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时,优秀产品人表现出的七种典型特质

王珏
7 评论 20686 浏览 199 收藏 14 分钟
🔗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四个方向:专业线、管理线、项目线和自主创业。专业线是指沿着技能线不断提升自己..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下产品人应该如何表达呢?本文作者的答案是:一个简单的人,拥有超强化繁为简的能力,终将美好的愿望物化。你呢?

前些天伙伴对我开玩笑说:“你已经把面试变成职业咨询了。”想想确实,凡来面试的同学不管有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机会,在离开时几乎都会有一种收获满满的感觉。自己是否合适做产品,自己在哪里是短板,面试完后都会比较清晰。

从去年开始尝试开展产品人才引进服务,这种站在专业第三方的客观视角让我能够更容易理解双方的需求,也更清晰地看清横在人才与企业之间的那道沟壑。今天简单写一写,一方面和大家分享交流自己在识别优秀产品人才方面的体会,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一个总结沉淀。

对于何为优秀,我一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理解,就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更低成本的人才。换句话说,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来搞定别人认为很麻烦很繁琐的事情。这个定义来自于组织对于个人的评价,说白了就是看一个人对组织的贡献,而并不是但看某个人有多么特殊多么厉害。很多年轻人因为忽视了这个层次的理解,错把曾经家长、老师和玩伴的评价依然当成工作中的自我参照,以致于让这种“别人都认为我很优秀,为什么你不认可?”的潜意识影响了自己能力的发展。

在这个最基本的理解下加入产品工作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就是目前我对于优秀产品人才典型特质的认识。

特质一:成熟的独立个体

我认为这是所有构成优秀产品人的特质中最基本的一个特质。如果缺乏这个特质,就会很容易缺少一个客观的看待周围事物的视角,很容易将自己的主观预判提前加入到对用户的判断中,而且很难将自己从复杂的问题中抽离出来,更糟糕的是还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

坦率地地说,这一点是我在辨识人才时筛选率最高的一点。在过往的工作经验里,经常会接触到很多聪明并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也常常受到他们的感染。但在把一个好点子变成一款拥有持久生命力的产品的这条路上,需要不断的自我否定与思辨,只有足够的客观性才能让你游刃有余,不会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不会久久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创想中不能自拔。只有当你也是一个足够完整独立的个体的时候,才能将对方当做同样完整的个体来看待。如果没有这个特质基础,经常提的“同理心”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混乱不堪。

特质二:内在的自信

对于产品人员来讲,内在的自信更容易赢得团队的支持,尤其是在遇到共同难题的时候。它是领导力最基本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常说的产品经理自身的“气场”的来源。

在企业里面,一名产品经理不可能离开团队去获得独自的成就,也不应该通过行政权来建立对团队的领导,写再多漂亮的文档也不会对于建立团队的信任产生任何帮助。对于一名想要获得团队推动力的产品经理而言,每一次与团队共渡难关的时刻都是获得信任加分的最佳时机。其实在工作中几乎所有的问题最终都会被解决,一份自信和坚定要比很多技巧都更能让产品经理获得团队的认可。

我一直觉得自信心就像一个大池子中的水,平时的积累与磨练能够让它充盈,从而由内而外地体现出一种极具分量的自信感。这种来自内在的力量与应对外部抵抗而产生的自大或者傲慢是能够被明显区分出来的。要保护好自己的那份自信,就要更加严格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团队,每时每刻为自己的池子蓄水。

特质三:偏爱最高效的沟通方式

如果大家身边有非常出色的产品朋友,就会对这一点感触非常明显。处于团队信息枢纽地位的产品经理每天都要做大量的沟通工作,要面对用户、老板、市场同事、技术同事、设计同事……这样许许多多不同岗位职责、不同专业视角的做出最有效的推进结果。

在这些大量的沟通沟通工作中,作为肩负协调职责的产品经理,是唯一不能仅仅站在自己角度去期待他人给予结果的人。优秀的产品人才总会轻易、主动地转化到对方角度来降低推进的难度。在与他们的沟通中,你会发现他们特别善于倾听和确认,并总能给出一个让你倍感轻松的方式来解决或转化问题。其实原因很简单,你被当做了他们的用户,这也是优秀的产品经理越来越受团队信任和欢迎的原因。

对于沟通的有效性还体现在他们背后为此所做的努力上,比如当别人将谈论的内容随手扔到微信群里的时候,他会独自思考如何将重要信息进行保留,并立即开始实施。因为重要信息的线索总能够得到保留,所以随着项目进展愈发复杂,整个团队更会从中感受到帮助。

特质四:开放与好奇心

其实保持开放是降低产品风险最基本的一个方式,只是这一点被这些优秀的产品坚持得更持久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一点是比较难的,毕竟大家都喜欢被认可,“不同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刺耳。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你选择了产品工作,那么你就要将自己的成就坐标就从自身移动到产品上面。别人怎么评价自己无所谓,怎么评价自己的产品才重要。在这一点上,优秀的产品人才会理解的更透彻,也就比别人更多地获得信息,在他人眼里显得更加的开放。

还有一个与之相伴并驱动持久开放心态的就是一颗不灭的好奇心。如果说努力地做到开放是一种目标性行为,那么好奇心则是天生的一种特质。所以很多优秀的产品好像什么都懂得一些,能谈一些,别人眼中很可能是一个蛮有趣的人。有时候经常听到候选人说,这个产品分类不太关注,不太感兴趣,对一些新的产品趋势不敏感,其实都会让人对你的好奇心产生质疑。

特质五:超强的目标感与聚焦能力

这个特质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是所有优秀的产品人才能够努力做到在“人之常情”之外的一些行为和努力的最基本的原因。这里要特别明确一点,目标感可不仅仅只是从某个人那里得到一个具体任务,而是对于目标本身完善程度不断的追求。“我们到底在做什么?”,“用户到底想要什么?”,优秀的产品人才通过对目标本身不断地深挖从而造就出一款款极具差异性,并深受大众喜欢的产品。

他们对于目标本身的追求不会仅仅停留在设想与讨论当中,而是想尽办法通过实践去验证,并与团队进行分享。所以在团队配合的过程中,优秀的产品人才总能表现出强有力的聚焦能力,将团队的视线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且这一点在与候选人的交谈过程中很容易就能从两个角度体会到:

对于他所从事的工作的重心的讨论中感受聚焦的深度。

看他对自己(面试官)的问题如何理解,是否能够清晰找到目标或进行有深度的追问交流。

在我看来,优秀产品人才的这份目标感还是一份对于成就一款产品的成就驱动力与责任心的体现。

特质六:超快的学习速度

尤其是当一名优秀的产品人才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会在很短时间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

其实我觉得上面这一句话就足够说明优秀产品人才在学习能力方面的特质。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你会发现你可以与他大谈特谈任何他不懂的行业,然后他都会迅速从中抓出要点与你交换意见,甚至给出一些个人看法。其实这是一种优秀产品人长期养成的思维习惯的表现。在这种特定的思维习惯中,最快速地把握重点是首要任务,而非先把方方面面都搞清楚。

现在有不少转型企业寻找产品人才,但都希望人才本身具备对自己行业的经验,其实这样做效率非常低,而且事实也是这样。最好的方法是选在互联市场本身理解最深的产品人才,然后充分交流自己行业的信息。这样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补上自己对于互联市场认知的短板,另一方面也能快速识别对面的他是否具备快速理解和进入新行业的能力。

特质七:极大的产品热情降低了他们对压力的敏感度

我觉得这样的表达比类似“超高的抗压性”更加切实一些,因为大多数人感受到的压力其实对于优秀的产品人才来说感受并不那么明显。对于他们来说,工作更像是一场极具探索乐趣的挑战,从成堆的瓦砾当中寻找出遗失的宝石,或是穿过迷雾重重的猛兽森林到达一座梦想中的城堡。

也正因如此,你会从这些优秀的产品人才身上感受到更多的热情,看到更多的自我驱动,而非对于压力的抱怨。当一名产品人员开始对眼前的工作有所抱怨,并无法化解压力时,那么距离他离开团队的时间不远了。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自己主动离开。

也许你身边就有这样,平时在别人眼中非常能够“抗压”的产品经理,突然就变成另外一个人,然后迅速离开。所以只是产品的热情和目标让他们觉得这份压力是值得抗的,从而降低了对压力的敏感度,并不能说非常能抗压。抗压性肯定比不过程序员:)

所以,多感受感受候选人对于产品的热情会比寻找他们的压力阈值更能让你收获惊喜。

最后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都是自己的一些亲身感受,也希望与大家多交流,互相补充提高。

刚刚在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下产品人应该如何表达呢?然后就有了下面一句:

一个简单的人,拥有超强化繁为简的能力,终将美好的愿望物化。

 

作者:王珏,微信公众号:觉味互联

本文由 @王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问下各位,大家是从哪里看到的这篇文章?毕竟已经发表两个月了,还能看到被一些朋友收藏,比较好奇。

    来自北京 回复
    1. 我是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上搜到的,不愧是资深PM,读过之后有一种把对产品经理原本模糊的好感,清晰为就是那个对的人

      来自江苏 回复
    2. 请问搜索的关键词是什么呢?

      来自北京 回复
    3. 记得不是通过关键搜索看到本文的,是在浏览其他信息时偶然看到

      来自江苏 回复
  2. MARK

    来自浙江 回复
  3. 说实话,没用例的文章就像指尖划过的流水,不一会手指就干了。

    回复
  4. 写得很好,奇怪的是,如同这样浮躁的社会一样,很多人都不能够停下来去深刻感知

    回复
专题
44162人已学习21篇文章
优惠券的知识点非常丰富,而且随着运营方式的增多, 不同运营目标所使用的优惠券也是不一样的。
专题
35989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内容运营的正确姿势,你都能在这里找到!
专题
19089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库存管理是管理商品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库存管理设计指南。
专题
38251人已学习22篇文章
复盘是产品经理和运营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专题
17232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界面设计方法。
专题
3679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分层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业务发展的手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