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创业和个体创业,第三次创业失败后我选择个体创业

1 评论 2951 浏览 13 收藏 19 分钟

从宏观上看,创业可以分为体系创业和个体创业这两种形式,那么,该如何去选择呢?本文作者从自身经验出发,对这两种形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好像我们从来不需要搞清楚我们到底要做到怎么样的辉煌,我们只需要搞清楚两件事情。

  1. 我们做什么事情既能挣钱又能驾驭规则
  2. 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这件事情

对于想要创业和第一次创业的人,还有像我这种已经历经几次失败的人来说,其实大可不必去追求前两点之外的任何事情。当我们出去洽谈商务的时候,也许很糟糕,但是显然洽谈商务我们才能挣到钱,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无非就是驾驭洽谈的规则,让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同样地我们需要去学习,去改变自己说话和表达的方式,甚至给自己设定一套表达体系。

上面我没有讲到创业成功的人,我们放到这里来讲,这样可能大家更容易接受。毕竟每个创业者在渴望成功的同时也在警惕成功。

而对于创业成功的人来说,好像一切都是对的。这无可厚非,但谁没有成功过,你去问每个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他们都曾经成功过的,至于失败可能对于所有创业者来说失败本身就不存在。只是失去了一次机会,只是没有把团队做起来,只是当时定的品牌概念太大了,只是苟延残喘得太久了。

总之,各种情况交织着。当我们去仔细看创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的人一开始就是一台电脑一个人,而有的人一开始就是找三五个好友来。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互联网出现以后,在线下和线上开始同步的时候,在漫长的线下适应线上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一个人创业和三五个人创业的路径大致相同。

从宏观上看其实就分两种形式:体系创业和个体创业。

那今天我们就对于这两个形式进行分析。

体系创业和个体创业,第三次创业失败后我选择个体创业

01 一群人必须要分开做事

对于一件事情形成一个体系。

譬如说当我们想要更快做到让一家餐厅形成生产力,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就要计算的是这家餐厅当中能有那些人,厨师、配菜、面点、洗碗、凉菜。

在这样的一个体系下面,这家餐厅才能运行起来,才具备接待客人的前提。相反,如果缺少了上面的任何一个,这就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而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并不仅仅只是业务上的流失更是客户信任的流失。

但同样的如果你在配菜的岗位上放两个人,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配菜的这个岗位就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出现。譬如谁干得多,谁就开始抱怨,或者是明明岗位一样但工资收入却不一样的问题。

而这是体系创业最常见的,很多时候我们把问题归咎于管理,甚至管理者本身的能力,但殊不知这是体系创业本身就携带的问题。

我们只能修整体系问题,而不能去改变人的问题。甚至某种程度上,无论是业务还是职场氛围,甚至是公司整体都只能通过解决体系问题来解决更严重的问题。

当然弊端是明显的,但这种弊端明显也是人性的问题,人性本身的劣根性就在导致这个事情发酵成问题。

初创阶段,无论好坏,好像大家都能撑得过去,但只要情况稍微回转,你就立刻能察觉这其中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出现,实际上就是人的问题,而体系并不会很快的做出反应来调整,等到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初创时面临的问题也就出现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当你陪着一个公司起飞的时候,公司也许真的不会给你一张票。这张票未必就是单向的,它是双向的,当你无法适应公司从创业走向经营,当你无法适应公司从原来的自由散漫进入到更深度的体系化的时候,你或许也不会选择留在公司。

这就是体系创业,而伴随体系创业开始的实际上是完善的体系构建。

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出发,一个公司的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执行者,第二层级管理层,第三次级决策层。但这完善吗?

这必然是不完善的啊,最简单的往往是支撑最复杂的体系运营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完全的体系。这个时候你就要构建你的团队,并不是有钱、有能力,而是适合你自己的团队。

我今天看了一个案例,一家视频公司,从开业到倒闭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我这好歹还撑了一年。他们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什么都是借的。剪辑能有两个,文案一个都没有,编导一个都没有,运营和主播一个人来弄。然后就一单的考验全散伙。

显然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一个销售来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所谓的完善的体系其实是从实战出发的,或者说是从需求出发的。

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分出三个部分:做流量的人(运营、剪辑、演员)、承接流量转化流量的人(销售最好是有网销经验的)、做交付的人。(看你交付的是什么,如果是产品那么你找的就是厂商,如果你做的是服务的话,就是让你现在的人手能把业务交付出去的人,他也许不需要懂。)

这样一来就足够完善了。所有人都在解决问题,所有人都在解决变现的问题,分工不同,但目的一致。

相反如果用我上面提到的来解决问题,那显然这个事情很容易黄。我们摘出来看,你会发现,我们解决的是体系的问题。这对我们寻求合作伙伴,以及创业的过程当中丰富自己的羽翼,都有决定性的帮助。

体系创业和个体创业,第三次创业失败后我选择个体创业

02 一个人只做核心的事情

个体创业,我们应该把概念缩小到一个人,随后我们再把这个人数放大。

首先我们要定位到自己的业务核心,而这个业务核心并不是说以量去匹配量,而是以点去匹配量。就好比一家服装店,这个家服装店的核心业务就只有把成衣卖出去。而匹配的量可能就是所有需要穿衣服的人。

同样的例子,比如说一家街边的洗车店,核心业务就是洗车,而匹配的量则是所有有车的人。

因此只要你是想要一个人创业,或者是号称个体创业,定位你的核心业务是必然要去做的事情,而且是首要的事情。不要去怪大环境,不要去怪行情,更和市场以及用户没有关系,仅仅是你没有定位好自己的核心。

就像我三次失败的经验,第一次失败是因为体系创业的问题,第二次创业失败是因为徘徊在体系和个体之间,第三次创业决定了个体创业的方式,但压根没有去定位自己的核心业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仍旧使用体系创业的盈利方式。

讲到这里,个体创业的弊端就显示出来了,你无法通过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去完成创业。同样地作为一家服装店的老板来说,你无法用更多的精力去维护线上电商以及短视频引流的版块,一天可以,三天可以,但是一个月呢?

再换个角度,如果你需要一天接300单呢?餐饮业当然是可以的,因为餐饮业是有标品的,实体服装也是可以的,因为有标品存在,但如果是一个非标品呢?那么这个时候个体和体制创业的区别立时出现。

还有就是个体创业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压力也是远远大于体系创业的。当然这个大家既然创业了也不会在乎,可问题是在这个版块产生的风险和压力是要分担出去的,这个时候,个体创业仍然需要只做核心的事情,譬如一家实木家具设计工作室。这样的工作室实际上做的事情并不是做全案,很多的业务其实是交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但是品牌是自己的。

说得直白一点,去做耐克的事情。譬如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红、达人、带货主播等等,这些就是非常具体的个体创业,一旦火了,自己什么都不用干,第三方什么都提供了。但是相反来说,如果自己不火,那么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一部分的财力就都没了。

当然了,我们也并不是强行说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实际上个体创业仍旧十分适合多数人,毕竟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手下有人,手里有项目,同时具备能从市场当中抢夺客户的能力。因此个体创业就值得被重视。

譬如当你找到了一份刚刚好适合自己的副业,摆摊、花店,甚至是一个公众号或者视频号。当你在经营和运营的过程当中,你所积累和储蓄的其实都是围绕着你这个人的或者你这个品牌的,或许你这个品牌终其一生都不会火爆起来,但你这个品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流的推动,用户的需求,逐渐成为一部分人的需要,所谓无商不奸,做事情当然希望得到金钱的鼓励。

当你的核心业务越来越强的时候,你可以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可以对接第三方来做你的交付,可以对接第三方来做你的商务板块。而等到时机成熟了,同样你可以很轻松地迈入体系创业的行列。但照我目前对局势和环境的看法,如果你能通过一份副业有收入,那就好好上班,好好做副业。如果你能通过个体挣钱,那就暂时不要去招人或者是转型和扩大体量。

体系创业和个体创业,第三次创业失败后我选择个体创业

03 再来一次,我会更早选择个体创业

开公司、把业务做得体系化,甚至我自己学习和实施的关于体系管理甚至架构体系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讲实话,我从来没有敢去思考一个问题:我真的适合体系创业吗?

我不敢去思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信心,但自信心这种东西薄得跟纸一样的。

简单分析一下,或者说认真地以第一视角去思考一下为什么个体创业更适合多数人。

我们都明白除了做生意之外就是上班挣钱了。那这个时代提供了很多新兴的工作,这些新型的工作也随之带来更多新奇的行业。这在满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制造了很多的创业机会。

我们先来看看进入体系的过程,如果你自己出钱,你自己给别人发工资,你说啥都对的时候,这个时候形成的体系一定是高效的。但是相反,体系创业的基础往往是几个有能力的人凑在一起,钱也往一起凑,结果很自然的就会分成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执行者。

而随后会发生什么呢?随后要发生的事情就是问题都藏在暗流之下,只要时机合适——我说的这个时机合适是适合跑路的时机。如果能赚钱,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赚钱,如果不能赚钱责任到底是谁的?这才是现实的创业。现实的创业很残酷的。尤其是这个时代,回到80年代可能你在商业剧里看到的能够发生。

再者当这个体系无限延长的时候,你的风险会变的越来越大,不要忘了我们最开始接受这个体系的深层问题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这个体系的问题。

当然我只是讲了其中的一方面,这一方面已经给足了我抛弃的理由。如果要做这样的一个体系,我想我会努力提升自己找一个氛围好的初创公司去上班。

那好,讲到这里,我就说道说道为什么选择个体创业,而不是体系创业了。其实我现在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甚至我可以去到全国任何一个城市参与任何一个初创公司,但我为什么一直在坚持个体创业呢?

如果到了5年后,离开体系我有什么?

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很明朗,以我这样的文化程度我进入职场,5年过去了我最多做到经理的位置,创业也是一样的,别人最多给我一个总经理的位置,甚至别人都不会给。而那个时候我过去所有的能力提升都花在了维护一个体系上,就好比修铁轨的工人,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家庭或许是可以的,但是我是农村出来的,我连讨老婆都要比城里孩子多费一些事情。

同样的这5年时间,我自己创业,无论我摆摊,还是写公众号、做培训,5年以后我至少能在我自己身上留下一些能力,而不是离开一个体系我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要说那些成功的,也不要说大厂离职的,这些东西越往后越不靠谱。你的能力被大厂洗过一遍了你还剩下啥?当然你也不要说你可以跟人说啊,你曾经创业做出来过一个多么厉害的公司。其实1000w以下的公司一大堆的,你依旧寂寂无名。

好!哪怕就是说到,5年后你的体系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一家公司,纳斯达克上市了,很厉害了。但你觉得可能吗?你得思考一下你拿什么去兑换?你的能力又能否支撑着你走到那一步?现实点,别做梦。

但如果5年间,我个体创业,我积累人脉,感受市场,积攒私域。就算我只是开个烧烤摊,那我最起码过日子是安稳的。

穷人家的孩子就不要做梦,你得先看你有什么,别人唬唬你创业,你就去了?你是去当保安还是要去当销售呢?

点到为止。

体系创业和个体创业,第三次创业失败后我选择个体创业

04 总结

我们需要认识到体系创业和个体创业的不同,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自己到底适合哪种创业方式。这两种创业方式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用户,还是要服从于市场,还是要在规则之下做交互。

我们能在创业上做的选择也就这两种了,其他的仔细想还不都是这两种方式。

因此要早早决定,早早准备。如果是体系创业,那么你趁早完善你的体系,如果是个体创业,趁早找到你的核心业务。

以上,感谢阅读。

专栏作家

赵越,公众号:干点实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创业者,擅长内容运营、私域运营,关注电商、创业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体系化创业更挑战的是管理能力以及资源资本的运作,在不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下体系化创业终究是昙花一现,而个体化创业讲究的是个人的拼搏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等,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其他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