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社区的发展史

2 评论 6589 浏览 37 收藏 14 分钟

编辑导语:今天,本文作者为我们盘点了中国互联网社区的发展史,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你不了解一个事物的过去和现在,那么你无法定义它,甚至预判它的未来趋势。

我认为的社区,是一个基于某个点交流互动并持续产生内容的空间,简称同好互动空间

01 Web 1.0:信息网络

自从 1993 年网景浏览器发明之后,网民可以在浏览器访问网页。但当时的技术是静态HTML,仅支持信息单向传递,也就是网页给什么就看什么,不支持评论或私信等交流形式,所以网民上网是为了查看新闻或学术资料等信息。

由于网址又长又多,网民记不住或容易记错,于是门户网站就火热起来,它几乎等于互联网的全部内容,比如搜索、邮箱、导航、音乐 MP3,当时的主流趋势是纸质媒体数字化,搬运大量新闻到网页上,以至于多数网民进入门户网站都是看股市、军事、娱乐等新闻。

需要注意的是,在 1994 年,杨致远和费罗就筛选、分类一批实用网站,做出了雅虎门户网站。与此同时,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并且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 BBS 站,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个 BBS 站。

1995 年,马云做出「中国黄页」,这是面向企业的门户网站,主要为企业做推广。而 98 年之后,偏向大众娱乐的搜狐、新浪、网易先后创立。

可以看出,这时期的互联网发展,中美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国内互联网创业者都是看到美国火什么就抄什么,俗称「copy to China」,这也使得中国互联网企业很容易与同领域的美国企业捆绑在一起,比如百度被称为中国的 Google.

如果上互联网仅仅是看新闻、发个 Email ,那么就太无趣了。幸运的是,1996 年微软发布 ASP 技术(动态服务器页面),让客户端浏览器和 Web 服务器端可以互动,使得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相互评论。评论功能的出现,为互联网赋予了社交的属性,直接催生出聊天室、BBS 论坛、网页游戏。

这时候出现的社区,被称为 BBS 论坛,主要帮网民 kill time,以军事、娱乐等话题为主,有人建帖子,然后感兴趣的人就会点进去留言瞎聊。其中最出名的社区就是响马创办的西祠胡同,首创「自由开版、自主管理」的开放式运营模式,也就是允许网友自主创建兴趣群组,并且拥有群组关闭、广告经营等权利,使得一年后西祠在线人数超百万,2000 年初网站排名达到 100 多名。这种运营模式,被称为 Web 2.0 意识,后来者豆瓣、百度贴吧、知乎等社区均借鉴于此。

#注释:BBS,英文全称是 Bulletin Board System,中文译为电子公告板,起初以电脑为载体,公布股市价格等类信息,类似校园公告板或小区租房信息墙。其中,提供信息的人称为站长,获取信息的人称为用户。用户主要是信息获取,不能跟站长或其他用户交流(站长也不能跟站长交流),属于单边信息传递。

02 Web 2.0:社交网络

几年后,中国网民数量越来越多,需求进一步扩大,由单纯看新闻转为了游戏、聊天室、论坛等泛娱乐内容,而单单的门户网站不足以支撑那么多垂直领域,使得各个垂直领域纷纷出现巨头,比如汽车领域出现汽车之家、易车。

到了 2000 年,已发展好几年的博客发力,用户既是作者也是读者,内容种类包括文学、美食、旅游等,其中不乏有专业人士坚持输出自己所在领域的见解,比如历史学者当年明月在新浪博客更新《明朝那些事儿》的章节,几十万用户关注他,然后他就成为了 KOL / 大V,拥有自己的粉丝圈子。

这时候,博客有关注、私信、留言等功能,这不仅意味着社区开始从以内容为重心,转化为以关系为重心(或内容与关系并重),这时候出现的社区被称为 SNS 网络社区;也意味着 Web 1.0 变为 Web 2.0,内容生产方式也从 PGC (专业生产内容,注重自上而下) 转为了 UGC (用户生产内容,注重自下而上) 。

#注释:SNS:英文全称是 Social Network Services,中文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 定位于虚拟身份的网络社区,为用户提供各种互相联系、交流的方式,比如电子邮件、IM 即时消息服务,帮助人们找到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

以 2005 年为标志,随着 Facebook、MySpace 主导的网络社区风靡世界,中国也出现了豆瓣、虎扑、股吧等 SNS 网络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豆瓣定位书影音,可能是中国最早上线个性化算法推荐的产品,在 2005 年创立之初推出了「和你口味最像的人」和「豆瓣猜你喜欢」,根据你的收藏向你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后来的豆瓣电台也是推荐算法在内容消费领域尝试的先驱。

2007 年, 第一代 iPhone 发售,开辟了新的智能手机市场。而一年后,苹果 App Store 跟谷歌 Android Market 先后上线,标志着新的移动互联网到来。这不是意味着把原来 PC 上的互联网功能搬到手机上,而是出现一个更高频的应用场景,网民拿着手机随时随地上网,彻底改写网民的软件使用习惯,比如在 PC 时代,人们只有坐下来,打开电脑,通过浏览器百度找乐子,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被分割到各个 APP,它们彼此独立,这就需要我们需要什么就打开对应的 APP,比如想购物就打开淘宝。

这时候,Twitter 借助移动互联网在美国一炮而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在 Twitter 上发布 140 个字以内的动态。随后新浪在 2009 年推出了新浪微博,之后网易、腾讯、搜狐也陆续启动微博业务。

不同与原先社区固定内容目录或主题(比如分为租房、求职),微博侧重追社会热点跟用户关系信息分享,比如xx明星出轨,xx明星分享了旅游点,xx曝光等,不仅成为了明星 KOL 吸粉的圣地,进而也成为了政府或公司等机构的宣传阵地,极大地挤压了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以至于李开复博士在著作《微博改变一切》对微博未来进行乐观的预测:在一个 party 上见到的人,可以通过移动服务,查到你是否认识他们,上次在何时见面,是否有共同兴趣和朋友等。

03 Web 3.0:智能网络

早在 1998 年,电商巨头亚马逊基于你的浏览、购买等行为,从数十亿的商品中选择出一小部分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给你。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就好比你走进一个商店,然后货柜开始自动重新排序,你喜欢的被移到你的面前,你不喜欢的就被移到很远的地方。

而在内容领域,豆瓣、知乎、推特、微博等社区在 PC 互联网时代已经做个性化推荐,但人们需要端着电脑才可以发布内容,而且生产者多半是网站小编或专业人士,所产生的内容数量相对较少,导致个性化推荐在内容领域的进展非常缓慢。

到了 2010 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百度在搜索领域再没有对手,而阿里依靠淘宝也成为了电商一哥,腾讯则宣布 QQ 同时在线超 1 亿人。自此,百度、阿里和腾讯分别掌握了互联网最重要的三个应用入口,成为新的三巨头,被称为 BAT。此外,传统的三大门户则陷入了模式困境,纷纷转战其他领域,比如网易专注于网游,搜狐布局输入法和视频。

新旧巨头交替的这一年,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

但这些在 PC 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巨头,对移动端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出于谨慎的态度,采取的策略是将 PC 产品搬到移动端,最大的工作量就是适配手机屏幕,使得 PC 浏览器内容可以在手机端正常显示。比如新闻领域,网易、搜狐、腾讯等新闻,布局基本沿用 PC 界面,都是屏幕顶部放新闻目录(比如情感、科技),剩余的屏幕就做新闻摘要列表。而新闻的生产方式还是直接雇佣编辑或邀请第三方媒体机构,但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网民刷着刷着就没有新的新闻了。

但张一鸣做今日头条时,前端与腾讯、网易新闻基本一样,但做了两方面的创新,一方面在前端提供了完整的发布路径,允许个人用户随时随地发新闻,使得新闻的数量剧增;另一方面就是使用算法推荐分发内容,取代了以人工推荐为主的推荐方式,只要你浏览的新闻越多,APP 推荐的内容就越符合你的口味。

此后,社区的内容形式也从图文转向了短视频,诞生了抖音、快手等新的巨头,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用算法推荐的方式。而这一种方式,成为了内容 APP 主流的内容分发方式。

最后小结一下,Web 1.0 是信息网络,社区的形式是 BBS 论坛,用户一般基于某个话题相互交流;Web 2.0 是社交网络,社区的形式是 SNS 网络社区,用户注重虚拟人设,通过兴趣点找到同类人;Web 3.0 是智能网络,社区的形式是短视频平台,根据用户的喜好推荐内容。

这半个月对社区历史的探索,我最大的感悟是产品会死,需求永生。社区的本质在于找到同类人,只要人存在,就会去链接自己认可的人,那么必定会产生内容。所以,只要社区还能满足「找到同类人」的需求,那么就会一直存在,只是技术创新催生内容创新,从文字到图文,再到短视频……

 

作者:猫晓豆豆,微信公众号:猫晓豆豆,社区运营,健身进击中ing

本文由 @猫晓豆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最后的那两种形式已经成主流,目前独立社区的生存很困难,早期没有跑马圈地,现在已经很难再分一杯羹。但是在app当中,作为一个业务块的存在,也是一种饿不死做不大的存在。

    回复
    1. 是的,但很多时候,社区要么作为App的功能模块,要么是平台的过渡阶段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