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写的很全面却都被老板毙了,其实你需要的是精细化操作

2 评论 12707 浏览 44 收藏 8 分钟

为什么写的很全面的方案,却往往被老板毙了?

背锅的运营会遇到这个场景:

老板:小A ,给你2个月时间,把用户日活提升30%

A 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硬着头皮

咬着牙打出2个字:好的

常规操作

但是我也不是白混的,看过那么多运营干货文章,各路大拿分享的方案介绍,是时候来展现下真正的实力了。

于是我:

按部就班了解大致产品情况,拆解下目标

1、梳理产品当前状态

2、捞数据

先把近期的活跃数据和流失数据导出,如果有业务上的指标要求再去捞下业务的数据

一些相对基础的数据直接去普通数据监测平台即可,业务数据正常都是自建的。

  1. 基础数据:到友盟、百度、GA上看
  2. 业务数据:自建业务数据平台筛选,或者从数据库里去查询

看完第一点和第二点,你就能知道自己肩负了一个多大的重任。

别慌,我们能赢。

3、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活跃指标

作为爱学习的运营,这类型的内容熟读百篇,百度一下,各种各样《十大方法快速提高APP活跃》、《用户流失是因为你忽略这3点》等等。

于是我们刷刷的写下数十种活跃方法,紧接着思维导图+PDF直接发给老板,看这是我的思路和方案详情。

乍一看,没有问题,能够促活的方式全都写进去了,完成指标还不很轻松。洋洋洒洒的列了下针对性的的运营规划:看起来就是1个字,全,基本上能想到的全部在里面了,市面上文章出现的各类套路促活方式包罗在内。

这样的处理问题的场景很多人都会有,但是按照这种方式做出来的结果就是你要安排很多事情,没有主次之分。

请问你做的完吗?做了这些事情就一定有效果吗?

如果你的时间/人力/资源充足,可以试试这么去做,但是如果没有呢,如何来做,必须精细化运作,懂得评估和舍弃。

精细化操作

评估主要指的找到指标核心影响因素和资源投入情况,筛选合理方案,舍弃就是一些暂不重要的事情可以不做或者延后再说。我们要将资源用在最有效的路径上,不能处处撒网。

1、指标影响因素

例如需要提升活跃,可以多角度比较活跃用户VS非活跃用户

  • 登录规律(每周保持1次,2次?)
  • 重点功能使用情况对比
  • 开通某项服务活跃对比
  • 用户的成分转化
  • 参与活动情况对比

等等,列举你所能想到的能够对用户活跃造成影响的因素,最好能够结合你的产品实际业务,空看一些简单的数据没什么意义。

如何进行操作?

(1)大胆假设

是否开通这项服务对用户活跃有较大的影响

(2)根据假设去捞相应的数据数据

  • 开通者这项服务的用户构成情况
  • 未开通这项服务的用户构成情况

(3)数据验证假设

给你们看下我的一项对比图,按照某一维度,对多项因素进行验证,具体数值已抹去

第一列是平均值,b-i是各项因素

(1)可以看到标红的项目的数值差异较大,说明g和h两个因素对于用户活跃促进的影响较大,

(2) 而i则对用户的活跃有明显的削弱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各项因素对于是否开通服务对用户活跃/ 流失的影响情况,方便我们找出一些关键的影响因素。

按照这样的操作方式,我们可以对之前列出的每种方式进行验证,得出该因素是否对我们的指标有重要的影响。

可用1-5来代替(5最重要,1最不重要)

2、资源投入情况

你所列的方法都是针对某1-2项影响因素进行,资源的投入要综合考虑以往的投入产出数据及本年的预算,可参考数据如下:人员、资源、预算、时间

这点根据自己的项目来,和投放差不多的道理,有的量大但是贵,有的量小便宜,也有适中的。要对各个因素优化所需的资源进行合理评估。

可用1-5来代替(1资源使用最少,5最多)

3、方法筛选

有了1和2的结论,我们可以列下表格对这项方案进行优化

这表只是一个思路,具体数值有讲究。目的很简单,找到影响最大,资源投入少的方案优先进行。根据项目的目标,例如时间卡的紧,就优先影响较多的,成本第二位置考虑;如果资源紧张,优先资源投入较少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排出优先级,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

其实这个小表格还可以用坐标轴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不同业务目标在每个区域你都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希望这个思路能够帮你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弯路。

讲了这么多,方案最终都会体现在落地上,不然只是纸上谈兵,不过你所列的各种方法和相关数据都会用于支撑你的行动。

注:有数据支撑(包括历史产品数据和市场数据)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没有数据支撑,市场也没有类似的数据可以作为借鉴,建议是有相关行业成功经验的方式可套用的可以试下水,但是要控制,及时止损。

 

作者:赵洲,南京打杂运营。

本文由 @赵洲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虽然浅显,但通俗易懂,很有延伸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