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书评】《第二次机器革命》和我们的新世界

小白酱
0 评论 2180 浏览 1 收藏 6 分钟
大厂导师团亲自授课,超过200小时的精品课程,从0到1为你构建“产品+业务”的复合型知识体系,让你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小白叨一叨: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Erik Brynjolfsson)在其著作《第二次机器革命》中认为,技术进步确实在影响就业,且只有一部分人从中获益。“更好的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劳动力,更可能的是,它们会驱动具有相同技能的人类劳动者的工资下降。” 所以,技术是在加速社会的贫富分化,而非共同富裕。

第二次机器革命到底是什么呢?

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Erik Brynjolfsson)在其著作《第二次机器革命》中认为计算机和其他数字化技术堪称为第二次机器革命。第一次机器革命时代,几乎所有的动力系统都在延展人类的肌肉力量,但它们的动力都需要人类做出决定和发出指令,人类劳动力与机器是互补的关系。而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作者认为“我们正在开始对更多认知性的,以及更多的动力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人类和受软件驱动的机器可能正在日益变成替代关系,而不是互补的关系。

在数字化时代,一些传统定律有可能被打破。作者提出了两个,即“摩尔定律”和“莫拉维克悖论”。前者非常著名,但太过保守。摩尔最初认为集成电路计算能力的指数增长将持续十多年,但是实际上至今仍然有效,虽然时间已过去近五十年。后者则相对专业,是指涉及知觉和机动性的技能时,再智能的机器也无能为力。不过,美国一些先进的机器人挑战赛显示,这个“悖论”也并非没有可能被打破。

书中梳理了不同的观点,对此,作者的观点小众但明确:技术进步确实在影响就业,且只有一部分人从中获益。作者指出,“更好的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劳动力,更可能的是,它们会驱动具有相同技能的人类劳动者的工资下降。” 书中列出数据证明,从1990年到2008年间,虽然中等家庭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是他们的开支则增长的更快。可供选择的商品更为丰富,并不能掩饰其经济能力的脆弱。而与此同时,最富的那1%的群体的财富在迅速增加。所以,作者认为技术是在加速社会的贫富分化,而非共同富裕

作者称,企业家和CEO们的工作,科学家、护士、饭店杂工的工作,以及很多其他种类的工作是无法计算机化的;厨师、园艺师、修理工、木工、牙医和家庭健康护理员在短时期之内是不会被机器代替的。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职业面临着危机。作者阐述了在教育上的应对之策。

凯文·凯利说过:“你未来的收益水平取决于你在多大程度上能与机器完美地配合工作。”大学文凭面临着贬值,现代化的技术和技能也将面临着被更新淘汰,所以作者建议要努力提升你的思维能力、大框架模式识别的能力以及复杂沟通的能力,而不仅仅是“3R”,即“读书、写作、算术”。但是十分具体的对策,我在书中也没有找到,作者的旁征博引和数据的大量引用,有时让我感到如雾里看花,预见本来就是十分极难做出的事儿,所以作者似乎有意要捉捉迷藏。

在第二次机器革命时代,我们需要更深刻地思考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我们珍视的是什么,不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社会。我们这一代比任何一代人继承了更多改变世界的机会。这是乐观主义的一个原因,只要我们留心我们的选择。记住,技术不是命运,命运由我们自己塑造。作者以这样的文字结束全书,最后一句话,更像是抒情。面对变革,我们首先不得不忍受其痛,时代的飞速发展,让人们不得不去学习、去不断适应,终身学习,真的不再是一句口号了。

本文作者:@叶健、@夏学杰;转载自: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794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出于文本易读性方面的考虑许多app都做了深色模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深色模式的设计指南。
专题
1451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广告是互联网的最大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行业,整个互联网广告也在持续增长中。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对互联网广告的思考与分析
专题
1232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智慧城市设计指南。
专题
1680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据的分析方法。
专题
56388人已学习20篇文章
产品上线后冷启动怎么做最有效?这是产品经理和运营必须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