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拍:站在“已读”的对立面,用“意义不明”建立社交的缓冲区

6 评论 9015 浏览 12 收藏 10 分钟

微信“拍一拍”功能的上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觉得这个功能很可爱,有人觉得很无聊。本文作者从两个方面,对微信“拍一拍”提出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近日,微信上线了“拍一拍”功能。用户只需要双击头像便会产生振动反馈,并在聊天记录中提示“你拍了拍xx”。

功能上新后,网络上热议不断,有网友修改昵称,给这个新功能增添了更多的娱乐色彩。但也有人感到不明所以,不知道这个功能到底想表达什么。

本文就想从产品立意的角度尝试理解微信团队上线这个新功能的背后原因,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海涵~

一、社交不能太清晰

1. 拥有“已读”功能后的微信?

看到都2020年了仍有人在不断期望微信推出“已读”功能,那我们就真的来想一想拥有“已读”功能之后的微信。

场景一:

正和朋友开黑呢,女朋友发来一条微信,没有已读功能之前可以点开看看衡量一下重要程度,没啥事的话就继续玩晚点回。但有了“已读”功能之后事情就完全变了,看见女朋友发消息说她好难受,吓得赶紧点开看看。结果是看韩剧看得好难受,但没办法手欠点开了呀,只能马不停蹄地回复,游戏那就拜拜咯。

场景二:

休息日刷剧呢,周扒皮老板又发来了新消息。没有已读功能之前可以等个2-3小时再回复,有了“已读”功能之后总想砍了自己这双看见红圈圈就要点的强迫症的手。点开就得做,毕竟我还得在周扒皮手下干活,无奈啊…..

场景三:

无聊刷刷朋友圈,看到朋友又秀恩爱了,心里暗虚一声刷了过去。有了“已读”功能,就算是心里酸成柠檬精也要保持微笑,点赞评论送祝福一个也不能丢。不甘心地互动完之后一想,叫你折磨我,我也发个朋友圈。每5分钟一刷新看看谁阅读但不互动,拿个小本本衡量他们行为背后的意义,给人人都分出来三六九等,冠上十大罪状。

2. 工具赋予的社交压力——人心里的“已读”功能

上述的场景虽然有些极端,但随着网络、手机、微信的普及,工具所引起的社交压力已经常常出现在我们身边。

“没有人三个小时还看不到微信,不回复就是不想理你。”

这种心态已经屡见不鲜,换言之,微信没有“已读”功能,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拥有或长或短缓冲区的“已读”判断。

之前在《微信朋友圈的转型 | 从“窥伺”和“自我认知”谈社交本质》一文中我有阐述短期的情感满足和长期的人设建立之间存在矛盾性,导致朋友圈里的人越多越不爱发朋友圈,加深了互联网时代人们线上社交的心理压力。

然而微信的普及和每个人心中的“已读”判断同样导致“互动”越来越难以产生,消息发送方担心消息是否会打扰对方,消息是否会被过度解读,又会根据互动的来临快慢以及自己对互动消息的解读(如果是群的话还包括对群成员的影响)判断是否要发送消息以及发送一个怎样的消息。在这种心理压力下,非熟人社交以及非强目的性社交越来越难以产生。

很容易造成,你的一句在吗让我心惊胆战,我的一句在吗又让你苦不堪言。

二、建立社交缓冲区

扎克伯格在Facebook早期版本中加入了Poke(捅一捅)的功能,Facebook对“Poke”的加入是这么解释的:“Poke是你和朋友互动的一种方式,我们觉得提供这么一个没什么意义的功能很有趣。Facebook鼓励你给Poke这项功能赋予自己的理解。”

拍一拍也和Poke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社交模糊这份属性,反倒让拍一拍可以根据互动双方的关系、互动的场景、语境、上下文等等被人们解读成不同的含义。

1. 模糊消息提示

“拍一拍”的消息提示做得非常弱,没有新消息的“红点提示”,只有用户处在聊天界面底端时才会接收到头像抖动和震动反馈,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进行其他的任何行为,你的行为都不会被“拍一拍”的消息提醒所打断。

如此弱的一种提示显然不是为了加强互动效率而存在的,相反“拍一拍”站在了“已读”的背面,希望可以缓和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的心理压力,让试探性互动更容易发生。

前文有说消息对对方的打扰程度,消息被过度解读的风险性,互动是否可建立,互动建立时间,以及对互动消息的解读是消息发送方进行社交的心理压力来源。拍一拍由于其弱提醒性、意义模糊性更容易作为消息发出方试探性的橄榄枝,衡量是否可以开启一段互动。

而消息接收方也因其弱提醒性减轻了“是否给予反馈”的选择压力,同时其弱提醒性也可以很好催生群互动的产生,加强群成员之间的关联性和粘性。

2. 模糊意义场景

“拍一拍什么意思啊?”、“拍一拍想表达什么?”这些都是网友对拍一拍意义不明所感到的困惑,但笔者看来,意义不明正是微信团队的开发初衷之一。由于意义不明就有了更多的可应用场景,由于意义不明也催生了更多的解释空间。

在强调“意义不明”的意义之前,我们来引入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认知迁移”。

这一概念常常应用在框架层的概念设计中,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在线下生活或线上熟悉产品中获得的一些认知,可以关联我们对新产品的功能认知,从而减少熟悉成本,提升易用性。

比如电商中购物车这一概念就是关联了我们线下生活中购物车的概念,人们会很自然地理解这一行为。再比如“星号”和“收藏”是具有关联性的,看到“星号”之后我们就很自然知道点击会产生的效果,不需要指引遍学会了这一功能。

第二个概念是“非言语沟通”。

有人曾总结过一个这样的公式: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语调(38%)+形象(55%)+语言(7%)(引自:《论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及其实际应用》),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洞察到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对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一种交流方式,人们在线上沟通时也会很自然的运用表情来阐述自己的态度,丰富和具体所传递的信息。

这两个概念说完了,我们聊回拍一拍,拍一拍这个功能(动作)本身并没有含义,但其借用一个温柔的虚拟肢体动作,完成了非言语互动,并借由认知迁移完成了在不同场景下对这一行为的解释,也可以说正是由于其模糊性才提高了该功能的应用场景。

在群里用拍一拍来代替@,可以指明语言的指向性或者温和的邀请其加入讨论。

朋友之间诉苦拍一拍,可以表达出安慰的情绪。

师生之间讨论拍一拍,可以缓和气氛,起到鼓励和拉近关系的作用。

我们在设计功能时遵循着可被用户认知,易获取,易使用的原则,而微信的拍一拍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人性是复杂的、模糊的,而拍一拍也可以做得更意义不明一些,也正是由于其意义不明才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那么,今天你“拍一拍”了没?

 

本文由 @Crysta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天呀,小猪真的不好找呀,原来是换了名字,根据拍一拍这篇文章找来的,一位优秀的小姐姐

    回复
  2. B站过来的,小猪写得好棒啊

    来自河北 回复
  3. 和扣扣的抖一抖异曲同工吧

    回复
  4. 可以有拍一拍,但是不能有已读

    回复
  5. 张小龙:对,分析的很透彻,就是这样的

    来自浙江 回复
  6. 分析的非常棒,点赞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