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我们回避的需求:YY性需求

3 评论 9080 浏览 19 收藏 12 分钟

这将是我们所认识的第四种需求性质,他和创造性需求有点像,都是属于概念性需求。两者的区别在于YY性需求更多的是想当然的需求,而创造性需求则是建立在长时间的研究和大量的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YY性需求为什么会那么泛滥?

需求本质上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形式,我们想要某种事物时,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我对某种事物产生了需求,产品经理作为有机会实现自己欲望的群体,这种基于个人的欲望会更多的影响我们的理性判断。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欲望,都有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有大有小,形式各异。缺少实战经验的产品经理,极容易将自己代入到某个特定画像的用户里,来感知对方在使用产品时会产生的各种欲望,实际上这是不完整的站在用户角度思考。

我们在做某款留言板时,会假设自己是用户来进行使用;此时,我们会想到如果能上传图片,那一定很棒——这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想要上传图片的功能,是我们自身对于发布图片存在欲望。

不完整的站在用户角度思考,本质的问题有两点:其一是我们没将自己清空,我们的体验仍然是建立在自身环境之下的”伪体验”。在这个案例里,如果这是一款比较落后群体使用的产品,比如说我们的民工、老人,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如何上传照片,也会担心上传照片产生的流量费用。真正的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用户,除了要模拟用户使用产品时的特征以外,还要模拟用户的生存环境

要知道到每款产品都有自己的目标群体,区别只是清晰或者模糊,同样的每款产品也都有自己的核心用户群体,用户的需求很大程度都是这部分特殊群体产生的欲望。

他们的画像非常详细,我们做画像要分成三个维度:了解他的过去,掌握他的现在,揣摩他的未来。许多时候,产品新人以及没有好leader带的3年左右产品经理,都会只看用户的现在,去模拟对方现在的属性。

而在时间维度里,谁来扮演过去的角色呢?仍然是自己的过去。

一位留学归来的高材生,得到了公司的重用,满腔热血,想要改变国内教育产业,他构思了一款英语教育类的产品,帮助用户学习专业的英语,开发了许多课程。

为了凸显专业性,产品力80%的内容都是中英文结合的方法。

产品上线后,用户留存接近于0,而用户的付费转化直接等于0。

高材生很敏锐的抓到了人们对于课程和专业性的需求,这对应的就是现在和未来,课程是现在可学习的,未来则是更加专业的,但他是建立在自己的过去基础上的,并没有了解用户的过去。

双语阅读在普通家庭里,是一种负担,而且普通家庭一直都是伪劣品的重灾地区。双语阅读除了给人传达专业性的感觉之外,还会让人们提高警惕,因为“骗子”同样会把自己包装的很专业。

避免YY性的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以自己的过去为过去。而是尝试去了解用户的过去,他是在什么环境下走到现在的,生活环境会极大的影响人们的需求倾向。

换一个表达方法,你一定不陌生:

学会清空自己,秒变小白,去完整的接受用户画像,包含他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YY性需求特征

YY性需求的特征非常明显,以至于我们可以将其归纳成固定的语法。

假如/如果/当用户需要时,我们这款产品里就能提供,用户就会觉得用起来很舒服。

我们已经知道YY性需求是由于没有了解用户的过去,而是以自己的过去作为基础来诞生的需求,这就会导致许多假设,因为不了解对方的过去,我们只能假设用户遇到某种特定的情况,会产生某种需求。

对于YY性需求而言,我们最难分辨的地方在于他是真实存在的,如果用户产生了某种需求,那这个需求就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是必然的。

因为我们已经假设了一个结果,也就是说结果已经假设成立了,那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他就必然是存在的。

如果我们生病了,就需要吃药了

我们生病了,当然需要吃药呀,毫无疑问的,他是必然存在的。

你瞧,是不是很难分辨?问题其实不在于我们是否需要吃药,而在于我们是不是生病了。

YY性需求由于是建立在假设性的结果上,那么针对既定的结果所产生的需求也是既定的,此时这样的需求就是必然存在的,我们没有办法说,你生病了,也许你并不需要吃药。

真正该关注的地方,不在于对既定结果的解决方案是否真实有效,而在于这个既定结果是否会发生。

朋友做了一款电商产品,在开发1.0的时候,做了许多功能,他总是说:如果用户怎么样了,就需要什么样的功能。

这些功能就包括了商品的对比、商品的折扣券、购物车里的凑单,还有自己的钱包系统。

我们会发现这些功能都是大电商产品里的功能,面对数亿用户,小概率的假设也存在大绝对值的受众群体。

但显然,这并不适合新电商产品的1.0规划。

产品耗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开发出来,运营了半年,60%的功能无人使用,最终因为负担过载,结束了这段忙碌的创业旅程。

YY性需求的风险

用户真的会产生既定的需求吗?答案是肯定的,满足了一系列的条件后,偶然事件就是必然事件,只是这个条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能满足。

如果牛顿没有一直研究物理学,没有之前的经历,不要说苹果掉在了他的头上,就算是西瓜掉下来,也不会有我们的第一定律。

而假设你满足了牛顿所具备的一切条件,也许不用掉下来一个苹果,只是看到雨滴落下,也会发现这个第一定律。

所以苹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满足了极为苛刻的条件。

YY性需求是真实存在的需求,制约YY性需求的是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产品当前发展的阶段,正如同拥有大量用户的腾讯或者支付宝,任何一个YY性需求,在绝对值上都是不容小视的。

而对于初期产品而言,尤其是1.0的产品,则要尽量去避免YY性需求,说是退避三舍也不为过,就像我的那位朋友,缺少足够的用户基数,产品也不成熟的情况下,满足了许多YY性的需求。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没有大基数的用户来平衡低概率的事件,这些功能很可能0人使用,不是因为功能不好,只是我们所拥有的绝对值用户太小了,再加上YY性需求的概率又极低,导致了这些功能缺少被使用的可能性。

而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我们的时间,是我们的资金成本,也是我们的生命力的快速流逝。

特别提示

识别YY性需求的最好办法是:去分析该需求是不是建立在假设某种场景之下的,去看看需求提出者是不是在许多的假设条件下展开叙述。

而我们要回避YY性需求也很容易,去质疑该需求的假设场景的触发概率,以及可能性即可。

作为初级产品经理和产品新人而言,需要十分慎重对待YY性需求,在缺少判断依据时,过多的接触和生产YY性需求会让我们对需求变得麻木,缺少了辨识能力,最终让我们在未来的产品道路上举步艰辛而不自知,重点是不自知。

而对于中级产品经理,有2-3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则要开始去判断了,我们可以说自己做了120个需求,但其实很难说我们做了多少伴生性需求,做了多少YY性需求。

原因在于在我们入门时,并没有需求性质的概念,这也是我们现在困境的源头:缺少了对需求辨识能力的基础认知,只知道盲目的做需求,堆砌需求数量,没有办法去追求需求质量。

尽管我们都知道越专业的产品经理需求产出越少,我们也知道往后面走应该更灵活的砍需求,懂得砍需求,才能走到高级产品经理的角色。

现在就开始留意身边需求的性质吧。至少我们现在能知道砍的是伴生性需求,舍弃的是YY性需求了,我们能够简单的对这些看上去都一样的需求进行辨识了。

#专栏作家#

枯叶,微信公众号:枯叶咖啡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近6年经验的产品经理,擅长社交、社区、细分群体挖掘。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确实,有些需求是扯淡的,需要大量条件才能触发的

    来自江苏 回复
  2. 产品三大忌讳~瞎猜~自嗨~傲慢~你说的yy性需求是不是瞎猜?

    回复
    1. →_→ 也不能说瞎猜 还是有小概率的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