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产品思维?

石頭
3 评论 10348 浏览 69 收藏 10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两大难题:如何从市场,用户,业务等多个角度分析和设计产品?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推进项目落地?

本文认为,用户、协调、商业、迭代,是产品经理工作中避不开的关键词,基本工作也都是围绕它们而展开。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产品思维,又该如何围绕这几点去深入思考,去洞察产品精髓。

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一道面试题,但是却和后续的很多面试题息息相关。我们在做面试题解析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用到一些产品思维。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更好的理解后续的面试题解析。我觉得有必要把我认为的产品思维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在我看来产品思维可能有几个关键词组成——用户、协调、商业、迭代。下面我将以这四个关键词来聊产品思维。

01 用户

我将用户放到第一位是因为这是产品思维的基本盘。如果没有用户就谈不到产品思维可言。

在传统行业用户里企业很多,一个产品要到用户手中要经历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招商代理——营销宣传——铺设门店——用户购买,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周期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做到极致,其他的能够做到及格这样就能获得一定的成功。

这也就导致了企业成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要把产品做到极致。以手机行业为例,OV的成功是因为抓住了线下市场,对营销的大量投入。一线明星代言、赞助各种综艺节目、大量铺设线下门店、留出足够的获利空间给经销商和终端门店。试想一下如果你是经销商和终端门店,卖一部OV可以赚500块,卖一部小米只能赚10块钱。你会选择忽悠消费者买哪个呢?

而互联网的产品是直接触达到用户的。做的一切都应该是尽量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重视用户的反馈,重视与用户的互动。和用户之间的联系相对密切。产品的成功一定是首先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并且早期带来了超预期的体验,在某个圈子里面形成了自传播。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满足更大的用户需求进行破圈,实现增长。

以早期的知乎为例,首先以邀请制的方式邀请一些行业内有着丰富经验的用户进行内容产出,形成产品的独特性。那个时期用户可以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工作十年的警察发表对犯罪的理解,并且通过自己亲历的活生生的案子对犯罪心理进行抽丝剥茧的解读。读者看到后大呼过瘾,而这样的内容在其他地方也是看不到的。知乎同时满足了发表者表达欲的需求和读者获取新知、了解更大的世界的需求。

可见,产品思维里面满足用户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是重中之重。那么应该如何挖掘用户需求呢?最简单的方式其实不是挖掘,而是满足现有用户的需求。即时通讯早期混战的时候,别的产品都在想办法让发送文字更有趣,开发更好玩的表情。而微信则专注在优化如何让用户发送语音更顺畅,更省流量,听到的语音更清晰。这就是发现现有需求并专注下来去满足的结果。

02 协调

我们说的协调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协调不同用户角色的需求矛盾,一个是协调多方资源提升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1. 协调需求矛盾

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出现的用户角色就会越来越多,而不同的用户角色背后其实是不同的用户需求。这些用户需求有时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如果这样的矛盾协调不好的话,对产品来讲很可能成为很大的伤害。

比如在淘宝退货场景上,买家的需求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想退就退,卖家的需求是尽量减少自己的退货率。这两者的需求看上去就是矛盾的。

如果单纯地满足买家想退就退的需求,那么有可能出现大量奇葩的退货订单。商家端退货率就会高居不下就会承担很大的成本压力,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商家流失。商家的流失则会导致平台上的SKU数量减少,用户在平台找不到想买的商品,就会转而到其他平台购买,增加了购买商品的时间成本。商家和用户的流失对平台来讲是最要命的伤害。这样就会导致买家、卖家、平台三输的局面。同理如果单纯地满足商家不想退货的需求,用户体验则会大打折扣。导致用户流失,商家的商品卖不出去,平台用户流失,也是三输的局面。

淘宝的处理方法则是,首先考虑到用户的利益,提出7天无理由退货的方案来吸引用户。超出7天无理由退货的范围,当用户和商家在退货方面产生纠纷时则通过淘宝客服介入的方式进行仲裁。以达到一个双方需求矛盾的平衡点。

在产品发展的过程中协调用户需求矛盾是一个不断尝试,寻找平衡点的过程。

2. 协调多方资源

这个在小公司应该不会很明显,但是在大厂里面能够协调多方资源,增强自身的产品满足用户的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大到不同产品线之间的相互协同,小到开发资源的争取。处处体现了这方面的协调能力。

拿企业微信和微信来举例子。当企业微信和微信进行打通后,用户再也不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在两个账号之间互相切换了。真正做到了生活工作一个号,生活就是工作,工作也是工作。从此每一个员工都在企业微信的支配下工作、工作。有人会说,这也是在提升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吗?大家别忘了,企业微信的核心用户不是员工而是老板。这当然是提升了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03 商业

提到商业我们这里需要引出一个概念叫做“PMF”。PMF的意思是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其理念是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个概念是由 Marc Andreessen 提出的。

Marc Andreessen有多牛呢?

他被称为整个因特网的点火人。他甚至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企业,一种是符合PMF的,一种是不符合PMF的。

能够找到PMF的产品迎来的是高速增长,直到下一个天花板的出现,然后寻找新的PMF。没有找到PMF的产品则会一直徘徊不前,始终在MVP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死去。

04 迭代

以上我们说的可以说都是一些偏理论的东西,而迭代应该是一个更偏重实践的东西。在我看来,迭代并不是先草草地做个MVP上线再说,有什么问题通过迭代解决。而是MVP发布后想尽一切办法收集用户的反馈,验证自己对用户需求满足的情况。如发现满足不够到位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迭代,然后再验证再迭代。

每经历一次迭代都要想办法去掉损害用户体验的功能,加强用户体验好的功能。当用户需求发生变化后,迅速反应,加紧迭代。迭代是一种成长型思维而非固定思维。

05 总结

综上所述,我理解的产品思维应该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产品即用户;通过多方协调提升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解决用户需求矛盾;做符合PMF的产品,做能赚钱的产品;当发现自己的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或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要迅速对产品进行迭代并且去验证再迭代。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在留言区说一下自己理解的产品思维是什么。

 

作者:石头 ;公众号:产品经理小助手

本文由 @石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大佬推荐一波小白看的产品思维

    回复
  2. 有一说一,此文章挺糙!

    回复
    1. 一脸懵逼的来,一脸懵逼的离开…

      来自四川 回复
专题
3715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何让你的事件营销深入人心?
专题
48192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如何提升用户留存率?——相信这是困扰无数产品和运营的问题。
专题
1166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从二维到三维空间的过渡,其交互范式也会随之从2D GUI时代转换到3D UI时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XR空间交互指南。
专题
1656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支付风控系统的设计指南
专题
1426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帮助企业管理和维护其人力资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指南。
专题
1523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做什么工作内容呢?与互联网产品经理有什么区别呢?本专题为刚入行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分享了入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