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奇葩”设计真的奇葩吗?

13 评论 6624 浏览 41 收藏 13 分钟

笔者结合以往阅读过的文章以及自己对微信的不解之处,对微信的“奇葩”设计做出了思考与解析。

笔者作为一个日常喜欢开开脑洞的人,我时常对于微信的一些设计感到不解,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设计?

但是看多了别人的文章和思考逐渐深入之后,对于问题的思考开始从功能、情景、实现难度等方向考量,结合社会学与心理学,对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这里的分析很多是从别人那得到的启发,也希望这些分享能让大家对这个国内最好的产品更加了解和尊重,求求大家别教张小龙做产品了~

目录

我主要分享五个微信很让普通人费解的产品设计,并尝试综合他人想法和自己的推测分析其原因。

  1. 为什么语音没有进度条?
  2. 为什么语音不能分享?
  3. 为什么群收款功能放置在收付款,入口那么深?
  4. 为什么不能互删好友?
  5. 为什么表情包数量有限制?

具体分析

1. 为什么微信语音没有进度条?

这个问题我相信是巨多人都会产生疑问的,也是被吐槽最多的一个功能点,但接收到如此多的吐槽,但是微信仍然不为所动的原因是什么?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一批产品经理都听不到群众的呼声吗?还是技术难度太大,微信做不了?

答案显然都是否。(一个简单的科普:18年年初微信曾经小范围测试过语音进度条,后来被砍了)

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并不是一个问题,所谓的很多吐槽只是你作为一个关心产品设计的人(又没那么懂的人)觉得而已,事实上,这个进度条的功能并不难做(QQ就做了语音进度),君不见罗永浩当年依托语音进度条带着“聊天宝”想要干翻微信,结果铩羽而归,终其原因除了微信稳固的社交生态链之外,还有就是老罗把这个需求想的太重要了。

下面就让我用黄金圈法则来说明为什么“语音进度条”是个彻彻底底的伪需求:

黄金圈法则

附:黄金圈法则:怎样识别真需求和伪需求?

  1. What:某些用户在听语音的中途可能会被打断,导致重复听语音内容,某些用户对于语音内容需要回听某部分,但不能不重头开始听;
  2. How:再次听需要重新从开始处播放语,用户产生不耐烦情绪;
  3. Why:用户需要连续的可供精准回溯的语音信息;

在弄清楚用户的真正需求之后,我们需要提出一个疑问?

这个需求是针对长语音还是短语音,或者说都需要?

这个问题仔细思考一下就知道,在对于长语音的场景,语音进度条有着其存在的必要,但是对于时长限定在60s之内的微信语音,语音进度条的意义就极度弱化了。用户重听几十秒语音这并不是不能接受的,这些时间损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甚至很多中老年人很喜欢反复播放子女或者朋友的语音。

很多人可能会说:“是的,我们承认这个需求在短语音上是没那么大众化,但有它不是更好吗?”

对不起,“有它更好”也是不一定的,原因如下:

  • 进度条在短语音上拖动不容易精准,对于想要回溯语音内容的用户很难精准定位到想要听的位置,在耗时上重头听一遍和不停拖动进度条不一定谁高谁低;
  • 用户使用进度条会产生更高的心理预期,如果这种精准定位的需求没有被实现,造成的心理落差会对体验造成更大破坏;
  • 进度条的存在需要学习成本,使得微信语音变成了任务一样的存在,可能影响用户的聊天体验;
  • 高效定位语音内容的需求可以被语音转文字实现,长语音的需求微信电话或者视频更加方便;

这下子,我们可以真正意义上的了解为什么微信一直不推出语音进度条功能了:需求小众且有它不一定能提高用户体验,如果从商业化的思维进行思考,语音进度条也不能带来任何商业价值

2. 为什么语音不能分享?

这个问题我之前一直也抱有疑惑,直到看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面的一篇文章,我才了解这背后的原因,我这里仅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具体的思考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或者自己尝试用黄金圈法则倒推,再次感叹产品的设计要依托的不仅仅是产品的知识,而包容了社会、情感、法律等各方面的思考。

  •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说:语音消息对于发送者是便捷的,但对接受者是存在时间成本的(所以伴随而生 转文字能力),所以在转发过程中也需考虑接受信息的人是否愿意接收这部分的语音消息;
  • 从安全的角度:转发别人语音信息的确会存在误导性,所以需要在单条转发时进行标注该语音信息是转发非本人,容易造成监管上的困难(存在方言等识别困难,容易带来诈骗,传销,色情信息的传播,拼接语音容易被断章取义,造成误会);
  • 从使用人群来看:发语音消息的人群转发别人消息的概率很低,不属于用户的高优需求,所以性价比不是很高,故目前没有做开发;

附:微信语音为什么不能转发?

3. 为什么群收款功能放置在收付款,入口那么深?

也是来自于天天问的一个大佬回答,我总结为两点原因:

  1. 群收款功能的使用频率较低,所以入口设计较深;
  2. 将这一功能放在很浅层的入口会对群管理带来难度,收款这一行为用户是处在获利方,某些人可能滥用,加上群收款是强制提醒的,对其他群用户会造成巨大困扰,加深入口给用户建立门槛,起到用户筛选的作用;

附:为什么微信的群收款不在群聊里面反而在首页的加号里面?

4. 为什么不能互删好友?

这个问题也是常年位居微信吐槽榜的前列,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个人觉得从场景映射来看会非常明晰(可能是全网独家),大家都知道微信是我们现实中社交的线上映射,那么,请思考一个问题:

在线下我们会如何结束和一个人的社交关系呢?

答案有两种:

  1. 和他人宣告这段社交关系已经结束,彼此不要再联系,这是双向的社交关系结束;
  2. 默默远离,不再接受这个人消息,但明面上并无直接了断,这是单向的社交关系结束;

从这个角度来看,互删好友就是一件非常反逻辑的事情,因为你用单向的方式实现了双向的效果。

没理解?没关系,我再跟你解释一下。

在线上,我们进行社交关系链的解除一般都是单向的,某一方觉得这段社交关系不应该再继续,所以进行了删除好友的操作,那么按照线下的方式,我们会采取远离,不再接受此人消息作为结束,这就是微信的删除好友逻辑,即“我的世界不再有你”。而互删好友的操作这是“你我都不存在彼此世界”,这对于关系链中的另一方是很不公平的,他在不知情的情况就失去了一段社交关系,且没有其他缓和挽回的余地。

当然,如果社交关系链的解除是双方,那两方同时采取删除好友操作也会实现互删效果,而这样更加符合我们交友和结束社交关系的逻辑。

从产品上思考:

  1. 单向删除保留用户可追溯以及可挽回关系链的权利,有利于关系链的重构,很多时候删除好友是一时兴起,这种方式更加方便好友关系的重构;
  2. 有利于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更有效地保护,其追溯诈骗等身份和聊天信息更加方便;

5. 为什么表情包数量有限制?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之前有人写过微信的表情包上限为什么是150,提到了邓巴数字,150是网络社会心理学的底限,即社会关系中确保每个成员充分发展的普遍限值。但后续惨遭打脸,因为表情包上限提到了300,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请看下图:

表情包占据内存图

所以这肯定不是所谓的社会心理学原因,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两点:

  1. 300*500kb大约等于146.5M,再加上微信本身的大小以及聊天记录,微信所占据用户的内存会越来越大,作为国民级app,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使用才是正道,300应该是当前阶段用户可接受的数字,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
  2. 表情包本身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半年前的表情包,放到现在估计就out了,用户会自发的清理表情包,腾出空间添加潮流表情包,常用表情包10-20左右,大部分为非常用的表情包。

后记

我这篇文章提到的微信不为大众理解的设计只是沧海一粟,实际上当你进行深入研究,你就会发现,作为全中国都在用的app,微信的产品设计一直是标杆的存在,很多人言之凿凿要教张小龙做产品,真的是too young, too naive,思考之后你才会知道这款产品的伟大之处。所以如果在使用中你遇到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设计的存在价值是什么、存在意图是什么、如果是你来做会怎么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思考,本来就有价值。

 

作者:随心将夜;微信公众号 : 互联网菜鸟产品进阶之路;知乎号:@Beatnik

本文由 @随心将夜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如果这些功能微信都有,又是另一种解读了,嘻嘻。

    来自上海 回复
  2. 为什么TIM不能学一下微信,撤销的文字可以直接编辑,而不用先复制,再自己粘贴?

    回复
    1. 这个不知道,哈哈

      回复
  3. 1、为什么qq有语音进度条,但微信没有?如果是伪需求,那为什么qq就有呢?
    2、那篇文章我恰巧也看了,评论中有很多观点可以多参考一下
    3、入口深浅,对于已经学会的人或有心者,并不能解决滥用的问题,所以作者的观点似乎站不住脚。
    4、互删好友这个功能是谁想出来的?你凭什么决定别人的事情?互删好友才是真正的伪需求吧
    5、无论是表情包数还是好友数,只不过是阶段性的一个设定,讨论这个问题并没有本质上的意义。现阶段,上限定为300或者350,对用户来讲没有特殊的影响。无论定成多少,总有用户嫌不够用

    来自北京 回复
    1. 和产品定位有关,QQ是年轻人主用,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之前的那个原因是不成立的,而且QQ的语音可以输入超过1分钟,是可以长语音的,这和微信并不相同;
      入口深浅当然可以有效抑制滥用问题,入口深导致不会用的不会用,也不会出现误触,对于有心者加大了它的使用成本,操作多了好几步才能实现,足以抑制80%的滥用;
      互删好友很多产品就是如此,场景决定的,微信并没有互删好友;
      对于表情包数的分析我也提到了只是先行策略,可能后续会调整;

      来自湖南 回复
  4. 关于互删好友的那段我不是很理解,难道不可以互删吗?

    来自江苏 回复
    1. 你单方面删除了还在别好友列表里,只不过联系的时候会显示已不是好友

      来自湖南 回复
  5. 对于第一条结论说语音进度条是伪需求,个人觉得有失妥当了。
    首先在分析场景时,缺失了关于用户专注度的分析,无进度条重听长语音时会因为要经过一段“无意义”的内容和实时分辨信息点,造成反复的专注点转移,相反当使用进度条时则为持续专注,对于用户也容易进入“心流”和有可控感,再次错过内容的几率也会减小。
    其次,后面分析的使用了进度条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基本表示认同,但也不过是基于现有技术和当下交互方式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罢了,对于需求本身是否真伪完全无关,不能因为不能很好的解决就说不应该解决。

    来自上海 回复
    1. 您说得有道理,谢谢指点~

      来自湖南 回复
  6. 有点用力过猛过度解读了
    他就是一个速度很快的email,他的应用场景设计逻辑其实就是基于email来设计的。

    来自江苏 回复
    1. 不太懂您的意思,我觉得这些分析基本还算合乎场景,而且微信团队应该也考虑了呀

      来自湖南 回复
    2. 它的场景设计逻辑比email复杂多了呀

      来自湖南 回复
    3. 这个是老马自己说的,团队做foxmail出身的,所以设计就是一个email,只是非常快,快到以为是实时的。基于这样的底层,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点可能就是当时妥协的产物,例如大家经常诟病的文件限制等,都是email里带出来的。

      来自江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