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位必看!本地生活线上与线下的业务逻辑

陈罡Pro
0 评论 1672 浏览 1 收藏 6 分钟
零基础想转行产品经理?别担心!我们的实战营专为转行者设计,提供体系化课程和项目实战,帮你弥补经验短板,成功实现职业转型,拿到心仪offer。

在数字化时代,本地生活的业务逻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也为商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本地生活领域中,线上与线下门店产品模型的差异、挑战和策略。

线上和线下难以做到一体化,因为你的场景其实发生了变化。

一、首先我们从门店角度来考虑它的业务模型

线下门店怎样活得下来,是几套商业模式的累积。有门店有一套大的产品体系就可以持续拿到不错的结果,但有的门店需要多种模式并存。

每一种业务模型都有天花板,在原有模型达到营收天花板时,如果想要破局,通常会直接考虑去满足用户其他的需求,在原有的体系中,增加新的业务模式。

品牌对于门店想要提升营收,通常都会选择两种方式,要么增加客单价,要么增加用户也就是需求量。

客单价,在原有的产品体系上涨价,例如蜜雪冰城和肯德基近期都宣布了不同幅度的涨价。但涨价是一把双刃剑,客单价增加如果有更低价格的替代品,你的用户会流失;如果没有替代品,小幅度的涨价用户也不得不接受。

每年春节前,洗护类需求爆发,为了减少用户需求量,商家的政策通常是直接涨价。价格变高,用户不接受,需求就会降低。不过现在上线抖音后,原本线下供需调节策略的涨价失效,平台禁止涨价导致需求暴增的情况下,服务质量不到位就会出现客诉情况。

增加用户需求量,这里又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以时间维度的商业需求交付。

第1种,通过拉长营业时间以求吸引更多时间长尾用户。例如24小时咖啡馆,24小时便利店等。

第2种,增加业务模型,满足业务的不同时间段的需求。例如咖啡店增加奶茶业务,满足用户其他时间段业务需求,或者很多做快餐的业务,增加早餐的业务。

另外一种是增加其他业务模式,来满足用户上下游的需求。

例如手机维修门店,可以增加回收、租赁甚至是买卖业务,只是每种业务模式需要的门店能力不同。就拿手机回收业务,你需要有评估体系,以及后续的买卖体系;租赁业务,需要你的产品丰富性,风险系统评估等。往往单店都需要依靠背后的供应链,出产品出软件来协助落地。

这是我们围绕线下业务做的单店体系,但线上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二、线上与线下的场景逻辑

线上的商业模式是二维的,需求是体系化流动的。例如用户想洗车,他们的需求变动是从普洗、精细、打蜡抛光、汽车内饰深度清洁流动,用户并不会选择做保养,他的第一需求就直接反馈到他在平台的直接搜索。

这种方式意味着,线上的单店模型产品具有同一性,单店的线上天花板也是有限的。

除此以外线上你还需要额外考虑两个点,内容的传播性以及需求的必要性。你的服务是可以通过视觉效果来激发用户需求,或者是用户在特殊场合需要及时解决问题的服务。

这样一看你会发现,线上其实可容纳的有限,线下场景是可以丰富拓展。只是线上的容纳短板并流量分发优势所弥补,线下场景难以在一定时间持续触达有需求的人群。

所以品牌在线上的套餐逻辑就会发生改变,一部分目的是引用户到底,用户到店变三维场景,来促进其他业务转化;一部分线上线下套餐一体化,产品价格不变,但用户可以沉淀到小程序等私域池子里,方便后续低成本触达。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陈罡Pro】,微信公众号:【陈罡Pro】,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1434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教育+AI的思考。
专题
19088人已学习17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不少产品开始了适老化改造,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生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适老化的设计思路。
专题
19274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智能客服类产品,最根本的价值在于以低成本取代人工客服工作中大量重复性的部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一个智能客服。
专题
1449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帮助企业管理和维护其人力资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指南。
专题
2040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跨境支付的行业、发展、支付方式和商业等信息。
专题
38196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不知道这些问题,你出去都不敢说自己是做电商运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