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社交(3):兴趣圈子产品需求设计

6 评论 9620 浏览 53 收藏 16 分钟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编辑导语:不论是熟人社交或是陌生人社交,社交赛道并不缺乏玩家,其中,陌生人里的熟人社交——兴趣社交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伴随着用户规模的成长,抖音若想布局兴趣社交,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贴吧、豆瓣、随刻、知乎等产品来分析抖音兴趣社交设计,一起来看一下。

一、背景

随着抖音用户的增长,社交成了用户的需求,短视频用户增量逼近天花板,用户留存显得格外重要。

而在当前,抖音搜索“团队”相关话题便有100+个,且大多是一群有相同兴趣的娱乐粉丝聚集而成,由于抖音的娱乐生活性质,抖音的兴趣圈子关系逐渐加强。

兴趣社交是陌生人里的熟人社交,是强关系的纽带。由于人的社会性,再孤僻的人也会有社会中的相识,人们可以通过原点去联系到更多具备间接关系的第二、第三人脉等,这是关系社交的起点。

但有时候就算再熟悉不过的人也会有不可言说的话语,更何况面对自己并不熟悉的第二人脉,这种基于熟人产生的关系链也无法解决人们内心中的某种空缺,这是关系社交的弱点,也是兴趣社交的优势。

在关系链的限制下,一个人的关系社交并不能无限延伸。但兴趣社交则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在无需彼此认识的条件下,能够快速拓展人们社交的深度与广度。兴趣社交一旦形成,社交的作用便发挥出来了【前面文章已经讲过】。

二、竞品分析

为了了解当前市场中兴趣社区的生态,本文选择了贴吧、豆瓣小组、爱奇艺随刻、知乎圈子等app进行竞品分析。

贴吧是最早的兴趣社区产品之一,任何用户可以根据任何关键词创建贴吧,撰写相关信息,而其他人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他们,依靠百度强大的搜索引擎,贴吧不断发展壮大,构建了依托兴趣打造的社交王国,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流行文化的发源地。

虽然如今的贴吧用户规模日益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贴吧在部分领域依然是全网最高质量的兴趣社区。

豆瓣从原来的“你的书影音世界”变为“有趣好玩的文化生活社区”,作为书影音的平衡工具,用户有着用完即走的习惯,但豆瓣的活跃人数却稳步增长,这与豆瓣小组的优质内容息息相关,豆瓣小组将生活中具有相似爱好的用户聚集在一起,在组内讨论交流,分享生活。

如今,豆瓣小组社区也慢慢从兴趣社区转化为生活社区,社区内容更多元化,情感生活、娱乐八卦、追剧吐槽等等形成了豆瓣社区的基调。

爱奇艺随刻是一个精彩多元化的视频兴趣社区,注重社区和用户身份的打造,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葛宏提出:“未来,随刻将全力打造兴趣圈子,投入更多资源让创作者成为不同兴趣圈子的焦点。”

目前,在随刻平台上的圈子包括明星、电视剧、电影、美食、模玩、科普、说唱、沙盒游戏等,已经拥有超2000个细分频道。

知乎圈子以小型群组的方式,为有着相同兴趣、特征的人群提供一个更集中、更轻松的交流和互动环境,让不同的用户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用户体验,引导并分流,减少用户在内容海洋中“迷路”的成本,巩固和重建曾经那个真正“高逼格”的知乎,找回品牌平台中相对严肃和知识性的特征。同时,提升过去几年内涌入的大量用户的粘性,让有兴趣社交需求的用户也有归属空间。

三、需求功能概述

1. 产品概述及主要特点

一款结合抖音自身娱乐、记录美好生活特点,为兴趣分享交流而生的兴趣圈子。主要特点是以共同兴趣为基点聚合而成,共同记录分享点滴生活。

2. 产品定位

满足用户兴趣社交需求,提升抖音App本身的用户体验和黏性,延展自身优势。

3. 用户画像

在兴趣圈子中,用户可分为交流型(希望找到共同兴趣的人)、技能型(希望通过兴趣圈分享交流)、提升型(希望通过圈子提升自己某方面的技能),用户希望通过兴趣圈寻找归属感和存在感,基于用户使用特点,提出以下3种用户使用场景:

四、需求分析

1. 行业趋势

近年来,字节跳动推出了“飞聊”、搜狐推出“狐友”,微信上线了小程序“和群”,这些产品兴起的背后,是兴趣社区的发展趋势,即基于某一个群体、某一类志同道合的用户基于交友、分享与兴趣而形成的社区。

社交是产品的必经之路,当下,熟人社交有微信,陌生人社交有陌陌,无数公司也相继推出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产品,但这两个头部产品的地位依旧难以撼动。

而对于兴趣社交而言,尽管如今多方尝试,但依旧没有出圈的产品,因此,兴趣社交是当下社交板块的一大风口,而就目前而言,视频产品在兴趣社交的尝试只有爱奇艺的“随刻”。

2. 产品优势

  1. 推荐算法驱动:算法准确度高,有利于向用户精准推荐合适的圈子。
  2. 庞大的用户量有利于创建多样的圈子。
  3. 作为娱乐平台,抖音逐步从“智能推荐”走向“智能社交”,“圈子”生态初步形成,团队相关话题达100+。

3. 兴趣圈子优势

为什么做兴趣圈子呢?可以先从竞品兴趣社区的形成谈起。

俞军在一次搜索日志过程分钟,发现很多人都在搜索同一关键词,于是,他设想把这些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以关键词构成内容社区,从而出现了最早的兴趣社交成品:贴吧。

豆瓣以书影音为切入点,结合兴趣社区,做大社区内各垂直领域的流量,作为书影音评分工具,用户有着用完即走的心理,在豆瓣上线不久后新增豆瓣小组板块,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粘性。

2018年12月知乎用户规模突破2.2亿,同比增长102%,在经过用户翻番的一年迅猛扩张后,知乎面临着一个问题。

现有的知乎都无法满足每个用户对内容和平台体验的需求,作为中文互联网中最大的优质信息内容平台之一,知乎需要一个人人都能参与讨论、能容纳比现在更“水”内容的圈子,让不同的用户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用户体验,在找回品牌平台中相对严肃和知识性的特征的同时,提升过去几年内涌入的大量用户的粘性,提升用户归属感。

根据竞品圈子产生的背景,抖音新增兴趣圈子有以下优点:

  1. 私密圈子有助于降低创作者门槛,符合抖音“美好”的定位,避免“土”现象。
  2. 满足不同用户的兴趣社交需求,弥补当前社交短板,增强用户粘性。
  3. 有利于充分发挥产品社交作用,进一步完善推荐算法,争夺用户使用时长。
  4. 有利于减少用户搜索成本。

五、市场调研

为了进一步确定需求的合理性,以下针对抖音用户的使用频率、使用目的、所观看视频类型、使用的兴趣社区产品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

在本次问卷中,填写人数总共为164,其中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163份,填写人主要为0-35岁的年轻群体。

从问卷调研情况可以看出,兴趣社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1)用户观看的视频类型以影视明星、搞笑、音乐为主且主要用于娱乐,而随着用户使用频率的增加,“学习技能”类型的使用有上升趋势,但由于推荐的视频单一有时需要去搜索,因此,兴趣社区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通过关注感兴趣的类型,可以适当减少用户的搜索成本。

2)42.68%的用户不希望被熟人看到自己会导致熟人社交难以确立,陌生人社交门槛又相对较高,而兴趣社交是基于兴趣的陌生人社交,对于这部分用户,兴趣社交较为可行。

3)在希望有个兴趣社区的用户中,100%的用户使用过微博超话、百度贴吧等兴趣社区产品,且“偶尔”玩抖音的用户该意愿较“每天”玩抖音的用户高7.2% ,可见,兴趣社交对于这部分用户的留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在当前兴趣社区商品使用中,有79.2%的用户表示使用兴趣社区软件主要用于获取娱乐八卦相关的信息,而有58.3%的用户表示是基于兴趣而使用的。

六、产品架构

七、需求详述

1. 圈子入口

交互说明:点击进入相应界面。

2. 圈子广场

1)页面名称

圈子广场。

2)页面入口

  • 个人主页“我的圈子”;
  • 个人主页右侧栏“圈子广场”。

3)页面功能

对圈子进行管理,分为关注、加入、取消关注、退出。

4)页面分区

  • 顶部导航栏:返回、创建圈子;
  • 搜索栏:搜索感兴趣的圈子;
  • 频道栏:选择感兴趣的频道【展示顺序:根据抖音网页版】;
  • 圈子栏:选择感兴趣的圈子【展示顺序:用户兴趣>活跃度>人数】。

① 创建圈子

  1. 页面名称:创建圈子。
  2. 页面入口:“圈子广场”右上角的“+”。
  3. 页面功能:创建圈子【创建门槛:5w粉以上,私密圈子无门槛】。
  4. 圈子状态:公开、半公开、私密。

备注:圈子栏不展示私密圈子,下文仅讨论公开圈子和半公开圈子的用户路径。

② 圈子卡片控件

根据公开圈子、半公开圈子,可将状态分为关注、取消关注、加入、退出,用户状态改变情况如下:

3. 圈内页

1)页面名称

圈内页面。

2)页面入口

  • 视频所带的圈子入口,包括:首页(同城、关注、推荐)、朋友。
  • 信息页:圈子小组手推送圈子置顶消息,查看置顶消息进入圈子。
  • 我的圈子、圈子广场。

3)页面功能

进入圈内浏览视频。

4)用户进入圈子

根据不同状态(关注、未关注、加入、未加入)用户可获得不同的权益,用户权益路径如下:

4. 关注页分组:关注的圈子

5. 其他页面

1)圈子小助手

2)发布视频

3)圈内我的页面

 

本文由 @MF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一个问题,你如何理解社交和社区

    来自江苏 回复
  2. 抖音火山版圈子的平移?

    回复
  3. 我也感觉兴趣社交有机会,也准备尝试下

    来自浙江 回复
    1. 准备尝试哪个app?

      来自广东 回复
  4. 又是一轮社交习惯的二十年轮回

    回复
    1. 是吧

      回复
专题
1619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据中台是处于业务前台和技术后台的中间层。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据中台。
专题
1350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
专题
1368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对企业而言,计费管理系统是相对基础和重要的一个系统,那么,怎么搭建计费管理系统呢?你了解计费系统的主要功能吗?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计费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887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表单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个信息录入工具。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表单设计指南。
专题
1461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排行榜在帮助用户做决定的同时,引导用户购买目标产品,极大降低了用户的选择成本。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于排行榜的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