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面对“未知任务”的6个实战技巧:如何从焦虑到上手?

PM宣仔
3 评论 3142 浏览 26 收藏 11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售前演示、方案定制、合同签订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进行活动策划、内容运营、用户激励等

在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中,面对全新的、未知的任务几乎是家常便饭。无论是老板突然分配的陌生项目,还是团队交付的全新领域任务,这种“未知”往往会让产品经理感到焦虑和不安。然而,这种焦虑并非无法克服。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剖析产品经理面对未知任务时的焦虑根源,并提供6个实战技巧,帮助产品经理快速上手新领域任务,从焦虑到从容应对。

一、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未知”?

做产品经理的朋友,应该都有这种经验吧:老板突然丢来一个完全没碰过的项目,或团队交付一个你完全不熟悉的领域任务,不管你经验多丰富,第一反应多半是:完了,这我不行。

其实,这种焦虑一点也不奇怪。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们大脑本能就会开启“自保机制”,提醒我们可能要冒风险、会搞砸。很多时候,这种担心来自两个方向:

1. 怕自己做不好

未知代表不确定性,也代表无法掌控。你可能会担心:我能搞定吗?时间够用吗?有没有人可以问?

2. 怕辜负自己的期待

PM 通常都很希望把事情做到好、做到漂亮。但当你面对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主题时,心里难免会出现“我这次可能搞砸”的小剧场。

但放心,我们不是要“消灭”焦虑,而是学会和它和平共处。尤其是当你搞懂为什么会焦虑,就更容易找到对应方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像是“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讲的就是:越了解某个领域的人,反而越容易对自己没信心。因为他们清楚知道还有多少东西自己不懂。

还有像“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这种概念也很关键,它强调——能力是可以透过努力和学习培养的。只要愿意一步步摸索,你一定能找到路。

二、如何快速上手一个新领域?

说到底,面对陌生任务就是一个“边学边做”的过程。以下这6个方法,是我自己和身边许多 PM 常用的技巧,提供你参考:

向AI提问,这并不丢人

别再死扛了!现在 AI 这么强,为什么不借力一下?

ChatGPT、Perplexity、Notion AI……这些工具现在已经是很多 PM 的日常助手。

怎么用最有效?

  • 一开始可以请 AI 帮你列出某个新领域的关键术语,例如“我想了解 ESG 议题,请列出10个关键概念”。
  • 再进一步,请它帮你说明这些术语、推荐相关文章、举出产业实际案例。
  • 想快速了解市场趋势?Perplexity 非常适合找一手资讯。

这些 AI 工具不只是“找资料”的工具,更是你构建新知识地图的好帮手。别小看一份关键字清单,它可能是你跨进新领域的第一张门票。

向前辈学习,别人踩过的坑别浪费

没经验怎么办?问有经验的人啊!

找有相关经验的同事、主管或朋友聊聊,绝对比你自己盲猜来得有效。但记住一件事:**你要问得具体、有准备。**没人喜欢被问“你觉得我要怎么做?”这种空泛问题。你可以试着说:“我现在接到一个做 B2B CRM 的任务,但我过去都在做 B2C,有没有什么切入点可以建议?”

如果身边找不到人问,也可以:

  • 去 Medium、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面找实战文章;
  • 报名线上课程或讲座(Product School、Mind the Product 都不错);
  • 加入 PM 社群、Slack 群、Line 群,很多人在里面会分享真实经验。

一句话:别闷头自己苦想,别人的踩坑经验可以帮你少走很多冤枉路。

向竞品借经,省时又省力

研究竞品是最常见也是最实用的方式之一。你可以从这些角度来看:

  • 功能设计:有哪些是标配?有哪些是特色功能?
  • 用户流程:人家是怎么引导用户完成流程的?
  • 行销手法:人家怎么推广?主打什么痛点?

常用分析工具像:

  • SWOT:分析竞品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
  • 功能矩阵:横向比对各家产品有啥、没啥。
  • 用户旅程图:模拟使用流程,看看哪一步卡人、哪一步顺畅。

但要记住:借鉴≠抄袭。你不是要复制别人,而是要从中看出机会点,思考你产品能不能走出不一样的路线。

向圈子沉浸,一手资讯不会轻易获得

想要进步快,圈子真的很重要。

不管是产品经理社群、某个产业的从业人员群组、或是特定主题的线上讨论区,你都应该尽可能地融入进去。像 ProductTank、Product Schoo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Slack 社群、Line 群等等,平常多逛逛、多看别人讨论什么。

你会发现:

  • 有人跟你遇到一样的问题,看看他们怎么处理;
  • 有人分享他今天踩了什么雷,你明天就可以避开;
  • 有人推荐一本书、一篇文章,说不定就是你接下来工作会用到的工具。

这不只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知识保持新鲜”的方式。

向用户挖掘,真需求永远是硬道理

产品做给谁用?用户。那你不去听听用户的声音,怎么可能做出好东西?

如果你完全不熟悉某个用户场景,那就去访谈、发问卷、做用户研究。这里给几个小建议:

  • 访谈之前先做点功课,不然你会问出一堆很基础、没重点的问题;
  • 问的时候不要只问“你希望产品有啥功能?”,要挖“你平常为什么需要这样做?”、“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 把听到的回馈和你目前拥有的资源结合,思考有没有实际可行的解法。

想更深入一点,也可以试试 JTBD(Jobs-To-Be-Done)这个方法,它强调的是“用户想完成什么任务”,而不是“用户要什么功能”。帮助你更贴近用户的真正动机。

向目标对象确认清楚,给钱的人是上帝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确认目标

很多时候 PM 最怕的不是任务难,而是“我不知道老板到底要我做什么”。

建议你可以用这两个小工具来协助沟通:

  1. RACI 表:厘清谁负责(Responsible)、谁做决策(Accountable)、谁提供意见(Consulted)、谁被通知(Informed)。大家分工清楚,工作起来才不会吵架;
  2. SMART 目标:任务要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chievable)、相关性高(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举个例子,不要说“我去研究一下市场”,你可以说:“我会在两周内完成X领域的竞品分析报告,并提出3个建议方向。”

讲白话一点:你不要等做完才发现走错方向,要一开始就对齐彼此期待。

三、写在最后:未知并不可怕,怕的是你不愿意试

产品经理这份工作,说到底就是不断面对新挑战。每一个“我不熟”的东西,都是你能力成长的机会。

你可能一开始会怕、会慌,觉得自己不够格。但当你试着用上面这6个方法去破解“未知”时,你会发现: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难。

记得一句话:未知不是绊脚石,而是垫脚石。

愿你带着学习的心态、行动的速度和解决问题的勇气,成为那个即使面对完全不熟悉的新任务,也能淡定从容的产品经理。

专栏作家

PM宣仔,微信公众号:PM宣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从K12教育夜奔到Web 3工具的PM,分享产品洞察的同时,也期待与大家探讨Web3的观点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我有一个APP产品,需要一名产品团队,有50名开发人员
    V——APIget

    来自湖北 回复
  2. 回到老家之后薪资如何了

    来自中国 回复
    1. 比之前打了6、7折

      来自台湾 回复
专题
1745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B端SaaS产品及B端SaaS产品方法论。
专题
20757人已学习15篇文章
AARRR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增长漏斗模型。本专题的文章针对AARRR模型进行拆解解读。
专题
15813人已学习11篇文章
采用IPD开发流程,在初期能把各种工作问题识别出来并扼杀在摇篮中。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什么是IPD开发流程?如何应用IPD开发流程?
专题
6991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想要做款好产品,这些规范你得知道。
专题
1677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供应链管理系统是最早期面向企业的软件解决方案之一,供应商管理又是供应链链条中的上游部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供应商管理设计指南以及供应链的基础知识。
专题
104113人已学习5篇文章
PRD、MRD、DRD、BRD各种文档撰写方法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