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科技力:悄然改变世界

3 评论 2509 浏览 6 收藏 16 分钟

编辑导语:如今,游戏在逐步从虚拟环境向“超级数字场景”演化,而未来,虚拟和现实边界毫无疑问会继续变得模糊,游戏正在悄然改变着世界。游戏又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呢?

2014年,《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初版的时候,罗振宇写过这么一段推荐语:

眺望互联网的远方,有两个脉络隐隐呈现——

第一, 协作的机制从强制变成自由;

第二,劳动的动机从自利变成游戏。

所以,“游戏”二字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蜕变,游戏将不仅是游戏,它可能是我们未来生活的全部图景。

8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回看这句话,恍然间会发现,我们身边的一切,真的如书名所说:

游戏改变世界。

一、创新扩散:认识游戏产业的“蜂鸟效应”

荷兰历史学家约翰·惠辛加在其1938年的著作《Homo Ludens》认为游戏是“比文化更古老的东西”。

他将游戏视为语言、法律、战争、哲学和艺术等复杂人类活动的起点。

没错,人类需要游戏,它是一种对现实世界低成本的模拟,是一种去掉冗余和琐碎之后的浓缩生活,是一种快速获取反馈和乐趣的体验。

过去,人们对游戏的讨论主要局限在“互动娱乐”的范畴.

然而,近年来,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学术界,开始越来越关注游戏产业超越“娱乐”之外的竞争力与意义。

近期,腾讯游戏学堂联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沈阳教授团队何静小组共同发布了《游戏科技力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查询了国际权威学术数据库 Web of science,以“Game Technology”为检索词,最终查询到了19406 条文献数据。

从统计结果来看,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数学、商业经济学、教育学是游戏科技研究频繁涉及的五个学科。

如今业界对游戏及其背后技术的讨论如今已经超越了游戏本身。

这份报告指出,游戏作为全球数字文化产业中增速最快、用户基础最大、学科交叉融合度最深的产业,对科技创新起到了“试验田”和“助推器”的作用。

这样的作用,其实正是一种“蜂鸟效应”。

蜂鸟效应是描述一种技术的进步带来其他技术共同进步的一个名词,旨在描述创新扩散。

在遥远的白垩纪,花朵和蜜蜂开始了共同进化,他们互相形成了一套完成的传粉生态闭环。

但这却意外引发了另个物种的进化——蜂鸟,鸟类的骨骼其实本身并不适合悬停飞行,但为了最大程度吸食花粉中的蜂蜜,蜂鸟意外进化出生物界罕见的悬停飞行的本领。

在科技的发展中不乏蜂鸟效应,一个技术的发展带动另一个技术的进步。

比如,印刷术意外带动了天文学和生物学的发展。

它背后的机制是印刷术带动了阅读的普及,而当时欧洲阅读的普及带来了大量近视,近视推动了意大利眼镜产业的发展,而制造眼镜的玻璃镜片的精进导致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从而推动了天文学和生物学的进步。

游戏产业的进步,以及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正是明显的“蜂鸟效应”。

比如,在过去,玩家对游戏画面和性能的追求推动了显卡和GPU的进步,而GPU的进步又称为深度学习的算力基础,间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进步。

如今,游戏的高保真技术推动了虚拟人产业的发展,游戏引擎的进步开始成为“工业设计软件”,游戏渲染技术逐渐在数字孪生、工业数字化、智能协同、仿真模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从消费到生产——游戏正在溢出游戏

人类很多重要的技术意义有时候并不在其本身。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启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当时有不少美国人质疑,这个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的项目对于民众而言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

他们认为其实应该将这些钱花解决地球上的现有问题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太空。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阿波罗计划除了其本身在航天领域的突破意义,更重要的这个计划实施过程中美国在材料、高分子、精密仪器、测绘、自动化、计算机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的跨越式进步。

据不完全统计,从阿波罗计划中衍生的技术应用如今已经超过3000种,其中包括气垫鞋、速冻、太阳能、净水技术等等。

所以,当一项技术、一个产业所运用的是交叉复合技术时,其往往会在技术上产生重要的溢出效应,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而游戏产业就是这样一项复合技术。

今天,全球游戏产业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1700 亿美元,从这个数字来看,它使游戏市场的规模是全球唱片音乐产业(约190亿美元)和全球电影票房(约430亿美元)总和的两倍还要多。

庞大的游戏产业如今早已超越其互动娱乐业本身,开始向文娱、教育、医疗、影视等多个产业溢出,逐渐显示出强大的正外部性。

游戏产业开始从纯粹的消费型业务开始溢出到了生产力业务。

《游戏科技力报告》认为,依托技术打造的虚拟仿真环境,游戏科技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游戏+”经济模式。

虚拟人技术就受益于游戏技术的成熟。

虚拟数字人是通过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等技术创生的具有人类特征的虚拟形象。

游戏领域是虚拟数字人早期的试验田之一,之后随着游戏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CG、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动捕、实时渲染等相关技术的成熟,虚拟人越来越走向追求沉浸感的“全真化、可互动”的方向。

从“初音未来”到“洛天依”,从数字黄仁勋到虚拟航天员记者小诤、从捉妖人柳夜熙到时尚达人“星瞳”,从全息演唱会到虚拟人综艺,今天的虚拟人已经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根据量子位的报告,预计至2030年中国虚拟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703亿元。

游戏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文物保护、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

2022 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联合推出的“云游长城”小程序,让用户可以在小程序里体验一回长城“修缮官”。

通过攀登“数字长城”,用户可为沧桑的城墙做考古清理,给缺损的台阶补上一块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根脉的重要性。

2020年,美国创新游戏公司Akili Interactive开发了一款名为 EndeavoRx 的视频游戏,这款游戏并非以娱乐为目的,它的目标是解决儿童多动症的问题。

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该游戏已被 FDA 批准用于治疗 8 至 12 岁儿童的多动症,这是游戏应用于医疗系统的一个重要突破。

游戏甚至还可以参与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

当开发和发行Pokemon Go 的美国软件开发公司Niantic, Inc号召玩家在 2019 年地球日收集垃圾时,来自41个国家的17,000多人参与了这一号召,他们一起捡起超过145吨垃圾。

同时,游戏界也诞生了《World without Oil 》这样旨在集思广益并因此避免全球石油短缺挑战的模拟游戏。

游戏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教育领域。

“游戏化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麻省理工学院与游戏开发商合作实施了TEA(The Education Arcade)计划,将体感、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运用到教育游戏的开发中。

北京于2019年推出首个“5G+VR”教室,在朝阳区实验小学落地并投入使用。通过佩戴VR设备,学生们可在全景视频中自由游历,自主进行沉浸式学习。

汽车工业也得益于脱胎于游戏的技术。

比如游戏引擎作为实时3D创作平台,可应用于汽车行业设计、模拟培训与自动驾驶等细分领域。

比如,在自动驾驶方面,腾讯TAD Sim引入UE4,借助物理引擎模拟真实行车条件下的天气及交通状况,可以实现环境仿真效果。

游戏引擎驱动的数字孪生系统还可以帮助智能城市规划,协助城市的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实现智能调度。

比如,香港机场和深圳的盐田港就基于数字孪生开发了机场和港口的数字运维系统。

那么为什么游戏作为一个产业能有如此强的溢出效应呢?

《游戏科技力报告》给出了一个解释机制——游戏科技主要通过优化不同领域的生产要素、更新其原有的业务体系、催生新商业模式,或构建新数字场景、革新其产业形态两种方式来实现融合赋能。

正如腾讯游戏副总裁、腾讯游戏学堂院长夏琳,在近期ICSS2022学术委员会上所说:

在游戏拓展边界的过程中,科技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游戏行业创作过程的催化剂,而从科技行业的角度来看,游戏行业在多项技术方面产生了进步,这些技术也正在与多个行业的潜在颠覆性创新相关。

腾讯游戏学堂一直致力于游戏产业研究、科研合作和学科建设。

今年上半年,除上述报告外,学堂还先后发布了《电竞、游戏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应用》《振动触觉反馈技术在无障碍领域应用白皮书》等多个研究成果。

通过这些成果,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游戏的溢出效应。

三、构建未来想象力:游戏即世界

互联网将世界连接在一起,游戏为连接开辟了可视化场景与社交空间。

正因为有人的参与、关系网络的嵌入,虚拟环境才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和社会意义。

近年来,全球不同产业都在迈入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共生已成为必然趋势,游戏的价值边界在不断拓宽,游戏本身变得厚重起来,游戏技术在未来的意义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我看来,游戏之所以会成为未来数实融合的基石,主要源于其占据了输入系统与输出系统的关键位置。

什么意思呢?

任何一个计算平台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输入和输出。

先看输入,从电视时代的0输入,到PC时代的键鼠,再到手机时代的触摸,过去我们的输入在维度上是相对单一的,它不能直观地体现我们包括动作、神态、情绪在内的“精气神”。

因此我们作为一个人,在目前以游戏为代表的虚拟世界里还很难真正的高保真地表达。

而随着动作捕捉、眼球追踪、表情捕捉、触觉反馈等基于游戏的重要技术进步,输入的带宽一定会增大。

这时候作为人类的我们会大大增加在虚拟世界的生动性,而不是现在一个简单捏成的头像或者是连腿都没有的半身人。

再看输出,基于其强大的渲染能力,游戏技术本身可以高效、高质地从0构建兼具形、声、色的数字场景,这些都可以更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消融现实与虚拟的界限。

因此,在更宏观的下一代互联网“超级数字场景”中,游戏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会成为未来数实融合产业中的“元技术”,将起到“造梦工坊”的基础设施作用。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每一项传播技术的革新,都会从整体上重塑人类的感知方式,媒介不仅延伸了人体的感官系统,也延伸了人类存在的方式,。

在数字生活中,游戏作为一种高度进化的媒介,游戏科技已成为人类感知和体验世界的新通道。

《游戏科技力报告》认为,游戏正逐步从虚拟环境向“超级数字场景”演化,有以下两大趋势值得关注:

  1. 游戏场景的社会化
  2. 游戏服务的开源化

这两点都旨在说明游戏行业将助力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升级。

未来,虚拟和现实边界毫无疑问会继续变得模糊,人类向游戏世界的大迁徙的进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停止。

游戏,将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宏大。

#专栏作家#

卫夕,微信公众号:卫夕指北(ID:weixizhibe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8年年度作者。一名兴趣广泛的广告产品经理,致力于用简单语言深度剖析互联网相关的逻辑。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
评论
评论请登录
  1. 请问可以授权转载发布嘛

    来自江苏 回复
  2. 游戏也算元宇宙吧,大家在虚拟世界里打怪升级,还是很多人玩游戏

    来自贵州 回复
  3. 游戏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宏大,期待那个更为宏大的未来

    来自广东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