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第一性原理的滥用,让我们一起终结互联网造词运动

3 评论 4033 浏览 3 收藏 23 分钟

编辑导语:本篇文章作者批判了其他领域对第一性原理的滥用,为我们阐明了第一性原理的缘起及具体内容,并从哲学关联到现实情况为我们分析了第一性原理在生活和工作上的运用,希望能通过多维度的、批判性的思考,实现我们共同的进步。

总结:只有自然科学领域才存在第一性原理,其他领域广泛使用第一性原理是对理性的滥用,是互联网造词产生的恶果,是互联网圈不好好说话的表现。

一、正本清源:第一性原理的来源于兴起

1. 缘起

古典的希腊哲学家有一种思考方式,希望找到万物的本源,在这个本源之上建构一整套的世界观。

从泰斯勒的万物本源是水,到毕达哥拉斯的万物本源是数,到亚里士多德的Meta-physics(形而上学,非常“高级”的名称,英文翻译上是“超越物理学”),这里甚至可以引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四因说可以解释一切自然中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者形式,任何事物的运动就在“不变载体”的基础上从一个状态转向另外一个状态。

在四因说的架构上亚里士多德将无机物、有机物、生命体(包含人类)的目的进行解释,从而建构了统一的、有目的的、融贯的宇宙观,比如“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组成行星和恒星等物体的元素以太,有一种进行完美的圆周运动的天然趋势”等等。

从圣哲们我们能看到哲学家的一种思考方式,那就是找到唯一的、确定的真理,从而进行逻辑推导(演绎法),保证结论的正确性(我们日常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法,但归纳法只能保证答案具有局部解释性,无法保证绝对正确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没有发现黑天鹅之前,大家会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

第一性原理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亚里士多德说:“在每个系统探索中存在第一性原理。第一性原理是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和删除,也不能被违反。”最好的例子就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通过五条不证自明的公里,从而建构了整个几何学。

2. 兴起

创业英雄马斯克(特斯拉、SpacX等明星企业的CEO)在与TED策展人克里斯·安德森的一对一采访中,把这个几千年前的理论重新点燃。以下是采访部分对话:

马斯克:我确实认为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它是物理学范畴的东西,就是第一性原理的逻辑。我认为,将事物深入到它们的基本原则,并从那里开始推论,而不是类比式的推论。在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通过类比式的推论来过日子,这实质上意味着复制其他人所做的事情,并稍作改动。”

马斯克在采访中还举过一个例子:“特斯拉研制电动汽车期间,曾遇到一个难题: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当时储能电池的市场价格是每千瓦时600美元,这个市场价格很稳定,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但是马斯克从第一性原理角度进行思考:“电池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些电池原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如果我们购买这些原材料然后组合成电池,需要多少钱?这个答案是,每千瓦时只需要80美元。”

听到马斯克的言论,你是不是也心之神往,利用这个理论思考框架,之后的职场之路必然平步青云,无往不利。

我们为什么愿意相信这个样的理论呢?我的理解是:越是抽象的词汇,解释力越强,我们就越愿意去使用它。当一个抽象的词汇能解释万物的时候,人类就达到了解释论的巅峰。但这明显是触碰了康德所说的”理性的滥用”。

二、批判无处不在的“第一性原理”

1. 只有自然学科才存在普适性的“第一性原理”

哲学家们都确信并探索在任何体系下都是存在这样的一种方式,帮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古希腊的哲学是包含: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政治学,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认为这些学科都是相互融贯的,是有内在运行联系的;但我们也知道,自从牛顿的机械主义世界观后,自然科学就被剥离出哲学体系,自立门户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有所谓的”第一性原理”,因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随着人类的意志而改变的,造物主的游戏规则是既定的,等待着天才们假设、论证、发现。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马斯克可以用第一性原理解决问题?因为他面对的都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在管理学上从来没有人说马斯克是个管理大师。但是电池的组成就是化学、工程学的思考方式,这是存在定律和公理的。

社会科学更多的是实践的学科,经验的学科,而非坐而论道、寻找大同。

归纳法和演绎法各有千秋,不存在鄙视链,第一性原理+演绎法看似确定性、解释力强,但指导人类生活、生产实践、经济活动的“第一性原理”并不多,甚至是否存在都是存疑的。

归纳法虽然不是完全确定,但常识是具备指导性的,就像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就是归纳法总结出来的,未来保不齐宇宙变化产生了新的天文现象,但是我们需要因为太阳是否有变化而杞人忧天吗?

现代的商业社会中,完全是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充满了各种的偶然性和尚未认知的自然法,人的思考与认知也科学还无法触达的,这就会产生各种未知的、无法解释的现象。

甚至可以说只要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就没有“第一性原理”可言再退一步,哪怕有一个所谓的“真理”,那些抽象的词汇并不能对人生或者事业产生什么影响。比如我们说:

  • 人生的第一性原理是幸福,那如何定义幸福?如何对个体的人生进行指导?
  • 经济增长的第一性原理是创新,那如何理解创新,创新的指导方法是什么?
  • 企业的第一性原理是盈利,但是如何盈利呢?

2. 理性的滥用

近现代哲学中,一直存在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知识到底是基于经验、源于经验 – 经验论;还是知识基于理性、源于理性 – 唯理论。唯理论强调追求100%的确定,推崇数学和逻辑的方式进行哲学研究;经验论追求概然性,指可能但不必然。

但是唯理论推到极致就是独断论,经验论推到极致就是怀疑主义。伟大的哲学家,总是能将两种极端的学说进行融合,康德就是这样的伟人。

康德为理性划界,区分了现象(事物看起来的样子)和物自身(事物本来的样子),提醒人们不要思考超越经验以外的对象,比如自由意志、灵魂不朽、上帝存在。

我个人的粗见,对任何事物动辄思考第一性原理就是理性的滥用:

  • 要么是对第一性原理有误解,理解成了通过现象看本质(现象到本质是归纳法,第一性原理是要先找到定律,真理作为基石再去推演,完全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 要么对自然科学方法论研究生活,工作,情感等问题产生了执念。譬如人们经常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爱情,亲情,甚至把养育子女上升到了经济学的利害关系分析,但这样就将人类的趋利避害推翻了极致,人类就变成了动物,无情感的机器。

康德二律背反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是却相互矛盾的现象:

  • 正题:世界上存在自由
  • 反题:世界上不存在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

两个观点居然都能自圆其说,但是在科学领域里是不会产生这种情况的,你不可能说1是奇数1又是偶数。甚至可以泛化出来:

  • 正题: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反题: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我们知道真理从来不区分人多人少,只掌握在不断实践、探索真理的人手里。

产品经理经常说一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乔布斯说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该听谁的?

我们经常看到的辩论赛基本都是类似的命题,正方反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是区分场合的、区分经历的、区分视角和维度的。

我们甚至可以把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拿出来,都不具有确凿性。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我们可以用伦理道德谴责“不能滥杀平民”,不能剥夺人的生存权“第一性原理”可否?但如果问你二战时候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直接导致了20万平民的身亡,你同意吗?可能很多人都是沉默的。

抽象的词汇失去了语境变得一文不值,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方法论。

3. 思维的懒惰,执行的呆板,抽象的口号

滥用第一性原理会导致思维的懒惰,凡事皆通过第一性原理进行指导,不吸收或者学习新的经验事物,苏格拉底曾说过知识即回忆,经验过的事物和知识构成了当下的我们。

过去的经验只具备指导作用,但思维框架需要不停的迭代和思考,不断迭代和思考是演化的过程,演化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和自然环境,世界格局变迁,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社会人文,技术革命都有关系,不同的领域兼容并蓄产生了奇点,岂是凭空思考而来的?

曾经互联网的“第一性原理”是雷教主的专注极致口碑快,曾经也是指导我工作的口头禅,PK或者贬损其他产品的时候,必说做的不够极致,或者这个企业不够专注,迭代太慢了!

但真正落实到经营本质上,极致是一个伪命题,只有衡量好用户体验和企业营收的关系,判断好企业的商业模式,才能够判断极致的度在哪里,盲目的把产品做到所谓的极致,会导致不可能三角,边际效应锐减,边际成本指数上升,最终只能成为意淫之作。

为什么极致能成为互联网的专用词,就是因为词汇太抽象了,解释力太强了,公司产品没做好,可以解释为不够极致,公司组织能力不强,可以解释不够极致,个人绩效不好,也可以理解为不够极致。最终大家就在这几个抽象词汇里,一知半解的飘着。

三、思维方式的建议

1. 给抽象的词汇下定义

抽象的词汇虽然解释性强,但要有适应的语境,也意味着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盲目的用抽象的词汇解释万物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永远飘在空中。

举个例子:人生的目标是幸福。幸福在古希腊时期是有明确定义的,与德性挂钩,就是人要有所作为,得到城邦的认可。在价值多元的今天,幸福与主观感受相关,那我们怎么定义幸福呢?

是物质充盈,达到1个亿的小目标?还是善待周围的人,利他主义?还是平平淡淡,躲避灾祸?每个人的定义不一样,达到方法路径的方式,自己的努力方向,需要增强的能力天差地别。

生活和工作中,对于解释性强的抽象词汇要有警惕性,自己使用时要有明确的清晰定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防止不明所以,随波逐流;在人与人之间,要与对方达成一致,防止理解不一,南辕北辙。

2. 不要盲目追求“一”,容纳多种思维模型

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天生都想追求所谓的终极之道,但这个道是指什么呢?我理解这个道,指的就是自然法,造物主创造世界、生物界,使世界和谐运行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只存在自然科学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视角和习性,都导致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存在多样性、偶发性、不确定性。

我们拿餐饮行业来说,大家说海底捞的本质是服务,但是巴奴火锅依然通过口味与之抗衡,那到底餐饮行业的本质是什么?是服务?还是口味?这就像伟大的哲学家能通过融贯的方式将极端的理论融合一样,要看情况、分场景分权重去使用。

就像做产品一样,为什么要区分用户画像,为什么要做价格梯队,为什么要了解团队基因?因为这些都决定了从你的视角看,“一”是什么。没有一以贯之的“一”,只有你看到的“一”,甚至我不推荐大家求“一”,而要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然后再区分主次,才能产生全局视角。

在《穷查理宝典》中,芒格屡屡提到了一个影响他生活、学习和决策的思维方法,这个思维方法建立在他称作为“多元思维模型”的基础之上,他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

物种的进化来自于物种的多样性;思维的进化来自于知识的丰富性,反思后的不断迭代,而非单一的”第一性原理”,我们不应该幻想它是接近真理的唯一钥匙。

经济学的思维模型、逆向思维模型、概率论思维模型、马斯洛需求思维模型、工程学思维模型、黄金圈思维模型,只有通过跨学科、多维度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加接近所谓的“真理”,但我们也要知道,我们始终无法真正触达它,要理解人类的有限性。自然科学大道至简,社会科学与人性紧密相关,纷繁复杂。

3. 研究方法论/思维模型的适应性而不是其本身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我这几年才深有体会的。十几年的读书生涯让我默认书中皆是真理,当纷繁复杂的真理扑面而来的时候,当不断兼容并蓄反思后,才知道书中的理论皆是一家之言,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有诸多的前置条件、使用限制…

在看《重新定义团队》的时候,也曾热血澎湃,希望以后管理组织都能开放透明、充分赋能、以成就为荣,倡导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但你也需要知道这样的管理方式需要高人才密度、高配套的后勤保障、高薪资的激励政策,如果不符合这样组织结构,那只能东施效颦。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固然要学习先进的理论方法,但更要知道理论方法实践落地的适应性如何?任何方法都有其使用的土壤,没有高级与否之分,关键是找到适合的,这个答案不是唯一的。

近些年企业管理的方法大多引进自国外,MBO、KPI、BSC、OKR,包括阿米巴,很多企业趋之若鹜,追随潮流,但却很少研究其与自己企业的适应性如何?需要什么样的配套建设?而仅是形式上改改,考核的Excel表项改改,最后不了了之。

我们拿阿米巴组织来说,很多企业拿它当做激活组织活力,精细化运营的法宝,前几年的韩都衣舍也的确依靠这种方式扩大了营业额;但他的弊端也同样明显:

  • 不同阿米巴之间的协同性弱,斗争激励是较大的问题;
  • 阿米巴组织往往只看短期利益,不看长期发展,单纯的以人类底层的物质欲望为激励基石,也只能产生这样的后果;
  • 阿米巴的始祖稻和盛夫最后也将阿米巴组织的哲学解释为敬天爱人,通过价值观的引导、企业与员工终身绑定机制等等,完成了阿米巴组织的升级。

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模仿,最终方法论肯定会反噬企业。最成功的案例韩都衣舍也败给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博弈,渠道、营销模式的创新,无法代替产品本身的创新。

4. 在工作实践和生活中,构建自己的思考方式

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有伟大的德性都应该是在工作与生活中实践和彰显,使自己与周围的人达到完善的境界。

哲学家思考的是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政治家在伦理基础上,不断的在规范制度、修改制度中,建设我们理想中的社会和国家。说这个的目的想说的就是所有的思维或者方法论一定要是实践,现实世界一定是不完美的,所有的思维和方法论一定是有瑕疵和适应性的,这就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去迭代,去吸收新的不同方向和学科的知识来进行升级。

这里说实践,并不代表不经查省的“莽撞行事”,是指“三思而后行”,在有限的信息决策下一定要去实践,要做事,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方向,不断构架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打破自己的思维方式,就像当年哥白尼发动的科学革命一样。

休谟说“当我们怀疑某个哲学术语到底有没有意义的时候,只需要去考察它到底来自什么印象,如果找不到任何印象的来源,那就可以说明它是毫无意义的胡说八道。”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互联网方法论横行的造词年代。

当年让我们疯狂的互联网词汇满足了俗语虚荣,现在看到“降维打击”“新零售”“雾计算”“生态化反”“第三人格”这些词,总有一点点想笑,咱们就不能好好说话吗?貌似这个原理也适用于元宇宙。

基于工作和生活,以后会出一系列的文章,计划之后有《消除二元对立的必要性》《世界上最难的四件事》《是宿命论还是历史进步轮》《该如何看待生活与工作?》希望和大家一起通过多维度的、批判性的思考,共同进步。

 

本文由 @12345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专门登录好久没用的账号来点赞,这才是人人应该需要的高质量文章啊!!!

    来自广东 回复
  2. 正义必胜:3

    回复
    1. 正义必胜更像是一种信念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