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法,你也能写出“共鸣感文案”

13 评论 19732 浏览 124 收藏 6 分钟

到底什么是“共鸣感”? 怎么和读者产生共鸣?看完这篇文章, 教你无脑批量写出共鸣感文案。

假设现在,为产品家用手持美容仪写一段文案。既然主打“家用”,你瞬间就想出了广告语“在家也能做美容”。这句文案虽然简单易懂,但总感觉平平谈谈…好像没有击中读者的“痛点”

好,我们现在开始改造。

001.三步写出共鸣文案

1. 确定产品卖点

在家也能做美容。

2. 加入场景化

在家也能做美容, 过于抽象, 我们加入场景化。

躺在客厅的沙发上, 享受美容院的肌肤护理。

这段文案利用了场景化技巧,让用户联想躺在家里沙发上的悠闲感觉。

3. 利用情感共鸣

场景化有了,但是仿佛还是缺少“共鸣”,现在我们利用共鸣技巧。

休假才去美容院? 可皮肤衰老不休假。

手持美容仪:

躺在沙发上,享受美容院的肌肤护理。

利用女性害怕衰老的记忆,打造情感共鸣。一段“基本款”共鸣文案就完成了。总结一下,写出共鸣感文案的3个步骤:

“确定卖点”和“加入场景化”都比较简单, 但是要怎么找“利用情感共鸣”呢?

002 怎么找情感共鸣?

首先,我们先看个故事。为了杜绝高中生吸烟, A老师与B老师分别在班会上这样呼吁:

很明显,老师B貌似更有“共鸣”,为什么呢?因为,A老师的文案没有连接学生的记忆,大多数学生没有患绝症的经历,而共鸣的必要前提是和读者的记忆产生链接。

而B老师的文案更容易产生共鸣,因为“希望得到女生的注目”几乎是所有青春期男生的共同愿望。大家都有过被女生“注意”或“无视”的经历,文案和以往的记忆产生链接, 引发共鸣。

正面案例:

人们都有过在酒桌上想“放倒”兄弟的记忆,所以文案能唤起共鸣。

反面案例:

很少有人有过“一统天下”的记忆,所以文案更像“自嗨”

共鸣要在用户记忆中寻找,并引导其发泄某种情绪。那么,哪些情绪可以被“利用”呢?

003 哪些情绪容易引起共鸣?

由于篇幅限制,今天只介绍两种方法。支持认同和带其反击。

案例:滴滴打车

先思考  人们过去的记忆中会对自己的哪些行为表示怀疑,不确定是否应该这样做?

下班之后很疲惫,想坐更舒适的车回家。但是地铁更省钱。

再思考  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认同自己呢?

工作已经很疲惫了,下班就应该享受生活。

滴滴打车的最终文案:

如果每天总拼命

至少车上静一静

全力以赴的你

今天坐好一点

所有人都经常面对指责和否定,而你的文案,应该坚定的站在他的一边,替他说出他想说却没说出口的话。

案例:老罗英语

先思考  人们在过去的记忆中,有哪些不合理的现象想要批判?人民币贬值的太厉害,购买力逐年下降。

再思考  我们如何带他们批判这种不合理?

人民币到今天还能买些什么?

老罗英语的最终文案:

人民币一块钱在今天还能买点什么?

或者,也可以

老罗英语培训听八次课

004.总结

共鸣的本质是“连接过去的记忆”,但“共鸣”只是一种创意技巧,不能代替品牌定位。关于如何定位,请关注下一期《好产品为什么没有好口碑?》。

 

作者:周得狗,公众号:火柴营销实验室,5年网络营销从业经验,目前负责公司内容运营。擅长文案写作、品牌公关。

本文由 @周得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简单有效,希望能补充完善

    回复
  2. 3步写出“共鸣感文案
    确定产品卖点
    加入可视化场景
    利用情感共鸣 把文案和用户的情感进行关联
    怎样找情感共鸣? 在用户记忆中寻找, 并引导其发泄某种情绪。
    支持认同 当用户对自己的某些行为表示迷茫、不确定的时候, 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带其反击 当用户面对某个令他不满的现象时, 帮他进行批评这种现象

    来自北京 回复
  3. 别的都挺好的,就是批评五粮液文案的那句,不是人家自嗨,而是你不是五粮液的目标用户,不懂而已

    来自广东 回复
    1. 有见地!不光记忆共鸣,梦想共鸣也要有。

      回复
    2. 想象一下,“用五粮液放倒兄弟”,哈哈哈哈

      来自广东 回复
    3. 同感,一统天下这文案一看就是面向高端商务场合的,大老总们各个都有一统天下的抱负 😉 😉

      来自陕西 回复
  4. 例子在某培训课上听过,共鸣感文案的写作方法在某公众号里看过。不公开说了,大家想知道可以回复为了,我告诉你们文章来源 看专业的。

    最后希望作者能原创,否则专栏写不长久。

    回复
    1. 你好,这些方法感觉很有益处,能否告知更多获取渠道?谢谢!

      回复
    2. 这样,加我微信leeyoo0321,我单独告诉你吧。

      回复
    3. 在文案训练手册 这本书里面,讲的比较完整,整个逻辑和系统性表现的非常好,建议买一本回去研究。

      来自四川 回复
    4. 谢谢

      回复
    5. 111

      回复
  5. 除了第一个例子,后面的例子都举得特别好

    来自上海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