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炫、潮——浅析校园市场机会

漓江
7 评论 2942 浏览 5 收藏 11 分钟

校园,年轻人的聚集地,新思想的温床,新事物培养基,在这里有张扬、有含蓄、有激情、有创新。8月1日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Q5群(217321498)一群火热的年轻人走进自己曾经的校园,追忆似水年华之后,静心抹去校园市场的浮华,探究掩埋其下的精华。

在移动互联网的这场战役中,校园市场作为兵家的必争之地狼烟四起;进入校园的产品要么成为烈士,被无情的淘汰,要么生存下来,风生水起;不得不承认,校园市场仍具有着无限的潜力,校园用户的循环更迭不断为校园市场注入着新鲜的血液,使其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校园市场究竟存在什么魔力,让如此多的企业进军?其中潜藏着怎样的巨大市场机会?

一、校园用户具有什么共性特征?

1、性格共性

在校大学生普遍追求个性,但喜欢跟风;喜欢潮流,喜欢发现并尝试新鲜事物。情感丰富,勇于表现自己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网络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身的存在感,同时具有很强的分享意识;热情容易被激发,但持续力不足,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

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迷茫感,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却没有明确的目标,自己的梦想飘渺不定不能形成明细准确的发展轨迹。

2、生活及交友习惯

校园用户的生活范围较为固定,但闲暇时间的活动范围很广泛,喜欢群聚,精力旺盛,行动能力强,容易以兴趣为纽带形成强兴趣关联的群组。

喜欢结交陌生人,熟络时间短,希望扩散自己的交际面。

3、消费习惯

校园用户无固定的收入来源,所以高消费能力较低,喜欢团购;低端小额消费能力较强,拼单等活动是学生们的最爱。发现能力以及扩散能力强,物美价廉的产品容易在学生当中形成口碑效应并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性的爆发,但热度消退速度也较快。消费观念较为盲目,有很大程度上趋于盲从,消费行为以AA制为主。

因为校园用户的流动性,校园用户的社交需求必定会持续保持,并且随着线上社交方式的丰富,用户的社交渴望必定会从线上逐渐转型为线下,这就为O2O创造了极好的生存条件。

二、什么样的产品能博得校园用户的眼球?

1、目标用户

校园类产品仅以校园用户为目标吗?显然不是。不妨利用学生的群居性和效仿性高,以学生作为突破口,渗透到大多数学生中,慢慢向周边人群(家长、老师等)延伸。

2、产品特性

上述校园用户特征分析中,提及校园用户年轻、个性、群居,具备独有的特征。传统、通用的产品已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够炫、够酷、够拉轰这才是校园用户的独特所在,以校园用户为核心用户群的产品也应具有相应的特性。

1)操作够简单,界面够绚丽,模式够新潮,痛点够准确。设计或功能让学生眼前一亮,学生的时间较多,替代产品较多,更换成本低。

2)具有传播性,有向同学推荐的点,比如概念(暴走漫画)、功能(给美女打分)、UI(唯美风 萝莉风)、营销点(打折促销)。

3)时间与节奏控制合理,学生的时间比较固定,运营推送的时间选择在下课或午睡前,APP唤起率更高。

4)O2O,与周边生活服务机构结合,提供线上到线下的便捷。比如,与周边旅馆、餐馆、电影院、KTV等合作,这样学生在线下消费时就可以想起你的应用;同样的,你的应用也可以给线下的生活服务带去客源。

小结:面向校园用户这一独特用户群体,以话题为中心,兴趣相关联,可快速产生互动(能分享),够炫够酷够潮,有个性,有亮点,能快速聚集人群是它能够快速在校园中立稳脚跟的关键。

3、功能猜想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基本认为具有强社交功能,以兴趣为主,以社团、同乡、同班等多种关系为纽带的用户聚合体系,通过主流社交平台分享的泛分享平台,从而快速捕获校园用户眼球,并达到产品自传播的效果,最终形成校园这一细分市场的强兴趣的本地化社交关系网。除产品本身需具备的基础功能外,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作为分享类产品来说是必备的:

1)LBS,查找周边的学生、优惠等信息,与周边的人、物取得联系;

2)信息聚合,学生以获取信息为主,将个性化的信息聚合,配合运营推广,以获得持续关注。比如电商促销信息、社会媒体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

3)互动与分享,学生都喜欢显摆与分享,要支持把自己看到的好东西分享给别人,满足小小的虚荣心,比如简单的分享区即可;

4)支付,适合以小额支付为主。削弱付费心理,避免一次性大额支付。

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退回去深思,校园用户时间多,易移情别恋,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对于任意一款预备进入校园市场的产品来说,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校园产品不能在校园内快速聚集人气,快速拓展用户,那么就很难存活下去。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前边的产品特性中提到,针对校园用户这一独特市场,常规产品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强传播性是其必备的特征;当然产品前期的运营推广也尤为重要。下边从产品本身和运营两方面简要说明:

1)产品方面:功能结合学生的本性,屌丝气质,做功能的迎合,比如暴走漫画就不错;附带槽点,让人用到忍俊不禁的想说点什么,比如节操手机;

2)运营市场推广:线上优惠,整合社交网站;线下深入校园促销,与社团合作,举办活动等。

三、如何快速有效的在校园内完成传播推广?

任何的运营都是围绕“用户”展开,包括“吸引用户”和“留住用户”,简单的说就是:让用户过来并留下。对于校园类产品,结合校园用户特性,我们提出可以分以下5步走:抛概念——引起兴趣;产品发布——再度刺激用户;限量体验——饥饿营销;全量放开——多渠道全面推广;建立品牌,品牌联盟——品牌造势,品牌营销。

1)抛概念:利用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站,比如人人/微博等抛出概念,撰写软文;利用写手,或者买通部分意见领袖发布产品相关概念信息;

2)产品发布消息:先有了概念,在概念宣传时在保证产品形象基础上,可以尽量离谱,制造营销点。而后,不断放出产品发布消息,以此不断刺激用户;

3)限量体验报告:产品真正发出的时候,只提供限量名额,部分较活跃的用户,体验产品,发布体验报告,制造营销点,奖品宜丰厚;

4)全量放开:放开产品的下载使用,并配合校园推广,可以有a)走进校园,餐厅门口参加活动抽奖 ;b)招募志愿者,发放传单;c)与社团合作,举办校园活动;d)与其他品牌合作,与运营商联合推广等;

5)建立品牌:招募校园形象大使,采取校园选拔赛,配合媒体营销,制造万人空巷的态势,建立正面形象。与学校合作,资助贫困学生;

6)与其他品牌的长期合作,建立品牌联盟

至此,整体从用户特征分析、产品形态分析、运营推广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对于校园市场机会的探索基本告一段落。最后不得不提到的一个问题是“产品盈利”,投入产品开发、投放市场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不考虑盈利,本文提及的校园产品虽是针对校园这一细分市场,但还是无法避开传统产品的商业模式,这里不做深究,有兴趣的朋友,可查看《App 热潮,谁的机会?——图解九种APP商业模式》一文。

 

感谢各位同学的参与:(排名不分先后)

蔚蓝Blues、白乌鸦、加菲猫、灵霄、林轩、TiTi、z、绝迹、酱油、包子、白羽、jacky、诺儿、大湿兄、浩林、亚兰、猜猜、艾米、雷雷、小婷、喵了咪、阿航、小武、小小、Lisa、达令、漓江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保留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YY何时了,意淫几时休。拍着大腿玩头脑风暴出来的东西,有啥意义?

    来自北京 回复
  2. 我喜欢哪个图

    来自山东 回复
  3. 首先 图亮了~~~
    然后这个课题也挺有趣的~ 校园用户很多而且也属于高消费人群~怎么挖掘是个问题

    来自北京 回复
  4. 曾经在学校里做过一个生活服务类APP,功能一般般吧,就日历与课程表、讲座结合,推送一些消息附带点LBS后来还想加社交属性。但是是学校出钱,资金跟不上还不让搞盈利,社交没做起来用户黏性也不强,开始还图新鲜用用后来就没什么用户了,就不了了之了。
    世界上最好赚的钱一是女人的,一是学生的,校园重点在于怎样能吸引留住用户,保持他们的活跃度

    来自北京 回复
  5. 校园市场必须重视哇。早些年人人网、占座网、动感地带、飞信….
    从淘宝的网购数据来看,学生是主力之一。

    来自菲律宾 回复
  6. 我大学的时候在学校卖安全套,是通过学校BBS做的O2O,哈哈,小赚一笔,如今有更多的平台,大学创业更容易啊!

    来自广东 回复
    1. 额,你狠。把卖套套做出O2O的感觉啊

      来自甘肃 回复
专题
1317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系统首页设计指南。
专题
1736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图标是用户页面不可缺少的元素,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图标设计指南。
专题
1547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运营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运营还是市场团队,都希望能清晰地了解用户的行为路径,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更精准的运营和营销。
专题
17503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游戏化指的是游戏的理念与设计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上,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游戏化技术的应用方向。
专题
50898人已学习25篇文章
在产品初期,有什么方法能获取及维护高质量的种子用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