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or科学?揭秘创造力

0 评论 6448 浏览 4 收藏 15 分钟

编辑导语:创造力,是造物者赋予人类的独特天赋,虽然大家都需要创造力,但是对于设计师来说,创造力尤为重要,一个意想不到的好点子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产品的好坏。创造力到底是玄学还是科学?如何培养创造力呢?本文作者通过列举了4种创造力,并且分析一些案例,为我们揭晓答案。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创造力作为设计师要具备的底层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针对图形、造型、故事等单一元素的创作能力,而是从无到有完成一个新事物的能力),因此,创造力往往决定了设计的高度,但是实际工作中,面对源源不断的需求,我们常常会面对创意枯竭的状态。

也有一些大佬,总是能够稳定得进行充满创意的输出,让人觉得创造力像是一种天赋或天生的技能,就像是一些人天生唱歌技能就点满了;同时我们也知道有很多诸如“创意训练”的培训课程,这样来看,创造力又像是可以刻意学习的,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结论是,二者都对也都错。

2004 年,Arne Dietrich 从大脑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写了篇关于创造力的论文,他根据脑部活动的不同,定义出 4 种创造力:

  1. 刻意的认知创造力
  2. 刻意的情绪创造力
  3. 自发的认知创造力
  4. 自发的情绪创造力

各个创造力都有其对应的标杆,见下图:

玄学or科学?揭秘创造力

可见,创造力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创造力既可以基于情绪,又可以基于认知;既可以自发形成(这里的自发是指非人为的,自然产生的),又可以刻意产生。因此,创造力如此分为四类,接下来我们各自看一下。

一、刻意的认知创造力

刻意的认知创造力源于在某一领域的持续研究。

例如:灯泡发明者爱迪生就是一位具有刻意的认知创造力的发明家,他反复做实验,直到发明成功;除了电灯泡,爱迪生还发明了留声机和电影摄影机,他获得了 1093 项美国专利以及更多的欧洲和英国专利。

下面是他的几句名言:

我不会被挫折打败,因为每失败一次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生活中的许多失败,是因为人们在放弃的时候没有认识到他们距离成功有多么近。

可见,爱迪生就是刻意的认知创造力的榜样。

按照 Dietrich 的理论,这种创造力源于前额皮层(PFC)。前额皮层位于额头正后方,并不是说前额皮层是诞生创造力的地方,而是它可以让我们做到两件事:

  1. 集中注意力;
  2. 将储存在大脑各部位的信息联系起来。要培养思考认知创造力,需要具备一个或多个领域的知识储备。当运用思考认知创造力时,你实际上是在以新颖奇特的方式对现有信息进行整合。

回到设计领域,和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产出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进行UX领域的设计时,往往不会要求我们进行多么显著的创新,更多的是挑选最适合的设计。

就算是一些新颖的设计,往往也是以一种新的形式进行的重组或者微创新。

比如QQ最近上线了群聊图片弹幕功能,当我们点击群聊图片时,可以对图片进行留言,当别人再次点击图片后,图片上就会以弹幕的形式展示这些留言,提高互动频率。

这个功能就是一个刻意的认知创造力的体现,首先设计者对图片评论和弹幕等社交功能具备一定的了解,基于群聊的场景判断,评论和弹幕可以进行一定的融合,因此就有了这个有趣的玩法。

玄学or科学?揭秘创造力

再如,饿了吗上线的点餐提醒功能,可以设置每天提醒点餐的时间,这个设计也并不是多么新颖,同样也是刻意的认知创造力的一个案例。

玄学or科学?揭秘创造力

二、刻意的情绪创造力

我的女朋友是一位产品经理,她经常会向我描绘所谓“闭关”的场景。

产品经理不同于技术岗,日常的工作对接并协调很多角色,来自各方的压力很大,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就是安静写写文档,规划规划产品。

因为这种工作现状,她在上班时经常会陷入一些负面的情绪,但是手头上依旧有很多难题待解决,这时候她会选择离开喧闹的办公桌,找一个安静的会议室“闭关”思考。

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思路会得到梳理,之后问题也得以逐渐解开。

这是一个刻意的情绪创造力的例子,这种创造力同样与前额皮层有关,是创造过程中所谓刻意的来源。但是,具有刻意的情绪创造力的人并非将精力集中于某一知识领域,他们的灵光闪现主要与感觉和情绪有关。

杏仁核是大脑处理情绪和感觉的部位,尤其是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有趣的是,前额皮层与杏仁核之间并没有连接;而大脑里的另一个部位也能处理情感,那就是扣带皮层。

扣带皮层负责处理更为复杂的感觉,这些感觉与你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有关。

三、自发的认知创造力

作为提供设计服务的乙方公司设计师,我们会不间断的接触到不同行业的客户,需要源源不断得提供设计创意。

同时作为项目经理,往往没有机会一直坐在那思考,时常被打断要外出进行工作。神奇的是,很多时候苦思冥想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反而在外出的地铁上、午饭的时候、甚至是处理其他项目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顺利得解决上个问题。

——这种突发奇想式的创意来自于自发的认知创造力。

自发的认知创造力与大脑基底核有关,基底核是储存多巴胺的地方,也是大脑中在潜意识状态下工作的部分。在自发的认知创造力活动中,有意识脑停止处理问题,转由潜意识脑来处理。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 “打破常规”来思考,就需要将它从有意识脑中暂时移出。通过做一些不相关的事情,前额皮层就能通过潜意识心理活动把信息以新方式联系起来,牛顿观察掉落的苹果从而发现重力就是自发的认知创造力的一个例子。

注意,这种创造力需要有知识储备,也就是要有认知。

四、自发的情绪创造力

自发的情绪创造力来自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处理基本情绪的地方。当意识脑与前额皮层休息时,自发的创意就会闪现。伟大的艺术家和音乐家拥有的就是这种创造力,通常这类创造力具有强大的力量,比如顿悟或宗教体验。

这种创造力并不需要特定的知识(不同于认知创造力),但通常需要一些技能(如写作、绘画、音乐技能),才能根据创意创造出某物。

这么看下来,自发的情绪创造力很像是一门“玄学”,无法刻意培养。

五、创造力的培养

我们再回到设计领域,了解到创造力有多种类型,我们也要了解如何依据这些创造力的特点进行有方法的培养训练。

培养刻意的认知创造力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和时间。对于UX领域的设计师来说,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多看多用多感受,平时就能够积累足够的知识量,培养高度的信息敏感度。

举个例子:很多视觉设计师会有自己的灵感库,花瓣采集、Eagle等工具自然而应运而生,我每天也会尽量给自己一点时间浏览设计网站,把刺激到自己的图片视频添加到Eagle中。

在很多情况下,灵感库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一种是没有方向的时候,浏览浏览自己的灵感库也许就能想到点什么;还有就是已经明确了想走的方向,通过提前整理清晰的标签系统,可以更有效率得进行设计。

比如我想要做一个机甲风,酷炫的元素排版,只要检索出平时设置的“机甲”、“机械”、“潮”等标签,各类海报、图形、字形设计都可以作为灵感的碎片,刺激自己进行重组和创新。

玄学or科学?揭秘创造力

不只是多看,作为复合型的学科,设计师若想把路走的更宽,更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比如:媒体艺术、可用性、人机交互、用户心理,甚至是一些传统文化、哲学等。

因为很多所谓灵感,都是过往的这些信息偶然性碰撞重组新生。

玄学or科学?揭秘创造力

刻意的情绪创造力的产生需要安静的环境。我们面对如何在重压下解决问题,因此很多时候会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始终沉浸到负面情绪之中,往往会陷入恶性循环。

在了解到刻意情绪创造力的原理后,下次再遇到此类情况,不妨先找个安静的环境吧,利用负面的情绪作为一个动力,情绪制定要解决的目的;然后就是安静的思考,找到破局的点。

相信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自发的认知创造力需要学会放手,至少暂时不去纠结手中的问题(当然并不是紧急且重要的情况下),想不出方案、画不出图的时候,先去做些别的事情吧——先处理别的工作、出去散散步、看看电影、刷刷b站,说不定在过程中你就会想到很好的创意。

最后,自发的情绪创造力最为玄学,通常无法培养,但是培养一些艺术爱好,增强自己的感知力,总归是对于设计有帮助的。

六、不想努力了,就先去睡个觉吧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 Sara Mednick,写过一本著作 Take a Nap, Change Your Life(2006)。

她给被试者一些难题让他们解决,但在解决问题前,先让他们打个盹小憩一会儿:在小憩中进入快速眼动睡眠(REM) 状态的实验对象比睡了一整晚的人多解出了40%的难题;那些没有进入快动眼动睡眠的人表现最差。

Ullrich Wagner(2004)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交给被试者一个无聊的任务,把一个很长的数字串变成一套新数字串。

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使用复杂的算法,有个捷径,但要找到它,被试者需要观察不同组数字之间的关联;就算经过了数小时,也只有不到 25% 的被试者发现了捷径;但如果其间睡一会儿的话,几乎60%的人都能发现该捷径。

所以,束手无策且疲惫的时候,就去休息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睡觉是一门艺术,那么,谁也无法阻挡我追求艺术的脚步!

本文以《设计师要懂心理学》中“四种创造力”的内容为框架,加以笔者的经验补充完成,原书直观有趣,讨论了100个设计师要知道的心理学问题,后来还出了第二册,推荐小伙伴阅读。

 

作者:炸毛薛,微信公众号:炸设计

本文由 @炸毛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