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的应用与发展探讨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兴起,WIFI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人们对WIFI的依赖逐渐加深,也对WIFI提出了更多的想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10群(群号:118320391)群内爆发了以“WIFI的应用与发展”为主题的头脑风暴讨论会。
在本次头脑风暴中,大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 现有WIFI技术条件下,免费WIFI与收费WIFI的优缺点及好的运营模式。
- 公共场所WIFI的应用问题与解决方案。
- WIFI设备与存储器的应用。
- WIFI技术在室内定位中的应用与解决方案。
- WIFI的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以上几个话题,成员们围绕话题进行了积极地讨论,并对相关的话题进行了思想扩展。其中不乏有WIFI技术与3/4G技术的比较,3/4G的定价与发展等话题延伸。由于篇幅有限,本次就不在下文中详细说明这些观点了,只总结下WIFI相关的论点。
收费WIFI APP:免费WIFI思想下的另一种运营模式
谈到WIFI,不能不谈之前比较火的小米免费WIFI。但究其真正不能存在的原因是:将他人的WIFI密码破解之后,将密码上传到自己的服务器,以供其他人使用。这种行为一是不道德,二是违法。其中深受这种行为伤害的是一些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所以,这种模式很快就夭折了。
另一种,收费形式的WIFI,既是三大运营商提供的WIFI热点。一般相应的套餐都有送,不过就是固定点比较少,常见的都是车站等地方。覆盖率比较低,价格贵。在车站等地方可以正常连入,但无法访问英特网。
根据这些观点,Loser提出了一种方案:收费WIFI APP(通过分享你的WIFI密码供他人使用,以得到相应的使用费,再去其他地方用收益所得支付WIFI使用)。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质疑。首先,个人提供WIFI之后,他人来使用时,一直进行下载,严重影响自己的网速怎么办?其次,个人使用他人陌生WIFI时,个人信息容易被窃取,安全得不到保证,怎么解决?最后,费用的收取标准和网络的好坏如何来管理?
所以,真正想去做收费WIFI App,这条运营之道还需要从长计议。小编在这给出几点建议,希望给大家拓宽思路。
一是,针对限制网速问题,是否只在空闲时间提供WIFI密码呢?
二是,WIFI密码公布出去之后,如何确保不被他人破解,怎么做好数据统计?
三是, MD5等加密方式是否能帮助用户隐私免遭被窃,是否需要对每个WIFI进行一个评价,以供使用者选择呢?
优酷云:公交、地铁中的WIFI运营之道
在公共场所,特别是上下班时间,大家需要WIFI来打发无聊的时间。也就是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在这些碎片化时间,需要WIFI的真正原因是:需要视频、音乐、应用等大流量资源。新闻、书籍等一些小流量资源,3G/2G 网络即可满足。但我们去研究视频、音乐、应用等资源,其实他们的更新速度相比新闻等资源要低得多。那么我们可以在这种场所安装大容量的服务器,存储一定的视频、音乐、应用等资源。服务器接入互联网,每天定时进行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再通过wifi共享服务器内的资源,通过wifi交换,再加上wifi自身的存储,在碎片时间内满足人们需求。
而谁会去做这种方式的运营呢?相比之下,优酷这样的视频运营商为抢占第一入口,会做这样的运营。因为,商家有必要通过网络与客户互动的时候,他们会提供免费WIFI供客户使用。商家是有直接利益的。当然,这可能是免费WIFI普及化的开端。同时也解决了地铁、公交等终端广告画面播放不畅的情况(可提前将视频缓冲进服务器进行存储,再进行播放)。
离线下载:WIFI与存储器的应用
国内的网速普遍都不好,很多时候用户在看视频的过程中,会出现缓冲的情况。而当你要下载比较大的资源(魔兽客户端十几GB)时,你得将电脑一直开着等待资源下载结束。迅雷会员中有一个业务就是“离线下载”,是将资源从一个远端服务器转移到离你最近的服务器上,然后利用内网速度,将资源转移到你的电脑上。
在这种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自己的WIFI设备中加入存储模块来达到这样的效果。你确定一个需要下载的资源之后,转为WIFI下载。这样在网络空闲的时间,WIFI即可将你想要的资源进行下载。同时,通过WIFI,实现远程账号控制。在公司对家里的WIFI存储器进行操作,提前将网络资源,转移到家庭WIFI,以供回家使用。
室内定位:商场、地下车库的导航应用
对于商场购物及地下车库停车的用户,更希望有一种更精准的定位方式。WIFI技术是否可以做到呢?Mac加GPS定位是否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未知的领域。正如WIFI的定位方式与GPS定位方式不同,是通过信号强弱来确定的。需在一个闭合空间中,放置足够多的WIFI设备,进行信号强弱分析。
但WIFI信号容易发生扭曲,反射等问题。WIFI信号前有阻挡物和没有阻挡物都会影响到WIFI信号的强弱,无法对其进行精准定位。有一种研究方向是,虚拟化定位。通过确认每一个实体来虚拟化构建一个信号空间,对每个实体对信号的影响作出分析,这样来精准定位。前提是,对多个WIFI设备输入空间坐标参数。
小编认为,这样去构建一个虚拟空间,为什么不采用声呐技术呢?
家庭云:WIFI是否能成为下一代物联网产品?
随着智能家电的普及,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传奇。但将这些智能家电进行连接的必然是一种无线技术,是否是WIFI,就不得而知了。
Loser认为:物联网的开端,必然是从让每种家电都智能化开始的。但发展到中后期,将不再是将家电进行智能了。而是将这种分析工作放在连接媒介上。通过WIFI将每种家电的信号收集到本身,然后通过WIFI内的服务器(主脑)进行监控、分析,并做出指令,以控制家电的工作。而家电本身将只拥有传感器与接收器。这样可以实现物联网,也降低成本,提高普及率。
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标准,这样的监控、分析、操作需要的是每种智能家电给你传输的指令是同一标准的,采用相同的协议。不然,这种以WIFI为“主脑”的物联网将无从谈起。
最终,WIFI是否能承当这样一种角色或者被其他的无线技术所取代,我们只能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来见证了。
感谢以下人员的积极参与!(排名不分先后)
Loser(主持人)、汪汪、尛缘、加小码、曉、蚂蚁、寒峰、点点、支付Jack、晋苏、DD、小曦、F、herococo、Mia、小邪、autoMan、月、浅忆、三千、妖哥、chen、小桐、Archer、长风、御风、艾米、周周、丸子
同有类优酷云的想法,配合低速联网满足聊天等通信需求,而视频音乐等本地点播获取的方式,这样在公众场景(公交、地铁、车站、大厅等)下将大有可为啊,这其实是在抢移动电视广告的饭碗啊,哈哈哈
观点本身不是很好,当时本身在围观,说到导航实在忍不住了
当时有围观讨论,只不过没有说话,讨论氛围不错,讨论深度上略有欠缺,有提升空间。但是毕竟是新人居多嘛,已经很不错了。1024个赞!
无聊的讨论,这个命题本身就很无聊
关注中。
感觉好菜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