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都在找东西?

9 评论 4351 浏览 5 收藏 26 分钟

编辑导语:你是否经常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找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本篇文章中,作者从种方面详细地说明了这个现象发生地原因,并且解答了怎么能够做好日常分类,避免每天都在找东西的状态的问题,一起来看一下吧!

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家庭或工作是组织有序的。

如:我经常看到团队伙伴桌面布满密密麻麻的文件,当第二周找他要半天找不到,或理想中的家庭房间干净整洁,但抽屉和衣柜总是杂乱无章。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们祖先会有的烦恼;不信你思考下1000年前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电脑、汽车、衣柜等设备,生活应该无拘无束对吧。

可人类学和历史记录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在食材方面,很早会吃些可以触手可及的食物,如老鼠,松鼠,孔雀甚至蝗虫,一些现代认为是高级的食材,如龙虾在当时被用以喂养囚犯和孤儿,也被作为土地肥料。

在家居方面,人类为避寒暑风雨住在山洞和树上,经过不断演化直到1600年前,欧洲家庭才有一个独立的房间,一家人全年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围在火炉取暖。

再回过头看现在,每个家庭拥有的物品比其他任何时期要多1000种以上,研究显示美国普通家庭仅在卧室和客厅能看到2260件物品,是不是很夸张?

除此外,已经有人感觉越来越难组织自己的物品和知识,面对这些杂物与信息人的应激激素会增加。

进而导致认知障碍、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分类学已经成为生存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大脑分类的原理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研究人类思维如何工作的科学,其中包括四个部分(感知信息、记忆、思考判断、行为决策),市面也会把它分为其他一两个类似的主题。

许多人相信注意力和记忆力关系最密切,若不首先注意到某个东西,你怎么可能记住它呢?但是「分类学」、注意力和记忆之间的重要联系却很少被人提起。

一定程度上,分类的两大作用是“帮我们组织大脑内部的心理世界和外部物理世界”,这样才能注意事物并记住它,想想看对不对?

这样看来如何让生活变得高效,高产,其实取决于注意力经济;从根本上而言,分类可以减少脑力活动,简化信息流,那大脑究竟是怎么形成分类的呢?

大致有三种方式:

  1. 相似性;
  2. 功能性;
  3. 概念性。

不妨思考下,若没有将事物分类人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农民除草时发现“草的叶子”和“粮食”很难区分,把一盘黄豆和黄色的石子放一起除拿来吃以外,会认为所有豆子都相同。

因此,大脑最基本的原理是根据“知觉系统”感知外观进行分类,也称之为“相似性分类”。

如同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你需要记录某些东西,会急忙拉开堆满杂物的抽屉找出能写的东西。

尽管你知道铅笔、钢笔、圆珠笔是不同的,但那时候的确功能相似属于可写的“一类”;需要注意的是:

人脑进行分类过程中的特点,都可基于物品大小分为很多层次,好比铅笔又分为3H、2H、HB、B;这会造成什么呢?

使用的笔随着购买种类越多,大脑会自动把它放到同一大类中,最后抽屉中有指甲剪、掏耳工具或美睫美甲的东西等,堆砌慢慢增加最后杂乱无章,我们使用的文件场景多半类似。

但它有一个好处:一旦你确定命名某个大类,以后形成的所有物品会形成自动关联,如果不属于此类别会自动从大脑中把它拆分开来。

为什么每天都在找东西?

当物品之间缺乏相似性时,我们会根据功能进行分类,这是第二种方式;在紧要关头找不到笔你会用“蜡笔”或能写字的东西代替。

这如同露营时采用棉袄当枕头,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感觉饿了,会采用些缓解饥饿的产品代替。

尽管新鲜水果,酸奶甚至混合坚果、燕麦没有相似之处,只要能解决当下困扰我们都会采用。

概念分类用在解决特殊情况下,有时是基于某种分类匆匆完成构建临时状态。

例如:钱包、童年照片、现金、银行卡、家庭犬,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之处?

从物理上没有任何相似性,关键在于发生火灾时,你“匆匆拿出来的东西”;要是不发生火灾你可能永远也想不到。

此外,这类情景也可以提前进行规划;这三种方法多半人会交错使用,如果没有清晰认知到会给自身带来很多困扰。

它也间接告诉我们,怎么组织生活和工作空间才能更容易找到相关物品(文件)很重要。

从神经心理学出发:

每一次学习创建新类别,“大脑的回路神经元就会调动前额叶,沿着尾状核区的丘脑环路”。

中间调用海马体形成低分辨率图,用知觉刺激和分类相连;当根据某些以往规则正确分类时,多巴胺会释放神经突触。

比如,你决定通过颜色将冬天和夏天衣服分开,大脑的扣带皮层(中央执行系统的一部分)会被激活;纵观发展,这一切其实受到“人类简史”的影响。

早期的狩猎者并没有太多个人物品,一块可以穿着的动物皮,一个可以装水和食物的罐子与袋子,整个自然世界就是他们的家。

记住自然世界的物种和变化是必须的,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弄清自然界和什么对他们至关重要呢?

史前活动并没有任何相关记载,为此,我们不得不依靠间接性证据来回答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认为,直到1万年前,远离工业文明的狩猎者们往往采用“语言”进行沟通,最终把语言形成符号,演变成为文字。

词汇假说也认为,人类需要讨论且重要的事情最终都编码成为了「文字」。

二、古代分类的演变

区分人类和非人类是早期做出的第一个分类,这也是有意义的一大进步,那时候人类对形成的环境等要素如何分类呢?大概有三次转变:

  1. 维语言文字上;
  2. 生物和动物上;
  3. 嫡系关系上。

早期的人类与其他物种有一定思维差异,最早的差异是区分“现在和非现在”,其他物种不会对过去的事情感到忏悔,也不会对未来做出规划。

但其他物种也会根据时间进行筑巢、南飞、冬眠和交配,在进化史中这些都是处于基础本能行为,不是有意识的决定、思考和计划的结果。

同时拥有对此能力的理解属于“物体的存继性”,即人的感官收到某类信息,大脑可以呈现出某些物体是因为它们现在就在我们面前。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头牛,会通过天生的认知模块(眼睛,直觉)知道它的存在。

当它走后依然能够幻想起模样,并在脑中重现,甚至可以把它雕刻绘画永久的记录下来。

法国拉斯科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是欧洲最早的两幅,证明至少15000年人类就具备此能力,这也是地球上最早能够记录物种拥有语言文字能力的依据。

为什么每天都在找东西?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也就是说,那些早期居住在洞穴中的“毕加索”实际通过绘画行为对“时间、地点与物体”进行区分描述,这种高级认知活动现在被称为“心理表征”。

它们所展示的是时间关联感,即,这里有只野牛(并不在洞穴的墙壁上);他们是如何将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区别的呢?

根据词语假说,社会生物学家、语言家对上千种不同语言的研究发现,一种语言若仅仅只有两个名词(命名词)描述有生命物体的话,那它一定是用来区分“人类和非人类”。

人类一次性会发明2-3个词汇,用来区分「飞翔、游泳和爬行」动物,几乎都是鸟、蛇、鱼的对应词。

这样下来如果再发现第四种动物,会基于前三个名词之中的做创新。

为什么每天都在找东西?

你会发现大多数语言对那些毛骨悚然的爬行动物都有一个很随意的名字,英文中的“虫子”(bug)一词就涵盖了蚂蚁、甲虫、蜘蛛、毛毛虫、蝗虫等,一系列与生物和分类学完全不同的生物。

“虫子”的分类促进认知经济的发展,对于其他生物我们不用思考太多就可以把它归属到“虫子”上。

事实上现在也在这样做,仍在用高级科学知识强调「功能分类」的实用性和天赋。

当时的语言并没有用「植物」一词来描绘所有的「植物」,而是用「树木」来形容,它是包罗草(grass)和草本植物(herb)的结合,研究者称之为Grerb。

如果一种语言有了草(Grerb)一词,就会增加第三个、第四个。

它是种有趣的类别,我们可以用它来包括9000种不同的植物,有时你可以叫出几十种蔬菜和树木的名字,却很难区分几十种“草”,想想看是不是?

亲属分类在古代是种预设认知,人类所做就是把这些“区别”转化成“语言”,这样就可以实现清晰的信息沟通。

父母,子女以外的亲属关系实际上都是很随意的,完全是人类发明,但这种关系在很多动物上都存在。

后来逐渐演变,人们才用“基因”等术语将这些关系定性,已揭示其重要性;从严格进化论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繁殖自己的基因”。

美国研究认为,直系兄妹或表兄妹或姑姑的后代只分享了12.5%的基因,我们对侄儿侄女或堂兄妹的任何照顾实际上都是为传承基因;而后慢慢发展才认为同亲系结婚属于违背自然规律。

从分类角度看,古往至今所有语言编制出一组相同的核心(生物)关系是,父母亲、兄弟姐妹、祖母、子孙女;但每种语言之间各不同。

比如:在英文中父母的兄弟称为叔叔(uncle),父母的姐妹的丈夫「俗语(姑夫)」也称为叔叔(uncle)。

但对许多语言是不成立的,如同父亲这边的婚姻关系和母亲那边完全不同;可所有嫡系关系上共同之处是:

对文化中较远的亲戚关系有一种大类别,称之为“堂兄”。

尽管理论上存在着数十亿种可能的亲属关系,研究表明世界上不同地区形成的不同系统都已经将一切简化,以方便我们沟通。

工业革命之前多数语言对颜色大致分为“浅色”和“深色”,事实上并不意味着只用该语言进行命名,相反也是本能的一种视觉归类。

有趣的是,黑白后的发展颜色是“红色”。

许多理论也证明“红”之所以重要源于“血”的颜色,而后慢慢发展黄色,绿色;此类分类有两方面解释:

第一方面,早期祖先寻找食物会遇到各种老鼠、蛇等天敌,那些对获取信息感兴趣的人会通过自然现象进行编码语言,然后相互传递。

另一方面,人类学家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认为大脑对秩序有强烈的认知倾向,所以人类内在拥有对自然世界进行分类的需求,正是满足此类需要才得以进化。

总而言之,人类分类并不是随意因素的产物,而是心理或内在规律的产物,也源于我们天生喜欢知识,探究未来。

尤其对来自感觉器官带来的画面和声音,会习惯的将其转变,进而从不同角度审视它,可它的劣势在于“越制造越多”,会持续干扰人的注意力视觉。

因此人类总是在所看到物品形式上分类,却忽略了大脑本能习惯带来的困境,所以很少把分类做清晰,一个主要原因来自「认知资源」。

三、分类是如何欺骗你

什么是认知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抑制冲动、抵抗诱惑、克服自身固有的本能反应,使自己情绪与思维和行为模式更符合社会期望和自我标准;而这一控制过程需要消耗的就是认知资源(Baumeister et al., 1998)。

尽管有学者认知资源和自我控制资源(self-control strength model)是两种独立存在,但近期研究认为从大脑执行控制角度相互影响。

从分类角度而言,首先我们在给事件(信息、物品)分类时总会被无关紧要的细节束缚,对于某些事情你肯定想知道细节,但不一定得到最终结果。

比如:你想从一堆黄色大豆中找到较硬又微煎过的那颗,我们通常采用把所有都单个处理,而不是仍当成“功能”一样的整体。

要知道在大脑本能不同分类模式切换过程中,中央执行系统对注意力的分配是不同的。

如同:我们在处理第一份文件归类时会毫不犹豫基于“小整体视角”建设某个文件夹,类似于“营销、运营”。

可当明天有文件在需要归类时,大脑中央执行系统会基于当下对整体视角就另有新的认知。

我就经常遇到此状况,原来经常参加各种大会,主办方会给出各种现场照片。

首次会直接甩到某个文件中,而第二次时我会思考因为种类不同,是否在新建文件夹,第三次却发现除种类外主题又不同。

所以,某些物体大类尽管呈现的方式不同,但实际是差不多的;也就说同一种种类的不同视角能够触及不同的视网膜图像,大脑的神经元每次编码不同,但最终它总想从「全局」出发。

这是种另类行为,大脑需要将同一个对象的不同视图集成某个连贯统一的代表,汇总为“整体”。

就好比人们常说的“你要有体系化思维”,实则在开始不可能直接形成体系,都是假象。

为什么每天都在找东西?

其次,分类受到内隐记忆的影响,研究认为我们每次接收的知识和物品都会存在一定加工属性,这方面外显效果呈现明显,而内隐记忆影响较小。(Graf Schacter,1985)。

也就说你看到的和内隐的不一定匹配。

你可以把“内隐记忆”理解成,操作某项任务不需要意识就能“回忆”起来,调动存储在脑中的已知信息形成自动作用现象。

把外显理解成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检索和提取过程,特点是强调“提取”和“有意识”,而非回忆。

最简单的例子是:刚开始学开车时,看到红绿灯会有意识刻意踩油门和刹车,并耗费部分脑力;获得该技能形成习惯后,踩油门就像自动处理一样。

从分类角度出发,虽然都是客户项目报告,但本质客户不同需求也不一样,可是某些情况下我们就会把它归属到一类。

换言之,在归类方面大脑本身会在「关联性、概念性、功能性」三者上出现障眼法。

如果你觉得不是,思考下往往为什么能够把大类分的很清晰,小类别却模糊不堪?

就像交友,我们都很清楚,周围所认识的人是朋友(包含陌生人),但你很难分清好人坏人,或在好人中分清哪些能成为商业朋友和交心朋友。

四、巧借本能做分类

那怎么能够做好日常分类,避免每天都在找东西的状态呢?

我想,你能够了解上述大脑运作机制已经成功一半,另一半则是量化到所需行为上;这里有两个常用的方法论送给你:

1. 在学习和信息处理上

我们不用担心知识爆炸,它的老化速度很快;苏联文献学家纳里莫夫认为单一学科的知识不可能持续呈现指数级增长,而是逻辑增长。

逻辑增长是单一领域初期呈现指数增长,而后增长速度变慢趋于饱和,整体呈现S形,只有新兴和热点领域内容才会呈现指数增长。

也就说,你所在的领域、岗位所学知识其实“底层”很相似,现在演变出来的都是基于此上进行的创新,如果你能对规律大知一二,那从判断发展角度一般不会差。

比如:很多人做社群运营两三年还是老样子,其实它们都属于「运营」的一大类别,要是想把它学透,一开始不应该垂直扎进去学某个“单一要素”。

要先拥有全局视野阅读,因为滥竽充数内容很多;怎么做呢?我通常采用“引擎搜索”和“卡片写作”配合进行。

找出该领域TOP级的图书和自媒体平台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然后抽丝剥茧提炼核心观点,边通读边卡片记录,当记录的关键词足够多,会发现框架自然呈现。

很多人在前期搭建框架方法并非不可行,但一般会造成“关键信息的漏缺”,关于写作可以参考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基”的卡片写作法。

从工作层面,分类的核心是随时处理“不重要”或能“快速解决的小任务”以防堆积,你可以尝试把每周或每天任务写下来逐步拆解,随时清理。

为什么每天都在找东西?

2. 在大脑和注意力上

如果让我回到学校,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心理学和分类学」攻读,为什么?

一方面知道万物规律,另一方面可以对大脑研究,不过没机会了。

但是我们通过后天学习,能得到浅薄的认知:分类本身是为找到某件物品在哪里,满足快速使用的需求,因此它的核心是“注意力外包”

你想想看,是不是?你的东西变多才会找不到,若断舍离到最少自然就不会出现。

神经科学家丹尼尔·J列维汀曾表示:

“要求大脑将注意力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会导致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燃烧氧化葡萄糖,这同时也是它们专注某项任务所需的燃料”…….

我们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需要快速频繁的转换,大脑会快速燃烧燃料,疲惫感就会来袭,判断力也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

实际上耗尽了大脑中的营养物质,导致认知资源和机能大打折扣;心理学中有个元认知疗法被称为注意力训练,很有意思。

你可以拿张纸,在上面写下要做的事情,最好一张写一个;然后拿着它到空旷的地方使劲盯着它,5分钟后再把目光聚焦到远方。

这个时候纸虽在手中但焦点已经转移到远处,这种感受如何不妨你去试试看,我相信得到的结果是“惊讶的”。

所以,不要在形式上趋向于分类,停下来思考下“为什么找不到东西”同等重要。

总结一下:

我们还是看下分类的定义:根据不同特征和性质将无规律的散乱事物分门别类,从而发现和找出其内在的某种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部分人经常因某个小东西找不到,有时脾气特别暴躁和失落,这都是日常不好的习惯所造成的。

从内部视角角度看,身体告诉你,每天注意力被剥夺已经产生不良反应,从“外部视角看”,你的东西太多了,怎么办?

参考文献:

  1.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2012年
  2.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菲利普·津巴多,2014年
  3. “自我控制资源与认知资源相互影响的机制:整合模型” (Li, 2013, p. 235)

#专栏作家#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是我了!每天都是戴着眼镜找眼镜,揣着手机找手机,整理之后不出三天又乱了。

    来自云南 回复
  2. 每天都告诉自己明天一定不要再匆匆忙忙的找东西了,但还是无济于事

    来自中国 回复
  3. 经常就是要找的时候找不着,不要找的时候到处都是。。。

    来自江西 回复
  4. 我觉得还是要好好整理好自己的东西,这样也更方便找。

    来自江西 回复
  5. 简直就是我本人,我真的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找东西,明明觉得自己的东西放的挺整齐的。

    来自江西 回复
  6. 从来没在找东西上花过太多时间,因为我需要的东西基本都知道大概在哪或者具体在哪。

    来自上海 回复
  7. 有一个定律就是,当你找这个东西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它,等到你不需要了,它就自己出现在你眼前

    来自福建 回复
  8. 从哪拿的东西用完后再放回原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找不到东西的情况

    来自山东 回复
  9. 人脑进行分类过程中的特点,都可基于物品大小分为很多层次。

    来自广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