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每一刻:一刻相册APP产品分析报告

韩鹏
6 评论 11985 浏览 35 收藏 35 分钟

编辑导读:随着手机拍照素质的不断提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手机拍照记录生活。但是照片数量的增多和像素的提高,手机的内存越来越不够用了。因此,云相册应运而生。本文作者以一刻相册APP为例,对其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本信息:

体验版本:Android V2.6.1.3

一、产品功能结构

图1.产品功能结构

二、竞品分析

2.1 产品定位

随着手机拍照素质的不断提升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手机拍照记录生活,不论是独自旅行中的一瞥,抑或是生活本来就该有的样子,都值得被图像铭记。然而人们拍摄的照片越来越多,像素越来越高,直接导致了手机存储空间的大幅消耗。在存储空间多半贡献给相册的今天,虽然手机容量越来越大,但依旧难以缓解人们的存储焦虑。为了缓解人们对于存储的焦虑,云相册软件应运而生。

一刻相册是一款安全;高效;智能;有趣的云相册产品。其产品定位为“喜欢记录生活,同时想要高效管理手机空间,趣味分享生活点滴的用户”。其主要业务不仅包括照片的云端存储,更是涉及到了本地照片的高效管理与趣味制作,在守护用户美好回忆的同时,为用户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体验。

2.2 明确竞品

目前市面上的相册产品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要针对本地资源进行管理加工的本地工具,第二类是主推云端存储的线上云相册。

一刻相册的主要业务是照片的云端存储,所以它的主要竞品应该是:腾讯旗下的“相册管家”与字节跳动旗下的“时光相册”,另外,为了拓展分析相册类产品的切入点,还加入了一款垂直领域的亲子相册“时光小屋”进行对比分析。

2.2.1 业务分布

表1.竞品业务分布

上表是一刻相册及其竞品的业务分部,可以看出:

  • 一刻相册作为一款相册工具类产品,它的核心业务点有三个,分别是是照片的云端存储、本地照片的高效整理与照片的趣味加工。其中照片的云端存储作为云相册最核心的需求,一刻相册通过永久无限量的免费空间,给予了用户满满的安全感。本地相册的整理功能体现了一款工具类产品应有的高效与便捷。照片的趣味加工则使其更加有趣,大大增加了它的可玩性,让用户在满足了照片高效备份与智能管理的基础上还能玩的起来。
  • 相册管家同样做为相册类工具产品,和一刻相册的功能重合度比较高,但其主要的侧重点不在于云端存储,它仅仅为用户提供了0.5GB的免费存储空间,而其侧重点主要在于本地照片的管理与照片的后期加工。它的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本地照片的分类整理功能,并且支持AI自动生成照片故事与照片精选。相册管家的后期加工的模板是几款竞品中最为丰富的,并且其在社交分享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多主题多类型的制作模板,还支持根据AI制动生成照片故事短视频,加工后的作品还支持同步分享至feed流平台“小美好广场”。
  • 时光相册最主要的核心业务在于本地相册的管理,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整理功能,可以在AI智能的分类基础上,手动选择所需照片进行相册创建,并且还支持根据照片的AI标签或OCR识别进行快速查找。但是相对来说云端存储功能与照片的后期加工功能就显得不那么强大了,它只为用户提供了5GB的免费云空间,照片的后期加工模板也相对较少。
  • 时光小屋是一款垂直领域的云相册产品,其核心业务在于“亲子相册”,宝宝的亲友可以将宝宝的照片上传到云空间进行存储,与此同时宝宝的家人之间还可以根据各自的操作动态进行互动。在照片整理方面它支持根据时间轴展示与通过标签进行分类,帮助标记宝宝成长的每个瞬间。

2.2.2 发展历程

表2.竞品业务分布

以上总结了一刻相册及其竞品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发展至今,四个产品各有侧重,一刻相册的发展时间最短,但发展相对全面,云端存储、照片管理以及趣味工具都在稳步推进。腾讯相册管家主打照片的趣味加工,时光相册则更注重照片的分类整理,时光小屋线主攻垂直领域的亲子相册,其上线时间最早,尝试过工具-社区-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后,最终还是回归了纯粹的工具产品。

从各个产品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

  •  一刻相册于2019年7月以照片的趣味加工为主要卖点切入相册市场,随后不断进行云相册产品基础功能的完善与优化,推出了免费无上限云端存储空间与相册急速整理功能。在满足了用户对云相册产品基础需求的同时,又上线了更多的趣味工具,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可玩性。20年6月推出了商业化模块,通过会员增值服务进行变现。
  • 腾讯照片管家于2016年9月正式上线,主推“照片备份与管理”,在上线初期主要针对照片的云端备份与本地管理进行优化,接着推出了一些体现安全性的功能如“支持隐私相册设置手势密码,陌生设备登陆提醒”等。2017年5月后主要针对趣味性工具以及社交分享进行优化,推出了丰富的视频模板,并且推出了feed流平台小程序,针对相册制作的作品进行分享。2019年3月推出了每日签功能,每天早晨定时推送当天运势,20年
  • 时光相册于2015年12月产品正式上线,主推“照片智能分类与私密相册”,产品主要针对照片整理进行优化,不仅可以对云端照片进行整理还支持对本地照片进行AI分类。2016年4月上线了音乐相册制作的功能,但是相关制作模板较少,使用体验比较一般。2017年上线了商业化模块,通过会员增值业务进行变现。2019年后至今功能模块发展较为缓慢,主要针对性能进行优化。
  • 时光小屋是竞品中上线最早的一款产品,2012年12月产品海外上线,主推“儿童成长记录与照片云端存储”。2014年2月产品大陆上线,支持通过视频、照片、日记等形式轻松记录宝宝生活点滴,自动归集整理成时间轴。从2015年开始尝试通过工具发展社区,通过社区为电商导流的商业模式,经过两年的挣扎随着电商红利期逐渐过去,最终于17年砍掉了大部分社交模块,将商业化模式转变为会员的增值付费模式,回归了一款工具类相册产品,后期上线了地图相册以及宝宝成长相册等增加趣味性的功能,主要针对用户的基础体验进行优化。

2.3 数据分析

图2.竞品活跃人数对比

表3.竞品使用数据

由于没有查到“一刻相册”的相关数据所以这里主要进行其他三款产品的数据对比。

从月活跃人数和活跃人数行业渗透率可以看出,相册管家和时光相册已经集中了相册/图片管理行业的进8成活跃用户,其中相册管家的月活跃用户达到了2416万人,几乎接近第二名时光相册的6倍,而时光小屋的用户人数只有59万人,我认为原因如下:

  1. 首先是相册管家和时光相册定位到的市场容量相对更大,而时光小屋则主要针对垂直领域的亲子相册市场容量相对较小,
  2. 其次,腾讯系的相册管家有者巨大的流量优势,外部流量的大量引入也推升了其市场占有比率,
  3. 最后,腾讯旗下的相册管家财力相对雄厚,其推出的福利活动可以作为拉新的动力,也可以吸引部分“羊毛党”用户的持续参与使用。

人均日使用时长方面,相册管家只有6.5分钟而时光相册为30分钟,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相册管家可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用户每日仅使用很短时间,将平均使用时长拉低了,我认为这种高使用频率低使用时长的用户可能存在以下两部分人群,第一部分是每天通过点击“日签”推送,进入软件的用户,虽然活跃时间非常短但也被计算为了当日的活跃用户。第二部分是每天参与签到打卡,为了领取积分兑换奖品的羊毛党,因为我发现,相册管家有着非常丰富的积分兑换体系,可兑换的奖品种类很多,而且我加入的相册管家交流QQ群中也有部分用户经常非常积极的讨论兑换情况。

其次,我发现时光相册中有一个为照片备注功能,当用户浏览到有意义的照片,可以点开照片详情,为其添加备注信息,这个功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

从人均月使用天数可以看出,相册管家存在着大量用户每个月仅使用2天甚至1天,而时光相册的月均使用天数则相对较高,我认为相册管家的这部分低使用频率用户才是真正去实际使用软件的用户,应该去提高他们的活跃度,而使用频率较高但使用时长较低的用户多为“羊毛党”。对于活跃度较低的“深度用户”可以有针对性的推出,对于“羊毛党”应该去加深他们的使用深度,我认为可以在简单的每日签到任务外,去增加一些如传照片、加工照片、分享照片等任务,一方面可以将其转化为深度用户,令一方面也可以其分享的短视频/照片进行新用户获取。

次月留存率方面,相册管家与时光相册这两款产品有着80%+的成留存率,首先因为他们的产品质量都比较高,用户体验比较优秀,而且他们都有在开展一些运营活动,如签到奖励等,而时光小屋则相对较低,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在亲子工具领域来说他的功能比较单一不够丰富,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开展运营活动。

行业独占率方面,几款竞品的比例均低于5%,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 大部分用户可能安装了不只一款的相册APP,用户在选择工具类产品的时候,多会从实际出发,进行“货比三家”的挑选,对比后选择喜欢的产品,这给后发者提供了上升的空间。时光小屋定位的市场主要是有记录宝宝成长的年轻父母,但是与亲子领域的竞品相比功能就显得比较单一,所以行业独占率也相对较低。(产品时光小屋,虽然主要业务是照片的云端存储,但是在易观千帆它的行业属于亲子工具,所以在行业独占率这一项,与竞品之间可比性不强。)
  • 这几款竞品的行业独占率都非常低,即便是行业中发展多年的龙头产品也不到5%,我认为这项数据可能存在异常,所以我怀疑第三方数据平台在统计的时候可能存在失误,所属行业可能被设定成了更大的范围。

2.4 优劣势分析

一刻相册的优劣势:

表4.一刻相册优劣势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一刻相册的优势主要是集中于其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相对充裕的资金,而劣势主要在于起步较晚,缺乏产品特色以及变现能力较差。

我认为其可以朝着如下方向进行发展:

  • 发挥技术优势,基于AI技术开发更多趣味工具,上线更多趣味模板,吸引更多对科技与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轻人群体。
  • 弥补功能同质化劣势,可以引入更多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甚至是社交功能,如用户分享照片或相册后会自动形成对话/群聊,可以进行直接进行交流,不必出现分享后又返回微信进行交流的情况。可以推出类似“朋友圈”的功能,允许用户发布照片/视频并配文字,可以查看好友的发布内容或系统精选的内容,并进行评论/点赞等互动。
  • 发挥资金优势,可以联合一些知名品牌开展联名“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如让用户上传作品,经过投票/点赞选出人气最高的作品,获得奖品(照顾到不同用户群体,奖品可选如女生喜欢的网红化妆品或男生感兴趣的电子产品),在举办活动的同时也可以起到拉新、促活甚至是商业变现(广告)的作用。
  • 弥补商业变现能力较差的劣势,如果上线“朋友圈”功能,可以在“精选内容”中推送一些精心制作的照片或视频,可以在其中植入高质量的广告(如苹果的街头广告,只有一张精美的照片,然后标注由iphone拍摄),在让用户欣赏照片的同使也可以达到商业变现的效果。

三、用户分析

3.1 用户地图

图3.一刻相册用户地图

3.2 用户画像

四、用户调研

对五位用户进行深度访谈,以尝试从实际出发找到依据寻求功能优化建议,调研结果如下:

4.1 用户调研

使用过一刻相册:

表5.用户调研总结(用过产品)

表6.用户调研总结(未用过产品)

4.2 调研总结

功能方面:

用户最主要还是使用云端存储功能,会进行在线浏览偶尔会分类,分享和加工用到的不多,我认为在这两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分享方面:目前用户都不通过一刻相册进行照片分享,因为需要被分享用户也同时安装了一刻相册才能查看,然而被分享用户大多没有安装。大家还是主要通过微信进行图片分享。我认为如果可以开发一款微信小程序,让被分享用户可以在不用下载一刻相册的情况下进行图片的浏览或下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使用分享功能的频率。

整理记录方面:从年龄上来看,年龄较低的学生群体可能由于时间充裕整理意愿较高,而毕业进入工作之后的用户整理意愿会相对较低。6位被访问者中有5人会进行照片整理(简单整理),整理大多为针对重要的事件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2人会针对照片进行比较细致的记录(使用麻雀志、情侣软件),2人会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qq空间(起到部分整理作用),并且会对部分内容进行分组展示或添加密码。我认为用户存在照片整理,并进行小规模分享的功能需求,可以尝试开发小组分享功能,但是由于现在一刻相册的用户基数不大,如果是在一刻相册内进行分享,可能需要先扩大用户规模。

五、功能分析与优化方案

通过用户访谈,对用户的使用场景进行了调研,我发现用户使用的功能更多的还是集中在照片备份、照片浏览等主要功能,同时我发现用户的的使用频次与单次使用时长其实不高,一刻相册很多时间被作为了一款单纯的存储工具来对待。我认为可能存在以下两点原因:①相册中有很多平时随手拍摄的照片或者截图等低质量图片,导致没有浏览欲望。②生活/工作压力大,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进行照片整理与查看照片。

另外我发现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自传播比率相对较低,有时不是用户不想传播,而是传播门槛较高,需要对方也是一刻相册的用户才能分享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分享的难度。

优化目标:

优化照片浏览体验;延长用户使用时长;提升用户打开率;增加用户自传播率

优化思路:

图4.产品优化路线

解决方案:

5.1 浏览体验优化

5.1.1 照片展示逻辑优化

目前的照片展示页面会将手机中的所有照片进行展示,由于低质量照片与截图等内容的存在,导致照片页面会非常不美观,让用户没有打开的欲望。

所以我建议照片页面增加一个“精选”按钮,在“精选”模式下,会隐藏部分低质量照片,并对优质胶片进行AI裁剪,以最佳的浏览效果进行展示。

图5.照片展示逻辑优化

5.1.2 新增故事按钮

经过访谈,我发现用户在照片整理照片的场景中,一般会根据事件进行整理,实际上整理照片是一件比较耗费精力的事情,很多时候会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整理,然而人们却存在着回顾过往美好经历的需求。

所以我建议在照片页面新增“故事”按钮,基于自动筛选的照片进行故事视频展示,并且支持故事照片增减与主动创建故事功能。

图6.故事页面

5.2 分享体验优化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用户的自传播比例较低,我认为可以尝试,针对几种强关系性分享场景进行优化,如情侣场景与亲子场景,所以我建议新增特殊场景下的共享相册。

5.2.1 亲子相册

为满足家长的晒娃需求,新增亲子场景相册,亲子相册分为三个页面,分别为“照片”、“时光”和“故事”,“照片”页面为“亲子相册”的默认页面,在页面上方展示宝宝的昵称、宝宝年龄、相册内照片数量、视频数量以及成员数量,“照片”页面中图片内容以“日视图”进行展示(按天进行聚类),“时光”页面为“亲子相册”中的动态展示区域,允许成员进行动态发布与浏览。“故事”页面会基于亲子相册中的内容,自动选取高质量高相关性的图片生成照片故事,“每日一拍”为一款小工具,他可以辅助家长每天以同角度拍摄一张照片,积攒足量照片后,可以合成成长视频。

图7.亲子相册-照片页面

图8.亲子相册-时光页面

图9.亲子相册-故事页面1

图10.亲子相册-故事页面2

5.2.2 情侣相册

为情侣使用场景新增情侣相册,情侣相册分为两个页面,分别为“照片”和“故事”,“照片”页面为“情侣相册”的默认页面,在页面上方展示“用户头像”、“照片/视频数量”和“在一起时长”等信息,页面下方图片内容以“日视图”进行展示(按天进行聚类),“故事”页面会基于情侣相册中的内容,自动选取高质量高相关性的图片生成照片故事。

图10.情侣相册

5.2.3 小程序分享优化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用户很难通过一刻相册进行照片分享,其主要原因是被分享的亲友并非一刻相册的用户,我认为很少有人会为了浏览照片,而下载陌生的APP,再通过APP打开分享链接,而且一刻相册的用户在知道被分享者不是一刻相册的用户时,也会为了避免被分享者的麻烦,而选择直接在微信中发送图片。我注意到一刻相册目前是有官方微信小程序的,但是在照片分享过程中并不会被自动唤醒,只有主动搜索小程序才能使用,存在感会非常低。

我认为应该调整从APP分享到微信的分享方式,从发送链接改为直接发送小程序的卡片,这样被分享者即便没有用过一刻相册,也可以愉快的浏览与下载,等到被分享者对一刻相册熟悉之后,再通过小程序内的引导信息,诱导其转变为APP用户。

5.3 相册广场

我认为相册广场的主要目的是汇集/展示用户的优秀作品,目前的展示模式为相册标题加4张小图,随着相册内容的不断丰富,用户可以看到的相册越来越多,用户发现喜欢相册的效率也随之降低。

所以我建议为广场添加分类页面,在不同标签中展示不同类型的相册,在页面顶部增加“搜索”功能,支持用户根据相册名称与AI事物进行搜索;新增热榜页面,允许用户根据相册热度进行相册浏览;新增比赛页面,允许用户参加比赛上传作品参与评选,提高广场可玩性和参与度。

相册广场页面下方设置5个标签切换button,分别是“首页”、“比赛”、“创作”、“消息”、“我的”,点击button切换至相应页面,“首页”为相册广场的主要展示页,用来展示用户发布的内容以及官方从现有相册中筛选出的优秀内容;“比赛”页面展示比赛的相关信息,用户可以查看并参加比赛;“创作”页面允许用户进行内容创作上传至相册广场;消息页面展示其他用户发送的私信消息以及系统信息;个人中心页面展示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册广场的使用信息与成就信息。

相册广场-首页:

首页为相册广场的主要展示页面,上方设置7个标签button,分别是“推荐”、“关注”、“热榜”、“人像”、“风景”、“美食”、“比赛”,点击button切换至相应页面。

推荐页面以Feed流的形式进行优质相册的展示,展示模式包括:

  • 九宫格形式展示AI精选的相册内容
  • 大图形式展示精选照片
  • 视频形式展示相册内的作品(相册内照片生成的卡点视频)。

图11.相册广场

首页展示的内容均来自现有的共享相册,生成方式分为用户创作和官方发布2类,用户可以在“创作”页面进行内容创作,以照片搭配文字的形式将创作内容发布至相册广场,同时,一刻相册官方会精选出部分优质内容发布至相册广场。

不同主体发布内容:

图12.相册广场-不同主体发布内容

热榜页面页面:

 图13.相册广场-热榜页面

比赛页面:

 图14.相册广场-比赛页面1

 图15.相册广场-比赛页面2

创作页面:

 图16.相册广场-创作页面

个人中心页面:

 图17.相册广场-个人中心页面

5.4 用户激励体系

用户激励体系,是为了让用户持续使用产品而设计的一套游戏规则,本方案的用户激励体系分为三部分。

 图18.用户激励脑图

通过成就体系给予用户精神激励,它需要用户不断的使用产品,并且付出努力,并且无法通过购买和赠送等渠道获得,因此得到的成就具有精神层面的价值。我建议设置如下经验获得渠道:登录、打卡、上传头像、完善资料、进入广场、加入共享相册、向共享相册添加内容、发布内容至广场、外部分享、成功分享、参加比赛、内容获赞、创建相册成员加入。

通过积分体系对用户进行利益激励,我建议在给予用户经验值的同时1:1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以用于商城兑换或提现。

通过社交体系进行情感激励,我建议在相册广场中添加内容点赞、用户关注功能。

表5.积分规则

表5.升级规则

六、小节

一刻相册作为云相册领域的新晋玩家,其产品定位为“喜欢记录生活,同时想要高效管理手机空间,趣味分享生活点滴的用户”,其核心业务点有三个,分别是是照片的云端存储、本地照片的高效整理与照片的趣味加工。

作为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头条系的“时光相册”,其侧重点主要在于本地相册的智能管理,而腾讯系相册管的核心业务在于本地照片的管理与照片的后期加工。

一刻相册背靠百度,有着深厚的AI智能/云存储技术积累,且百度网盘作为个人云存储行业的龙头产品,可以为产品带来相当可观的流量支持,而其劣势主要在于起步相对较晚,19年上线时,主要竞品已经运营了2-3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用户规模,且目前产品功能与主要竞品的同质性相对较高,有待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打法。

经过用户访谈我发现,目前用户的产品使用时长和频次都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且主要的使用场景还是集中于照片的存储和浏览,所以我建议一刻相册应该主要着手于:

  • 照片浏览体验的优化(增加“精选”模式);
  • 照片分享体验的优化(增加亲子/情侣相册,完善强侧广场);
  • 用户激励体系的搭建(引入积分激励体系)。

其他:有些建议与分析或许还不成熟,如有不同的想法欢迎进行探讨与指正。

 

本文由 @韩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作者,那个,我好像见过你诶!一起上课的时候,我问你题,你说你也不会,hhhhhh

    来自北京 回复
  2. 催更催更

    来自北京 回复
    1. 别把作者累死

      来自北京 回复
    2. 你是作者助理嘛?切~

      来自北京 回复
  3. 我觉得工具类产品,最能留住用户的功能,就是不打扰用户。

    来自江苏 回复
    1. 工具类的产品,如何商业化? 大多用户不会想要为低频使用的软件付费的 而一刻这种免费的模式, 用户不活跃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来自广东 回复
专题
1298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发票是财务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那发票系统该如何设计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发票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188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2023年双十一逐渐临近,各个电商平台也摩拳擦掌开始准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双十一营销玩法。
专题
17808人已学习18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车载HMI设计指南,包括HMI的交互、设计、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分享。
专题
1810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对整个商业模式进行了一个清晰的梳理和设计,并说明了商业模式如何变成可执行的路径。
专题
1369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
专题
1632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区别于普通业务,中台能让系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提升系统效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业务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