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采信息系统项目一般流程(从需求到实施)
一般对接业务需求后,需要进行自制或采购分析。即判断是否有能力自研,如自研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则考虑采用对外采购的方案,本文主要从甲方视角介绍信息系统(软件)采购和采购后实施的一般流程,每个流程的主要工作和材料产出。
一、需求分析阶段
主要工作:
内部产品经理针对业务需求进行分析
明确:背景、目标、用户、使用场景、使用频率等需求关键问题
重要材料产出:
需求调研文档
二、厂商寻源
厂商来源:
- 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在以往合作过的厂商中选择能够提供对应产品的
- 业务方或其他同事推荐能够提供对应产品的厂商
- 同行业友商推荐的合作厂商
- 搜索引擎
- 软件采购渠道网站
- 行业报告名单。
三、调研过程
- 官网了解信息
- 商务对接
- 产品演示和解决方案介绍
- 邀请POC
这四个阶段会对寻源阶段纳入调研范围的厂商进行层层筛选,最终邀请意向度最高的厂商进入poc阶段。
重要材料产出:
厂商调研图谱:包括潜在厂商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服务行业、典型客户、人员素质、技术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记录。
四、POC测试
POC:可行性验证,在正式采购产品前,验证其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和满足情况的测试。
这一阶段向厂商发出POC邀请,同意参与后进行以下工作:
- POC机器申请(需要厂商提供软硬件部署清单后由技术经理申请)
- POC环境部署(厂商将所提供产品部署到本地环境)
- POC实施(厂商在POC环境中进行开发实施,如无开发需求则部署完产品后可直接使用)
- POC演示(向业务演示所提的主要需求和场景的满足情况)
- POC报告(总结本次POC情况,全面对比不同厂商所提供产品的优劣)
- POC结果(根据poc情况得出选型结论,此结论对于最终采购结果影响占50%左右)
重要材料产出
POC报告:包括背景和目标、原则和方法、相关方和相关方工作、环境部署软硬件要求、具体测试场景和要求、厂商表现、最终结论。
五、立项申请和采购准备
在这一阶段,业务方正式提交采购申请,负责组织采购的部门(it部or采购部or办公室)立项申请,根据采购金额判断时候需要举行立项评审会。
根据立项时提出的采购方案,实施对应流程(具体采购方式见公司采购管理制度)
常见的几种采购方案:
- 单一来源
- 公开招标
- 邀请投标
- 竞争性谈判
- 询价采购
- 框架协议
重要材料产出
立项报告、立项PPT、需求文档、项目整体预算、技术方案、招标邀请函等。
六、合同签订
选定最终采购厂商后,签订项目合同
七、实施准备
测试环境准备
厂商提供软硬件清单明细
测试机器申请(技术经理申请)
测试环境部署(厂商自行部署)
生产环境准备
生产机器申请(技术经理申请)
生产环境部署(厂商自行部署)
系统对接
根据项目需求,准备对接,常见的对接有以下几种:
- 用户组织架构对接:如果公司存在多套组织架构(可能有三套),根据需求对接其中一套
- 统一认证登录对接:注册系统信息需要提供:系统名称、访问链接、授权人(用户)范围、系统LOGO等
- 其他内部系统对接集成(OA CRM ERP等)
八、正式实施
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后,主要为项目管理相关工作,明确甲乙双方的项目参与人员及角色
包括:业务方对接人、甲方it对接人、乙方项目对接人、其他相关人员
- 需求分析:需要协助厂商对接业务,协助业务表达需求,同时提出专业建议,明确本期需求范围和优先级;在厂商产出设计方案后,组织业务评审,促进方案优化、调整。
- 开发阶段: 进入正式的开发阶段,需要由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对项目进行整体管理,明确整体项目排期,以周为单位汇报项目进度。协助厂商、业务解决项目问题,把控项目整体进展。
明确项目周会召开形式、时间、内容;项目周报撰写人、汇报内容、发送时间、抄送范围
九、上线准备
分别由以下相关方提供测试报告:
乙方测试人员、甲方测试人员、甲方业务人员
其他准备工作(具体准备工作视公司要求而定):
- 系统上线流程提交
- 生产环境防火墙开通
- 上线前安全检测
- 上线前业务培训
- 上线通知准备(oa系统发文、企微通知、公众号通知、邮件通知等其他渠道)
十、项目验收
厂商根据项目情况提供验收清单中提到的材料,几种重要的验收材料如下:
- 用户手册
-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测试报告
- 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 数据库设计
具体验收材料,视公司要求而定
根据业务需求和项目运行情况,规划后期建设计划
本文由 @Mrs.Data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