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等级勋章”–打开未来婚恋交友产品的命门
在婚恋交友市场中,如何更真实、准确地展示用户的个性,一直是产品设计的核心痛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个性等级勋章”,旨在通过建立等级标签体系,提升用户个性标签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话题性。
核心观点
- 对于空泛的个性标签,交友平台内用户倾向消极推测。
- 当前标签展示“用户个性”的真实性,准确性,话题性均无法得到保证
- 找同频”是各类用户普遍核心且未满足的诉求
- “个性勋章”是实现一点优化带动交友产品全面提升的突破口
- 任何想简单利用AI提升推荐算法来切入市场的,只有失败的下场。
- 当前AI应用在交友产品中,需最先思考的是如何引导用户发表更多信息。
- “性”是所有动物的异性社交本质,但“体面”是人类的异性社交特质。
引言
本文下面提及“个性等级勋章”是一种新的“用户信息披露机制”。旨在改善交友产品展示用户个性的效果,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提升包括“匹配率”“有效互动率”“关系沉淀率”“付费转化率”等产品核心数据。本功能对于当前各类交友产品均有高度适配性,相信不久该功能会成为此赛道产品标配。
当前所有婚恋交友产品中,“标签”一直是用户披露自己个性信息的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除照片外唯一手段。但标签在个性展示上的效用有限。便于讲述,这里举个招聘平台现象:资质一般的求职者难以通过空泛特质标签获得面试;通常需对于标签(XX行业/XX年经验)辅以具体案例/作品说明,更易得到邀约面试机会。同时含案例补充的标签,双方也更容易展开对话。
反观婚恋交友产品:通常不含对个性标签的具体阐述。此外用户对于婚恋平台通常处于不信任和戒备状态,平台内用户随手乱选标签的现象频发。这让标签问题愈加严重:对于空泛标签,交友平台内用户已习惯倾向消极推测。优化婚恋交友平台的用户个性标签问题已然迫在眉睫。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真实性问题。但即使真实性得到保证用户也会倾向消极推测。
如“本科”标签,倾向默认“本科”标签下学生为“双非民办院校”,即该标签范围的最坏可能性。
“二次元”标签,“高阶二次元用户”倾向认为该用户随手一填。可能仅简单看过几个番剧,对二次元的文化和经历(本命角色,动漫)并无深入涉及。
背景简析
目前市面交友产品,对用户的质量展示已经相当成熟,但对个性方面展示方面严重不足。纵使如此,展示用户个性化也在各类婚恋交友平台中占据突出地位,如下图所示,头部婚恋产品:牵手,青藤之恋。在展示用户信息时,用户的个性化标签都置于突出位置。
无论婚恋交友或招聘,发展新关系一般都有三步:条件便捷过滤;契合度排序;实际交流/相处而最终确定。当前各类产品基本可满足第一步,而后续环节难以满足。条件便捷过滤这环节主要看基础信息,用户可以从年龄,学历,年薪等条件快速筛选。后两步则主要看同频程度,聊天体验(破冰)。
下图为Soul和牵手的市场图。甚至soul的首张市场图即主推发现同频。
同时在各类社媒中,搜索婚恋相关话题,“找同频”是各类用户普遍核心且未满足的诉求,前些时间很火的“找搭子”其核心也是“找同频”。
搜集和展示用户个性化,是同频匹配的关键。行业逐年发展,如何更好展示用户个性化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之一。近年也有一些产品微创新,这里面代表主要为:牵手,Soul。
竞品简析
牵手
牵手主要创新点在于三点:
1)最喜欢标签:用户可以最多选择3个标签为自己最喜欢,且需要围绕该标签发布5字以上内容。
但最大部分用户对于标签的扩充内容依旧宽泛空洞,做不到前文提到的具体补充描述。
2)理想型标签:用户任选一个标签后,界面都会展开与该标签关联度最高的四个标签供用户选择。
3)用户资料解释理想型标签:部分标签,可进一步由标签解释:如我的交友偏好标签“户外运动”,可由对方资料标签-“徒步”来解释。
简评牵手:牵手标签改进目的为提升匹配率,具体举措为丰富用户交友偏好标签及提高推荐可解释性。但用户自身个性化展示方面提升微乎其微。用空洞的补充内容描述空泛的标签:无法提高标签的真实性,准确性,话题性。同时最喜欢标签功缺乏等级概念,用户补充信息的动力较低,实际体验中,用户完善最喜欢标签信息的比例不足2成。
Soul
Soul在体现用户个性化为两点:
1)勋章墙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ssr达人,群聊,活动限定。其中ssr达人需满足发布瞬间数量,及粉丝数要求。群聊勋章需要依靠消费升级。活动限定需要用户参与活动达到要求。
2)标签认证:为产品拉新促活服务,而非为了提升真实性。
简评Soul:Soul的勋章和引力签,主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展示诉求和产品内业务/商业化诉求。而非提高用户个性标签的真实性,准确性,话题性。
综上,市面最接近本文提出功能的两款产品亦不能较好解决问题
痛点简述
个性化标签环节痛点:标签展示“用户特质”的真实性,准确性,话题性低
关于话题性低这一点,我想引用两点补充说明。其一,如下图是纯银关于“话题社交”难做的理解。截图前段中纯银给出的结论为:话题不是tag。
其二为硕士期间心理学课程-“团体辅导”给我的启发。团队辅导中常见破冰方式之一,是让各成员分享三个关于自己的优点或特点。在多次实践中,需要主持人引导大家分享对该点的具体案例扩充后,团队沟通的效果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直接对应的用户痛点为:难发现同频的人;破冰质量低
用户行为简析
本文核心在于促进用户信息披露。即新功能旨在提高用户内容发表动力,降低阻力/门槛。
- 动力:自我满足;预期匹配效果提升;解锁内容或功能
- 阻力/门槛:懒惰;表达能力低下;隐私顾虑;人设顾虑(矫情/饥渴/装逼..)
功能介绍
整体思路:
- 当前个性标签过于宽泛,且用户消极推测。若建立等级标签,对空泛的个性标签进行精细划分。确保高等级标签的”下限可能性”,即使用户消极推测,也能认可高等级个性标签的含金量。
- 为保证个性标签的真实性,个性标签的等级升级需进行一定认证。
- 结合话题和用户认知习惯建立等级评价体系。其中认证内容使用固定内容格式,用户仅“填空”方式来完善信息来确保内容的稳定有效信息量。
“特质勋章”功能概述
产品预先给予一定“标签”范围供用户选择。用户选择标签后,可以自主升级认证,初始状态无须认证,其他等级都会有AI/人工审核认证环节。这里只简略展示两点。
特质勋章可在推荐环节的用户资料展示中置于突出位置,如下图所示(基于牵手和青藤之恋做了初版微调)
用户点击“特质勋章”后可以看到,关于对方该个性升级的具体细节,认证方式等。不同类别的个性勋章,其详情页和认证方式及默认信息展示模式均不同。
技术可行性简估
利用AI、LBS、健康数据等技术可以做到大部分实现自动认证和AI认证。如获取健康数据,可以得到用户不同时间步数和当天总步数。进而可以成为分析判断“熬夜”、“宅”这两类习惯的依据之一。
之前文章中有介绍基于LBS技术自动生成用户内容,该技术已然是成熟的。唯一关键在于提高用户接受程度。“个性勋章”则可解决该问题。
功能效果预估
核心差异化用户价值:
- 更便捷的展示自身特点/优点。
- 更容易找到同频的人。有认证更真实,准确性上的提升更犹如“游标卡尺”对比“普通卡尺”。
- 更容易聊起来:不再仅限于“共同标签”,而是展示彼此兴趣习惯下的“真实具体经历”。
用户层面数据提升预估:
核心数据
- 日新增数:“个性勋章”提供新增长点。快速抢占“高质真同频”的用户心智。预估增长营销点“交友高质量也要真同频” “充满细节的个性标签”。
- 留存率(短/长):短期通过“差异化价值”让用户建立产品预期,长期通过更高的“匹配率”和更好的“破冰体验”实现。
- 匹配成功率:数据杠杆在于:提升女性喜欢概率/回复消息概率。具体通过“个性勋章”帮助用户打造闪光点提升吸引力。通过勋章对应的具体案例和话题引导提升“男生搭讪质量”。;其二是引入个性勋章,增加了用户标签数。
- 有效互动率:类似匹配成功。具体通过提升用户资料吸引力(互动动力提升)+话题质量实现(互动门槛降低)。
其他数据
功能使用率:如牵手APP,当前使用“更喜欢标签”比例为15%,引入“个性勋章”可将这比例明显提升。
商业层面数据提升预估:
- 会员订购率:通过提升“高质量用户”认可度。,用户付费提高匹配推荐“高阶用户”概率,是其成熟的营收点之一。随着概率提升幅度而定具体额度。“个性等级标签”可以更直观的展示“用户的高阶性”。
- 广阔未来:“个性勋章”后期可以引入线下活动种类。
再补充说明一点
“标签勋章”的具体名词和表现形式,可以结合产品特点和增长目的进行调整。如Soul有星球概念,这里的勋章完全可以使用“卫星”概念。其他产品如柠7,牵手都不相同。其次该勋章需配合推荐/匹配功能同时改动。让用户第一时间感受到“勋章”价值,刺激用户对勋章进行升级。
结语
“个性勋章”是一点优化带动交友产品全面提升的突破口.从底层的算法,到可直观传达用户的“玩法”和“界面”均可引入“个性勋章”实现质变优化,预估效果可以贯穿用户生命全周期:拉新,留存,营收等都均可较大程度提升。
(如前文一样,省去部分内容。若有同业人员对此有同感,则期待沟通交流)
一些碎语
- 用户资料,开始逐渐热衷”沉浸式“内容。当前各类婚恋交友,致力在画像中通过照片和内容来体现”生活化内容“。其实目的在于激发用户想象力和回忆,让用户能想象自己曾在生活中目睹对方的场景,这利于营造”亲切感“和实际的话题.(这点也是个性勋章的价值。)
- “性”是所有动物的异性社交本质,但“体面”是人类的异性社交特质。交友场景下发明了“微胖”“爹系”等丰富词,也不过是谈性不雅,谈钱伤情。性当然是异性社交第一动力,但是婚恋交友产品要思考如何让这个过程更体面。
- “不体面”是限制广大潜在用户使用该产品的第一原因。即使头部交友产品,相比社交上有婚恋需求的整体用户而言占比都不到一半。这部分用户有些在小红书里,有些在各类表白墙评论区里…
- AI在婚恋产品应用:任何想简单利用AI提升推荐算法来切入市场的,只有失败的下场。”精准推荐“的前提是”精准识别“。当前婚恋交友产品,无法精准识别,尤其在用户个性层面。AI应用在交友产品,最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引导用户发表更多信息。目前AI在婚恋交友产品中成熟应用的仅有AI帮聊。(谈个自己的小想法:不少用户也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异性。利用AI陪聊功能,帮助用户快速跟不同类型异性交流,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同时交流过程,AI也会识别用户自身所属类型。据此进行匹配。通过AI获取当前各类婚恋交友产品难以获取的用户信息。”并且这个功能价值还便捷直达用户,营销点容易“)
- 女生口中常见的“看感觉”:很多场景下,即使按照女性要求给与推荐了用户。女性依旧不为所动,感性角度来说,因为对方没激起女生情感波动。理性角度来说,符合交友要求仅是必要非充分条件。标签类信息会让用户陷入低情绪状态,上文提到的“沉浸式内容”可以使用户回到高情绪状态,助于实现“有感觉”。
- 最后说一个我之前的思考:A .用户画像内存在哪些“无关用户质量”的资料信息可能导致用户选择一个质量明显更低的人?B.这部分内容,在当前各类婚恋交友产品内容易发现吗?(这部分内容如果目前是少的,那应该成为我们发力的点吗?)
本文由 @李引繁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