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交互设计师怎样理解信息架构?(下)

1 评论 7376 浏览 68 收藏 9 分钟

接上文:从优秀到卓越!交互设计师怎样理解信息架构?(上)

二、自然结构(organic structures)

“自然结构不会遵循任何一致的模式。节点是逐一被连接起来的,同时这种结构没有太强烈的分类概念。自然结构对于探索一系列关系不明确或一直在演变的主题是很合适的。但是自然结构没有给用户提供一个清晰的指示,从而让用户能感觉他们在结构中的哪个部分。如果你想要鼓励自由探险的感觉,比如某些娱乐或教育网站,那自然结构可能会是个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你的用户下次还需要依靠同样的路径,去找到同样的内容,那么这种结构就可能会把用户的经历变成一次挑战。”

这样的模式在现在的ToC产品越来越多(特别是游戏娱乐产品)。它符合轻架构产品的浏览式形态。

有一种经典的区分用户场景的维度是:任务式、浏览式。

任务式的特点:完成任务、快、准确、效率,例如查询某个航班到达的时间。

浏览式的特点:碎片、时间充裕、逛、发散、不聚焦、注意力吸引式,例如漫无目的地刷微博、看知乎。

自然结构很适合轻架构产品的浏览式形式。因为第一,重架构产品,ToB产品,如果用户需要靠浏览靠猜来使用产品特性完成任务,那肯定结果是不好的,用户会崩溃;第二,ToC产品一般就有两种形态,如果不是任务式,那很有可能就是用户在无聊,需要进入浏览式。

当然,完全自然结构的设计方式很少(不知道最近很火的秘密算不算)。

大部分ToC产品应该是任务式和浏览式并行的。所以自然结构,应该是绑定其他信息结构来思考。

例如腾讯视频。自然结构肯定是应该考虑绑定层级结构来思考。用户进入视频产品,可能的一种使用方式是,用户心里已经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找2014年美国电影看,所以用户进入种类选择,选择电影,选择美国电影,选择2014年,然后进行浏览。这个可以算是先层级结构思考、后自然结构思考。

如果用户是在家里喝茶,想看看视频,但是没有任何目的,打开了视频产品,那他们就是进行浏览式操作,这个时候自然架构就产生价值。用户在首页进行无逻辑浏览,从首页某个电视剧点入,看看详情,不感兴趣,从该电视剧的推荐点击到下一个电视剧,然后不感兴趣,然后从这个电视剧的主演想到他正在演出的一个电视真人秀,又跑去综艺里浏览。

每个产品对层级结构和自然结构的偏重是不同的。例如电商类产品,大部分人去天猫是有明确购买目的的,这个时候任务类操作会更重要;但是有没有完全没有购买目的,就是想去天猫花点钱或者找点折扣产品呢?肯定有,但是可能不如第一种用户多。

所以在信息架构设计中,我认为自然结构会是一个重要思考点,因为我们设计师要时刻记得,用户不是理性的,他们很多时候的操作和想法会呈现随机状态。但是自然结构不是唯一的,必须有层级结构、线性结构、矩阵结构等其他信息框架来配合和约束,才能让这个产品的整体信息架构完整、可用、有效。

三、线性结构(sequential structures)

“线性结构来自于你最熟悉的线下媒体。连贯的语言流程是最基本的信息结构类型,而且处理它的装置早已被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大脑中了。书、文章、音像和录像全部都被设计成一种线性的体验。在互联网中线性结构经常被用于小规模的结构,例如单篇的文章或单个专题;大规模的线性结构则被用于限制那些需要呈现的内容顺序对于符合用户需求非常关键的应用程序,比如教学资料。”

线性结构比较容易理解。更多呈现在帮助文档、产品故事讲述等场景。就不多描述了。

这里我想重点提一下就是线性结构是另外一种练习交互设计逻辑的方法。一个极端是复杂信息架构(层级、自然、矩阵等),另一个极端就是线性结构。如何用连贯的语言方式讲述一个故事,但是不能进行跳转和穿插,要一条线把思路讲清楚,反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交互设计需要锻炼两个极端的信息架构描述方式。一个是复杂信息架构,充满了层级、跳转、补充、交叉一种是极简的线性架构,一根主线讲清楚一个故事,甚至是复杂的故事

四、矩阵结构(matrix structure)

从优秀到卓越!交互设计师怎样理解信息架构?

“矩阵结构允许用户在节点与节点之间沿着两个或更多的“维度”移动。由于每一个用户的需求都可以和矩阵中的一个“轴”联系在一起,因此矩阵结构通常能帮助那些“带着不同需求而来”的用户,使他们能在相同内容中寻找各自想要的东西。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的某些用户确实很想通过颜色来浏览产品,而其他人偏偏希望能通过产品的尺寸来浏览,那么矩阵结构就可以同时容纳这两种不同的用户。然而,如果你期望用户把这个当成主要的导航工具,那么超过三个维度的矩阵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在四个或更多维度的空间下,人脑基本上不可能很好地可视化这些移动。”

这个结构非常好理解。这里想讲的是,现在大部分设计团队的KPI评估方式,就是矩阵结构。一方面,向业务线负责,以设计支撑产品商业成功;一方面,向设计线负责,以设计专业经验支撑团队专业影响力建设和技能成长建设。

设计师如何平衡这个矩阵结构管理方式,是设计师成长的关键点之一。

设计师做完一个产品,一定要回头从信息架构层开始往下想,这个产品信息架构你做了什么样的创新、调整,产生了什么价值。不要仅仅拘泥于做界面元素的规范、设计细节问题解决沉淀等。因为信息架构,是交互设计大局观的最好锤炼基石。

本文来源:知乎  文/尤文文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你说的都是什么鬼啊 复制粘贴的吧 垃圾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