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建物流集团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及其在工程建设行业的运用案例
陕建物流集团作为一家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国有企业,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和供应链金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详细介绍了陕建物流集团如何通过华山云采和华山云商两大数字化平台的迭代升级,实现全业务流程的线上化和数据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工程建设行业特点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陕西建工材料设备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建物流集团”)成立于1952年6月,是隶属于陕西建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
陕建物流集团坚持互联网思维和平台化运营理念,先后建成华山云采招投标平台、华山云商采购平台两大业务平台,以及供应商中台等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并于2023年对各业务平台进行迭代升级。
在业务数字化和供应商管理数字化的基础上,陕建物流集团深耕供应链金融领域,打造符合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特点、契合多种业务场景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结合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开展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一、产品介绍
陕建物流集团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对华山云商、华山云采进行数智化升级,实现全业务、全流程的线上化和数据化,同时结合其他数字化科技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出面向建材全品类、行业全链条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1、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陕建物流集团启动对华山云采、华山云商平台的迭代升级,围绕不同的业务场景进行业务板块基础设施搭建,打通招投标、采购、销售、融资等数据通道,建立业务流程线上机制,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全业务、全品类、全流程线上化,做到了“产业链+数智化+场景化”三位一体的线上业务集成。
2、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结合业务平台与其他科技管理平台,客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贸易信息、交易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形成面向客户、交易、发票、商品的内部数据指标,通过多维度数据整理和数据见交叉验证,将有关数据推送至金融机构,实现内外部的大数据风控预警,协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金融机构,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的双向流通,助力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为采购单位和供应商提供采购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支持,解决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的资金周转问题,使采购交易的业务顺利开展。通过建立开放的金融服务平台,引进多种类型的资金方,通过多方比较,降低资金成本,最终降低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的融资成本。
陕建物流集团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招投标融资产品:基于采购双方在华山云采平台上的招投标信息及相关中标数据,为参与招投标的供应商提供投标保涵、中标贷等金融产品服务,解决供应商在招投标阶段的资金问题。
- 采购融资产品:采购融资是基于云商平台采购单位的历史采购数据,通过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链接资方,为采购单位提供基于订单的融资服务,如订单贷产品。
- 票据融资产品: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通过链接多家票据贴现平台与票据贴现机构,为平台用户提供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服务,具有银票秒、商票秒融的服务能力。
- 应收账款融资产品: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基于业务平台大量的结算单数据,形成标准化、数据化的应收账款,并转让给平台资金方,由资金方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如陕建筑信、供应链票据等电子债权凭证类产品。
- 资产证券化产品:以业务平台上形成的核心企业应付账款为基础资产发行证券化产品,通过这种创新融资模式,可以实现优质应收账款资产的“非标转标”。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标类产品,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发行,融资成本较低,可以降低核心企业和供应商资金成本,平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利益,促进产业链良性发展。
二、体系建设成果
1、数字化业务平台实现降本增效
华山云采与华山云商双业务平台完成业务全流程的标准化和数据化,构建出简洁高效的供应链协作和供应链融资的线上化全流程体系,结合供应商中台,业财税资管理平台等其他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高效整合和业务完整闭环,有效降低操作风险、运营及人工成本,提升产业协同,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2、供应链金融体系显著优化行业融资水平和融资质量
通过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业务平台的搭建与融合,金融机构能直观地对建筑行业上下游企业资质、运营能力和经济能力进行有效判断,通过核心企业信用传导有效简化整体融资流程,降低链属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行业的产业链整体信用体系。
3、新型供应链金融产品激发业务模式创新
新型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如陕建筑信、供应链票据等电子债权凭证类产品)相比目前工程建设行业使用的传统金融产品有着线上化、可溯源、可量化、可分拆等特点,产品与业务节点环环相扣,通过使用创新型的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产品,核心企业可主动发现业务链条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激发核心企业对业务模式进行创新与升级。
4、资产证券化创新产业链资金管理模式
利用数字化平台将业务数据与供应商端的应收账款标准化、数据化,进而围绕核心企业信用反向延伸,以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相应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发行证券化产品,破解供应链模式下核心企业与供应商资金瓶颈,在上游供应商回笼应收账款的同时,实现核心企业在应付账期和现金流上的有效管理和动态平衡。
作者:物流小兵说 公众号:物流小兵说
本文由 @物流小兵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