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Deepseek搞副业更靠谱的是,我从0到1做出成了一款产品
在当前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中,许多人开始寻求副业作为职业发展的新路径。本文详细讲述了作者如何利用AI技术辅助开发、克服技术难题、优化用户体验,并最终实现产品的顺利上线整个过程,供大家参考。
最近在招聘网站上看了一下产品经理的现状,大厂的招聘已经严重缩水,薪资也降了很多,小公司更是如此。跟朋友聊天时也基本感觉寒冬已至,人人自危,公司里不敢得罪同事更不敢得罪领导,大家都有随时丢掉工作的危机感。
我也一直有着同样的危机感。不过现在我的内心则比之前更加从容了,因为我的公司已经注册下来了,我亲手做的产品也已经通过审核顺利上架了。这是我提前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以保证自己失业的时候能有口饭吃。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动荡时代最大的风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延续过往的思考方式与行为逻辑。所以一年前,趁着大模型时代的东风,我开始了副业搞钱之路。
事先声明:本人毕业于一所普通211院校的文科专业,毕业时仅有选修课上学到的一点点html功底。我身为一个产品经理,一直有一个用极致产品影响世界的梦想。但身为打工人,要在一定程度上屈从老板的意愿和公司的商业利益。所以这个梦想迟迟未能实现。但有了自己的公司之后,这个种子该发芽了。我决定,从零到一做一款产品。
本着AI时代,人人都能写5分钟代码的原则,我开始了自己第一次创业历程。为了将成本控制做到极致,我注册的是一家一人公司,公司没有员工,只有我一个人。从写PRD到设计再到开发和测试,皆由我一个人完成。
因为朋友是新东方老师,我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方法论也了解的比较多,所以这次就写一个英语听口提升的应用。我的基本思路有三:
- 英语听口想要速成,最关键的是要分级适配,就是持续找到比自己当前水平高一点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太简单则进展缓慢,太难则容易放弃。
- 考虑大家平时都太忙,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学习英语,所以一定要满足用户碎片化的学习诉求。
- 坚持学习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背单词,要守护好用户一丝一毫的兴趣,一定要让用户在学习过程中无痛或少痛
注意这里提一下,这个时代大家的需求愈加转向小而美的产品,人们越来越多地为工匠精神买单,为情绪价值付费。而且没有投资,没有人手,对于一个一人公司来说更需要制心一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一个小痛点切入。
以前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我手头囤了大量的英语学习素材,所以我把这些视频素材使用python截成了一个个片段(后来自学两个月的python),然后每个片段我都用对应的台词文本做了切词处理,然后构建了一个难度分级模型,从词数/句数/词频/语速/重复度/复杂度/时长等维度给每一段素材做了一个打分。为了更加严谨,这个阶段我调用了OpenAI的4o模型同步进行了难度评估,最终结合大模型计算了一个加权得分。依据这个得分,所有的素材均实现了难度等级归类。
做这些工作的同时,我草拟了整个产品的原型图,撰写了对应的PRD,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注册完成了一个小程序账号。另外部署服务端需要一台服务器,所以我在双11期间花了一千多块在阿里云上入手了一台服务器(当时做了调研,好像阿里云上是最便宜的)。不会命令行,我就用window server+小皮系统搭建环境。一切准备就绪,我开始了前后端代码的撰写工作。
之所以选择小程序,是因为小程序的编程语言本质上是HTML/CSS/JavaScript,对我来说相对比较熟悉一些。不过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依旧挑战不小,以前只是在大学蜻蜓点水地学过,基本忘的差不多了。不过我相信,借助大模型,我一定能搞定。因为不太懂后端的技术栈,所以我把我的情况给豆包说了一下,它给我量身定制了一个技术栈,就是以Node.js + Express为主,辅助用Python + Flask。
在正式写代码之前,建议大家提前阅读一下微信小程序的官方开发文档,不需要通读,因为大部分api和平台能力你可能都用不到。只需要通读指南/框架/组件三部分即可,剩余的部分可以在开发的过程中用到了再仔细研读。
代码这块儿我主要用的是Chatgpt+豆包+kimi,之前也对比过文心,通义,智普,百川等模型,整体还是感觉这三个模型最靠谱。Chatgpt一定要开plus会员,没有额度限制且画布功能真的很强大,对我这种编程小白相当友好。你只需要把PRD涉及到这个板块的部分粘贴进去,就能得到一个差不多的结果(除了UI部分)。
不过,尽管如此,我发现大模型写的代码虽然看着有模有样,但真正运行之后还是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提示。
这时候先不要着急,耐折性子自己看看,有些错误信息写的比较清楚,自己读一读就能知道原因。比如变量名字写错了,误把常量用成变量了,接口请求失败未能正确赋值等等。实在看不懂的时候就直接把错误信息反馈给大模型,大模型大概率都能自我修正。
这个过程需要一些耐心。我感觉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我时常会遇到一些无解的难题,就是很多错误信息大模型解不了,代码我也看不懂。进度一度被卡住了,有时候一个问题常常要花两三天才能解决,这个过程是很崩溃的。平时上班本身就挺累,晚上回家还要写代码,周末两天也马不停蹄地写,这种状态我已经坚持了半年了,大脑全负荷运转,身体也乏的不行。每天到家啥也不想干,只想躺着看剧刷抖音,但一想到自己创业成功的场景,内心又渐渐蓄满了能量,这些能量足够支撑我干到凌晨1点了。
尽管很难,卡点还是要解的。我主要采取两个思路,一是放下执念:调整产品方案,A方案行不通就自己改PRD调整为B方案。二曲线救国:调整技术栈,比如某些代码如果在node上行不通,那就直接用python部署,或用Flask或正常处理然后回吐给node。
UI部分是挺头疼的,理论上,只要你的prompt足够具体,颗粒度给够,我相信大模型应该是能满足需求的。但是我建议不要死磕大模型了,费时费力(合理分配自己的耐心,把这点耐心放到研读报错信息上更明智一些)。尽量还是基于大模型给定的样式自己改会更高效。如果你有css的功底,那就很简单了。如果没有,建议你花两三天学一下,很容易上手的。
就这样日拱一卒,半年后我终于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款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亲手打造的产品,看着一切运行正常,我热泪盈眶,不敢相信我真的做到了!半年来我身心俱疲,几近崩溃,隔绝了社交,卸了农药,亦远离了爱好,每天的生活如同炼狱一般,只为了今天,为了证明我可以的。这种感觉大概就是怀胎十月,一朝分娩之后的欣喜吧。
说回到产品本身,由于这款产品我已经把成本控制到了极致,所以在价格端就更有话语权。英语学习贵在坚持,延迟满足。由于延迟满足比较痛苦,所以我做了一个大胆的设计,最大化激励用户坚持学习的行为,且把激励做到即时反馈。整个产品只设一个月卡,用户在7天免费体验期过后仅需购买一个9.9月卡,后续只要能每天坚持认真打卡就能得10金币,300金币可以免费兑换月卡。只要你能坚持,就可以持续免费使用。
最后说一下大模型的使用心得:
个人的整体感受无论是编程还是在语义理解和文本处理这块,Open AI的系列模型实际效果还是要好于国内一众的大模型。在使用大模型进行语料分析和判断时,可以适当给ChatGPT多一些权重,或者同时调用多个模型进行综合判断,但即便如此,批量处理时,我发现模型的准确率也大概只有90%左右,整个过程还是需要人工参与校对的。
国内的大模型整体也越来越强了,我首推豆包和kimi,豆包是因为界面简洁无广告,而且整体效果也不差。kimi我主要用它的网页插件版,这样我可以在阅读小程序开发文档的时候可以直接让它生成对应的完整版代码,非常方便。当然,自己把开发文档拿下来做一个agent理论上也是可以的。
另外,模型常常出现幻觉,所以微调的时候prompt一定要具体丰富少歧义,建议写PRD时就直接遵循这个原则,直接让大模型根据PRD生成代码,非常高效。
微调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外,还需要通权达变。比如这款产品支持用户上传英文视频并自动生成双语字幕,字幕的部分需要让大模型把ASR识别的单个词汇串成句子,这时如果只是让大模型根据现有单词串成句子,过程中不能增加或减少词汇,那么批量处理时结果大概率会产生幻觉。这个时候就需要转变视角,不要再让大模型组句了,只需要将所有词汇使用空格分隔然后告诉它“这段话中所有标点符号不慎丢失,请补充完整”即可,效果会出奇的好。
虽然公司现在还没盈利,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了。目前产品体验我认为还没做到极致,再持续打磨下去,我相信盈利应该是没问题的。我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帮到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产品人。很感激自己生在一个AI加持的时代,这个时代有迷茫,有激荡,有壮志凌云,有无限可能。
最后想说:半山腰总是最挤的,一定要去山顶看看。愿大家保持信心,执着于自己热爱的,早日站在浪潮之巅。
作者:仙草大大 公众号:仙草大大
本文由 @仙草大大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羡慕哇,我也自己开发了一个小程序,但是没经济实力供给服务器,一直搁置着
3年1个w的成本应该还好吧。我觉得如果产品真的能带来用户价值的话,给自己一个机会。
报歉大家,小程序访问人数猛增,上午服务器挂了。目前已修复。
什么小程序,我去瞧瞧
speakpro
太厉害了👍
😁😁,谢谢
小程序用不起
为啥?
太强了
🙏