样的高手的,也不鲜见。作为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基本上就涵盖了所有的关键环节,经常所说的“全践”,也就是这样了。

      来自福建 回复
    4. 对每个行业精通…让我困惑了很久:
      👈艰难前行常想着是不是继续做产品…
      👉回顾之前的产出又很想继续往前走…
      👀模模糊糊地换了领域,希望自己在一个领域里进一步提升自己。看了前辈此文,对我个人而言,这次选择正是时候。谢谢!

      回复
    5. 有个错别字😳全栈,不是全践😁

      回复
    6. 收到,多谢! 🙂

      来自福建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