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与AI的距离

0 评论 504 浏览 2 收藏 13 分钟
🔗 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并协调资源推动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从拍照搜题工具起家,到K12在线课程的流量变现,再到“双减”政策下的业务调整,猿辅导的转型之路充满坎坷。本文将深入剖析猿辅导在AI时代的转型策略,探讨其在教育智能硬件和AI教育领域的探索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曾经全球教育科技第一独角兽的高光时刻停留在了2020年。

企查查显示,2013年至2020年期间,猿辅导累计融资十一轮,融资总额达40.52亿美元,估值高达155亿美元。按照平均每年融资1.4轮的速度,在资本的光环加持下,猿辅导本应该走上筹谋已久的IPO之路。

然而,意外总比明天来得更快一步。2020年末最后一笔融资公布没多久,一纸监管文件突然落地,其中多项条款都击中了猿辅导的靶心。

猿辅导从拍照搜题工具起家,创立初期,“小猿搜题”一爆款应用为其积攒了大量流量和用户,成为其后期K12大班课程变现的基石。本质来看,猿辅导的商业模式是靠高频工具引流,带动课程内容消费。

“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双减第一枪直接开向了拍照搜题工具。于是,猿辅导流量最大的应用被下架,K12在线课程、早教启蒙课程无一例外。

一朝回到创业前的猿辅导开始了自救,其过程甚是坎坷:搞咖啡、卖羽绒服、开月子中心……至今,业界仍流传着“猿辅导”变“猿服岛”的故事。

以上均属于小打小闹,真正决定猿辅导走向的有两件事。一是剥离考公业务,降低“双减”影响,让粉笔在2023年单独上市,间接达成了猿辅导的IPO梦。二是押注教育智能硬件赛道,推出了新品类“学练机”,引发了行业的跟风。

真假需求?

选择教育智能硬件赛道,对猿辅导来说近乎一个必选项。以工具起家,课程和教研能力是其短板,但技术却是长项。

拍照搜题应用其实对图像识别、语义理解、智能检索都有一定要求,早在2014年猿辅导就成立了AI研究院,这为其转型智能硬件赛道和承接大模型热潮奠定了基础。

不过,在此之前,猿辅导在教育硬件赛道长期处于半缺位的状态。2021年前仅仅是试水,而同期的玩家已经在错题打印机、词典笔、学习机打出了知名度。

如果一个赛道杀不进去,那就另辟一个新的细分领域,这成为了猿辅导的主要思路。2023年,猿辅导一手创造了“学练机”这个新物种。与大家更为熟知的学习机相比,学练机更偏重做题,学习机则更注重讲题,这相当于制造需求。

教育硬件竞争比想象中残酷,没过多久,猿辅导的竞争们一拥而上,作业帮、学而思、汉王、曲一线等教育公司均推出了自家的学练机。其中,学而思的第一款学练机基本对着猿辅导按头打,黑白屏到彩色屏,更大的尺寸和内存,更丰富的教材和题库资源等。

学练机的风自此在行业中吹了起来,墨水屏平板市场正式完成了品类交替。据洛图科技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学习本则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同比增长了271.7%,首次超越了办公本。2025年1月,具有学练模式的产品在线上市场的销量占比达到49.8%,较2024年同期上涨了33.6%。

对于这款从学习机里分离出来的产品,市场褒贬不一。有用户认为是“智商税”,又重复购买了一堆元件;也有用户认为该产品能替代大部分教材和教辅,批改作业功能也有一定价值。

截至目前,猿辅导前后发布了黑白墨水屏和彩色墨水屏两款学练机,售价分别为3899元和4899元。小猿学练机CEO王向东曾在去年9月表示,黑白墨水屏的小猿学练机全渠道销量达到了103.8万台。

若仅从数据来看,猿辅导创新品首战告捷,学练机已经完全打开了用户心智。

打不平的ROI

造新品的能力与商业化能力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教育硬件成本可量化,纯硬件成本占了60%-70%,营销成本占20%,教辅版权占5%,剩下5%花在运营和管理,这意味着单靠硬件生意很难去打平ROI。

有接近猿辅导的行业人士告诉我们,小猿学练机的水墨屏供应链标准很高,对一些公司来说是个门槛。具体而言,3899元的售价成本约为2000元,即使出货量起来后,也不会低于1500元。部分公司向光子星球表示,由于利润空间太低,导致他们不会考虑学练机的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百万的销量显得杯水车薪。因此,王向东也在去年表示,2025年的目标是要赚钱盈利。

对猿辅导来说,盈利是座大山。猿辅导的单品有限,目前只有学练机一个爆款,别人打组合牌,它只能单打。此外,学练机的单价在教育硬件领域只能算中等,远比不上动辄上5000和万元的学习机。虽然学习机是个红海市场,但对猿辅导来说是块诱人的蛋糕。

企查查显示,今年4月8日,猿辅导已经完成了“小猿AI学习机”的商标注册申请。4月15日,猿辅导推出“小猿AI学习机”,内置AI 诊学练、家庭作业辅导系统等功能。

发布会上,王向东特别强调,“小猿AI学习机并非小猿学练机的替代品,二者面临的场景和人群不同”。猿辅导认为,学练机的主打功能是帮助学生提效,而学习机则更强调“虚拟教师”的互动功能。

从数据上看,猿辅导硬件销售的优势在线上。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从品牌销量来看,线上市场,作业帮、学而思和猿辅导包揽了销量前三名。但若综合考量线上、线下市场,销量排名则变为了作业帮、科大讯飞、学而思,猿辅导则掉出了前三。

猿辅导也意识到了短板,小猿学练机与京东已经达成合作,入驻京东线下门店带动销售。同时积极拓展线下渠道,有媒体报道,去年小猿学练机全国线下门店已有近300家,预计到今年末,其门店数量将至少实现翻倍增长。

猿辅导在学练机品类上的推广力度可见一斑。部分行业人士告诉光子星球,在硬件几乎不赚钱的大背景下,猿辅导的大肆扩张行为,在短期内仍将面临较大的持续亏损压力,好在目前账上的现金流足够充裕。

曾经的大力学习灯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彼时作为字节教育的明星产品,举全部门之力营销宣传,达成了破百万的销量。其付出相应的代价是出一台货,补贴百元,销量越大,赔得越多。

老师带货AI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AI和DeepSeek都成为了教育公司的热门话题。

4月15日,猿辅导的新品发布会上,“教育+AI”已经上升为了战略。一些老产品经过AI改造重新找到了方向,“小猿AI App”前身是小猿口算,新产品以AI为核心被重构,上线新的学习机产品。原To B 教育业务“飞象星球”,课程方向转向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一位教研岗的老师告诉我们,现在他们被要求去学习AI相关知识,并且被公司安排到线下展台向别人推荐最新的AI功能。她调侃道,“以前是卖课,现在是带货AI”。

其中,AI老师的概念被猿辅导、学而思、作业帮等一众头部教育公司反复提及。上述老师认为,虽然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了豆包、Kimi一类的通用型产品,但还是需要一款适合教育场景的应用。

举个例子,在豆包搜题会一起出现解题步骤和结果,但在教育产品里则会选择启发性提示,即把一个题目里的知识点拆解为几个步骤,每一步诱导和询问学生运用到了哪些知识点,最后得出答案。

贯穿始终的教研资源和教育理念成为了教育AI应用存在的理由,不过截至目前为止,仍处于很早期阶段。即使是教育从业者仍然对各家产品认知很模糊,“AI老师的功能体现在很细微的地方,一部分是提问后视频解答,另一部分则是分步对话解答”。

猿辅导的相关产品“海豚AI学”,想做兼顾两种解决方案的产品,既有静态的视频讲解内容,又有真人老师交互答疑。

据了解,目前市面75%的AI教师产品具备相似的核心功能,比如错题诊断、分步讲解、个性化练习等。这使得AI产品竞争退化为了渠道和运营之战,教育硬件成为了绝佳的落地载体,打包为“AI功能+教辅+课程资源”的综合产品,以此来提高叫价权。

老师和学生被迫来适应AI是当前的现状,但从长远来看,技术有或许将重构教育关系和商业模式。

传统的“教师-学生”的二元结构,正在转变为“人类教师-AI导师-学生”的三元关系。AI一方面为老师课前、课中和课后工作来提效,另一方面在学生侧也形成了“以我为主,老师为辅”的体验过程,个性化和精准化成为了关键词。

在这种演变之下,在线教育可能会脱离原来拉新卖课的逻辑,由此转变为价值服务提供商。当解决问题成为了主要思路时,老师和学生的付费意愿自然也会提高。

撰文 | 郝   鑫 编辑 | 吴先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光子星球】,微信公众号:【光子星球】,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专题
9753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不管你是产品、运营、设计、还是技术,流程图都是基础技能。
专题
1315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该如何有效推广?有效推广的策略有哪些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推广策略。
专题
1399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一张逻辑清晰、层次明确的产品架构图,能够给观者讲述一个产品的业务流程、功能框架和设计思路,也是一个产品必不可少的可视化工具。
专题
1246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在各大产品中,都离不开会员体系的建立,那么会员权益模块产品该如何设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会员权益设计的思考
专题
1501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aaS平台产品架构设计。
专题
1216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数字化平台搭建,适用于企业已经有稳定的业务和资源,希望通过数字化平台做资源变现实现盈利,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客户、交易、需求、场景全部数据化。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数字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