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如何科学的应对催婚

9 评论 89113 浏览 86 收藏 17 分钟

友情询问,你在家有经历过催婚吗?有被逼迫去相亲吗?有想过如何科学的应对父母的催婚吗?

大家这几天一定去走亲访友,给各位亲朋好友拜年了吧!在亲戚家里,你很可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小王啊,工作都有3年了吧,什么时候结婚啊?”

“不急吧阿姨,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以后再慢慢找”“

这怎么能不急?都老大不小的了,你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你妈好好着想啊!你看你侄女多可爱,什么时候也给你妈整个大胖小子嘛。”

“我还不想结婚,也不想养小孩。”

“不想结婚怎么行!不结婚老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多寂寞!你看隔壁家的XXX,都多大姑娘了,还一个人过,看着就觉得心疼!”

……

碍于面子,很多人只能“呵呵”应付了事。还有些人被逼急了,变得心情烦躁,给亲朋好友摆脸色。结果,本来好好的新年,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减少被催婚的几率呢?卤豆干在这里总结了四个方法:

  1. 利用有效基模
  2. 减少错误共识
  3. 提供生动实证
  4. 寻求意见领袖

1. 利用有效基模

我们先看看这顶帽子:

【卤豆干】春节特辑:如何科学的应对催婚

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已经自动脑补出这个帽子所代表的职业——牛仔了?甚至,你还会脑补出这样的场景:

【卤豆干】春节特辑:如何科学的应对催婚

而不是这样的场景:

【卤豆干】春节特辑:如何科学的应对催婚

为什么我们一看见牛仔帽,就能联想到牛仔放牧时的情景呢?

这是因为,我们每天都需要从外界接受大量的信息。为了让大脑能够更快的处理信息,大脑会自动将事物的特征转换为基模——即将一类事物的特征作为有组织的信息进行存储,方便下次遇到了相似事物时进行重复调用。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类似的试验:

他们让测试者试吃两种口味的冰淇淋,一种是巧克力味,一种是香草味。在试吃之前,心理学家要求测试者预估深褐色冰淇淋和乳白色冰淇淋是什么口味的,所有人都认为深褐色冰淇淋是巧克力味,而乳白色的冰淇淋是香草味。

然而,实际上深褐色冰淇淋是香草味,而乳白色冰淇淋是巧克力味。当测试者试吃之后,发现冰淇淋和自己想象中的口味不一样时,纷纷表示这种冰淇淋不好吃。

这里,测试者就已经将深褐色冰淇淋作为了巧克力味的基模。因此,当他们尝到了深褐色的香草味冰淇淋(或者乳白色的巧克力味冰淇淋),大脑中的潜意识就会告诉他:这个冰淇淋的味道不对。

【卤豆干】春节特辑:如何科学的应对催婚

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基模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没有人在学生时代被催婚过?

在亲朋好友的眼里,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基模。因此,任何会干扰到学习进程的事情都应该被阻止(谈恋爱,玩游戏,追星,看小说等等)。所以,即使在读硕士的过程中,也很少有人会被催婚(但是可能一毕业就被安排相亲)。

而当你参加了工作后,由于每个人的工作性质不一样,亲朋好友很难对你的工作产生一个明确的基模。他们并不知道你的工作是困难还是简单,因此,他们只能按照社会中最常见的基模对你进行定义:到了适龄年龄,你应该结婚了。

因此,我们在遇到催婚的亲朋好友时,我们可以这样应对:

(1)建立学生基模:假装自己还是个学生,穿的更加学生气一点,或者将学习作为自己当前的主要目标。

“小王啊,你谈女朋友没有啊?”

“没有啊,我最近又报名了一个新的专业补习班,我想要先多学点知识,谈恋爱容易让我分心。我打算学完这个补习班再考虑。”

“那确实,你学的是什么课程啊?”

(2)加强工作基模:解释自己工作的困难性,将矛盾点转移到工作上。

“小王啊,你谈女朋友没有啊?”

“阿姨你是不知道,我们现在公司实行的是996工作制,也就是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上班,一周上6天班。我也想要找个女朋友,但是实在是工作太忙,没时间啊!”

“你们的老板怎么能这样啊。想当年,我们都没有这么辛苦……”

所以,我们可以让 “谈恋爱会干扰当前的学习和工作”成为亲朋好友对你认知的基模,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你。

那么,如果亲戚说:“结婚生子可是人生头等大事,学习,工作哪能和它比!”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 减少错误共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自己特别喜欢一部电影/书籍/音乐,豆瓣上的评价也是一边倒的赞许,偶尔出现的差评,你也总能从中找到他们语言逻辑的漏洞,并且对他们进行无情的批驳。你对于自己出众的鉴赏能力感到了无比的自信。

当你兴致勃勃的将你喜欢的东西推荐给你的好友时,却发现好友并不是很感兴趣。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打击:为什么我们关系这么好,他却不喜欢我所喜欢的东西呢?

这是因为,我们产生了错误共识效应——错误的将自己的思维方式投射向他人,并且假设所有人以同一方式进行思考。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在一个大牌子上写上色彩鲜艳的标语:欢迎来傻瓜餐厅吃饭。然后在学校内随机挑选测试者,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举着牌子在学校内走一圈,并且让他们预估愿意接受这项工作的学生数量。

结果发现,愿意去做这项工作的学生认为这很有趣,并且认为其他人也都会同意这么干。而不愿意去做这项工作的学生认为这个事情很蠢,并且认为其他人也不会愿意干。

这里,这些学生形成了错误共识效应,那些比较活泼的学生,就认为大多数人和他一样的喜欢这个玩笑。而那些比较严肃的学生,就认为大多数人和他们一样的严肃。

【卤豆干】春节特辑:如何科学的应对催婚

我们知道,喜欢说“婚姻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的亲戚,往往是婚姻特别幸福或者特别不幸的人。婚姻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在意婚姻是否幸福美满。

那么,我们如何让亲戚意识到,他们只是陷入了错误共识效应呢?

一种方法是直接告诉他们:“阿姨,您认为婚姻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是因为您陷入了错误共识效应,您将您对于婚姻的希望,投射到了我的身上。”

不过,大部分阿姨应该很难懂得这些心理学术语。因此,我们利用第二个办法:举例子。

“小王啊,你谈女朋友没有啊?还没谈?婚姻可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啊!”

“阿姨,您这让我想到小时候的一件事情。您肯定知道,小孩的头皮很嫩吧。然而我妈在家给我洗头发时,总是用很大的力气。我一直在喊疼,然而我妈却说,她就没用力,怎么可能会疼。最后逼着我自己学会了洗头发。”

“你妈那时候就没有想到嘛。她觉得用的力很轻,但是没有站在你的角度上思考嘛。”

“是的,阿姨,您说的有道理。”

“你这小子,真是鬼灵精怪的,变着花样教育你阿姨啊!”

所以,我们可以让亲戚理解到,他们的想法其实和“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一样,都是建立在错误共识效应上的。

那么,如果亲戚说:“你现在还不找,以后年龄再大一点,就更难找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 提供生动实证

在每个家庭群中,总会散布着这样类似的谣言:

震惊!紫菜是塑料袋做的!看了之后你还敢买吗?

今天是马化腾的生日,转发到五个群,赠送十个Q币!

原来点赞要收费,怪不得你的话费这么贵!

为什么这些谣言永远是屡禁不止的呢?这是因为这些谣言都有很强的“画面感”和“可操作性”。

不同于谣言,我们的辟谣手段往往充满了科学依据:

塑料袋本身含有浓重的化工材料气味,坚韧且不溶于水,在气味、味道上也有天壤之别,入口口感和紫菜完全不同,不可能发生混淆。

这种缺乏“画面感”和“可操作性”的辟谣方式,往往很难进行有效的传播,就是因为我们很难对这些实证产生联想。

正如同古人认为打雷是由于雷公电母引发的。这是因为如果科学的解释雷电,我们很难去想象“云中的水滴互相摩擦,产生电荷”的画面,也无法给人可操作感——我们很难去直接对云层进行操作。

而雷公电母就容易很多,我们可以很容易想象到雷公击打锥子的画面,而且想要操纵天气也变得很容易——多拜拜雷公大神,多给电母上贡品。

【卤豆干】春节特辑:如何科学的应对催婚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有效的击破“年龄太大就找不到对象”的谣言,我们可以从这两点下手:

(3)加强实证的画面感:利用很早结婚,后来离婚的反例来证明,结婚早并不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小王啊,你要早点结婚啊,年龄太大就不好找对象啦!”

“阿姨,不是我不想结婚,但是我觉得自己现在还年轻,判断力还不够。如果太着急结婚,我担心自己找到的人会不适合我。你看楼上的XXX,22岁就结婚了,但是现在不还是离了?这就是因为没有真正的规划好,结婚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嘛!”

(4)加强实证的可操作性:如果有我这样性格的人,那么也一定有与我性格类似的异性。

“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是太晚结婚,好女孩就都被别人选走啦!”

“阿姨,我相信如果是一个好女孩,她肯定和我一样,不会草率的结婚的。她也一定会做出自己最正确的决定。我相信,只要我们互相认真的去寻找,总会找到合适我的那个她。”

“小伙子不错呀,还会煽情了!”

所以,如果想要证明亲戚的结论是错误的,我们需要加强实证的“画面感”和“可操作感”。

那么,如果是父母说:“我是你妈,你就必须听我的。你早点结婚,我还想抱孙子呢!”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4. 寻找意见领袖

如果父母属于控制欲比较强的人,他们往往会在方方面面都希望能够控制住孩子:

  • 小时候,他们希望孩子只跟学习好的人一起玩。
  • 长大一点,他们不允许孩子去游戏厅,KTV。
  • 大学毕业后,他们安排孩子做稳定的公务员。
  • 现在,他们开始安排孩子的婚姻与未来。

但是控制欲强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他们对于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的来源无比的信任。

正如有些人特别相信星座,他们就会对于星盘上的所给出的结论深信不疑。然而,我们都知道星座的描述都是依靠巴纳姆效应——利用模糊以及普遍的描述,让其可以适用于很多不同性格的人。

【卤豆干】春节特辑:如何科学的应对催婚

因此,对于这类父母,我们就需要找到他们的意见领袖——他们会无条件信任的人或者群体。并且通过这类群体来反驳他们的错误例证。

  • 如果他们相信爷爷奶奶,就请开明的爷爷奶奶帮忙,劝导他们。
  • 如果他们相信居委会大妈,就提前跟大妈们打好关系。
  • 如果他们相信电视,就让他们多看看那些家庭纠纷的节目。
  • 如果他们相信算命先生,就跟他们说“算命先生说了,我结婚太早会有血光之灾。”

所以,如果遇到了控制欲很强的父母的催婚,我们可以寻找他们的“意见领袖”,利用他们深信不疑的知识来反驳他们。

总结

这篇指南,不仅仅可以用在应对催婚上,还可以灵活应用于与上级沟通的过程中。因此,我们要牢记这四点:

  1. 利用有效基模——让自己的特征成为自己的基模;
  2. 减少错误共识——清楚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3. 提供生动实证——利用画面感和可操作性反驳谬误;
  4. 寻求意见领袖——找到控制欲强的人的自信来源。

祝各位春节快乐!希望大家能够从容应对亲朋好友的花式催婚!

#专栏作家#

卤豆干,微信公众号:卤豆干,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90后英国博士在读。让我们用科学的手段,找到合适你的商业模式。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笑死,停留于理论基础的意淫。没看完,看不下去,就拿前两个反驳你。
    你说报学习班,意淫亲戚能说你报什么课程?亲戚只会告诉你,结婚更重要,学习什么时候都能学;工作同理,当年没这么辛苦更不可能理解996的辛苦,只会告诉你,你这么辛苦是赚了多少钱了吗?结婚要紧。
    别意淫了好吗?😂

    来自福建 回复
  2. 厉害厉害厉害

    回复
  3. 服气了

    来自浙江 回复
  4. 厉害了

    回复
  5. 那我也很着急怎么办?

    回复
    1. 这文章只是大致告诉你这么个思路。你着急只能赶紧去找呀~

      来自上海 回复
    2. 笑死

      来自广东 回复
    3. 秀儿,坐下

      来自广东 回复
    4. 哈哈哈

      来自浙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