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龄产品的互联网10年:寂静战场,失败无声

17 评论 6606 浏览 97 收藏 20 分钟

这是作者进入互联网的第12年,在产品岗位深耕了12年,也见证了许多变化。本文从行业趋势和创新等方面讲述了这些年的一些思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3,我进入互联网,整整12年。

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到互联网+,再到如今的AI革命,我追逐过许多创业热点,也见证过许多失败。

O2O,智慧城市,智能硬件,大健康,SaaS……

那些曾经让投资人疯狂的方向,在互联网浪潮里转瞬即逝,不留一点痕迹。

作为参与其中的小小个体,我目睹了它们的兴起、辉煌与沉寂。

随着新的科技浪潮的到来,我想与你分享这一段经历,或许能带来一些启示——关于产品,关于商业,关于成长,关于避免失败。

01 以一个逆流而上的故事开头

2012年,恰逢毕业的我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爆发。

以团购为首的O2O大行其道,最多的时候,一共6000家团购网站在同场竞技。

用户、商家和资本都为这种模式疯狂。

最夸张的时候,商家得等几个月,才能上线一个团购套餐。

但我的老板,认为O2O还不够好,是单线引流而非互相赋能。

带着更宏大的想象,我们轰轰烈烈地开始造产品。

以【商场优惠券】为核心。

在线上,我们提供本地商场的海量优惠券,甚至囊括独家的大牌折扣,让先逛后买成为了我们的口号。

在线下,可交互式大屏进驻商场,让用户在线下也可以搜索优惠。甚至联合商场Wi-Fi做了落地页,把优惠信息直送到客户眼前。

最开始项目开展得不错,借助之前累积的资源,很快就有了第一批用户。

然而,增长很快就遇到了瓶颈。

增长的乏力,首当其冲影响的就是日渐新高的人力成本。

老板立马多管齐下,一方面收缩战线,另一方面想办法去组织和参与各种线上线下的活动,手段可谓雷厉风行,但还是没能挽回颓势。

1年后,本地创业圈再查无此人。

02 带着后视镜看项目,公司败在了哪里?

单看项目,用户有省钱的需求,商户有引流的期望,政府有促进消费的愿景,项目的每一方都能够受益。

除了成长性稍弱,似乎没有毛病。

但从更宏大的市场趋势来说,就能找到问题点——这是一个逆趋势的产品。

彼时,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了用户的新选择,哪怕是团购这种新模式,也有30%的收入来自于线上购物。

用户流量会加速向线上倾斜,用户相信网上能买到便宜又好的产品,这是一个如此明显的趋势,然而我们在和这股趋势对抗,选择去做线下的生意。

商场的销售量已经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我们仍旧积极拥抱,放弃了新的趋势。

再看一下后面几年的数据,电商继续维持高增长,甚至有连续5年近30%的增长。

一个团队,不需要多强的能力,不需要多厉害的创新,只要在这个行业里活3年,收入就能翻一倍。

这是何等的趋势红利!

但我们被自己造的概念感动,拒绝看清这股趋势,永远地停留在了寒冬里。

随后来到2014,O2O大战落幕,胜者已经通吃市场。

但是APP的创新仍然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概念中,就有一个概念叫做“智慧城市”。

我就接手了这样一个APP,因为提供独家的服务,用户数和服务使用数增长稳定。但毕竟是低频服务,用户抱着明确目标来使用app,活跃和留存一直堪忧。

更令人烦恼的是,这么多的用户,也不能转化为真金白银。

我们先尝试运营了更多的深度内容,本地化口语化的文章每日输出,教人学方言的FM录起来,希望提升活跃,也让产品的形象更接地气和鲜明。

有了一定的信任感,我们开始尝试做电商。

卖鲜花,我们拉齐了本地供货商,在各大节日到来的时候疯狂做活动。为了节约成本,团队小伙伴自己去送花,直接晒黑一个度,中间也不免俗地踩过供应链的坑,损失过客户的信任。

卖特产,我们尝试了好多不同的品类,最终锁定在非标、有特色的本地商品。其中尤以排骨香肠最为出圈,直到几年后,都还有人来问哪里能买,想买来送朋友。

无论卖什么,我们都很拼命,用尽了能想到的所有宣传渠道,线下的传单,线上的短信、推送,社群、朋友圈的引导,也还为此单独开设了虚拟形象,经营朋友圈,边聊天边引导销售。

商业化的成果不好不坏,有收入,但也还摊不平团队的成本,随着我工作的变动,这些项目后面也戛然而止。

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无论选中哪条赛道,我们都会迎来不错的明天。

03 不错的未来

随着微信体量的快速扩大,微商渐渐冒头,许多的人选择在微信上成交,朋友圈成为了新的创富乐园。

1年后的2015年,也被称为微商元年,当年微信用户达到6亿,行业总体市场规模达到1819.5亿元。平均下来,1个用户都会在微信上买300块的产品。

再往后,来到2016,微商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了80%,同时花+和花点时间,这类鲜花标品化的购买平台开始上线,轻易就拿到了投资。

职业生涯里有很多遗憾,而这个项目没能往下做,排得上遗憾的前三名。

按照当时的发展趋势,我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微信卖出一片新的天地。原来的APP和服务,也可以为微信渠道提供源源不断的种子用户。

如果我本身嗅觉再更灵敏一点,感受到微商这股赚钱的风,如果从理性上多去论证下微信这个渠道,如果多往外面跑跑,关注下大家的赚钱方式和趋势,或许我就能预判明年的趋势,也就不会轻易转换方向。

太多的如果……我想,我还是败在了战略上的懒惰,以及一股情绪上来后的离职决定。

2015年,似乎是拜牛市所赐,热钱纷飞,创业也成了一股热潮。

只要团队成员来自大厂,项目还没成立就已经能拿到投资。甚至不少VC下场拉人,在大厂门口蹲守,试图说服这些互联网中的佼佼者出来创业。

而传统行业老板也都蠢蠢欲动,人人都想做一个APP来和马云比天高,开口必言“我有一个想法……”。

那段时间,创业很重要,而创业做什么产品却变得不那么重要。

做产品的理由五花八门。

“我觉得XX传统行业应该改变一下。我在这个行业很多年了,知道这个行业太多的问题,我们这个APP就要改变这个现状。”

“你看A赛道跑出了一个厉害的公司,B赛道也有,我们C赛道和他们差不多,也一定能走出巨头。”

“我们去做社交平台吧,这个方向挺火的,刚好手里有可用的研发资源。”

用愿景,用感受,用资源,来聊做产品的理由。

言语里充满了高高在上的“我觉得”,却很少有人愿意多看看用户,多问问市场。

连最基础的,找十个用户聊聊天,来验证想法和市场是否匹配,也被抛之脑后。

当然,这些产品的结局,都毫不意外地走向了终结。

04 投入健康App产品

这一年有不少团队拉我入伙创业,但我转身投入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健康APP,继续去琢磨怎么赚钱。

内外部信息一对齐,发现商业化的三板斧不外乎是:广告、电商、增值服务。

依次拆解,依次去建立配套的团队和产品体系。

这一句说起来简单,但能踩的坑可太多了。

就单说广告这一项。

你先得盘资源。

APP里那么多页面,哪些能拿出来做广告哪些不能?

每个页面能做多少广告?

广告的展示形式应该是怎样?

怎么卖怎么定价?

多久会变一次价格?

接着得定标准。

哪个团队负责对广告收入指标负责?

哪个团队负责上线广告?

上线广告的流程应该如何设计,来确保公司的利益?

最后做执行。

大客户来了个定制需求,做还是不做?

客户都想要某个排期,资源冲突了怎么解决?

客户的广告质量参差不齐,谁能对此负责?

每一个盈利方式,都充斥着既要还要。既要创造客户的正向需求或减少负面反馈,又要公司能真的获取收入。

且获取收入的过程中,公司如何合适地组织人力,界定职责,遇到问题后快速制定方案。

这不仅仅是产品层面的问题,更是管理和商业上的问题。

05 SaaS工作中的困难

盈利之难,在后续的SaaS工作上也困扰了我。

2017年,SaaS处于沉寂期,而我却选择躬身入局。

我司的SaaS领域小众,进入时间早,虽然天花板不高,但公司很早就实现了盈利,打下了坚实的基本盘。

围绕基本盘沉淀下来的CRM经验,公司也一直在谋求创新。

眼看着SCRM起来了,眼看着低代码渐渐火热。我们终于开干,先是花1年初步搭了低代码的能力。随后我们开始想象:这套能力我们要卖给谁?

首先定位:我们不是低代码平台,只是提供具有低代码能力的业务平台

其次盘资源:经验上,我们还是擅长CRM,既有资源又有最佳实践。

再次想亮点:找到某个场景,切入某类公司,并对其提供快准狠的解决方案,确实很难。团队轮流脑暴,投票决策方向,虽然对每个想法都不够满意,但还是选择了其中一个,战战兢兢往前走。

一走又是几年,直到我离开公司,新项目还在PMF上苦苦挣扎,远谈不上盈利。

但从数据来说,盈利难,盈利耗时久是全世界SaaS的现状。

全球龙头SalesForce,在创立18年后,公司才迎来首次盈利报告。

钉钉更是公开表示现阶段不考虑盈利的事情。

企业微信2023年3月开始收费,引起轩然大波,飞书23年开始全面追求盈利,出海海外。

现在也经常见到文章吐槽中国SaaS环境差,续费意愿低,但这些都是表象。核心点是中国SaaS没有自信,一直在迎合客户做产品。

客户的信息化意识是需要教导的,但为了拿下思维迭代缓慢的大客户,SaaS公司选择无限顺从客户。客户要做定制,那就做,客户需要All-in-one,那就扩充产品线。

随之而来的是费用的大幅上升,30%~40%的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在国内已是稀松平常,盈利自然也遥遥无期。

安永发布的《中国企业级SaaS上市公司2021年财务绩效回顾及未来展望》的报告展示:基于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中国企业级SaaS公司平均净利润率为负数。

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

中国的SaaS占公有云比例为全球倒数,创新已经远远落后于基建。或许这就是中国SaaS最大的弊病。

SaaS之后,我尝试了企业内部管理项目,尝试了其他领域的SaaS,也算是顺应着产品B端化的大势,把相关方向都踩了个遍,不过这已经另一个故事了。

06 产品经理的职业成长

自己作为反例,有过密集跳槽的时期,从事的方向也天南海北,简历太过丰富,导致找工作越来越难,甚至想过放弃产品经理这个职业;也有过不得老板赏识,郁郁不得志的职场问题;也有过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改变的盲目努力时期。

以下两点,是我踩坑和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心得。

其一,这不是一个自己闷头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职业,它非常,非常,非常需要团队和环境来成就。

工作三五年后,沟通表达能力,会更比产品的专业能力要重要得多。

你需要通过沟通,和团队一起去拿成果,也需要拿到成果后通过适当表达来展示团队。

你需要非常善于做陈述,升职、信息同步、请示都应该有模版可依。还要随时能应对突发的项目进展汇报。1分钟,3分钟,5分钟版本都能信手拈来,并且可以面向不同的用户改变自己的陈述重点。

你需要恰当的回应。拒绝或者接收需求,做A还是做B,目标是C还是D,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有没有考虑到相关人的利益,你的话语能不能准确表达你的想法,表达出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能否应对。

如果以上的场景还做不到普通水平,那请尽快补足沟通表达能力,然后往优秀进发,打造长板,再更近一步塑造你的影响力。这些软素质才是决定35岁分水岭的神通。

其二,有没有注意到,现在招聘B端产品的岗位要求越来越细分?

最开始大家都不知道产品经理该干吗,最多以APP/WEB C端/B端 来区分。

但随着有经验的产品越来越多,用这个维度的粒度已经不够了。

所以就再细分。

例如招聘一个WMS的产品,不仅要求有对口的WMS系统经验,甚至要求熟悉某些品牌的WMS系统,甚至上下游的其他系统。

对于我们职业的启示是尽量寻找更大的赛道,例如CRM就比SCRM更大。此外就是还是要有深耕的意识,B端的变化极慢,要么等风来,要么耐心等,三年五年都不算慢久。

如果细分到最小粒度,还是不够呢?

那企业就会做加法。

比如会不会用SQL,有没有商业化的思维,有没有做增长的经验。

你能看到运营、设计、开发都能很顺利地转过来做产品,这也是这个岗位的综合性质的最好证明。每个人都试图在自己身上增加标签,而你也需要投入精力在最有价值的能力上,尽快形成自己的个人标签。

从经验来看,要么长袖善舞深谙人性为自己加管理标签;要么智计百出喜欢冲在第一线为自己加商业化/业务/增长的标签;要么擅长沟通协作,推动事情落地,为自己增加成事的标签。

07 总结

产品多年,见过许多项目上的失败,也体会过职业上带来的各种失败。

从最开始什么都想尝试,到这几年深耕在B端,渐渐树立了一点护城河。

但我还是会怀念刚毕业时候的自己。

会对着按钮放在哪里讨论很久,iOS和安卓遵循不同的交互分别设计,每周996也很开心。

想学习新的设计理念,能在网络上轻易找到探讨的人,会有小组日常翻译国外的文章,学习表单设计甚至都会有专门的一本书,求真求知的氛围令人开心。

每天翻翻应用商店发现了意想不到的新产品,去玩去体验,这一切都很开心。

那或许是产品经理的黄金时代,被喷涌的创造力的洗礼的时代。

渐渐的,应用层的创造越来越少,热点和名词越来也少,每个领域都有稳定的王者,而对于产品经理,似乎就应该投入这些王者的怀抱,从事越来越细分的岗位。

创造力呢?求知求真呢?或许已经不那么不重要了。

以上5000字,囊括了我我的产品12年。

我想,总有一天,那些做过的项目和我自己,都会寂静无声地,离开互联网这个战场,留下或成功或失败的标签。

专栏作家

假装是运营,微信公众号:SaaS学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0年产品,专注B端,负责过行业头部SaaS产品并经历过完整的生命周期。熟悉金融、物流行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的确是战略上的懒惰了,产品经理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科技老板,而不是一个打杂的,更不是一个小兵,否则会被这个行业碾碎、抛弃

    来自广东 回复
  2. 优秀的小姐姐

    来自广东 回复
  3. 写很真实,很走心,感谢学姐分享心历路程

    来自广东 回复
  4. 工作三五年后,沟通表达能力,会更比产品的专业能力要重要得多
    感觉自己就是在这个处境,可是向上管理真的好难啊–

    来自辽宁 回复
  5. 创造力呢?求知求真呢?或许已经不那么不重要了。

    来自山东 回复
    1. 慢慢的随着身处的环境,或许是没有精力或许是没有人在乎这些了

      来自辽宁 回复
    2. 哈哈,其实也不用无病呻吟
      不用焦虑,搞物理研究的有多少工程师,不也才出了一个爱因斯坦吗
      普通的行业发展到后面都会成为劳动密集型的,哪需要那么多的创造力

      来自山东 回复
  6. 写的特别好哈!感同身受

    来自北京 回复
  7. 严格来讲,只有11年

    来自北京 回复
  8. 感触很深

    来自广东 回复
  9. 可以加个微信么, 楼主?有空讨论讨论呀

    来自上海 回复
  10. 这绝对是有一箩筐经历才能积累起来脱口而言的感悟,这样的文章产品经理更需要看

    来自上海 回复
  11. 时代车轮滚滚而过,要么抓附在轮子上,要么被碾轧进能煎鸡蛋的水泥地里

    来自广东 回复
  12. 思想开始固化,未找到成功的正确打开路径,开始有点心灰意冷了。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茧房。

    来自湖北 回复
  13. 被这段话触动到了:工作三五年后,沟通表达能力,会更比产品的专业能力要重要得多。这绝对是作者的心里话。在职场越久,自己越能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

    来自湖北 回复
    1. 我创业9年,年初就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了,啃书啃书还是啃书,最近才刚刚再技能涨了一分😂

      来自福建 回复
  14. 写的真的很好呜呜,最近真的很迷茫的,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感觉我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可以有新的思考角度啦

    来自陕西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