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门到精通的40条私域干货、认知

陈三十
5 评论 3338 浏览 18 收藏 11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合规性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易用性

编辑导语:在互联网时代,私域运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运营方法,本篇文章作者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分享了40条私域运营干货,从入门到精通的过程都有涵盖,干货满满,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本文,我将根据自己服务10+家世界500强的经验,结合企微私域四力增长模型,分享40条我认为做私域比较重要的认知。

企微私域四力增长模型为:品牌私域整体经营状况=组织力*运营力*商品力*产品力。

一、组织力

  1. 私域的落地,往往会牵扯固有组织的利益,所以有时候私域落地难,并不是策略不好,而是人、组织的因素。
  2. 一个好的私域操盘手,是个端水大师,不仅要平衡用户利益,更要权衡公司内各个组织的利益。特别是那些掌握着用户、直接面对用户、管理用户的部门。
  3. 私域策略的制定,要在组织内部共创。特别是大型连锁业态,有着总部、大区、门店等组织架构。大区,特别是门店,他们是私域落地的终端,直接接触用户。因此总部的私域团队,不能每天坐在办公室YY,要深入一线,听取大区、门店小伙伴对私域这件事的看法,进行充分的共创讨论。
  4. 总部、大区、门店不是对立关系。总部是做服务的,定策略、定方法、做培训,服务一线员工通过私域做出更好的业绩。
  5. 私域策略并不需要全国统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运营、人力、用户等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策略。
  6. 私域刚起步,推动进度缓慢时,总部可先发起招募,选择配合度、意向度高的大区或门店优先进行私域布局。一是为了做出业绩,打样板,二是为了去发现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落地的卡点,针对性进行迭代优化。
  7. 私域的见效期至少要3个月,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如果是打工的,要做好向上管理。

二、运营力

  1. 私域体系的搭建,要基于品牌战略、调性、产品、组织、运营因地制宜,并没有一招鲜,能吃遍天。
  2. SOP是标准化操作流程,能降本增效,提升私域的运营效率,但并不是万能药,认为有了SOP,私域就做起来了。
  3. 除了SOP,私域必须得多一点人文,多一点温度,多一点服务。要做到很难,需要品牌有足够的认知,还要有足够多的人力去执行,更要执行的人有一颗敏锐的洞察力,能从用户视角对待每一个用户。
  4. 细节很重要。好的私域操盘手能将各个运营细节、环节优化到极致。
  5. 私域GMV简化的计算公式为:用户数量*转化*复购次数*客单价。这个公式包含4个关键指标,假设每个环节,因为种种细节跟同行相差10%,最终GMV只有同行的65%。(计算公式为:0.9*0.9*0.9*0.9=0.65)
  6. 私域用户增长的基础是公域。没有公域流量,只想着靠自己几百个好友,通过裂变1传5,5变25,25变125增长。数学公式很好,看着也很美妙,但现实很残酷。
  7. 引流三要素:场景、方式、诱饵。
  8. 电商引流的方式只有3种:包裹卡、短信、AI电话。
  9. 旺旺是能够引流,但不是长久之计,被系统抓到就会降权,而且没办法批量化复制。不适用于品牌。
  10. 门店引流的要点是基于门店动线设置指示牌,比如易拉宝、台卡、海报等等,再配合导购话术引导。
  11. 通过私域渠道,品牌能够0距离、直面用户,因此,私域是一个完美打造“用户型品牌”的场域。
  12. 用户型品牌,指的是品牌不再高高在上,与用户站在一起,平等沟通,成为朋友。我认为这是品牌与用户之间最好的相处状态。用户认可品牌,追随品牌,会向他人推荐品牌,会站出来替品牌说话,但不盲从,品牌做得不好,也会站出来,指出纰漏,共同成长。
  13. 不管是群发优惠券,还是精细化运营,都是私域的不同运营手段,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ROI能不能最大化。
  14. 精细化的前提是,投入足够多的资源。某家数百万用户量级的品牌,他们在私域中的运营手段是群发优惠券,但是背后的运营团队,只有区区十几人。
  15. 从品类特征、价格、用户量级,站在ROI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这就是他们的最优解。
  16. 相比于转化,我认为私域更重要的是传递品牌的价值观、调性,这才是私域的长期核心价值。
  17. 除了转化,私域还可以做用户人群画像的收集、新品上市前的验证、反哺公域平台的营销。
  18. 跟用户共创,能使用户具有“参与感”,包括产品共创、内容共创、体验共创等等。能让每一个用户都会产生该产品,该内容是自己创造的感受,因此他们对品牌也有着更深、更具黏性的情感联系,并在往后的过程中,往往也会成为品牌的超级传播者。
  19. 通过私域人设IP矩阵,企业与用户成为朋友。在用户的购买决策路径中传递感性价值,增强情感链接,影响心智。
  20. 用“人”去接近用户,服务用户,比冷冰冰的品牌,更易被接受,也更易产生好感。
  21. 私域的人设IP分为5类:品牌IP、专家IP、创始人IP、销售IP、助理IP。不同产品类目、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需要搭配的人设矩阵不同,以上5类并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具备。
  22. 好好发朋友圈,真的很重要。从产品、人设、用户三个维度去发。
  23. 不同的使用者,对标签的需求不同。标签并不是越多越好,要精准、有用。地域标签,能让运营去迭代优化投放策略,但对于一线销售来说,更重要的是用户需求、消费标签。
  24. 用户分层,不能为了分而分。要考虑分层后所能够产生的运营差异性。将复购4次、5次、6次,分成3个层级没有任何价值。
  25. 并不是每个品类都需要建立社群,有些品类建立社群,反而会是个坑。特别是价格不透明的。
  26. “社群”广义指一个群体组织。企微只是这个“社群”的载体。想要“社群”有持续的生命力,光靠品牌在线上企微群单向输出远远不够。必须得去中心化,由社群内的成员构建起一张社交关系网络,品牌方只是作为其中一个节点存在,更多的是让用户与用户产生联结。最快发生关系的手段是线下见面,共同去做某件具有意义、具有相同目标的事情。
  27. 1对1私聊销转,靠的是销售能力。很多私域运营没做过销售,在设置流程前,一定要去多问问资深的销售!

三、商品力

  1. 商品很重要,记住以下这个公式。商品为1,营销推广私域能力为100,总值为100。商品为-1,营销推广私域能力为100,总值为-100。
  2. 很多老板/品牌的商品力根本就不行,与同行相比没优势,要么根本就是伪需求。这时每天想着如何通过私域赚钱、卖货,根本就不现实。就算拉起群来,卖了点货,用户在群内吐槽商品、吐槽服务的滔天舆情,能抵挡的住?
  3. 私域的商品体系搭建,跟传统电商、门店有区别,呈阶梯、漏斗状。以用户旅程、生命周期为切入点,整个商品阶梯分4类,为引流品、建信品、利润品、拓展品。

四、产品力

  1. SCRM只是效率工具,并不能指望买了工具后,私域就做起来。
  2. 小程序只是一个交易场。用户会不会下单,看的是运营力、商品力。
  3. 市面上通用的SCRM功能都差不多,哪家服务好选哪家。
  4. SCRM功能再多,能用起来的可能也就那么几个。
  5. 小公司别想着去定开小程序、SCRM,真的没必要。应该把钱、把精力投在运营上。
  6. 游戏不适合小公司,有这钱还不如给到运营去做活动。

#专栏作家#

陈三十,微信公众号:番茄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只分享可落地的私域运营干货。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从公域转到私域确实不容易,每个品牌都要结合自身特色去打造自己的私域。

    来自广东 回复
  2. 这40条每一条都是干货啊,感觉精读超级重要的,爱了爱了。

    来自江西 回复
  3. 干货,马住。组织力运营力商品力和产品力,看似简单易懂的四个要素其实需要深入研究和践行

    来自安徽 回复
  4. 原来私域运营要从着四个方面去操作,个人感觉运营力还是比较重要的。

    来自江西 回复
  5. 之前还是对私域不是很了解,看了这篇文章学到了很多,受益满满。

    来自江西 回复
专题
1409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运营实战经验。
专题
13342人已学习11篇文章
在工作中我们会跟客户/boss/用户等人对接需求,并把需求交付给设计师/开发等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对接和交付需求。
专题
1392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心理学如何影响用户决策。
专题
1816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对整个商业模式进行了一个清晰的梳理和设计,并说明了商业模式如何变成可执行的路径。
专题
16446人已学习7篇文章
AI在现实中的应用有很多,AI应用实例有哪些?AI的实现原理是什么你知道吗?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应用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