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一个产品经理在工作过程中总结的方法论

小核桃
2 评论 13653 浏览 63 收藏 5 分钟
好的产品经理必须懂业务!起点课堂的课程强调“产品+业务”双轮驱动的理念,教你如何深入理解商业模式,设计出真正具有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的产品。

所谓“方法论”,是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思考方式或可执行性强的策略。把握住事物的根本规则,可以复用,切实有效。

总结一下自己做产品的方法论:

1、电商类产品通用规则:先提高各页面转化率,再导流量,流量的“多少”与“质量”可以直接预估GMV。只要产品的转化好,那么就只需要持续导入高质量流量,这样可以保证业务一定能做好。

2、导流量原则:寻找现在就需要我们产品的用户、低成本试错,经过验证后有效的方法就立刻扩大、越是经过分流的流量其质量就越高。

3、把数据细分直到你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若还是找不到,就再继续细分。最好能够自己会SQL,想看什么数据,自己查询,这样效率最高。

4、从目标出发来思考多个路径,权衡多个路径的得失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再从最佳方案中筛选出效益最大的中心点,反复推敲如何能再增强这个中心点的效益!一般一个项目的成不成功,主要就是看这个中心点,能带来的效益能有多大。

5、不要让我们的利益与用户的利益相冲突,要想办法变通,让我们的利益与用户的利益相统一。给用户他们想要的,同时让用户为我们做出贡献。

6、当对方业务比我们大时,我们就选择在一个点上比对方做得深做得精;当对方产品的价格整体比我们低时,我们就主打一个价格超低的爆款;当对方准备在旺季进行大量营销时,我们要避免与对方打到一块去,他主推A国家的产品,我们就主推B国家的产品。他主推M国家的a、b、c、d、e类产品,我们就主推M国家我们比他们更有优势的c类产品。避免“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情况的出现,要用“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决不让“下等马对上等马”的情况出现。

这一点非常看重团队的执行力!

7、入口的名称与里面的内容越统一越明确,转化率就越好。把多个功能归类到少数入口,不如使用明确功能名称的多个入口。

8、给用户一个强烈的理由!电商类产品忌平淡忌简洁,要明确的告诉用户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 信息传达的越强烈越理由充分,效果就越好。

9、把最宝贵的精力都放在前期思考产品逻辑上,项目一旦开始执行,基本上就没产品经理什么事了。应提前预估风险,思考周密,有多少种路径?是不是最佳方案?其他方案被否掉的原因是什么?同事们在执行时具体要怎么做?有哪些难点?会遇到什么风险?心里都要清楚,避免同事在执行中出现问题。以此实现多项目并行,这样做产品的效率才会高。

10、如果你遇到的困难是来自于“人”,比如: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那么建议你辞职,因为改变人是很难的,这意味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你的境遇不会得到改变;如果你遇到的困难是来自于“事”,比如:工作中的具体内容,做不好或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建议你千万别辞职,这是极佳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同时不推荐咬紧牙关,硬抗。遇到困难多思考多想解决办法,多动脑子才是最好的技能!

 

来源:互联网分析沙龙   作者: 小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总结的挺好的,实践出真知。谢谢

    来自北京 回复
  2. 一堆正确的废话。

    来自北京 回复
专题
1479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供应链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356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跟进和把控产品的整体流程以外,也要对产品后续的销售策略进行规划;销售策略的规划可以让产品经理对于用户的场景以及体验等更加熟悉。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的销售策略。
专题
1313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营销案例解析。
专题
1344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通过仪表盘,用户可以查看并分析产品的数据和图表,还可以通过控件来控制数据的显示、过滤等功能。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仪表盘设计指南。
专题
53215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现在业内很多人都强调产品思维,但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何用武之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