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总短剧”要付费,谁给了抖音快手勇气?

深燃
4 评论 5216 浏览 5 收藏 17 分钟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合规性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考虑产品的易用性

编辑导语:抖音快手上的付费短剧,你追过吗?12月初,抖音被曝出测试短剧付费模式。在今年年初,快手也在部分短剧上展开付费模式。抖音的付费短剧,1分钟1集,最低1元1集,还可以一次性购买全集,谁会买单?本文作者针对付费短剧展开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分钟左右一集,不到20分钟就能看完全剧,短剧也在放开付费了。

以抖音短剧《超级保安》第二季为例,一名保安穿越到古代,开启开挂人生。第40集,面对反派吴朝世子的进攻,白起三十万精兵的围攻,保安杨有三不紧不慢,大吼“开启时空之门,调暗夜”,随即一支拿着长枪穿着西装的队伍出现,对着反派扫射。

对战正激烈,屏幕突然出现穿着保安服的主角,对着屏幕说,“家人们,超级保安的结局已经来了,就在我的主页,赶紧去看吧”。

紧接着,付费画面弹出。屏幕显示,10抖币解锁本集,40抖币解锁全剧(共5集)。抖音1元能购买7抖币,换算下来,1集价格约1.4元。

这部短剧共45集,41-45集付费才能观看,全部解锁要花5.7元,逐集解锁要7.1元。以内容长度来看,长达40分钟一集的长剧集,优爱腾等长视频平台之前存在的“超前点播”价格是3元,这总长度不到10分钟的短剧内容,需要花费6元左右,价格并不便宜。

12月初,抖音被曝出测试短剧付费模式。在今年年初,快手也在部分短剧上展开付费模式。2020年以来,短剧热度持续走高,但一直受盈利模式困扰。

此前,短剧影视制作公司的商业模式略有不同,但都集中在视频平台补贴、品牌广告和直播电商三大类型。对传统影视制作公司来说,难有靠品牌广告和直播电商变现的机会。

而对于平台来说,不论是让制片方来承制短剧,还是片方做完短剧与平台分账,本质都是平台在烧钱投入。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影视制片方,都亟需可循环的盈利方式。

让用户付费,是解决短剧盈利难的直接办法。但现在的短剧,已经有底气让用户付费了吗?这种新型“内容付费”模式,能大规模跑通吗?

一、短剧已经有底气收费了?

在影视行业,短剧是新物种,发展坎坷。2019年,它曾被优爱腾短暂押注过,后因关注低、盈利难让制片方望而却步。2020年,快手加码下注,2021年,抖音多次开启针对创作者计划的新番计划,加码流量支持和现金奖励。短剧成为了短视频平台的拉新方式。

从新物种的发展历程来看,短剧在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确有所成长。在消费端,播放量过亿的短剧大量涌现。根据快手2021年Q3财报,该季度超过850部短剧单部累计观看量超过1亿。

这其中,《你的眼睛我的眼睛》《我的黑白骑士》《双面影后不好惹》等短剧,播放量高达2亿,《龙二知行合一》总集数超400集,播放量达到20.5亿。

在生产端,根据与业内人士交流来看,短剧的生产模式逐渐规范,创作热情正在走高。很多短剧由轻体量网文小说改编而来,打造过短剧的编剧宋园园说,“写50集的剧本,每集时长一分半,如果有原著小说或者漫画做基础,一星期就能写完。”

而根据业内人士介绍,相比于电视剧和电影,50集以内的微短剧拍摄周期基本能控制在10天以内,总制作成本大多在50万元上下。相比于传统影视剧集动辄一年的制作周期、上千万的投资成本,打造短剧轻松得多。

这些优势让一部分制片方更加倾向于短剧制作。制片人李想常年驻扎横店,他发现,身边很多同行转向投资短剧。不仅大量中腰部影视公司瞄准短剧,还有部分MCN红人机构和广告公司也在相继加入。

短剧的内容储备也在快速增长,根据《2020快手短剧生态报告》,平台收录短剧超2万部。截至2021年5月,快手短剧作者已超过6.2万人。热度还在高涨,但这一切还是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到底怎么赚钱?这一直是困惑短剧从业者的问题。

据了解,短剧变现集中在平台补贴、品牌广告和直播电商三种方式。

根据多位业内人士分享,一些短剧是由平台邀请片方承制,这类属于版权短剧、定制短剧,由平台直接给片方佣金和承制费。不过,一位制片人向深燃表示,平台其实更想和片方分账,即根据点击量来换算资金,以此来分担资金压力。也就是说,平台也不想一味补贴。在其他变现模式上,探索不容易。

广告植入方面,一位影视公司负责人说,实际情况是,品牌对短剧的认知程度依然不高,短剧广告还处于与平台整体商业配套合作阶段。而直播电商方面,通过短剧积累账号人气,再进行直播带货,和其他短视频账号变现方式并无差别,投入成本甚至相对更高。

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分享,短剧发展三年,一直能维持热度的红人并不多,以此吸粉、涨粉容易,如果没有新的内容产出,掉粉也很快。

影视公司兔狲文化CEO邱其虎表示,“对于平台来讲,对短剧的投入产出比,还没有形成正向循环的商业链条”。这正是平台急着加码短剧付费的原因。

“从平台角度来说,短剧付费是在把内容的成本转嫁出去,成本和市场风险,都不用由它们独自来承担”,影视公司正梦文化CEO朱昊表示,作为片方,他也期待这个模式,“一旦机制形成,会有很大的激励。生产的内容让消费者来买单,才能形成一个正循环。”“只要有万分之一的转化,变现数据都是好看的。”邱其虎说。

二、为短剧花钱的人多吗?

真的有用户在为短剧花钱吗?95后莉莉曾为短剧付过费。

她说,有一次在快手刷到一部高甜剧,讲的是男偶像和助理发生的日常小故事,她花了60个快币解锁全集。最近,她还在地铁上看完热门短剧《恶女的告白》,搭一趟早高峰,就磕完男女主的糖,她表示,“狗血又上头。”

短剧能快速传递甜、虐、爽等情绪,让部分观众乐此不彼。虽是新内容模式,有了用户,也让付费有了基础。

目前,短剧付费处于尝试阶段。大多采用的模式是,先用免费短剧内容吸引用户,临近结局时开始收费,或是将番外篇内容收费。付费价格都以抖币或快币衡量,换算下来,1个币价值为0.14元左右,每集的价格在1.4元左右。

例如抖音上,开放付费的《超级保安》第二季,临近大结局的5集付费观看,10抖币1集(1.4元),40抖币解锁5集(5.7元)。

快手上,热门短剧账号“御儿(古风)账号”,短剧《七生七世彼岸花》的大结局三集,为付费内容,价格为20快币(2.8元)。

还有账号,在短剧火了之后,推出付费番外篇内容,以此变现,1集番外价格为10快币(1.4元)。

是否收费的规律是,“取决于前面几十集播放量,如果播放量不够好,那最后可能不做付费了。播放量反响好,达到百万级别,最后几集可以做付费。”宋园园说。

同时,也有全集付费的短剧。快手上,热门短剧《少夫人又作妖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有5集左右,用户共花90快币(12.6元)才能看完全集。

那么,收益如何?

目前,抖音只有极少数短剧开启测试付费,界面上没有显示购买人数,尚难判断。

而在更早尝试短剧付费的快手上,可以参考的是,热门短剧《少夫人又作妖了》,目前每部分都有超3000人购买,累计共有12399人购买,换算下来,通过用户付费,可获得约5.2万元收益。

快手上的另一部短剧《七生七世彼岸花》有3.3万人付费,换算下来,收益约为9.2万元。这些都已经算是平台热门头部作品。不论怎样计算,相比于行业短剧平均50万左右的制作成本来说,想靠付费实现盈利,还有不小的难度。

以另一个角度来换算,片方要想通过用户付费获得50万左右的收益,按结局5集需付费40抖币来计算,付费人数需要达到9万。能达到这样付费人数的短剧,是极少数。

同一账号发布的不同短剧,付费率也有较大差距。已经有200多万粉丝的快手账号“少夫人又作妖了”,虽推出的《少夫人又作妖了》有超过1万人付费,它推出的其他剧集的1集番外篇,有的购买人数只有73人,换算下来收益只有102元。

“霸总短剧”要付费,谁给了抖音快手勇气?

来源 / 抖音、快手截图

依靠短剧付费实现盈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参考更早采用分账模式的网络电影和分账剧,2015年现象级网络电影《道士出山》,成本只有28万,分账票房达到2800万元,分账剧《花间提壶方大厨》投资1850万,分账一度达7200万,两个标杆案例刺激从业者入局,但6年过去了,囿于成本和风险,分账仍不是长视频平台主流的合作模式,本质还是靠平台补贴。

不止一位从业者认为,还未听说行业内出现付费短剧的标杆作品

目前,完全依靠付费覆盖成本难,在平台补贴、品牌广告、直播电商等变现方式之外,短剧付费只是一个补充。

三、付费,有“钱景”吗?

短剧付费,到底有没有“钱景”?

短剧还处于红利期,但用爆款拉动用户付费,是不变的法则。目前短剧产生了一些爆款作品,但真正出圈的少,还是“缺少一个模版作品”,朱昊说,在他看来,内部生态刚形成,做单片付费,会加速短剧的优胜劣汰

一些还不具备输出高质量短剧内容的账号,做付费势必会流失观众。

现在,网友们在付费短剧下的评论,多数是在表达不满:第一次发现看短视频还要收费?“整个长视频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都很难培养起来,何况是用来打发碎片时间的短剧。”一位行业人士说。

相比于2020年短剧刚爆发时期,2021年,短剧的画面和制作,已经有所进步,部分头部作品,甚至已经达到网剧的水准。从优酷发布的与影视公司合作的意向来看,已经要求合作短剧的导演,需要有长网剧作品的拍摄经验。但内容方面,短剧的进化并不大。

有业内人士提到,短剧的作用并不在于获取长视频的用户,而在于撬动“烂俗剧”的用户,他们喜欢体验快节奏的情节,想获得甜、爽、虐、惊等情绪满足,这是短视频平台上短剧流量高的原因。

但这样的定位,也让“剧情这块始终上不去,沉溺于狗血套路。”宋园园表示。

根据《2020快手短剧报告》,甜宠、古风、校园等热门题材,以及“霸道总裁爱上我”“手撕渣男”“婆媳家长”等爽剧情节,仍是主流题材。多位行业人士对深燃表示,短剧离成熟期还差得很远。

邱其虎也表达了短剧“追流量”和“好内容”之间的矛盾,“烂俗剧能驱动流量,让广告商为流量买单。但内容付费靠的是预期:观众能充值,是希望在这个平台能看到好东西,而且这个预期需要一直吊着观众才行。”

他觉得,短剧长期会在品牌广告和内容付费模式之间摇摆,“广告追求的是流量,更侧重短期效应,而好的内容,才会影响到平台的留存。”这个选择题,网络电影也面临过。

网络电影野蛮生长的那几年,打擦边球的作品层出不穷,为了获取更多流量降低成本风险,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创作者困于猎奇题材。在这道选择题里,有短剧创作者无奈接受了现状。

宋园园分享,当时拍短剧,导演一旦拍到男女吻戏情节,非常专业,一个吻戏能拍三个小时。当时她跟组,到了大半夜,团队的人都困得不行,蹲在马路边,大家都在吐槽这种拍摄方式。但播出之后,他们就被打脸了。这部剧剧情质量不高,但因为那一集有吻戏,点赞量几百万,因此带动短剧火了。她意识到,原来“观众吃这一套的”。

但是,创作者们一味选择这套流量模式,很可能只会让短剧一直在“烂俗剧”里打转。在短剧的风口之下,已有大批从业者在路上,不乏有人靠烂俗的剧情撬动用户付费获得红利,但想要走得更加长远,激发用户持续付费,靠的还是优质内容。

应受访者要求,莉莉、李想为化名。

 

作者:宛其,编辑:李秋涵;公众号:深燃

本文由 @深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跑个额外话题,说实话最近这种霸道傻白甜的短剧真的很上头,是我单身太久了吗。

    来自陕西 回复
  2. 虽说不是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但是好像就是这个样子,至少暂时抖音还是时代的一大趋势。

    来自河南 回复
  3. 说实话有点小贵,但感觉前景不太明朗,小短剧虽说让人有想看结局的吸引力,但是感觉“前景”不太好。

    来自广东 回复
  4. 短剧的价格比前段时间的超前点播还贵,即使有部分人愿意付费,但是长久来说它的未来可能会和超前点播一样。

    来自陕西 回复
专题
77127人已学习25篇文章
APP设计是一位优秀产品经理的基本功。
专题
65750人已学习17篇文章
每个网站或APP,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用户积分体系都是不可或缺的。
专题
1319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营销数字化与数字化营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容易混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营销数字化的解读。
专题
13360人已学习11篇文章
在工作中我们会跟客户/boss/用户等人对接需求,并把需求交付给设计师/开发等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对接和交付需求。
专题
18651人已学习15篇文章
签到功能是培养用户习惯的好办法。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签到功能的设计指南。
专题
67160人已学习25篇文章
做好微信运营比做好APP运营还重要,因为用户把时间都给了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