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精选】我们在为谁做产品?

小编推荐:关于用户,我们总是知之甚少,关于调研,我们总是无法客观,那么我们怎样把握需求?很多产品经理以自身为出发点给大家做产品,但是这对么?我们到底再为谁做产品?来看看知乎上的回答~
问题:我们是在为用户做产品,还是在为自己做产品?
@陈岩的回答 95票
“创造一款伟大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做自己想用的东西。这会让你设计出你所了解的产品,并能立即明白你做的东西是否靠谱。”——《rework》
@吴卓浩的回答 36票
如果自己不是用户,那你就无法真正理解需求、拥有洞察,也不会对产品产生真正的激情和梦想;如果自己是用户,那产品一定也是为自己做的。幸运的是,你可以通过对用户需求与行为的分析和实验,设计出满足自己同时满足甚至引领其他用户的产品。忌讳的是,以为自己代表了用户的全部,为且只为自己做产品设计。也会有你真的无法成为用户的情况,比如你作为一个年轻人,去设计老人或婴儿的产品,那么就只能通过深入的观察了解和同理思考去发掘用户需求、检验设计方案。
哪怕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用户的需求可能也并不简单。全面深入的获取用户已有的和潜在的需求,加以分类排序,然后创造性的解决,非常不简单,是一门艺术。自己是用户,不见得做得好;自己不是用户,就更难做好。
@马力的回答 20票
为用户设计产品。
《Rework》描述的是一种状态,但是在行业中,各种各样的形态都存在,商业机会和自己的生活/工作有时会Match,有时不会。运气好的话自己也是用户,运气不好但是机会好的话,自己可能不是用户,但是需要将自己变为用户。
归根结底,记得要为用户而设计,努力让自己变成用户,这意味着要去了解用户,而不是闭门造车或者以自己为中心。
现在似乎看到一种倾向,产品经理们强调自己的个性,要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产品,不惜PK战斗,当然这并不绝对是错的,但是一定要牢记,10%的可能你和Common Users相似,90%你和他们不同。
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本身往往很难真正和Common Users 等同起来,常上知乎的人,大部分在大部分产品里往往就不是Common Users. 有多少普通用户像咱们这样兜里揣了两个以上手机,一有新产品先冲上去弄懂是怎么回事….
@丁士正 15票
这个问题很有趣,看起来像是一个选择题,仔细想想是一个论述题。
无论为用户做产品还是为自己做产品,都是一个切入点思考产品的切入点。
把自己作为第一个用户,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尤其是当自己需要这个产品并且对产品有完全的控制权的时候。但是,这并不是一个永远正确的视角。在《Rework》举的具体实例中,也能发现。创建原形之后,需要尽快地找到一批会给你有价值反馈的用户(大多数是朋友或者工作上的伙伴),让他们给你尽量多的反馈。然后让他们爱上你做的产品。是的,我一直认为这才是《Rework》的精髓所在,做一个perfect的功能,而不是做一堆assume用户会使用的功能。之后随着你朋友的口碑带来更多你不认识的用户,他们会提出对产品的需求。这就是把视角从“给自己做产品”切换到“给用户做产品”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倾听用户,《Rework》说得很有趣,大致意思是说:其实不需要记录什么接下来做什么,因为用户的反馈回提醒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的。
在我自己做软件的时候,就深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软件增加了一个功能之后,一些用户得到了满足,接下来就会集中出现一些意见反馈集中在另外一点。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是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按照用户的想法去制作软件。有时候,用更加创造性的方法,会给用户更满意的结果,从而让他们更喜欢你的软件。
但是,”为自己做产品”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都不适用。尤其是当我们在给老板打工的时候。而为“用户做产品”大多数情况更准确。不过更客观的说,应该是“帮助老板为用户做好产品”。
以这个视角做事情,不太容易。幸运的是,因为这是一种职业需求,所以会有很多的方法和手段来让这件很困难的事情变得不那么困难。无论是数据驱动,还是做用户·研究,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才能得到成果。但是这些得到的成果,有一个好处,就是都是基于一定程度上的事实,理性的思维。而不象《Rework》中提到那些方法那样,需要更多的感性的判断。
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基本上打算做产品的最开始阶段,需要问自己的一个定位问题。而基于这个定位,我们才能确定到底使用怎么样的方法,来达到我们追求的目标。
补充一点:《Rework》很多想法之所以NB,也是因为那些人很NB。仔细看看关于《Rework》里面关于37Signal招人的方式就知道了。但是不是所有的产品经理都玩得动《Rework》这把屠龙刀的。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鱼精整理自 知乎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原文链接。
看完,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