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产品更具竞争力的视角——找到产品存在的意义

4 评论 4767 浏览 5 收藏 7 分钟

编辑导语:一个产品的价值程度取决于用户的需求程度,持续满足用户需求,被用户需要,就能提高自身价值。那么如何想办法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确定性,如何让用户更加依赖呢?本篇文章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找到产品存在的意义,一起来学习一下。

前几天春节在家里面没事翻翻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一个人/产品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呢?

经过用一番分析归纳,我得出这样一个答案:存在是因为有人需要。为什么呢?

在公司中,我们能存在,是因为公司需要我去解决一些问题。

我们在家庭里为什么能存在,因为我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家人相互需要。

在日常做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做需求及用户分析,常常会从我们自己认为出发,我认为用户需要什么,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而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自己做的产品为什么会存在?这个存在是产品的、是人的基石,我们只有找到这个基石,往上构建价值才会稳固。

一、战略基于存在

在产品中战略是什么呢?

在《用户体验要素》一书中提到用户体验分为五层要素,分别为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战略层。

产品价值是通过用户体验传递和表现,产品人需要通过这五个层来把握产品用户体验的方向。

关于这五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产品价值取决于被需要的程度》,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战略层的重点:战略层也叫战略存在层,战略存在层回答的是这几个问题:

  1. 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2. 我们的用户要通过我们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3. 他们为什么要依赖我们?

你能存在,不是因为你厉害,而是大家需要你!

二、存在源于需要

环顾四周,我身边存在的这些东西都是由我或者家人采购回来,如家具、床、房子、手机、书本、电脑、电灯、窗户、门。

这些东西都是产品,这些产品为什么会被采购回来,是因为我们有这个需求,我们需要这些产品。

互联网为什么会存在,是因为它的在线属性

因为在线,有新闻需求网民可以通过它获取最新新闻;有购物需求的网民可以通过它解决信息不对称解决买到低价的商品;有社交需求的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实时沟通。

正是这些需求,汇成了互联网流量的大江大河。正是很好的满足了这些需求的存在,头条、微信、淘宝等应用或者平台才能存在。

回到我身边的安全圈产品现象,我发现那国内的安全产品很卷。

在一个赛道中,明明已经有比较好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存在了,而很多公司一般还是会去做一个一样的产品,做差异化。

我身边就有些产品同学不是很理解,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

存在即合理,公司是一个商业组织,目标是赢利,新增一个产品,于公司的战略来讲,这个产品的存在能让公司的销售策略更完整。

三、如何变得被需要?

既然存在源于需要,那么该如何被需要呢?

底层是因为确定性,因为有确定性才会依赖。

前两天比较喜欢的刘润老师发了一篇文章《信任落在谁身上,谁就更有价值》,这篇文章说“谁承载了用户的信任,用户的信任落在了谁身上,谁就是信任主体”。

信任的来源其实也是因为主体能够给到用户确定性。只有能够确定,才能够被依赖。

在我们做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如果用户有需要,而我们的体验不能达到用户预期,便是灾难。

要么你白做,要么就是给资源多的人点了灯;一个买菜的APP,买不到菜或者买到的菜是坏的,一个定外卖的产品,定了外卖不能快速配送或不能快速送达;一个看视频的应用,想看的剧搜不到,看剧的过程很卡。

这样的产品/服务就是充满的不确定的,这便不能提供给给用户以确定性。

四、总结

在我们做产品之前,我们产品人要非常清晰的知道,是谁需要这个产品,找准了谁需要的基石,开展 用户调研、市场调研才能让我们的事情做得更对;

另外,需要源于确定性,由于确定性产生依赖,一个产品想要变得更有竞争力,就是要想办法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确定性,如何让用户更加依赖。

 

本文由 @贤锋_Blu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专栏作家

贤锋_Blue,公众号:互联网内容安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名野蛮成长的数据产品经理(安全方向),多个从 0 到 1 的产品策划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哈哈确实,存在即合理,找到产品存在的意义很关键

    回复
  2. 其实简单来说,产品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服务,给人提供便利。

    来自山东 回复
  3. 用户就是关键,一个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确定性,让用户更加依赖,才能走向最终成功

    来自河北 回复
  4. 真的是非常认同作者的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来自河南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