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端项目怎么了?为何好多IT民工不愿意做

13 评论 3668 浏览 15 收藏 8 分钟

C端产品大家都愿意做,毕竟成功了名声和钱都有了。B端产品做的人也不少,毕竟专业壁垒比较高有门槛。但G端产品的从业者寥寥无几,除了公司少的原因外,还有这四个因素。

可能还有些童鞋不太清楚什么是G端产品,其实也可以理解是B端产品的一个分支,和B端产品类似。但G端产品服务对象不一样,主要为政府或事业单位开发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服务的群体的一些特殊性,因而独立出来的一个名称:G端(就是Government政府的意思)。

再来科普一下G端的相关服务范围,主要分为3类:

  1. 公共服务类,就是服务全国或某一地方民众的公共服务类。比如前几年疫情时大家使用的粤康码功能、大家使用的12306购票网站、还有面向深圳的APP:I深圳 、粤商通,这是典型的公共服务类。
  2. 内部服务类, 不对外服务的,主要服务政府或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使用的系统。比如内部OA或办公类的系统,我之前在中广核智慧工地的一个比较宠大的内部系统,这是属于内部服务系统。
  3. 行业监管类,主要起到对各行业的监管效果。我做过对金融行业7+4机构的监管平台,这是面向金融行业的一个监管项目。

为什么有很多人(主要指IT行内人员)不愿意做G端项目的乙方角色,我最近几年都是服务G端项目产品,以上三个类型都做过,相对来说最好做的应该是行业监管类,最难的是内部服务类。主要如下几点:

一、需求经常变动

如果你负责的G端项目是偏向内部服务类的项目,那需求变动是常事,为何呢?因为内部服务类的项目系统经常有人在用。有人使用就会有优化,即使立项文档中有写明功能范围也无济于事,因为业务部门只在乎实际工作中实用的内容,对于立项文档来说是没用的。他们也从来不会看这个,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是签合同的审计人员。所以哪怕是他们之前提的需求也会赖账。

很多需求功能上个月刚确定好,上线后发现不对,又得改需求,小改还好,有些甚至大改。主流程都变动了,而对于插在中间的产品人员真是两头受难,既要忙着应对客户,还得应对研发人员的冷嘲热讽。

如果你想和客户他们据理力争,几乎是没啥用,而且可能会影响后期的合作。那怎么办?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合同外的功能点、工时备份好,到时候和他们核对成本。

二、需求沟通成本大

G端项目主要是面向政府或事业单位,提需求的人大多是编制以内的人,甚至大多数人不太懂IT知识,很多时候随意一两句话的需求,也不会给你文字上的信息,只是口头描述,很多比较抽象,如果你不太懂业务知识,基本不太可能胜任任这个岗位。所以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招聘产品岗位时,必需要求同行同岗位。

在需求沟通时,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知识,需求随意提,要不就直接按XX这样做,如果你说做不到,他会说XX都能做,为什么你们就不能做。其实真实情况不是不能做,是因为项目成本有限,这个成本问题需要考虑好。不是他们提什么就能做什么。

比如我之前在某事业单位做的一个智慧工地的项目,那边靠海手机几乎没有信号,但是需要做设备巡检,怎么做?就是离线功能,先在本地上传数据,等有网络后自动上传到服务器。这个原理是成立的,但实际上实际有一定的难度。难在哪呢,一是成本问题二是技术实力有限

三、随叫随到,没有时间观念

G端项目的客户,多少有点官架子,作风有点偏向官僚主义,总觉得他们高高在上,你们乙方是他们的下属,是他们的服务对象。所以有事时习惯随叫必需随到,不能拖延,但是当他们在忙的时候,你有事情你找不到他们,座位上没人,电话也不接,这时候应该在开会,要不休假了,休假期间一般不会管工作上的事情。

什么叫没有时间观念?就是客户以主观角度来评判你的输出时间,比如和你需求沟通完,然后立马确定上线或输出时间,过几天向你要结果。他也不会关心你手头是否有其他任务,如果到时间你没有及时输出,轻则怼你,重则投诉你。此外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要随时待命,因为有时候周末他们其他部门上班,需要项目或产品协调开发去解决BUG 。关键问题是G端项目文件好多部署在政务云端上,没法通过远程线上处理,需要到现场连接他们的网络才能写入脚本,然后确定无问题后再布置上线,因此客户现场需要有一个技术待命,我觉得挺难的。

四、输出要求高、数量多

前期我们说过G端项目有点形式主义,需要输出好多文档,包括PPT,还有原型,流程图。和甲方需求沟通时,多是需要输出流程图,或比较高保真的原型,这样相对沟通成本低一些,但这些都是需要制作出相对好看的原型,这些太费时间和精力。

当然还有其他问题,比如答辨,交付,培训等,总的来说G端比B、C端项目要难做一些。随着国家布局数字化战略,加上鸿蒙系统问世,我相信未来G端的项目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多。

作者:平心而论,公众号:书海智慧之窗

本文由 @平心而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简单的发表下我个人看法:
    1、需求变动,需求变动是正常的,需求是要适应当前的业务场景,问题是在于当前开发或者已经在开发过程中的内容是基于你们上次讨论所确定的需求,这中间是有一个周期的,在这个周期之内客户的变动,视其紧急程度,是可以协商沟通的,挪到下一版本,如果紧急也是可以临时插入,整体周期后移;超出调整的工作量双方协商好,哪些在需求范围内的,范围外的确定好工作量与结算方法(有一个battle的过程);
    2、关于需求沟通,客户的描述是要学会进行需求丰富,产品了解好使用的业务场景,客户说其他友商可以做,是否可以拿过来样板进行调研,总体下来我从第二段只是看到了问题,没有看到你怎么解决,关于成本是在需求提出来的时候就要考虑评估整体的工作量与相关风险;
    3、时间观念问题,客户的心态你不一定能改变,要自己做到不卑不亢,以专业来征服客户,对客户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给出解决方案,说清楚涉及的成本问题,给客户方案进行选择,是否愿意去做,确定做,谈好项目组就执行;至于安排技术,本身就应该有人在的,客户有自己的内部流程,操作手法肯定也要遵循其规则,这里面无非就是涉及到成本问题,所以才说在需求评估的时候要多考虑,成本包进去;
    4、输出要求,首先想好自己输出内容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标准规范,对于输出的文档有没有体系健全,除去PPT外,原型,流程图这些不应该都是标准的服务里面吗,感觉下来就是以前做的项目没有规范,过于粗糙,方式粗犷,导致形成了一种干完就算了的心态,没有体系化、标准化,如果涉及到成本问题,你可以多估需求设计,把这一块的工作量也算进去,一味抱怨是没有用的,多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好,总的看下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啊。

    来自上海 回复
  2. 您好,同为政务行业PM,我个人目前是做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方便加下微信吗,谢谢!
    个人手机:13552673567,微信:Q13552673567。

    来自北京 回复
    1. 您好,我是同行,北京的一网通办好做吗?数据打通这块进展的容易吗?有没有遇到过平台级别不同也不互通,但客户又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打通的情况啊

      来自山东 回复
  3. 我就是做G端产品,以上问题都确实存在,但这些问题我觉得只是困难,我最大的困扰是觉得项目有的很水,业务做不深。

    来自中国 回复
    1. 是的,因为而且有些G端项目只是为了拉项目搞钱,并不是为了解决市场需求

      来自广东 回复
  4. 所以远离g端就完事了,在g端做真能把人做废,一年没结果建立上就是空白

    来自内蒙古 回复
  5. 鸿蒙系统问世和G端的项目需求增多的关系是什么?

    来自广东 回复
    1. 你可能还不清楚,政府的互联网化其实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现在能开发的 政府端项目其实不是很多,一个原因是政府对非国有的系统不是很认可,主要是怕泄密,未来鸿蒙上线后就不一样了

      来自广东 回复
  6. 可怜的G端产品人,天天蹲点用户现场给用户服务,生怕服务不好用户不给项目做

    来自浙江 回复
  7. 一帮自以为是的白痴,作者还在为它们遮丑,用了不少‘有点’、‘相对’

    来自江苏 回复
  8. 需求变动频繁是因为没有摸准政府的脉,G端和B端很接近,但毕竟用户群体不一样。你如果用B端的思维方式去考虑G端的需求,那必然就会产生很多需求变更。

    来自四川 回复
  9. 还有现在很多G端都是内包外包,更不当人喽

    来自湖北 回复
    1. 大多是外包制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