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备战秋招,你准备好了吗?

0 评论 4862 浏览 17 收藏 13 分钟

六月七月不努力,八月九月徒伤悲。秋招的大门缓缓拉开,你准备好了吗?作为产品人是否可以把自身当做“产品”,以产品的思路备战秋招?本文作者以此为线索梳理了自己的思路,与大家分享交流。

“产品”思路看秋招

 1. “产品”流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做“产品”会有哪些流程。

尽管做“产品”的流程根据不同行业和应用会有所不同,图示的6个基本流程是必不可少的,用户需求、需求场景、市场/竞品分析、产品定位/架构、开发/运营、反馈优化。

将这一思路应用到秋招中的话:

  • 01.  从“企业需求”出发,理清“市场状况”(秋招企业需求和具体情况);
  • 02.  做好“竞品分析”(与一同求职者相比优劣势在哪里),明确“产品定位”——既自身职业定位、发展策划;
  • 03.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自任务池,梳理优先级,整合相关资源(网络信息、校友、行业大佬、学长学姐等)进行准备,并在秋招准备的过程中建立外部反馈渠道,不断优化更新。

2. “产品”思路准备秋招

产品思路准备秋招流程图

(1)前置:痛点分析

用产品的思路看秋招,一开始就发现了一个日常我们很容易忽视的点,“企业需求的痛点”——企业对产品人才有什么不满意或需求迫切的地方?如何满足、解决这些痛点?甚至带来惊喜点?这是我们很少关注的。

具体痛点与问题比如:

①院校没有“产品”专业,求职者缺少系统培养;

②门槛低,但实际工作要求能力高,面试难以量化甄别;

③过往参与项目/产品的参与度如何区别;缺少“产业+”人才等等;

以此为前置分析,对后续准备和能力的表达具有方向指引性,射出的箭不仅要有穿透力,更要正中靶心,直接要害。

(2)整体思路

在确定好企业需求核心后,应明确我们的“需求场景”,也就是我们能力通过什么方式和载体呈现,不难看出口语的沟通表达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而市场分析与竞品分析部分,是我们要充分清晰公司和岗位的情况,为我们选择提供依据,并针对意向度高的企业岗位“量体裁衣”,表达自己。

在列任务池与执行阶段,我们要像做产品一样有“资源意识”,自身有的优质资源有哪些,身边哪些资源可以互利互助,尽可能的借助“生态集群”的力量。例如在秋招信息获取上,有校友群、学长学姐的分享会比自己“单打独斗”搜集信息更深层次和具有竞争力。

二、“她要什么,你有什么”- 核心素质与能力

1. “自检”

建议大家先不参考资料,列一张自身理解的“产品人”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素质图表。

然后对比外部企业所发布的能力需求图表,对比认识的差异点,这其中认真解读的话会很有意思且很有收获。

这张是我在参照企业标准前梳理的,对比后面的表格比较不同的一点是我个人认为创造力和逻辑同样重要,非逻辑思维在重要的创新中往往占据主要地位,逻辑思维保证稳定性与科学严谨、风险可控,单一思维模型策划出的产品经常要么是“天马行空”,要么是“乏味可陈”的。

2. 产品核心能力素质的体现

“产品人”的核心能力与素质,我结合自身项目体会和外部经验梳理如图,是企业对产品人才能力的要求——“她要什么”。

我们可以根据框架帮助我们梳理我们是否匹配——“我有什么”。

有什么是完全满足的优势项,哪些需要补足或避免体现,在准备项目问答时我们可以对应这些能力与素质进行举证,面试很多场景下是具有“应试性”的,千里马也需要主动体现自己“血统纯正、跑的快、耐力好”……等待被HR引导和引导HR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三、“纸上谈兵?”-需求与应用场景

1.“纸上谈兵?”——文字与口语的表达力

没错,在秋招面试中我们可能主要的输出方式是简历笔试、面试,文字与逻辑与思维的表达,口语的沟通表现能力是我们的窗口。

我个人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能力的,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日常输出猛如虎,上场面试二百五”。面试中需要我们对信息进行提炼,适当的当做应试来看待,主动用量化的方式体现自己的能力和项目成果,根据“产品”的应用场景做最好的优化。

2. 简历


(1)思路上:明确公司>岗位后把简历当成“写作”,先进行构思,需要表现什么、哪些作为点睛的亮点,再着手书写。另外,多数大公司都需要在其官网填写“标准简历”,我们可在整理时用Excel建立简历内容库,方便后续简历的填写。

(2)内容上:个人倾向的顺序是: ①个人简述  ②教育背景  ③竞赛获奖  ④工作项目经历  ⑤社工/特长

(3)表达排版:

1. 整体:醒目,层次清晰 ;

2. 颜色:商务蓝色(专业、理性-因人而异);

3. 文字:黑体,无衬线印刷阅读清晰;

4*. 文字善用灰度色;

(4)更新上:如产品的运营一样,简历也是需要不断的根据外部反馈进行优化更新的,朋友、前辈、导师、机构都可以,这一部分我也做的不足,后续改进。

3. 面试

(1)群面:自我介绍+快速读题+确定流程与分工+产品策划斯比+总结

(这一部分不稳定性最高,最难针对性准备,可以参考一些题库进行思考练习,平时多参加跨专业的小组讨论)

(2)初面:

在完全裸面经历过几次失败后,我才发现身边通过的朋友都对面试流程、可能涉及的问题提前进行了详细梳理,面试中(特别是电话面)基本按照文本回答就可以了。总结经验后我对面试可能问到的问题细分,再次面试时效果显著。

这里按照“产品”思维进行思考时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论是自身的项目还是其他产品分析,都尽可能的按照“产品”涉及的框架进行能力呈现,例如市场洞察层面、产品策划层面、运营和数据分析层面等等。

简述时可结合S.T.A.R法则,也就是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四项进行表达。

(3)专业面总监面:

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需求清单

1. 任务池

我将需求按照秋招准备的不同阶段进行了梳理,分为:

01.预备期(自身的定位、基础资料的整理);

02.投递期(外部收集整理秋招信息、内部梳理简历、问答库、作品集);

03.面试进行时.(对前期准备材料记忆、对要开始的面试进行针对模拟、对结束的面试进行反馈),每个阶段对应的需求不同、任务池重点也有所不同;

2. 任务池的优先级

任务池的优先级我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量:

(1)首先是对任务信息进行分类,基础信息重要但难以差异化对比,保证准确的基础上减少时间的投入。

核心信息是面试环节的重点,对每个参与过的项目进行复盘深挖,尽可能的用量化的方式予以表达,该部分投入最多的精力准备。亮点信息更多的是提炼工作,保证相对陌生信息能够清晰的表达,易于面试官快速接收、理解。

(2)其次,在具体安排上会根据时间投入产出比、秋招的时间节点、目前已有的资源和完成度进行动态的排序和调整。这一部分因人而异,每个同学需要准备的任务清单可能完全不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计。

秋招的时间节点安排图

五、总结:

“产品”的思路准备秋招,能帮助我们发现许多日常“视野盲区”

(1)从“用户需求/痛点”出发,帮助我们“箭无虚发,正中靶心”,简历和面试体现的能力契合秋招公司的深层次需求;

(2)进行“市场/竞品分析”和产品策划思维能帮助我们减少同质化竞争的部分,体现自身的能力和潜力亮点,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做独一无二的“产品汪”;

(3)“需求清单/任务池”思维和方法能帮我们做好执行工作,最大程度避免“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提高准备的效率;

(4)“运营及数据反馈”思维用在秋招战役中,能帮助我们在每一轮反馈中不断提高,在战斗中的成长速度是最快的。

以上仅我在准备秋招过程中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和大家分享交流,希望每一位用心努力的产品汪都能去到最心仪的岗位。

(感谢平台,感谢Black的秋招分享,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本文由 @Nolan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目前还没评论,等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