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金、养鸡、炒一切,年轻人着了“保值升值”的道

4 评论 3096 浏览 1 收藏 15 分钟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编辑导读:现在的年轻人在面对消费市场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听信消费主义,当年的激情剁手不堪回首。与此相对的,他们对于“搞钱”更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却往往落入另一个陷阱。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你分享。

不知是真穷了还是学乖了,年轻人确实越来越精打细算了。当年的激情剁手不堪回首,如今的“反消费主义”才是大彻大悟。

在豆瓣、在小红书、在B站,他们自觉组成“反消费主义”联盟,一边劝其他人不要买、不值得,一边积极寻找折扣、平替,拼多多、临期超市、1688都成为他们淘货的热土。

要节流,更要开源。反消费主义的年轻人,对于“搞钱”更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却很容易忽略:想赚钱的人才是最容易被收割的。

于是,自诩看透一切消费主义套路的年轻人,再次掉入了新的消费陷阱。

一、年少已知黄金香

2020年还在为基金经理打Call的年轻人,被基金市场狠狠赚了一笔学费后黯然离场,扭头奔向了黄金的怀抱。

中国黄金协会称,前三季度,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813.59吨,同比增长48.44%,较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5.89%。另一份来自世界黄金协会的《2021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调查白皮书》则显示,仅五年时间,18-24岁的年轻人,购买黄金意愿从16%骤升至59%。

以前年轻人不爱黄金,嫌其露富艳俗。如今年轻人热爱黄金,则看重它的保值能力。“盛世古董乱世金,买黄金就是在为未来投资”,热爱金货的年轻人将这句话奉为圭臬。

与长辈们买金一定要去金店的眼见为实相比,他们购买黄金的渠道更多更杂,但核心只有一个:用最少的钱薅到最多的金。

打折券、直播间优惠券、凑满减、线下商场活动,在小红书等平台,早有热心人士整理好薅金攻略。评论区更不乏询问是否有买金群的网友,希望发动群众力量买到最便宜的金。

黄金交易大体分为三种,首饰金、投资金条以及黄金期货。前几年的黄金买卖,以期货交易居多。但黄金期货与美元挂钩,此消彼长,这届年轻人对这种复杂玩法并不感冒。反倒是首饰金,在这轮黄金热中迎来爆发。

一方面,黄金品牌在设计上一改昔日做派,向年轻潮流靠拢的同时,又拉来明星站台,试图消弭“黄金=老气”的旧观念;另一方面,品牌也有意迎合并推广“买金饰等于保值”的观念,即使作为首饰进行售卖的金饰,性价比并不如投资金条。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买金运动中,手头预算富裕的直接买金饰。而手头拮据的学生党,则多选择一种名为“小金豆”的黄金产品。

小金豆按G买,价格不定随金价上下浮动,一般来说花350左右就能买到一颗。囊中羞涩的学生党便将每个月买几颗金豆子,视为最佳理财方式。

“攒够20颗小金豆就去打个金镯子”“一个许愿瓶装60颗,我一个月攒5颗,一年攒一瓶,有了三五年就是小富婆了”。小红书上的金豆爱好者们彼此鼓励着,从生活费中再多抠出一点去换一颗小金豆。

一个攒小金豆的女孩告诉硬糖君,她过去买基金赔了不少,现在觉得只有黄金这种能够实实在在握在手里的东西,才让她有一种真实的安全感。“金子在我手里,比虚无缥缈的基金更实在。”

金豆子的保值力真有这么强?买的不如卖的精,光是“买”这个环节就有无数陷阱。

商家发明各种新词“3D真金”“硬金”,而且多不按G卖,走一口价模式。这些名字古怪的“金货”,折回克数一算比国际金价高了不止一点;所谓门店回收旧金焕新也暗藏套路,折旧费、加工费几个来回下来,沉甸甸的金饰又贬值不少;可可爱爱的小金豆,不仅可能重量有差,还可能掺假,反正肉眼也看不出来。

就算规避了上述问题,就能赚钱嘛?硬糖君询问了几位老黄金玩家,他们均表示,黄金是避险资产,它的价值波动与复杂的外部环境有直接关系,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升值买黄金,免不了要交学费。

“我建议,学生有闲钱还是放银行算了。”

二、家庭自建养殖场

有人不眠不休守在直播间抢黄金,也有人起早贪黑在家里大搞养殖场。谁能想到,《星辰大海》里提到的90年代“养海狸鼠”骗局,二十多年后还能在城市中上演。

“城市里就能养,摆在客厅或者阳台,只占一角很方便。”2021年,一股“城市养鸡热”在社交平台蔓延开来。主角是一种叫做“芦丁鸡”的微型禽类,名为“鸡”的它,实际上是斑翅山鹑与蓝胸鹑的杂交产物,特点是小又轻。

一只成年芦丁鸡大约12-14cm左右,体重则为40g,甚至还没手机沉。因为小,能够容纳8-10只芦丁鸡的养殖箱甚至还没一只成年边牧个头大,看来确乎很适合城市人实现自己的田园梦。

当然,小不是吸引年轻人为芦丁鸡掏腰包的关键,蛋产量高才是。那些饲养芦丁鸡的博主们会告诉你,这种禽类繁殖力极强,生长速度比白羽鸡还快,一个来月就可以产卵,年产蛋量高达300枚。

“我养了10只芦丁鸡,每天翻翻养殖箱都能找到8-10个蛋,足够全家人吃不说,市场里还有人收购。”博主们称芦丁鸡的蛋营养价值极高,加之产蛋量大,自家吃着更健康放心不说,还能拿到市场上卖,可谓一举两得。

不止如此,因为体型小,芦丁鸡吃得也少,而且食谱广不挑食。博主们就差把“有手就能养”这几个字打在公屏上了,吃得少、下蛋多,还不占地方,简直是为城市人量身打造的家禽品种,自然也有不少人心动入坑。

“千万别养芦丁鸡,会后悔的”,小红书上已经有不少“养鸡受害者”分享自己的踩坑经历。和博主说得一样,芦丁鸡个头小且售价不贵,98块钱就能买10只小鸡。再算上养殖箱、保温灯、垫料什么的,500块钱就能搞定一个小型家庭养鸡场。

但博主们没说过的是,芦丁鸡生性好斗,不仅同性相斥,异性也打个没完,不是这个受伤就是那个挂彩,一觉醒来还可能看到“斩首”的恐怖场面。

打起来架怎能不骂骂咧咧?芦丁鸡很爱叫,赶上小区隔音不好,上下几层邻居都知道楼里住了个养鸡大户。而且芦丁鸡叫起来不分昼夜,扰民不说随时喜迎居委会登门拜访。

养宠物免不了有异味,博主们表示,有垫料就闻不到了,其实不然。“家里臭得跟养鸡场似的,衣服上都是鸡毛味”,困扰着许多光鲜亮丽的都市青年。至于每天吃蛋,多余的拿去卖,更是不太可能实现的美梦。芦丁鸡个头小又好斗,产蛋量远没有博主们说得那么高,一家人吃都不够。

一样的骗局,换个说法,就能骗到两波人。芦丁鸡养殖风潮,最早瞄准的是农村养殖户,养殖户买芦丁鸡被骗赔个精光的报道委实不少。没想到利用信息差,都市青年们又吃了一遍养殖户吃过的亏。

跟风养鸡的人,最终多半将芦丁鸡送去乡下亲戚家,这一段养鸡经历就当是一场梦。

三、囤奇货待升值

如今消费市场出现了这么个有意思的现象:说商品质量过硬、设计新潮、性价比高都不一定有人买单;但如果说有升值空间,买了再倒手能赚好几倍,立马有大把小年轻抢破头,还自发在各平台撰写购买攻略来一波免费宣传。

泡泡玛特的盲盒、迪士尼的达菲家族以及谷圈的各种“谷子”,购买者中有真爱党不假,想借机倒手赚高差价的人也不少。这股囤货炒货的潮流,已经开始从潮玩潮物向其他领域蔓延。

景德镇迎来了新的高光时刻。这个以瓷器闻名的城市,不仅有琳琅满目的瓷器,还有坐拥王牌专业“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的景德镇陶瓷大学。

多年前,陶瓷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还是进入企业,如今选择留在景德镇开工作室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伴随着年轻一代对茶文化、器具文化的了解与追捧,有人开始对“作家器”进行炒作,工作室主理人们赚钱的机会自然也变得更多了。

“作家器”这个词,来自于日本,指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手作瓷器。如今景德镇年轻主理人们的作品,也同样被称为“作家器”。与工业流水线产品相比,每一件都是作者手绘、烧制的作家器,或许没那么精致,但自有其灵动与独一无二性。

每件瓷器亲力亲为决定了作家器的生产周期长,加之烧制时天气、温度等不确定因素,“作家器”确实具备稀有属性,再搭配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国内“作家器”一路见涨。硬糖君2019年买过一套作家器杯碟,也就90块。前几天再一看,盛惠300多还买不到,涨幅吓人。

“这几年景德镇风气变了。”一位老玩家感慨,以前工作室的单子不仅好约,主理人也很配合。现在大量涌入的热钱冲昏了每个人的头脑,即使没啥名气的新人,也敢往大几百定价。还有人公然抄袭海外作品,反正怎么样都有人买单。

在“倒手赚一笔”的思维作用下,肯德基麦当劳也焕发新生机。“代吃肯德基,玩具归你肥肉归我”,肯德基去年搞了几次颇有讨论度的联名,《原神》联名纸桶炒到几百块一个,大耳狗玩具灯一货难求、最近和泡泡玛特联名的盲盒更是让不少年轻人吃到胃出血也要得到隐藏款。

麦当劳也没闲着,去年底靠着“麦当劳汉堡盒猫窝”火了一把,小程序宕机、门店人满为患、二手猫窝涨价数倍的往事还在眼前,新一轮的抢货行动又要开始了。麦当劳计划推出虎年邮票,全国限定5000套,早有黄牛放话:加钱可代。

彻夜排队,吃到胃出血的人全是真爱党吗?未必,多半是想靠囤货赚一笔的普通人。反正麦当劳肯德基哪儿都有,抢到一个就是赚。

还有首日封、纪念币这些曾被视为“中老年专属”的藏品,抢购队伍中年轻人的身影也不少。见识了行业寒冬与疫情影响,年轻人对于“保值”越发执着,一切可能钱生钱的东西,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曾嘲笑大妈抢金条,如今自己也加入了薅金攒豆的队伍;我们曾不解为什么有人会被海狸鼠骗局骗个血本无归,如今客厅里养芦丁鸡,可是扎扎实实的历史重演。

80年代的君子兰、90年代的猴票(嘿嘿我有),那些一盆花一张纸换一辆小汽车的神话,跟现在z世代靠倒腾潮鞋盲盒赚出几套房的传说,并无本质区别。

日光之下无新事,割完旧人割新人。

 

作者:毛丽娜,编辑:李春晖,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本文由 @娱乐硬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谁能想到,《星辰大海》里提到的90年代“养海狸鼠”骗局,二十多年后还能在城市中上演。谁可以想的

    来自河南 回复
  2. 难道是我已经老了吗?怎么我感觉还是老老实实把钱攥在手里才是真的吧

    来自河南 回复
  3. 养鸡,这操作,说实话我心动了,好有趣啊哈哈哈哈但是看了这个文章还是挺劝退的

    来自海南 回复
  4. 看完后感慨,怎么其他年轻人都有闲钱的?我摸摸我的口袋,我还是走吧…….

    来自海南 回复
专题
1820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等级体系是产品的底层基础之一,也是用户成长激励体系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用户等级体系。
专题
40252人已学习22篇文章
不想当CEO的产品经理不是好运营
专题
1492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智能硬件产品经理需要做什么工作内容呢?与互联网产品经理有什么区别呢?本专题为刚入行的智能硬件产品经理分享了入门指南。
专题
1909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人由此思考ChatGPT究竟有多厉害。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于ChatGPT的看法。
专题
1359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一款产品,若想做到极致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功能会变得越发臃肿。但在产品设计中,也可以做做减法,去除一些不必要或不重要的功能和元素。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给产品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