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做产品小厂做服务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大企业通过开发标准化产品来实现规模效应和快速盈利,而小企业则专注于提供定制化服务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本文探讨了这一行业现象及其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最近企业微信新增了客户跟进的功能,可以把微信的联系人同步到智能表格,管理客户的跟进记录,实时统计销售的业绩。
一般的CRM,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线索管理,从线索收集,到线索分配,线索跟进和转化。
企业微信从线索数据的导入开始,后续很轻易能够切入到后续的各个流程当中。
企业微信开始了第一步,随着客户的使用,越来越多的客户会有更多的需求,通过客户驱动,不断提升整体功能的丰富度和体验。很快,这个CRM就可以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一个巨人,因为大厂有非常强的规模效应。
01 大厂为什么要做CRM?
一般大厂做平台产品,要么做一个平台,通过收各种三方服务商的钱,相当于搭了个台子,不做一些定制化个性化的需求,让给生态的小伙伴。
要么自己下场,把产品做大做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企业微信选择了自己下场。
因为现在的营收环境,迫使企业微信需要尽快盈利。自己搭台子,赚的都是蝇头小利,战线拉的太长,大头都给了服务商。
想要快速盈利,就要自己做大做强。
02 企业微信这么着急盈利?
大厂有一个很致命的地方,就是人工贵,人员多,说白了就是成本很高,需要养很多人,给他们发高工资。
以前,一个集团有多个模块,可以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盈利的模块让一点利润出来,养一个还没长大的模块。
可是现在的营商环境,逼着各个模块需要自负盈亏。
那快速盈利,提高人效就显得很重要。
03 怎么提高人效?
这个CRM,大概率会变成一个标品,因为标品可以无限复制,相当于,相同的一份产品,可以复制给到更多的客户,这样边际成本就可以递减,进而提高人效。
做成标品,小公司最喜欢了,画一点小钱,就可以获得不错的使用体验。
而中国的小型企业的比重还是非常高的,所以大厂的产品几乎会把市面上的小型企业的市场吃掉。
剩下的,就是大厂看不上的定制化业务。一家一家做,一家一家谈。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就交给小的CRM服务商。
大厂吃肉,小厂喝汤。
在没有颠覆式创新的情况下,几乎永恒的行业规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蔡锦海】,微信公众号:【锦海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