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给特斯拉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5 评论 8909 浏览 11 收藏 10 分钟

编辑导语:一位在武汉打拼10年的快递员,幸运地成为了拼多多与宜买车联合举行的特斯拉拼团活动中选者之一。有拼多多补贴两万元,再加上新能源补贴两万多元,这位快递小哥掏了25万,即将拥有一辆原价29万多的Model 3。然而到了落地交付环节却被告知:拒绝交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分析。

特斯拉和拼多多干上了,这是人们的直观感觉,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来自湖北的消费者参与拼多多的团购活动,并且获得了相应的补贴,该用户可以用低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购买到特斯拉汽车。但是,特斯拉却对于这次团购活动不认同,最后拒绝“发车”。

对于这件事情,各方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当然,态度本身自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论谁有理,最终受伤的其实还是消费者自己。

如果让消费者买单,多少给人一种店大欺客的感觉。

笔者认为,无论是谁有理,所有以伤害消费者为代价的所谓正当的理由都是耍流氓。

很显然,在整个事件过程当中,特斯拉的行为伤害了一个小镇青年享受互联网红利的机会,将一个潜在用户拒之门外,甚至还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可能有人会说,特斯拉本身的规定同样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保护。但是,如果为了坚持自己自以为是的所谓规定而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或许这个规定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缺陷。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特斯拉的直观感觉就是创新、精英和极客等一些比较高端的字眼,这些字眼与小镇青年放在一起多少有些违和。

或许,特斯拉不知道的是正是他们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镇青年,正在成为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他们玩大疆、刷抖音,并且成为新消费的主力群体。

对于这一消费群体,特斯拉似乎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态度。

一味用所谓的直营来搪塞他们的孤傲与高冷,此举非但将会把他们的创始人马斯克树立的Geek精神击溃,甚至还会让特斯拉陷入到水土不服的漩涡里。

对于一直在倾力中国化的特斯拉来讲,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被称作“钢铁大王”的马斯克一直奉行的是让科技更好地普惠大众的观点,他所做的让火箭回收、金星探险其实都在让大众获利,让科技真正回归平民化。

以特斯拉为例: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同样推出了比较亲民的特斯拉车型;而马斯克在上海街头吃煎饼果子的亲民形象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曾经人们认为特斯拉的中国化道路要比苹果、微软等公司的中国化道路要更加快速和有效,然而特斯拉和拼多多之间有关的争论似乎正在告诉我们,特斯拉的中国化道路并不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顺利,特斯拉表现出来的姿态甚至还有一种店大欺客的感觉。

尽管我们可以理解特斯拉有关规定的自我考虑,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而牺牲了一个消费者享受互联网红利的机会,未免有些太过苛刻了。

这不仅折射出了特斯拉对中国消费市场现状的不了解,同样反映出特斯拉对互联网式的营销方式的鄙夷。在特斯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以往所谓的电商巨头对于拼多多同样的不屑一顾。

众所周知,拼多多之所以可以在巨头林立的电商丛林里杀出重围,并且成为让电商巨头都有所忌惮的电商新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中国市场的现状,了解中国消费者,更加抓住了互联网本身的精髓。

拼多多的成功告诉我们,即使是在尚未被互联网充分开发的小镇市场,依然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能。

对于这一市场的关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中国本土的企业,甚至对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同样适用。而拼多多的一路逆袭,正在用活生生的实例为我们演绎这样一种发展脉络。

透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特斯拉依然在固执地坚守着自认为正确的所谓的原则。尽管我们不能说特斯拉的坚持是错误的,但是,放下身段,拥抱中国本土市场的特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或许,在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原则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反观拼多多,其实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让以小镇青年为代表的下沉市场用户享受到互联网红利的典范,从多多果园到百亿补贴无一不是如此。

事实上,现在拼多多的用户群体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小镇青年,即使是一些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同样开始在拼多多上购物。

所以,对于特斯拉来讲,如何与像拼多多这样的新电商平台合作,让他们的科技产品更好地惠及消费者,或许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式,同样是他们的掌舵人马斯克的初心。

当特斯拉还在纠结于坚持自我,还是惠及用户的时候,或许应该更多地去看看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前辈们的做法。从这些前辈们的身上,特斯拉或许可以找到一个维护自身原则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并行的发展道路和方式。

其实,我们同样应该看到的是特斯拉在中国化的问题上的决绝与果断。上海工厂的落成,第一辆特斯拉的下线都让我们看到了特斯拉在积极拥抱中国市场的积极姿态。

然而,仅仅只有这些还不够,如何真正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如何了解中国消费群体的真实概况、如何用中国市场本身的方式来让特斯拉的产品更好地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或许才是特斯拉真正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拼多多给特斯拉上了一课,正如当初拼多多给国内的电商巨头上了一课一样。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在未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还将面对更多的本土化问题。

我想要说的是,与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且这些原则是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倒不如选择一种可以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拼多多给特斯拉上了一课,这堂课或许是早晚都要上的。

对于特斯拉来讲,这堂课其实是非常及时的,它让特斯拉有了一个了解最为真实的中国市场的机会,对于特斯拉未来的发展其实是非常有益的。

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的淘宝和eBay之间的大战,如果eBay可以真的了解中国市场,敢于放下身段与淘宝竞争,或许不会落得个败走中国的下场。尽管今天的特斯拉不会像eBay那样,但至少拼多多的这堂课可以让它多少学到一点东西。

拼多多给特斯拉上了一课,这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TSL不给提车不想自己的溢价品牌变老土包,但没办法,人家PDD牛批,我直接打钱给用户补贴,你奈我何,你TSL同意,我PDD就等于你同意和你合作搞一波营销,你TSL不同意,我PDD自己拿钱出来做一波营销蹭你热度你能拿我怎么滴。
    最后还是TSL输,因为优惠的钱人家拼爹爹直接打到客户头上,直接现金补贴,摆明了就是蹭你TSL热度。在白纸黑字条款上TSL就是要被蹭,不服?不服来PDD做活动呀
    而且这是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如果不叫车就走法律程序,而且现在中美关系不OK,再加上WX跟ZJTD的事情,舆论肯定不待见米国企业,TSL吃暗亏是肯定的

    来自湖南 回复
  2. 不敢苟同,就双PDD而言,在这场硝烟里面表面上是赢家,靠着大品牌拉升自有品牌形象,美其名曰花钱帮TSL打广告,你特斯拉还要感谢我。就TSL而言,品牌定位不希望PDD(的定位)这个狗皮膏药给贴上,贴上要撕下来就麻烦了。

    来自湖南 回复
  3. 谁给谁上课,我现在不好立马下定论,但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还望楼主解答一下:
    假设前提:特斯拉这次发货了,则用户以25万的价格买到了29万的车。
    假设表面影响:特斯拉获得了大家的芳心(至少是国内用户的芳心),车主也开开心心,拼多多也没那么多麻烦事儿。
    假设延伸:
    这次补贴4万,车企允许了,那么下次我是不是可以补贴5万?补贴6万?补贴7万?当然,一般人、一般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去做这样的补贴,那么如果遇到大的财团一直这样补贴下去,会有什么影响呢?久而久之,大家当然认为特斯拉Model 3的价值不是29万,而是25万,24万,23万……嗯,不能再低了。
    再假设延伸一下,某个平台或者企业,出来一个特大好消息说:每年双11,双12,618,818,元旦,国庆……这些节日,对特斯拉所有车型开启团购,Model X,Model S补贴后的团购价格比市场价便宜20万元/辆,每次活动限量10辆;Model 3补贴后的团购价比市场价便宜5万元/辆,每次活动限量50辆。那么该平台或企业每次做活动就要付出至少:10万*5+5万*50=450万。如果每年做满6次活动,则花费至少为:450万*6=2700万。如果把活动策划成每年4次(平均每个季度一次)的话,花费至少也得1350万。
    那么我想要问的问题就来了:
    1.对于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来说,这1350万花的值不值?
    2.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定期团购活动,而且优惠力度那么大,即便是现在有87万可以买M X或M S,20万的优惠力度,是否可以等等团购开启?1000个人里边,如果有500个人选择等等,那么对于车企的销量有什么影响?
    3.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用作其他车企身上?

    来自北京 回复
  4. 建议看看B站半佛老师的视频,最根本的还是企业形象的问题。一个疯狂想抱大腿,一个疯狂想摆脱他。

    回复
  5. 恕我直言,特斯拉好就好在电池,可在我看来他们的电池设置无疑是疯狂的,懂得都懂,别用那些广告的眼光看待所谓的品牌,离了市场和平台,他什么都不是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